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七律·夢思吟》
(平水韻下平七陽)
清風寄語值春光,小字瑤箋意未央。
一向青山花事燦,幾曾紅豆夢思長。
縱開襟抱傷佳景,欲解身心待妙方。
永憶斯人無限好,天涯望盡立斜陽。
注解:
小字: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紅豆: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釋義:
在這美好的春日寄托自己的心情,寫入詩箋之中情意萬千。如今外麵的山河芳菲絢爛,而我依舊有著迢迢的思念。即使開懷也為這美好的景色傷感,想要尋到讓身心解脫的良方。永遠記得某個人的好,望盡天涯,立在斜陽之中。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七律·遣懷》
(平水韻下平七陽)
物華蕭瑟積清霜,故劍生離恨未央。
輾轉何堪鴻不返,睽離忍看夜猶長。
菱花照盡絲成雪,玉笛吹寒月滿床。
望斷銀津應有淚,絕憐牛女是參商。
注解:
故劍出自成語故劍情深,指結發夫妻。
睽離指久別。
菱花指鏡子。
銀津指銀河。
牛女指牽牛和織女星。
參商指參星和參星,彼此出沒,難以相見。
釋義:
正是萬物蕭瑟,清霜堆積,與你的離別,讓我傷心不斷。輾轉之間等不來鴻雁的來信,離別日久,不忍看長夜漫漫。鏡子中,我的頭發空自變白,玉笛聲寒,月光鋪滿床間。望斷銀河,清淚不盡,空自憐惜有情人難以相見。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七律·詠柳絮》
(平水韻上平一東)
聽殘杜宇倚春風,別有詩心飛絮中。
仙藻入吟憐謝女,素襟在抱想陶公。
飄零頻引離人淚,輾轉漫隨逝水東。
孑影憑闌幽思遠,楊花向晚歲華匆。
注解:
杜宇指杜鵑。
仙藻:指雪。
素襟:高潔的襟懷。
謝女指東晉才女謝道韞。
陶公指陶淵明。
離人淚出自蘇軾寫柳絮的詞。“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偃蹇指委曲宛轉的樣子。
楊花指柳絮。
歲華指年華。
釋義:
獨倚春風,耳邊傳來杜鵑的聲音,對著漫天飛絮,詩心不斷。這飛絮如雪花,讓人想起才女謝道韞詠雪的才情,素潔無瑕,蘊含著陶淵明高潔的襟懷。飄零間,引起離人的眼淚,委曲宛轉隨著逝水東流。我一身孑然,獨倚欄杆,思緒飄向遠方,暮春已至,看楊花向著徬晚紛紛揚揚的落盡,感歎歲月的匆匆流逝。………………………………………………………………………………………………………………………………………………………………………………………………………………………………………………………………………………………………………………………………………………………………………………………………………………………………………………………………
《七律·夢思吟》
(平水韻下平七陽)
清風寄語值春光,小字瑤箋意未央。
一向青山花事燦,幾曾紅豆夢思長。
縱開襟抱傷佳景,欲解身心待妙方。
永憶斯人無限好,天涯望盡立斜陽。
注解:
小字: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紅豆: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釋義:
在這美好的春日寄托自己的心情,寫入詩箋之中情意萬千。如今外麵的山河芳菲絢爛,而我依舊有著迢迢的思念。即使開懷也為這美好的景色傷感,想要尋到讓身心解脫的良方。永遠記得某個人的好,望盡天涯,立在斜陽之中。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七律·遣懷》
(平水韻下平七陽)
物華蕭瑟積清霜,故劍生離恨未央。
輾轉何堪鴻不返,睽離忍看夜猶長。
菱花照盡絲成雪,玉笛吹寒月滿床。
望斷銀津應有淚,絕憐牛女是參商。
注解:
故劍出自成語故劍情深,指結發夫妻。
睽離指久別。
菱花指鏡子。
銀津指銀河。
牛女指牽牛和織女星。
參商指參星和參星,彼此出沒,難以相見。
釋義:
正是萬物蕭瑟,清霜堆積,與你的離別,讓我傷心不斷。輾轉之間等不來鴻雁的來信,離別日久,不忍看長夜漫漫。鏡子中,我的頭發空自變白,玉笛聲寒,月光鋪滿床間。望斷銀河,清淚不盡,空自憐惜有情人難以相見。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七律·詠柳絮》
(平水韻上平一東)
聽殘杜宇倚春風,別有詩心飛絮中。
仙藻入吟憐謝女,素襟在抱想陶公。
飄零頻引離人淚,輾轉漫隨逝水東。
孑影憑闌幽思遠,楊花向晚歲華匆。
注解:
杜宇指杜鵑。
仙藻:指雪。
素襟:高潔的襟懷。
謝女指東晉才女謝道韞。
陶公指陶淵明。
離人淚出自蘇軾寫柳絮的詞。“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偃蹇指委曲宛轉的樣子。
楊花指柳絮。
歲華指年華。
釋義:
獨倚春風,耳邊傳來杜鵑的聲音,對著漫天飛絮,詩心不斷。這飛絮如雪花,讓人想起才女謝道韞詠雪的才情,素潔無瑕,蘊含著陶淵明高潔的襟懷。飄零間,引起離人的眼淚,委曲宛轉隨著逝水東流。我一身孑然,獨倚欄杆,思緒飄向遠方,暮春已至,看楊花向著徬晚紛紛揚揚的落盡,感歎歲月的匆匆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