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掛在天空,暗淡的白光映在地麵,街上隻有少許巡邏守夜的兵卒,尋常人家早就睡下,而城尉府的燈,卻仍然燈火通明。
王禳災吩咐仆從上茶,隨後答道“那日天樂城的客棧,我有幸觀看了仁兄與儒家的論辯啊那番口才,在下欽佩。”
程柯點點頭:“原來如此,我說看你有些眼熟,原來早就見過麵”
王禳災坐了下來,看著麵前的老者:“前輩是?”
程柯指著身旁的老伴:“這位鄧前輩與我一樣,墨家。”
“我聽守城的軍士說,兩位想助我守城?”
鄧瘸子點點頭:“不錯”
“不知以何種方式?”
鄧瘸子問道:“城尉年紀輕輕,做到這般官職,想必見識廣泛,飽讀群書吧,不知可曾聽聞,墨家守城術?”
王禳災重複了一遍:“墨家守城術……”
鄧瘸子解釋道:“墨家在守城的攻防總結為了臨、鉤、衝、梯、湮、水、穴、突、空洞、蟻傅、轒轀、軒車等”
“那不知道鄧前輩會?”
“藉車、轉射機、連弩車,能守城的器械,我都精通。”
王禳災不解的問“敢問先生?為何助我們守城?”
“我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之前蝸居鄉裏,本以為能安度餘生,誰料晚年又遇戰亂,我不止為了幫你,這也算是幫我自己,等仗打完了,老夫就可以安心鑽研墨聖留下的東西,順便種種地,養些牲口什麽的。”
王禳災目光轉向程柯,他撓撓頭:“我其實是帶著任務來的”他將郡城宋老準備整合墨家的事,給王禳災講了一遍。
“郡城知道這裏的事嗎?”
程柯搖搖頭:“我走的時候還沒有,我也是找到鄧老前輩再知道的。”
“既然先生願助我一臂之力,不如任職做城司空如何?”
“哎,老夫隻是來幫你,做官幹什麽”
王禳災苦笑:“若不做官,麵對那些工匠恐難以服眾。”
程柯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前輩,做了城司空,也是方便指揮工匠們。”
王禳災作揖鞠躬:“太好了,前輩肯施以援手,晚輩不勝感激。”
“今日夜已深,兩位不妨就在府上歇息。”
“也好,也好”
王禳災喚來仆從,帶著二人去了房間,自己也找了間房。
躺在臥榻上,朦朧的睡意襲來,他閉上雙眼沉重的睡去……
……
庭堯,王宮,距離三公子迴宮十五個時辰前。
元禾王看完董超的校場兵演,便帶著儀仗匆匆迴宮,開道的是整整一率曲的宏淵宮甲,他們一個個燕頷虎頭,魁梧雄健。
大多戴冠,穿披精美的黑色鐵片甲,手持雀弁,執惠,或者綦弁,執戈上刃。
緊接著,是一輛駟馬駕轅,華麗而莊嚴的輿車,通體硬木打造,外覆青銅構件,上有華蓋,仿造的是當年的晉國重寶,著名的“大路之車”。
車上載著莊重的彝器,表軍權的斧鉞(yue),表征伐的角弓等,都是周天子在數百年間陸續賜予各處的禮器。
元禾王正坐在車廂正中,旌之以車服,明之以文章,正扶著車欄掩著嘴咳嗽。
宮內士伍戎服在身,所以不需要跪拜稽首,隻是齊齊躬身行禮即可。
輿車後跟著浩浩蕩蕩的隨行人員:有司持有交龍圖飾的旗幟,捧著張掛龍旗的弓、盛弓的套子。
甚至,還有懷抱簡冊和筆削的史官,兵演是重要的政治儀式,必須對發生的事情一一加以記錄。
可這些人,卻一個都沒有用上,兵演結束後,元禾王便匆忙迴宮,隻對兩名率長做了些許點評,便拋下臣子和將士們走了。
“咳咳,咳咳”張嘯殺止不住的咳嗽,攤開一開,袖口是已是一攤汙血。
他對旁邊的謁者劉誌低聲下令:“移駕偏殿,去把太醫喚過來。”
“是”劉誌走到禦者根前低聲說了幾句,隨後又對身後隨行人員講話,不一會,人就散了。
劉誌在車欄處對著張嘯殺稟報:“王上,偏殿就要到了。”
張嘯殺晃晃悠悠的要下車,劉誌上前攙扶,進了偏殿。
太醫令匆忙趕來,向劉誌問道:“王上怎麽樣了。”
“一直在咳嗽,您快進去看看吧”
太醫令點點頭,劉誌出了殿門,大殿內隻剩張嘯殺與太醫兩人。
“王上,我先給您號脈”
張嘯殺點點頭,太醫令皺眉:“王上,越來越嚴重了”
張嘯殺邊咳邊說:“不能根治,總能壓製吧?”
“確實有壓製的草藥,隻是太傷身體”
“不必多說了,下去製藥吧”
太醫令張了張嘴想勸,最後還是行禮退下了。
“是”
張嘯殺歎了口氣,看著地麵,腳下發黴的地毯曾經華美豔麗,織物上的金紋裝飾隱約可見,在暗淡的灰色與斑駁的綠色之間斷續地閃爍光芒。
在繁華與枯萎中穿行,大限或已將至,彌留之際看到的事物,多是曾經的過往,後世將其叫做“走馬燈”。卻看到的是他自己過去的一幕幕。
小的時候從眾公子中成功登上王位
登基三年,製服了不服自己的幾個哥哥
看到了穿著道袍的張宰出山對著自己作揖行禮:“我願輔佐王上,成就功業。”
看到了自己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叫他張崠明如何?”
看著繈褓裏的孩子,自己第一次露出慈父的微笑。
轉眼,他又看見杜裕峰和王崇煊二人單膝跪在麵前:“我二人願奉明主,隨王上開疆拓土。”
再一轉眼,自己來到了戰場,旁邊王崇煊正在朝自己大喊:“王上,沈人已經攻過來了!咱們隻有二千甲士,請王上速速撤離,我來殿後拖延時間!”
他記得,自己拒絕了王崇煊的請求,對著所有士卒喊道:“戰端一起,即為死戰!我與爾同生,亦可共死!隨我殺啊!”
帶著二千弟兄與沈人血戰,打下了三堆五尺高的屍山,硬生生撐到杜裕峰的援軍到來。
在之後,宏淵全麵反擊,一直打到沈國國都才罷休。
轉眼迴到庭堯,戰爭已經結束了,自己開始養傷,經年累月的傷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好的,張嘯殺開始調理身子,逐漸放權交給下麵人打理政務。
又一轉眼,迴到宮裏,大公子張崠明已經長大成人,此時正被兩名侍衛按住手臂。
延尉任嗜正在朝群臣宣判:“大公子張崠明意圖謀反,勾結中尉,殺害宮內甲士七百五十一,仆從二百五十七人,三名議郎、五名大夫,兩名禦者等等,中尉按律斬首示眾,誅九族,念大公子為張氏血脈,罰其永久關禁閉在宮中,每日抄寫祖訓家譜。”
坐在龍椅上的張嘯殺低著頭,沒人看得見他的表情,隻有他自己知道,紅了眼原來是這種痛心的感覺。
“父王!父王!兒臣一時糊塗,聽信了讒言啊!有小人攛掇啊!父王!”大公子絕望的被拖出大殿。
群臣們寒蟬若禁,張嘯殺久坐在龍椅上不語,許久之後,幽幽地說了句:散朝
起身離開,自那之後,自己似乎有了駝背的毛病……
最後張嘯殺昏迷了過去,隱隱約約聽到劉誌在叫他
“王上,王上,出事了!安鶴郡送來一塊石頭,群臣都來了。”
張嘯殺覺得頭有些痛,根本沒有聽清劉誌在說些什麽:“去海內升平殿”
……
董超兵演前的四天,安鶴郡,連月水災,難民無數,忽有流星雨之夜落下的千百隕星,大多不知去向,唯獨有一顆,其狀如大奔星,如炎炎火光衝天,一頭進一條洪澇爆發的河流裏,刹那間,河水幹涸蒸發,發出的巨響,讓十裏八鄉都為之震動!
安鶴郡郡守吳子柯十分警惕,認為這是了不得的災異,就點了幾名官吏帶兵前往查探。
“大人,就在前麵!”
指路的黔首指著前方,被一圈鄉民圍攏的河道。
“讓開,都讓開!”
郡兵持刃上前,驅散愛看熱鬧的鄉民,讓官吏入內,長吏捂著鼻子,嫌棄這裏的奇異味道,指派兩名小吏進去。
卻見周邊數十步的草木統統被燒焦,地麵也出現了一個小坑,裏麵靜靜躺著一顆人雙手可環抱的隕石……
其質地似石又似鐵,表麵有一層黑色的熔殼,深深嵌入地表。
兩名小吏繞了一圈,轉到隕星背麵後,不約而同停了下來,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深深的懼意!
“怎麽不說話?”
長吏不耐煩了,親自上前,卻也呆愣住了。
“這……這……”
隕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表麵深深篆刻的字。
幾個大字,整整齊齊刻在隕石上:元禾王隕則宏淵亡
安鶴郡隻能將此事上報給朝堂,由於洪災原因,路不好走,送了四天才送到,剛好兵演結束,安鶴郡驛卒進庭堯城。
那是四天前發生的大事,流星雨後,安鶴稟報,說有顆隕星落到了他們那。
隕石落地倒沒什麽,重要的是隕石上刻著:“元禾王隕則宏淵亡”!
這件事已經在民間傳開了,其他國家籍貫的人,皆暗言,這是天降預言,代表的是上天旨意,預示了元禾王將死,元禾王朝留下最後一點遺存,也將徹底被瓜分。
元禾王得知消息後,十分震驚不已,但卻不相信這是上天預示,覺得是人為,是詛咒。
“總有刁民想要寡人崩逝!”
希望他死的人,很早就有。
最早的時候,是他那幾個親生的哥哥和弟弟,再後來是沈王、安王,再後來,是自己的兒子……
那人縱然真是散仙山鬼,又如何?
左擎上前一步:“王上,這些都是民間把戲,恐怕是有人不懷好意,大肆造謠,臣建議,將那方圓千裏內的黔首都嚴刑拷打一遍,便能驗明真兇是何人!”
趙赫說道:“臣覺得,此事不妥,當年始皇帝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天降隕石,寫著:親始皇帝死而地分!臣以為,當請方士、陰陽家查明情況,再做打算。”
左擎不悅:“趙丞相,這會你提那個暴君幹什麽”
“我隻說事,不論人”
“好了”張嘯殺強忍著不咳嗽
“就像夏蟲不可語冰一樣,小小隕石,他算什麽東西,也敢來預言寡人的生死?將那東西毀了,敢泄此事者,族!”
……
元禾王的怒意,鬱結在心頭
如果說,流星還能強行理解成祥瑞,比如秦文公時,伴隨著雞鳴,就有流星從天而降,被收藏成為秦國的國寶,設立了陳寶祠。
但隕石上“元禾王隕則宏淵亡”的刻字,如今的預言,無一不是災禍的象征,這些事傳開後,恐怕會引發動蕩。
王上威勢擺在那,既然元禾王不喜這些“預言”,朝野上下,自有人來否定它們。
注釋:
成語“墨守成規”大家都知道,但它指的是墨家善於守城防禦卻不是人人都知道。墨家因為主張兼愛非攻,因此將防禦這事看得特別重,還專門總結出了守城之法,他們還特別擅長於製造器械。
根據《墨子》中關於機關術的記載,當時墨家發明出來的機關器械有:
1.連弩車見於《墨子·備高臨》。連弩車是一種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為巧妙的是長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繩子係住,射出後能用轆轤迅速卷起收迴。
2.轉射機見於《墨子·備城門》。轉射機也是一種置於城牆上的大型發射機,機長六尺,由兩人操縱,與連弩車不同的是轉射機更為靈活,能夠在一人射箭的同時由另一人將機座旋轉。
3.藉車見於《墨子·備城門》。藉車外部包鐵,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夠投射炭火的機器,由多人操縱用來防備敵方的攻城隊。
王禳災吩咐仆從上茶,隨後答道“那日天樂城的客棧,我有幸觀看了仁兄與儒家的論辯啊那番口才,在下欽佩。”
程柯點點頭:“原來如此,我說看你有些眼熟,原來早就見過麵”
王禳災坐了下來,看著麵前的老者:“前輩是?”
程柯指著身旁的老伴:“這位鄧前輩與我一樣,墨家。”
“我聽守城的軍士說,兩位想助我守城?”
鄧瘸子點點頭:“不錯”
“不知以何種方式?”
鄧瘸子問道:“城尉年紀輕輕,做到這般官職,想必見識廣泛,飽讀群書吧,不知可曾聽聞,墨家守城術?”
王禳災重複了一遍:“墨家守城術……”
鄧瘸子解釋道:“墨家在守城的攻防總結為了臨、鉤、衝、梯、湮、水、穴、突、空洞、蟻傅、轒轀、軒車等”
“那不知道鄧前輩會?”
“藉車、轉射機、連弩車,能守城的器械,我都精通。”
王禳災不解的問“敢問先生?為何助我們守城?”
“我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之前蝸居鄉裏,本以為能安度餘生,誰料晚年又遇戰亂,我不止為了幫你,這也算是幫我自己,等仗打完了,老夫就可以安心鑽研墨聖留下的東西,順便種種地,養些牲口什麽的。”
王禳災目光轉向程柯,他撓撓頭:“我其實是帶著任務來的”他將郡城宋老準備整合墨家的事,給王禳災講了一遍。
“郡城知道這裏的事嗎?”
程柯搖搖頭:“我走的時候還沒有,我也是找到鄧老前輩再知道的。”
“既然先生願助我一臂之力,不如任職做城司空如何?”
“哎,老夫隻是來幫你,做官幹什麽”
王禳災苦笑:“若不做官,麵對那些工匠恐難以服眾。”
程柯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前輩,做了城司空,也是方便指揮工匠們。”
王禳災作揖鞠躬:“太好了,前輩肯施以援手,晚輩不勝感激。”
“今日夜已深,兩位不妨就在府上歇息。”
“也好,也好”
王禳災喚來仆從,帶著二人去了房間,自己也找了間房。
躺在臥榻上,朦朧的睡意襲來,他閉上雙眼沉重的睡去……
……
庭堯,王宮,距離三公子迴宮十五個時辰前。
元禾王看完董超的校場兵演,便帶著儀仗匆匆迴宮,開道的是整整一率曲的宏淵宮甲,他們一個個燕頷虎頭,魁梧雄健。
大多戴冠,穿披精美的黑色鐵片甲,手持雀弁,執惠,或者綦弁,執戈上刃。
緊接著,是一輛駟馬駕轅,華麗而莊嚴的輿車,通體硬木打造,外覆青銅構件,上有華蓋,仿造的是當年的晉國重寶,著名的“大路之車”。
車上載著莊重的彝器,表軍權的斧鉞(yue),表征伐的角弓等,都是周天子在數百年間陸續賜予各處的禮器。
元禾王正坐在車廂正中,旌之以車服,明之以文章,正扶著車欄掩著嘴咳嗽。
宮內士伍戎服在身,所以不需要跪拜稽首,隻是齊齊躬身行禮即可。
輿車後跟著浩浩蕩蕩的隨行人員:有司持有交龍圖飾的旗幟,捧著張掛龍旗的弓、盛弓的套子。
甚至,還有懷抱簡冊和筆削的史官,兵演是重要的政治儀式,必須對發生的事情一一加以記錄。
可這些人,卻一個都沒有用上,兵演結束後,元禾王便匆忙迴宮,隻對兩名率長做了些許點評,便拋下臣子和將士們走了。
“咳咳,咳咳”張嘯殺止不住的咳嗽,攤開一開,袖口是已是一攤汙血。
他對旁邊的謁者劉誌低聲下令:“移駕偏殿,去把太醫喚過來。”
“是”劉誌走到禦者根前低聲說了幾句,隨後又對身後隨行人員講話,不一會,人就散了。
劉誌在車欄處對著張嘯殺稟報:“王上,偏殿就要到了。”
張嘯殺晃晃悠悠的要下車,劉誌上前攙扶,進了偏殿。
太醫令匆忙趕來,向劉誌問道:“王上怎麽樣了。”
“一直在咳嗽,您快進去看看吧”
太醫令點點頭,劉誌出了殿門,大殿內隻剩張嘯殺與太醫兩人。
“王上,我先給您號脈”
張嘯殺點點頭,太醫令皺眉:“王上,越來越嚴重了”
張嘯殺邊咳邊說:“不能根治,總能壓製吧?”
“確實有壓製的草藥,隻是太傷身體”
“不必多說了,下去製藥吧”
太醫令張了張嘴想勸,最後還是行禮退下了。
“是”
張嘯殺歎了口氣,看著地麵,腳下發黴的地毯曾經華美豔麗,織物上的金紋裝飾隱約可見,在暗淡的灰色與斑駁的綠色之間斷續地閃爍光芒。
在繁華與枯萎中穿行,大限或已將至,彌留之際看到的事物,多是曾經的過往,後世將其叫做“走馬燈”。卻看到的是他自己過去的一幕幕。
小的時候從眾公子中成功登上王位
登基三年,製服了不服自己的幾個哥哥
看到了穿著道袍的張宰出山對著自己作揖行禮:“我願輔佐王上,成就功業。”
看到了自己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叫他張崠明如何?”
看著繈褓裏的孩子,自己第一次露出慈父的微笑。
轉眼,他又看見杜裕峰和王崇煊二人單膝跪在麵前:“我二人願奉明主,隨王上開疆拓土。”
再一轉眼,自己來到了戰場,旁邊王崇煊正在朝自己大喊:“王上,沈人已經攻過來了!咱們隻有二千甲士,請王上速速撤離,我來殿後拖延時間!”
他記得,自己拒絕了王崇煊的請求,對著所有士卒喊道:“戰端一起,即為死戰!我與爾同生,亦可共死!隨我殺啊!”
帶著二千弟兄與沈人血戰,打下了三堆五尺高的屍山,硬生生撐到杜裕峰的援軍到來。
在之後,宏淵全麵反擊,一直打到沈國國都才罷休。
轉眼迴到庭堯,戰爭已經結束了,自己開始養傷,經年累月的傷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好的,張嘯殺開始調理身子,逐漸放權交給下麵人打理政務。
又一轉眼,迴到宮裏,大公子張崠明已經長大成人,此時正被兩名侍衛按住手臂。
延尉任嗜正在朝群臣宣判:“大公子張崠明意圖謀反,勾結中尉,殺害宮內甲士七百五十一,仆從二百五十七人,三名議郎、五名大夫,兩名禦者等等,中尉按律斬首示眾,誅九族,念大公子為張氏血脈,罰其永久關禁閉在宮中,每日抄寫祖訓家譜。”
坐在龍椅上的張嘯殺低著頭,沒人看得見他的表情,隻有他自己知道,紅了眼原來是這種痛心的感覺。
“父王!父王!兒臣一時糊塗,聽信了讒言啊!有小人攛掇啊!父王!”大公子絕望的被拖出大殿。
群臣們寒蟬若禁,張嘯殺久坐在龍椅上不語,許久之後,幽幽地說了句:散朝
起身離開,自那之後,自己似乎有了駝背的毛病……
最後張嘯殺昏迷了過去,隱隱約約聽到劉誌在叫他
“王上,王上,出事了!安鶴郡送來一塊石頭,群臣都來了。”
張嘯殺覺得頭有些痛,根本沒有聽清劉誌在說些什麽:“去海內升平殿”
……
董超兵演前的四天,安鶴郡,連月水災,難民無數,忽有流星雨之夜落下的千百隕星,大多不知去向,唯獨有一顆,其狀如大奔星,如炎炎火光衝天,一頭進一條洪澇爆發的河流裏,刹那間,河水幹涸蒸發,發出的巨響,讓十裏八鄉都為之震動!
安鶴郡郡守吳子柯十分警惕,認為這是了不得的災異,就點了幾名官吏帶兵前往查探。
“大人,就在前麵!”
指路的黔首指著前方,被一圈鄉民圍攏的河道。
“讓開,都讓開!”
郡兵持刃上前,驅散愛看熱鬧的鄉民,讓官吏入內,長吏捂著鼻子,嫌棄這裏的奇異味道,指派兩名小吏進去。
卻見周邊數十步的草木統統被燒焦,地麵也出現了一個小坑,裏麵靜靜躺著一顆人雙手可環抱的隕石……
其質地似石又似鐵,表麵有一層黑色的熔殼,深深嵌入地表。
兩名小吏繞了一圈,轉到隕星背麵後,不約而同停了下來,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深深的懼意!
“怎麽不說話?”
長吏不耐煩了,親自上前,卻也呆愣住了。
“這……這……”
隕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表麵深深篆刻的字。
幾個大字,整整齊齊刻在隕石上:元禾王隕則宏淵亡
安鶴郡隻能將此事上報給朝堂,由於洪災原因,路不好走,送了四天才送到,剛好兵演結束,安鶴郡驛卒進庭堯城。
那是四天前發生的大事,流星雨後,安鶴稟報,說有顆隕星落到了他們那。
隕石落地倒沒什麽,重要的是隕石上刻著:“元禾王隕則宏淵亡”!
這件事已經在民間傳開了,其他國家籍貫的人,皆暗言,這是天降預言,代表的是上天旨意,預示了元禾王將死,元禾王朝留下最後一點遺存,也將徹底被瓜分。
元禾王得知消息後,十分震驚不已,但卻不相信這是上天預示,覺得是人為,是詛咒。
“總有刁民想要寡人崩逝!”
希望他死的人,很早就有。
最早的時候,是他那幾個親生的哥哥和弟弟,再後來是沈王、安王,再後來,是自己的兒子……
那人縱然真是散仙山鬼,又如何?
左擎上前一步:“王上,這些都是民間把戲,恐怕是有人不懷好意,大肆造謠,臣建議,將那方圓千裏內的黔首都嚴刑拷打一遍,便能驗明真兇是何人!”
趙赫說道:“臣覺得,此事不妥,當年始皇帝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天降隕石,寫著:親始皇帝死而地分!臣以為,當請方士、陰陽家查明情況,再做打算。”
左擎不悅:“趙丞相,這會你提那個暴君幹什麽”
“我隻說事,不論人”
“好了”張嘯殺強忍著不咳嗽
“就像夏蟲不可語冰一樣,小小隕石,他算什麽東西,也敢來預言寡人的生死?將那東西毀了,敢泄此事者,族!”
……
元禾王的怒意,鬱結在心頭
如果說,流星還能強行理解成祥瑞,比如秦文公時,伴隨著雞鳴,就有流星從天而降,被收藏成為秦國的國寶,設立了陳寶祠。
但隕石上“元禾王隕則宏淵亡”的刻字,如今的預言,無一不是災禍的象征,這些事傳開後,恐怕會引發動蕩。
王上威勢擺在那,既然元禾王不喜這些“預言”,朝野上下,自有人來否定它們。
注釋:
成語“墨守成規”大家都知道,但它指的是墨家善於守城防禦卻不是人人都知道。墨家因為主張兼愛非攻,因此將防禦這事看得特別重,還專門總結出了守城之法,他們還特別擅長於製造器械。
根據《墨子》中關於機關術的記載,當時墨家發明出來的機關器械有:
1.連弩車見於《墨子·備高臨》。連弩車是一種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為巧妙的是長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繩子係住,射出後能用轆轤迅速卷起收迴。
2.轉射機見於《墨子·備城門》。轉射機也是一種置於城牆上的大型發射機,機長六尺,由兩人操縱,與連弩車不同的是轉射機更為靈活,能夠在一人射箭的同時由另一人將機座旋轉。
3.藉車見於《墨子·備城門》。藉車外部包鐵,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夠投射炭火的機器,由多人操縱用來防備敵方的攻城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