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還真雞賊,還留了一撥人馬,繼續盯著玄園。
畫畫練就的洞察力,一下就被沈千帆察覺到。
她心頭一時緊張亢奮起來,佯裝普通百姓來玄園吃飯的顧客,扶著太子從這些人的麵前經過。
風中傳來這些人低聲交換情報。
“什麽?跟丟了?”
“上邊讓繼續盯著玄園,人極有可能還在裏麵,都給我仔細盯緊了!”
“……”
一老漢和丫鬟走過去,慢騰騰地上了牛車,他們也壓根沒有注意到。
隻目光灼灼盯著玄園的各處進出口。
喬裝改扮試驗過關了,沈千帆鬆一口氣。
“他們應該沒發現我們。”
太子輕聲“嗯”了一下。
坐上牛車以後,他的身形和動作便都做迴了自己。
頭一迴這般喬裝改扮,隻覺得又好玩,又刺激。
心情竟然都變輕鬆。
看他左扭扭,右動動,沈千帆還以為太子是不喜歡。
“你放心,等甩開了他們,你就可以不需要再扮老爺爺啦。”
她笑嗬嗬的。
太子隻聽得見,看不到,心裏忍不住歎息。
自己會不會永遠身處黑暗?再也看不到她?
其實他對京城之行,並無任何把握。
可卻不願讓人瞧出端倪,尤其是沈姑娘。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太子沒讓動二皇子派來盯梢的人,隻囑咐人手盯緊了這些人。
牛車上路,沿途有很長時間都未遇到半個路人。
眼看天色漸黑,再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便隻能露宿荒野了。
目之所及,荒野一片,山林叢簇,更有猛獸若隱若現的叫聲。
果然,現代和古代的出行,是迥然不同的。
現代可以坐高鐵飛機,幾小時抵達的地方,還沒有野獸和強人的威脅。
在古代,感覺出門要是勢單力孤,隨時都有可能小命玩完。
趕牛車的農人道:“二位,我隻能送你們到這裏了。”
牛車剛走,道路兩邊突然冒出幾個人來。
“值錢的通通留下,就饒了你們小命!”
碰到攔路搶劫的了!
沈千帆下意識摸手鐲,才想起來,梧桐製作手鐲暗器的原材料,都在大火中被燒了個精光。
等新的出來和送到,還要再過一段時間。
至於護送她和太子的人……
應該就在附近吧。
沈千帆克製住自己不要東張西望,免得讓強盜發現了不好。
底牌太早翻出來,可不是什麽好事。
“求求你們放過我們吧,我們隻有這點錢,好不容易湊出來去治病的!”
沈千帆道。
強盜一把奪過她手裏緊緊攥著的錢袋,“拿來吧你!”
其餘幾個還想上來搜身。
太子擋在前麵,忽然猛地咳嗽。
手帕捂了嘴巴後拿下來,一大灘子血,好不嚇人。
沈千帆趕緊驚恐喊道:“哎呀,吐血了!大夫說了,一旦吐血就能人傳人的。”
什麽?
傳染病?!
那幾個強盜聽了,臉色難看地趕緊後退。
他們隻求財,沒想搭進去自己的命。
拿著錢袋,悻悻地走了。
“媽的,真是晦氣!”
望著這些人消失的背影,沈千帆鬆一口氣,趕緊去查看太子。
“怎麽樣?你沒事吧?”
太子好好的,怎麽就突然吐血了?
太子搖搖頭:“我沒事,隻是運功催了一口血出來罷了。好在沈姑娘機智,把人嚇跑了。”
否則的話,他隻能直接動手了。
這樣一來他們想要隱瞞行藏的計劃就又要改改了。
沈千帆鬆一口氣。
沒事就好。
“天要黑了,我們得趕快找個地方投宿。”
太子點點頭,不再扮老爺爺,變成了一個瞎眼少年。
兩人走出去一段路,總算看見了農家。
沈千帆:“太好了,今晚可以借宿在農家!”
可人還沒怎麽靠近呢,那些人就開始驅趕他們。
“走走走,這裏不給外鄉人借宿!”
“再不走我可潑了啊!”
拿出一盆農家液體有機肥,作勢就要往太子和沈千帆身上潑。
那刺激的味道,叫人望而生畏和惡心。
太子不由怯步。
“我們在外頭尋個山洞對付吧。”
他一路從京城被流放來到黟山,野外求生技能不說被點滿,至少露宿荒野比許多人強。
卻被沈千帆按住了手背,示意他稍安勿躁。
然後報了個名字上去。
“等等!我們是李萬友李阿伯介紹過來的。”
李萬友?
那不是黟山腳下的種菜王嗎?
李萬友本名不叫李萬友,而叫李一友。
他從十二歲上起,就靠種菜養活了瞎了眼的爹和娘。
十二歲的小孩子,將菜地收拾得墒(shāng)是墒,畦(qi)是畦,青菜長得比任何一戶人家的都要稞(kē)肥葉大。
旁人嘖口稱讚,一友這樣種到老,不是就要成菜王了嗎?
李一友表示,自己種菜這麽下功夫,一是為了養活爹娘,管好爹娘的衣食,二來,是讓大家都能吃上可口的新鮮蔬菜。
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隻爹娘時常心疼他。
“要不是爹娘沒眼,你又無枝無葉的,怎麽也不能叫你天天挑那麽大的糞桶啊!”
李一友卻憨憨一笑,反過來安慰瞎眼的爹娘。
“沒礙的,常言道:米穀是種出來的,筋骨是練出來的。隻要爹娘衣食不愁,我有積蓄還能周濟過路的窮人,孩兒幹啥活也不怕累。”
爹娘聽了但覺安慰。
是啊,苦不死人,累不死人,兒子好心就不愁沒有朋友。
就這樣,李一友長大了,個子也高了,臉上也有了胡茬兒。
不久他爹娘相繼過世,很多人都前來送葬。
都說行善的人兄弟多,從此,大家幹脆就叫他李百友。
李百友沒了爹娘牽掛,更是一門心思接濟那些老弱孤殘的人。種菜的錢,也全給了窮困的人。自己依舊是住那兩間草屋,也沒娶親。
他的菜越種越好,備受大家稱讚。
“想不到我們這種背道的地方,出了你這麽個菜王,又能種出好菜,又常濟窮救貧。百友啊,你把千家萬戶掛心頭,我們該叫你‘萬友’才對啊!”
就這樣,李百友又變成了李萬友。
沈千帆做黃山傳說項目,考察搜集資料時,就看過《渡橋仙》的傳說故事,裏麵的主人公,便是這種菜王——李萬友。
畫畫練就的洞察力,一下就被沈千帆察覺到。
她心頭一時緊張亢奮起來,佯裝普通百姓來玄園吃飯的顧客,扶著太子從這些人的麵前經過。
風中傳來這些人低聲交換情報。
“什麽?跟丟了?”
“上邊讓繼續盯著玄園,人極有可能還在裏麵,都給我仔細盯緊了!”
“……”
一老漢和丫鬟走過去,慢騰騰地上了牛車,他們也壓根沒有注意到。
隻目光灼灼盯著玄園的各處進出口。
喬裝改扮試驗過關了,沈千帆鬆一口氣。
“他們應該沒發現我們。”
太子輕聲“嗯”了一下。
坐上牛車以後,他的身形和動作便都做迴了自己。
頭一迴這般喬裝改扮,隻覺得又好玩,又刺激。
心情竟然都變輕鬆。
看他左扭扭,右動動,沈千帆還以為太子是不喜歡。
“你放心,等甩開了他們,你就可以不需要再扮老爺爺啦。”
她笑嗬嗬的。
太子隻聽得見,看不到,心裏忍不住歎息。
自己會不會永遠身處黑暗?再也看不到她?
其實他對京城之行,並無任何把握。
可卻不願讓人瞧出端倪,尤其是沈姑娘。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太子沒讓動二皇子派來盯梢的人,隻囑咐人手盯緊了這些人。
牛車上路,沿途有很長時間都未遇到半個路人。
眼看天色漸黑,再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便隻能露宿荒野了。
目之所及,荒野一片,山林叢簇,更有猛獸若隱若現的叫聲。
果然,現代和古代的出行,是迥然不同的。
現代可以坐高鐵飛機,幾小時抵達的地方,還沒有野獸和強人的威脅。
在古代,感覺出門要是勢單力孤,隨時都有可能小命玩完。
趕牛車的農人道:“二位,我隻能送你們到這裏了。”
牛車剛走,道路兩邊突然冒出幾個人來。
“值錢的通通留下,就饒了你們小命!”
碰到攔路搶劫的了!
沈千帆下意識摸手鐲,才想起來,梧桐製作手鐲暗器的原材料,都在大火中被燒了個精光。
等新的出來和送到,還要再過一段時間。
至於護送她和太子的人……
應該就在附近吧。
沈千帆克製住自己不要東張西望,免得讓強盜發現了不好。
底牌太早翻出來,可不是什麽好事。
“求求你們放過我們吧,我們隻有這點錢,好不容易湊出來去治病的!”
沈千帆道。
強盜一把奪過她手裏緊緊攥著的錢袋,“拿來吧你!”
其餘幾個還想上來搜身。
太子擋在前麵,忽然猛地咳嗽。
手帕捂了嘴巴後拿下來,一大灘子血,好不嚇人。
沈千帆趕緊驚恐喊道:“哎呀,吐血了!大夫說了,一旦吐血就能人傳人的。”
什麽?
傳染病?!
那幾個強盜聽了,臉色難看地趕緊後退。
他們隻求財,沒想搭進去自己的命。
拿著錢袋,悻悻地走了。
“媽的,真是晦氣!”
望著這些人消失的背影,沈千帆鬆一口氣,趕緊去查看太子。
“怎麽樣?你沒事吧?”
太子好好的,怎麽就突然吐血了?
太子搖搖頭:“我沒事,隻是運功催了一口血出來罷了。好在沈姑娘機智,把人嚇跑了。”
否則的話,他隻能直接動手了。
這樣一來他們想要隱瞞行藏的計劃就又要改改了。
沈千帆鬆一口氣。
沒事就好。
“天要黑了,我們得趕快找個地方投宿。”
太子點點頭,不再扮老爺爺,變成了一個瞎眼少年。
兩人走出去一段路,總算看見了農家。
沈千帆:“太好了,今晚可以借宿在農家!”
可人還沒怎麽靠近呢,那些人就開始驅趕他們。
“走走走,這裏不給外鄉人借宿!”
“再不走我可潑了啊!”
拿出一盆農家液體有機肥,作勢就要往太子和沈千帆身上潑。
那刺激的味道,叫人望而生畏和惡心。
太子不由怯步。
“我們在外頭尋個山洞對付吧。”
他一路從京城被流放來到黟山,野外求生技能不說被點滿,至少露宿荒野比許多人強。
卻被沈千帆按住了手背,示意他稍安勿躁。
然後報了個名字上去。
“等等!我們是李萬友李阿伯介紹過來的。”
李萬友?
那不是黟山腳下的種菜王嗎?
李萬友本名不叫李萬友,而叫李一友。
他從十二歲上起,就靠種菜養活了瞎了眼的爹和娘。
十二歲的小孩子,將菜地收拾得墒(shāng)是墒,畦(qi)是畦,青菜長得比任何一戶人家的都要稞(kē)肥葉大。
旁人嘖口稱讚,一友這樣種到老,不是就要成菜王了嗎?
李一友表示,自己種菜這麽下功夫,一是為了養活爹娘,管好爹娘的衣食,二來,是讓大家都能吃上可口的新鮮蔬菜。
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隻爹娘時常心疼他。
“要不是爹娘沒眼,你又無枝無葉的,怎麽也不能叫你天天挑那麽大的糞桶啊!”
李一友卻憨憨一笑,反過來安慰瞎眼的爹娘。
“沒礙的,常言道:米穀是種出來的,筋骨是練出來的。隻要爹娘衣食不愁,我有積蓄還能周濟過路的窮人,孩兒幹啥活也不怕累。”
爹娘聽了但覺安慰。
是啊,苦不死人,累不死人,兒子好心就不愁沒有朋友。
就這樣,李一友長大了,個子也高了,臉上也有了胡茬兒。
不久他爹娘相繼過世,很多人都前來送葬。
都說行善的人兄弟多,從此,大家幹脆就叫他李百友。
李百友沒了爹娘牽掛,更是一門心思接濟那些老弱孤殘的人。種菜的錢,也全給了窮困的人。自己依舊是住那兩間草屋,也沒娶親。
他的菜越種越好,備受大家稱讚。
“想不到我們這種背道的地方,出了你這麽個菜王,又能種出好菜,又常濟窮救貧。百友啊,你把千家萬戶掛心頭,我們該叫你‘萬友’才對啊!”
就這樣,李百友又變成了李萬友。
沈千帆做黃山傳說項目,考察搜集資料時,就看過《渡橋仙》的傳說故事,裏麵的主人公,便是這種菜王——李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