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有餘依地的趨近(二)《身心輕安悅,法喜滿心田》
靈虛山的夏日清晨,曙光初照,寺廟的花園中繁花似錦,露珠在花瓣與草葉上晶瑩閃爍,宛如珍珠散落。阿明早早地便來到花園中央的石凳前,準備開始今日的禪坐。
他緩緩坐下,雙腿盤起,挺直脊背,雙手自然地搭放在膝蓋上。隨著第一縷陽光灑落在他身上,阿明輕輕閉上雙眼,開始調整唿吸。起初,氣息尚有一絲紊亂,但很快,他便進入了深沉而均勻的唿吸節奏之中。
微風輕輕拂過,帶著清晨的涼意與花朵的芬芳,溫柔地觸碰著阿明的身體。在這輕柔的撫摸下,阿明仿若感受到了佛菩薩那無邊的慈悲與關愛,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寧靜與喜悅。他的內心如同平靜的湖水,清澈見底,沒有絲毫的波瀾與雜質。
在禪坐的過程中,阿明將自己的意識逐漸擴散開來,他開始敏銳地感知著周圍的一切。他能聽到遠處山林中鳥兒清脆的歌聲,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美妙梵音;他能感受到腳下土地的堅實與溫暖,那是大地母親給予的力量與支撐;他能嗅到花朵綻放時散發的陣陣清香,這香氣如同佛法的智慧,彌漫在他的身心之間。
阿明清晰地察覺到自己的身心與這周圍的自然環境正逐漸融為一體。他仿佛化作了花園中的一棵綠樹,紮根於大地,伸展著枝葉,與陽光、空氣、雨露親密無間地交流著;又仿佛成為了一隻自由飛翔的小鳥,穿梭於山林之間,用歡快的歌聲讚美著這美好的世界;更仿佛是那一縷微風,輕柔地拂過每一個角落,帶去清涼與安寧。
這種身心輕安與喜悅的狀態,並非阿明首次體驗,但每一次的感受都更加深刻與殊勝。他深知,這是自己在修行道路上不斷趨近“有餘依地”境界的有力證明。在《瑜伽師地論》的修行體係中,他從最初的“資糧地”開始積累福德與智慧資糧,曆經“加行地”的不懈努力與磨礪,逐步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今正一步步地向著更高的解脫之境邁進。
當阿明結束禪坐,緩緩睜開雙眼時,他看到幾位信眾正站在不遠處,帶著敬畏與期待的眼神望著他。其中一位老者率先走上前來,恭敬地合十行禮道:“阿明法師,我們聽聞您在此修行,特來請教。我們在塵世中飽受煩惱困擾,不知如何才能尋得內心的安寧與解脫。”
阿明微笑著起身,迴禮後說道:“諸位施主,莫要心急。我且與你們分享我今日禪坐的感受。就在剛才,我在這花園中,感受到了身心前所未有的輕安與喜悅。這並非是外界的物質所能給予的,而是源於內心深處對佛法的深刻領悟和持續修行的進步。”
阿明帶領著信眾們在花園中緩緩踱步,一邊走一邊說道:“你們看這花園中的一草一木,它們順應自然的規律生長,無憂無慮,無牽無掛。我們修行之人,亦應如此,學會放下內心的貪嗔癡念,以一顆純淨之心去感受佛法的光輝。每一次的禪坐、每一次的誦經,都如同在與佛菩薩對話,在這過程中,我們便能體會到那如甘露般的法喜充滿心田。”
信眾們靜靜地聆聽著,臉上漸漸露出了向往之色。一位年輕的女子忍不住問道:“法師,那我們該如何開始修行,才能像您一樣感受到這種殊勝的境界呢?”
阿明停下腳步,看著她說道:“修行之路,需從心開始。首先要學會觀照自己的內心,洞察每一個起心動念。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一顆慈悲善良的心,對待他人如同對待自己。可以從簡單的持戒做起,例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淨化自己的身心。然後,嚐試誦讀一些經典,如《心經》《金剛經》等,在誦讀的過程中,用心去領悟其中的智慧。當然,禪坐也是修行的重要法門,通過禪坐,我們能夠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增強專注力與覺知力。”
信眾們紛紛點頭,表示願意嚐試。阿明又說道:“修行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與毅力。在這過程中,你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但不要灰心喪氣。每當你們克服一個困難,便是在修行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
為了讓信眾們更好地理解修行的方法與意義,阿明決定在寺廟中舉辦一場為期三日的修行體驗活動。他親自帶領信眾們進行禪坐、誦經、持戒等修行實踐,並在過程中為他們答疑解惑,分享自己的修行經驗。
在禪坐練習中,阿明細心地觀察著每一位信眾的狀態,及時給予指導。當他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在禪坐時眉頭緊皺,顯得十分緊張時,阿明輕聲走到他身邊,說道:“施主,禪坐時要放鬆身心,不要刻意去追求什麽,隻需將注意力輕輕地放在唿吸上,讓唿吸自然地流淌。如果雜念升起,不要抗拒,任由它們來來去去,你隻需保持內心的觀照即可。”
經過三日的修行體驗,信眾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獲。他們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與安寧,對佛法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與向往。在活動結束時,信眾們紛紛向阿明表達感激之情。
老者滿含熱淚地說道:“阿明法師,這三日的修行體驗讓我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我迴去後一定會繼續努力修行,希望有一天也能像您一樣,身心輕安,法喜充滿。”
阿明欣慰地看著他們,說道:“諸位施主,修行之路漫漫,願我們都能在佛法的指引下,堅定地走下去。我也會在這靈虛山寺廟中,持續修行,不斷提升自己,等待著與大家在更高的修行境界中重逢。”
信眾們離去後,阿明迴到寺廟的禪房內,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知道,自己雖然已經趨近“有餘依地”境界,但仍需不斷努力,進一步淨化身心,消除剩餘的細微煩惱與業障。他期待著能夠早日徹底擺脫這些束縛,真正踏入“有餘依地”,為最終實現“無餘依地”的圓滿解脫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在這寧靜的禪房之中,阿明的內心充滿了對佛法的虔誠與對解脫的渴望,他將繼續在修行的道路上奮勇前行,不畏艱難險阻。
靈虛山的夏日清晨,曙光初照,寺廟的花園中繁花似錦,露珠在花瓣與草葉上晶瑩閃爍,宛如珍珠散落。阿明早早地便來到花園中央的石凳前,準備開始今日的禪坐。
他緩緩坐下,雙腿盤起,挺直脊背,雙手自然地搭放在膝蓋上。隨著第一縷陽光灑落在他身上,阿明輕輕閉上雙眼,開始調整唿吸。起初,氣息尚有一絲紊亂,但很快,他便進入了深沉而均勻的唿吸節奏之中。
微風輕輕拂過,帶著清晨的涼意與花朵的芬芳,溫柔地觸碰著阿明的身體。在這輕柔的撫摸下,阿明仿若感受到了佛菩薩那無邊的慈悲與關愛,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寧靜與喜悅。他的內心如同平靜的湖水,清澈見底,沒有絲毫的波瀾與雜質。
在禪坐的過程中,阿明將自己的意識逐漸擴散開來,他開始敏銳地感知著周圍的一切。他能聽到遠處山林中鳥兒清脆的歌聲,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美妙梵音;他能感受到腳下土地的堅實與溫暖,那是大地母親給予的力量與支撐;他能嗅到花朵綻放時散發的陣陣清香,這香氣如同佛法的智慧,彌漫在他的身心之間。
阿明清晰地察覺到自己的身心與這周圍的自然環境正逐漸融為一體。他仿佛化作了花園中的一棵綠樹,紮根於大地,伸展著枝葉,與陽光、空氣、雨露親密無間地交流著;又仿佛成為了一隻自由飛翔的小鳥,穿梭於山林之間,用歡快的歌聲讚美著這美好的世界;更仿佛是那一縷微風,輕柔地拂過每一個角落,帶去清涼與安寧。
這種身心輕安與喜悅的狀態,並非阿明首次體驗,但每一次的感受都更加深刻與殊勝。他深知,這是自己在修行道路上不斷趨近“有餘依地”境界的有力證明。在《瑜伽師地論》的修行體係中,他從最初的“資糧地”開始積累福德與智慧資糧,曆經“加行地”的不懈努力與磨礪,逐步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今正一步步地向著更高的解脫之境邁進。
當阿明結束禪坐,緩緩睜開雙眼時,他看到幾位信眾正站在不遠處,帶著敬畏與期待的眼神望著他。其中一位老者率先走上前來,恭敬地合十行禮道:“阿明法師,我們聽聞您在此修行,特來請教。我們在塵世中飽受煩惱困擾,不知如何才能尋得內心的安寧與解脫。”
阿明微笑著起身,迴禮後說道:“諸位施主,莫要心急。我且與你們分享我今日禪坐的感受。就在剛才,我在這花園中,感受到了身心前所未有的輕安與喜悅。這並非是外界的物質所能給予的,而是源於內心深處對佛法的深刻領悟和持續修行的進步。”
阿明帶領著信眾們在花園中緩緩踱步,一邊走一邊說道:“你們看這花園中的一草一木,它們順應自然的規律生長,無憂無慮,無牽無掛。我們修行之人,亦應如此,學會放下內心的貪嗔癡念,以一顆純淨之心去感受佛法的光輝。每一次的禪坐、每一次的誦經,都如同在與佛菩薩對話,在這過程中,我們便能體會到那如甘露般的法喜充滿心田。”
信眾們靜靜地聆聽著,臉上漸漸露出了向往之色。一位年輕的女子忍不住問道:“法師,那我們該如何開始修行,才能像您一樣感受到這種殊勝的境界呢?”
阿明停下腳步,看著她說道:“修行之路,需從心開始。首先要學會觀照自己的內心,洞察每一個起心動念。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一顆慈悲善良的心,對待他人如同對待自己。可以從簡單的持戒做起,例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淨化自己的身心。然後,嚐試誦讀一些經典,如《心經》《金剛經》等,在誦讀的過程中,用心去領悟其中的智慧。當然,禪坐也是修行的重要法門,通過禪坐,我們能夠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增強專注力與覺知力。”
信眾們紛紛點頭,表示願意嚐試。阿明又說道:“修行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與毅力。在這過程中,你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但不要灰心喪氣。每當你們克服一個困難,便是在修行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
為了讓信眾們更好地理解修行的方法與意義,阿明決定在寺廟中舉辦一場為期三日的修行體驗活動。他親自帶領信眾們進行禪坐、誦經、持戒等修行實踐,並在過程中為他們答疑解惑,分享自己的修行經驗。
在禪坐練習中,阿明細心地觀察著每一位信眾的狀態,及時給予指導。當他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在禪坐時眉頭緊皺,顯得十分緊張時,阿明輕聲走到他身邊,說道:“施主,禪坐時要放鬆身心,不要刻意去追求什麽,隻需將注意力輕輕地放在唿吸上,讓唿吸自然地流淌。如果雜念升起,不要抗拒,任由它們來來去去,你隻需保持內心的觀照即可。”
經過三日的修行體驗,信眾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獲。他們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與安寧,對佛法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與向往。在活動結束時,信眾們紛紛向阿明表達感激之情。
老者滿含熱淚地說道:“阿明法師,這三日的修行體驗讓我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我迴去後一定會繼續努力修行,希望有一天也能像您一樣,身心輕安,法喜充滿。”
阿明欣慰地看著他們,說道:“諸位施主,修行之路漫漫,願我們都能在佛法的指引下,堅定地走下去。我也會在這靈虛山寺廟中,持續修行,不斷提升自己,等待著與大家在更高的修行境界中重逢。”
信眾們離去後,阿明迴到寺廟的禪房內,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知道,自己雖然已經趨近“有餘依地”境界,但仍需不斷努力,進一步淨化身心,消除剩餘的細微煩惱與業障。他期待著能夠早日徹底擺脫這些束縛,真正踏入“有餘依地”,為最終實現“無餘依地”的圓滿解脫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在這寧靜的禪房之中,阿明的內心充滿了對佛法的虔誠與對解脫的渴望,他將繼續在修行的道路上奮勇前行,不畏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