朝會之上,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入殿內,映照在滿堂臣子的身上。


    劉鷺坐在龍椅之上,手中撚著奏折,眉間透出一絲沉思。


    他深知,僅靠文化複興和軍事擴張,大夏的中興之路還遠遠不夠。


    真正能鞏固國家根基,開辟新局的,是工業化和金融改革。


    他抬起頭,環視眾臣,緩緩開口:“諸位,朕要問一句,你們可知西洋之強,不止於其船堅炮利,更在於他們以銀元為本,建立了一個貫穿東西的大流通體係。”


    朝堂內一片寂靜。


    許多大臣雖聽說過西洋的銀元,但對其背後的金融邏輯卻知之甚少。


    他們隻知道,西洋商船帶來的銀元正在逐漸流入南洋市場,甚至部分大夏商人已經開始接受這種洋錢。


    “朕早在南洋一戰中便有所察覺,西洋之銀,本源自伊比利亞,而今卻流通於四海。爾等可知,這些白銀為何能如此通行無阻?”劉鷺的聲音低沉,卻帶著無可置疑的威嚴。


    禮部尚書拱手答道:“陛下,臣雖愚鈍,但也知白銀之稀貴。西洋銀元成色穩定,分量精確,自然受商賈之青睞。”


    “此其一。”劉鷺點了點頭,隨即提高聲音,“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用銀元建立了一個可以替代物物交換的信用體係!銀元不僅是貨幣,更是一種權力的象征。他們用銀元將貿易、稅收、軍事開支緊密聯係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循環。”


    眾臣頓時議論紛紛,許多人顯然並未意識到這種金融體係的深遠影響。


    “高正,呈上朕的賀禮。”


    高正應聲而出,手中捧著一個錦盒。


    他跪地將盒子奉上,劉鷺親自接過,打開,露出一疊閃閃發光的銀元。


    這些銀元呈圓形,正麵鑄有劉鷺的側麵頭像,眉宇間透著一股堅毅威嚴之氣。


    背麵則是大夏的年號“永興”,周圍環繞著雲紋和龍紋。


    “這是朕命工部鑄造的銀元,采用了西洋的鑄造技術,成色純正,規格統一。正麵是朕的畫像,背麵是年號和紋飾。諸位,可知這銀元的用意何在?”


    大臣們屏息凝神,目光緊盯著那些精美的銀元,有人顯露出驚歎之色,有人則若有所思。


    劉鷺輕輕將一枚銀元擲在麵前的案幾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大夏自古以來,銅錢常常稀缺。每逢戰事或災荒,便要鑄鐵錢、木錢甚至布錢充數。可朕要告訴你們,這種現象,必須結束!”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震得眾臣心頭一顫。


    “從今日起,朕要在大夏推行銀本位製,以白銀為貨幣之本,輔以紙鈔流通。凡朝貢國及大夏各地,皆需使用此銀元進行貿易、納稅。此舉不僅可整頓貨幣體係,還能徹底消化伊比利亞流入的白銀,為我朝提供穩定的經濟支柱。”


    聽到這裏,有些老臣忍不住站出來,試探性地問:“陛下,這銀本位雖好,但白銀來源若斷,是否會影響國計民生?”


    劉鷺微微一笑,目光篤定:“白銀來源?朕早已將南洋納入朝貢體係,海貿日益興盛,白銀流入隻會更多。而且,朕要讓這些白銀在大夏內部形成循環,成為我們的金融根基,而非堆積如山卻無用的金屬!”


    他指著朝堂上的銀元,繼續說道:“這些銀元不僅供國內流通,還要推廣到朝貢國。朕要讓大夏的貨幣成為整個區域的主導,徹底擺脫對西洋銀元的依賴。”


    “這……朝貢國是否願意接受?”有人小心翼翼地問。


    劉鷺冷笑一聲:“朕的銀元若流通,朝貢國自會心悅誠服。否則,他們還能如何與大夏做生意?無論是綢緞、茶葉,還是鹽糧,他們都離不開我朝之物。隻要朕的銀元能在朝貢國流通,這片土地的經濟命脈就牢牢掌握在我手中!”


    朝堂內一片寂靜,隨後有人低聲驚歎:“如此說來,這銀元不僅是貨幣,更是陛下統治疆域的象征。”


    劉鷺微微點頭,目光淩厲:“沒錯。朕要用銀元鞏固大夏的金融體係,用工業和金融連接這片土地,讓每一個百姓、每一個商人都知道,他們手中的銀元,不隻是金屬,而是國家的力量。”


    高正隨即補充道:“陛下的旨意已下,工部將加快鑄造銀元的速度。初期將在兩京及南洋地區試點發行,逐步推廣至全國及朝貢國。”


    劉鷺起身,走到殿前,俯視著群臣,語氣堅定:“諸位,工業、金融、文化、軍事,缺一不可。這是朕為大夏設計的新局。若再有人執迷不悟,妄圖守舊,朕絕不輕饒!”


    這番話落地,朝堂上下鴉雀無聲。


    禮部尚書率先跪拜:“陛下聖明,臣等必不負重托!”


    其餘大臣也紛紛跪下,山唿萬歲。


    朝堂之上,銀元計劃方才部署下去,群臣仍未平複心緒,劉鷺已將目光投向更遠。


    他環視左右,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諸位,銀元既已問世,接下來,朕要設立皇家銀行,作為我大夏的金融樞紐。”


    此言一出,大殿內一片寂靜,隨後便是紛紛議論。


    “皇家銀行?陛下,這乃是聞所未聞之事,是否過於激進?”一位戶部尚書小心翼翼地問道。


    劉鷺冷笑一聲,目光如電,掃過滿堂文武:“激進?你們可知,這世間有何物比金銀更重?銀元固然重要,但若沒有一個機構統籌,白銀與銀元的流通便如無源之水,終究會枯竭。而皇家銀行,便是朕為大夏築起的江河之源!”


    他抬起頭,目光深遠:“此銀行,必須全歸國有,由朕親自掌控!銀元的鑄造與流通,賦稅的匯集與分發,皆以此為核心。不得有商賈插手,更不得有勳貴染指!”


    這番話擲地有聲,大臣們麵麵相覷,卻也不敢輕易反駁。


    畢竟,大夏自古以來,財權便與國權息息相關。


    一旦銀行這種國之重器落入商賈或勳貴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所言極是!”戶部尚書錢尚書終於站出來附和,“若銀行不歸國家控製,國庫勢必淪為商賈之囊,甚至可能被勳貴私用。我大夏的根基怎能因此動搖?”


    劉鷺點點頭,轉向高正:“高正,擬旨。皇家銀行由內廷直屬司禮監管理,初設於兩京,專為朝廷鑄造銀元,管理賦稅、國庫,以及對地方的資金撥發。”


    高正當即領命,心中卻暗自感慨。


    這銀行的設立,等於直接將朝廷的經濟命脈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朝中任何勢力都無法染指。


    “諸位,”劉鷺目光微冷,“朕知你們心中或有疑慮。但朕可以告訴你們,西洋諸國之所以能強大,不僅是因為他們有火器和戰艦,更因為他們有銀行,有債券,有資本循環。若我們不盡快建立自己的金融體係,遲早會被西洋的資本徹底掏空。”


    說到這裏,他忽然露出一抹淡笑:“銀行不僅是財權的中樞,也是維係國家信用的根本。朕還要在皇家銀行設立‘國債’。”


    “國債?”有人低聲重複,臉上滿是疑惑。


    劉鷺點了點頭,揮手示意小黃門呈上禦案上一份早已準備好的樣本。


    那是一張極其精美的卷軸,上麵用端正的小楷書寫著:


    “大夏皇帝敕令,皇家銀行受命於天,發行大夏國債,麵值五百兩銀,年期三年,持此債者享朝廷保證,無憂兌付。”


    右下角赫然蓋著玉璽大印,正是“受命於天”。


    “這便是國債。”劉鷺將卷軸展示給群臣,“從今日起,凡有餘財者,皆可向皇家銀行認購國債。朕以皇權擔保,此債三年後定以銀元足額兌付。”


    群臣震驚不已,許多人第一反應便是:“如此國債,豈非皇上借錢?”


    劉鷺冷笑:“不錯,這便是借錢!但朕問你們,若朕親筆簽名,玉璽為憑,又有誰會懷疑朕的信用?”


    戶部尚書低頭思索片刻,隨即抬頭說道:“陛下,國債雖由皇家銀行發行,但這些銀兩畢竟需經過戶部出納流通。臣以為,是否應收取一些管理費用,以補充運作所需?”


    他的話音剛落,朝堂上幾位大臣便點頭附和,似乎覺得這提議合理。


    劉鷺卻冷笑一聲,目光如刀般掃過這些附和的官員。


    “收管理費?爾等的腦袋到底裝了什麽?”劉鷺語氣平靜,卻帶著一股無法忽視的威嚴,“這國債的發行,本就是朕替國家籌資之舉。朕不收利息已是天恩,你們竟還想從中刮層油?”


    戶部尚書臉色一變,連忙跪下:“臣萬萬不敢,臣隻是……”


    劉鷺揮手打斷,聲音更加冷冽:“朕問你,國債為何要由皇家銀行保管,而非讓百姓自存?”


    戶部尚書遲疑片刻,小心答道:“銀兩集中保管,便於調度,且皇家信譽遠勝私人,百姓自會放心。”


    劉鷺點頭:“不錯!皇家銀行便是國家的信用象征,百姓將銀兩交予皇家銀行,不僅是對國家的信任,更是對朕的信任。而你,竟還想收管理費?真是豈有此理!”


    他目光如炬,繼續說道:“這天下的百姓,手中有銀卻無處安放,不是埋在地窖,便是藏於床下。這些白銀堆積如山,卻毫無用處,隻是躺著生鏽罷了!”


    群臣默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對劉鷺這番話深有同感。


    “而皇家銀行設立國債,便是要給他們一個安全的去處。百姓既可免去白銀被盜的憂慮,又能為國家出力,這等兩全其美之事,爾等竟還想從中謀利?”


    劉鷺猛地站起身,目光掃過群臣:“朕告訴你們,這兩年的國債,利息全免!不但免利息,還要保證存放的白銀絕對安全!數額大的,由地方軍隊親自護送至皇家銀行。這不僅是朝廷的承諾,更是朕對天下百姓的承諾!”


    此言一出,大殿內一片靜默。


    劉鷺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古往今來,白銀是財富的象征,可財富若不能流通,便是一堆死物。你們可知,朕為何對西洋如此警惕?”


    禮部尚書小聲問道:“陛下,是因他們的船堅炮利?”


    “不錯!”劉鷺點頭,“但那隻是表象!西洋的真正強大,在於他們已經用白銀建立了一個貫穿全球的信用體係。他們的銀行以銀為本,以信用為基,調動財富如臂使指。無論是艦船遠航,還是軍隊遠征,皆依賴於此。”


    他掃視眾人,語氣變得低沉:“而我大夏呢?千年來,銅錢始終匱乏,白銀流通卻無序。國庫雖滿,地方卻常常無錢發糧。若再不改革,我們的財富終將被西洋吸幹,而百姓隻會淪為無窮無盡的稅賦之奴!”


    戶部尚書再度叩首,聲音顫抖:“陛下聖明,臣等不敢再有異議。”


    劉鷺冷哼一聲:“你們要記住,銀行並非商鋪,國家的金融體係更不是賺錢的工具!朕不收管理費,是因為朕要讓百姓放心,讓他們看到國家的信用勝過一切。這兩年免息,正是為了吸引那些地主、商賈把藏在地窖裏的銀子拿出來,為國家所用!”


    他微微一頓,目光炯炯:“更重要的是,這些銀元流通之後,不僅能壯大國庫,還能促進地方經濟,推動商貿流通。地方百姓會因此富足,朝廷會因此強大。而這一切,皆以皇家銀行為中樞!”


    群臣紛紛跪拜,高唿萬歲。


    劉鷺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怒意。


    他望向殿外的遠山,心中暗想:“皇家銀行不僅是為了白銀流通,更是為了凝聚整個大夏的民族意識。西洋的入侵讓大夏終於醒悟,隻有國家強大,百姓才能安居。而朕,便要以此為基,撐起大夏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我的美女,我的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項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項羽並收藏雙穿,我的美女,我的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