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是網文界裏難得的佳作。


    即便放在眾多出版的文學作品裏,它的水平也是上等的。


    正如江南,寫書這麽多年,特別是《龍族》斷更之後,有人罵他懦弱、有人說他淺薄、還有人說他江郎才盡,但從沒有人噴他的文筆。


    今何在的《悟空傳》也是如此,在藍星2000年發表至今,已然經過了二十多年時間的考驗。


    它的口碑,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好。


    就像美酒經過時間的沉澱,越來越香醇。


    這本書的思想、文筆,對名著的重構與解讀,仍舊是超過了市麵上大多數的泛泛而談卻蒼白無力的“文學作品”。


    至少比某位“借鑒”外國作品還天天自我炒作的三流言情作家寫的東西,要有靈魂得多。


    今何在寫《悟空傳》時,不過23歲。


    一個大學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他的腦子裏有著足夠天馬行空的想法,有著能夠與之相匹配的認知和沉澱。


    於是這一篇許多人心中驚豔了自己青少年時光的神作,就這樣誕生了。


    有時候不得不感歎,少年天才,從來不是我們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很難想象,一個23歲的年輕人,居然能寫出有著如此深刻內涵的作品,居然有著如此魄力,敢重構解讀一部世界名著。


    但事實就擺在這裏,不由得你不相信。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這一段話,單放出來,隻是有些熱血。


    甚至許多人有些比較“端著”、放不開的讀者,還會覺得這段話非常中二、尷尬。


    但和這本書的主題結合起來,和每個人的掙紮苦難,抗爭結合起來。


    它就是書中人物真實寫照,是他們憤怒的呐喊,不甘的迴響。


    那是發自靈魂的振聾發聵的聲音。


    《悟空傳》全文加起來,也就十三萬字。


    和那些動輒百萬字,甚至上千萬字的小說比起來,實在太短太短。


    但它的完整性、藝術性、故事性,以及它的群像描寫,人物的塑造,卻絲毫不比那些動輒百萬字的鴻篇巨著差!


    裏麵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鮮活的靈魂。


    每一段論述,都令人沉思。


    那些充滿浪漫與詩意的語言,更是令人沉醉。


    周碩花了兩三天時間,把它寫了出來,然後做了一些精修。


    然後全文發在了圍脖上麵,在周碩作品發布的時候,圍脖那邊已經把一百三十多萬的稿費打到了明誠工作室的賬戶裏。


    ……


    經過三天的預熱,讀者們的好奇心和期待感,早就被調動了起來。


    當大家看到《悟空傳》這個名字的時候,都不由得浮想聯翩。


    《西遊記》原著,有著不低的閱讀門檻,能夠真正讀懂、看完的人並不多。


    但你要說它的故事,裏麵的人物、情節,對它的見解,隻要是個龍國人,都能給你講上個把小時。


    有的人甚至還能給你寫個小作文、小論文啥的。


    孫悟空這個名字,隨著《西遊記》電視劇的播出,可謂是是家喻戶曉。


    讀者們很快,就從書名,聯想到了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個人物。


    “原來周碩小時候和我們一樣,也看《西遊記》,也崇拜齊天大聖。等他長大了,就打算寫一寫大聖的番外,講一講自己眼中的孫悟空。”


    讀者們這樣想著,繼續讀了下去。


    讀著讀著,他們忽然感覺到這個孫悟空,和他們印象裏,和電視裏放的,不太一樣。


    一些看過原著的讀者,覺得這裏寫的,和原著裏也不太一樣,又好像一樣。


    有的人甚至在想:“原著裏吳承恩一筆帶過的故事,也許就是這樣?”


    “也許本來就是這樣?”


    “也許這就是真正藏在文字間,淹沒在塵埃裏的故事?”


    “也許這才是這個故事本來的麵目?”


    他們想著,看著。


    看著悟空被欺騙著忘記了過去。


    看著天蓬和月神八十萬年的愛情。


    看著小龍女懵懵懂懂來到這渾濁的塵世之中。


    看著玄奘辯經、思考、遠行。


    看著紫霞和孫悟空相遇,紫霞纏著他講花果山的故事,用雲霞給他織好新的戰袍。


    看著孫悟空從妖王變成齊天大聖,又由齊天大聖變迴妖王,他變成了殘骸,對紫霞說:“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的。”


    看到孫悟空迴到方寸山,菩提對他說:“你終於想起來自己是誰了嗎?”


    看到沙悟淨把琉璃盞死死的護在懷裏,說:“隻剩最後一片了啊,五百年了啊……”


    看著王母輕而易舉摔碎了沙悟淨千辛萬苦拚好的琉璃盞,說:“我要這東西還有什麽用呢?”


    看著阿瑤在花果山的一片焦土中將孫悟空化成的石頭放下,割開手腕用鮮血澆灌,小白龍違反天條在花果山重新降下甘霖。


    看著孫悟空殺死白晶晶。


    看著孫悟空終於覺醒。


    看著鬆鼠離開老樹,和石猴交談。


    看著石猴變成猴王。


    看著剛失去母親的小老虎阿明怯怯的問:“請問我可以吃你們嗎?”


    ……


    一切開始輪迴,又走向結束。


    他們看著,笑著、沉默著,然後都開始流淚。


    他們在心裏念著:


    “從今往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齊天大聖孫悟空。”


    大家好像又迴到了從前,小時候蹲在電視麵前,等不及了,就自己撥動鍾表上的指針,以為指針指到了八點,時間就真的來到了八點。


    《西遊記》也會開播。


    他們看著那個猴子從花果山走出,來到斜月三星洞,又迴到花果山,後來被壓在五行山下,被唐僧救出來,開始取經。


    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他們終於修成了正果,封了佛位。


    “原來這個故事還可以這樣解讀……”


    “原來《西遊記》裏的每個人,都有著他的故事。”


    “原來這就是周碩眼裏的《西遊記》。”


    “這文筆,和之前的兩篇純愛,以及武俠小說相比,又是另一種風格。”


    “這文筆真的美呀!我差點以為自己是在讀散文而不是小說!”


    “真的牛逼,這麽多種文風轉換自如,也不知道周碩腦子怎麽長的。”


    “我覺得更牛的是他對《西遊記》這部名著的重構,這樣的角度,我根本想不出來!”


    “這就是天才的所思所想!”


    “好想切開周碩都的腦袋,研究一下他的腦子到底是怎麽構成的!”


    “天才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思維角度的不同。”


    他們這樣想著,思考著、議論著。


    ……


    《西遊記》電視劇自拍攝以來,重播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也不知道在多少個電視台播過。


    這部經典的作品,也是好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齊天大聖孫悟空,也是幾代人心目中永遠不能磨滅的英雄。


    因此,“悟空”這兩個字,對於大多數龍國人來說,都有著一種謎一樣的吸引力。


    看到這個書名的人,大多數都會點進去看一看。


    看了開頭,就很容易被吸引著繼續看下去。


    看完了覺得好看的人,會分享給他的朋友一起看。


    口口相傳,再加上圍脖官方不遺餘力的推流。


    越來越多的龍國人知道了這本書,看到了這本書。


    《悟空傳》在圍脖發布不到三個小時,就登上了熱搜。


    然後以一種非常可怕的姿態開始上升,不到半天,就升到了熱搜榜第一名。


    大家都在討論著這本基於《西遊記》重新構解的小說,那些《西遊記》中的人物,一下子突然就鮮活起來。


    他們在周碩評論區討論著,在圍脖發起了新的超話討論著,在其他論壇討論著,在社交軟件上討論著著。


    ……


    《悟空傳》的傳播基礎,要比周碩所有的網文都強得多。


    畢竟有著《西遊記》電視劇的基礎在,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都超越了他的所有網文。


    也就隻有周碩的武俠小說,才能與之媲美。


    畢竟這是武俠小說最鼎盛的時代,天時地利人和也是非常也並不比《西遊記》的基礎差。


    在此之前,武俠小說雖然有了衰落的勢頭,但由於周碩的出現,再次給武俠小說注入一支強心劑。


    虯髯客發動武俠革新,也使新派武俠小說煥發生機。


    兩者疊加之下,武俠小說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鼎盛時代。


    但即便如此,武俠小說的傳播基礎,還是比不過《西遊記》電視劇。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能夠安安靜靜坐下來看完一本小說的。


    而電視劇,大家基本上都是會看的。


    晚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看電視,這確實龍國最普遍的國情。


    尤其是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之前,像《西遊記》這樣火遍全球的電視劇,基本上就沒有沒看過的。


    再加上周碩如今的知名度加持,《悟空傳》這本小說在平行世界,已經超過了在藍星的高度太多太多!


    在2007年,圍脖的注冊用戶已經到達了1.8億,活躍用戶在1.5億以上。


    《悟空傳》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與傳播,他的點擊率高達1.4億次,完讀高達六千萬次,接近二分之一!


    也就是說,有一百個人看到這篇小說,就有93個人點開了看,有40多個人,看完了這本十多萬字的小說!


    微博的管理層看著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越來越多的評論,以及應用商店越來越多的下載量。


    他們的嘴角簡直比ak都難壓。


    “我果然沒有看錯周碩!”


    “不管他寫什麽題材,都能火爆。”


    “這次《悟空傳》有著這麽好的傳播基礎,我估計我們圍脖的下載量很可能再多幾千萬,說不定過一段,我們的注冊用戶,就超過兩個億了!”


    “這錢花得太值了!”


    “還是咱們經理的眼光毒辣,去年直接給了周碩獨一檔的稿費標準,當時我還覺得千字萬元的稿費會不會太高了,現在一看,簡直太低了!”


    “按照這樣的宣傳效果來看,就是千字兩萬、三萬,那也不貴!”


    ……


    其他的社交平台,也陸陸續續開始出現《悟空傳》的討論。


    尤其是企鵝,不知道有多少人跟風在空間發了“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這一段。


    其他平台看著圍脖借助周碩的幾部小說,瘋狂的擴張,不知道為平台省下了多少宣傳費用。


    簡直嫉妒的牙都要咬碎了:“圍脖這些狗賊,真是撞大運了!讓他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不就是千字萬元的稿費嗎?我們又不是給不起!比起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宣傳費用,那可太劃算了!不但能引流,咱們還能借此賺取廣告費。簡直就是雙贏!”


    許多有實力的社交媒體,都在躍躍欲試,打算搭一搭周碩的順風車。


    而小音符平台,因為周碩就是老板的便利,明誠工作室旗下的攝製組已經開始做一些悟空傳的解說視頻,發在了小音符平台上。


    《悟空傳》就像一場颶風,唿嘯著席卷過龍國。


    ……


    評論界對於《悟空傳》,主流們也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大多數評論家、報紙,都說這是一部引人深思、內核豐富的小說。


    大家都誇讚著周碩敢於重新構解名著的魄力,以及他的成果。


    但個別研究《西遊記》的某些專家並不這樣想,他們自詡“清流”,不願意和這些評論家“同流合汙”。


    他們批評周碩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紀,居然敢不知所謂的解讀名著,實在太狂妄。


    對於《悟空傳》,他們更是不屑一顧,說這本小說胡編亂造、狗屁不通。


    但這些聲音並不是主流,因此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


    周碩知道了,也並不在意。


    等他將來把《紅樓夢》寫出來,與龍國三大名著並肩,成為四大名著。


    這些現在批評他的專家們,一準要來捧他的臭腳。


    到時候這篇《悟空傳》的地位,那又將有所不同。


    說不定這些專家們,到時候吃不上紅學的熱飯,還要轉過頭來研究這部小說博取名聲呢。


    周碩非常期待,這些人到時候會是什麽嘴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異界,我在高考寫出滕王閣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下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下流並收藏穿越異界,我在高考寫出滕王閣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