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你們這些人,快點把這些搬運到那邊,你們去拿籮筐,搬運石材”軍司空大聲催促道:“你們要知道,沈人,過不了多久就要打過來了,如果在那之前,我們還不能建好這座箭樓,你們都要成為沈人的刀下亡魂!”


    平隸郡郡尉正站著山頂,“不錯,民夫、工匠”、兵卒,加起來得有近萬人,如今箭樓雛形已經搭建,我剛剛去那上麵走了一下,不錯,建的穩當,兩座山算是被聯通了。


    一名兵卒上前:“稟報城尉大人,長史廖峰來了”


    “廖長史?快請過來”琦喆大手一揮


    廖峰邁著小碎步,舉步維艱的緩行,“哎呀,廖長史,山路難走,你待在府上遠觀就好了,幹嘛非得親自跑來”


    琦喆一邊埋怨,一邊攙扶著廖峰到平坦的地方。


    廖峰大口喘著粗氣:“多謝城尉大人,這山路還真是崎嶇,但我不親自來一下,不放心。”


    “哎呀呀,有我在,你有什麽不放心的”琦喆拍著胸脯說道。


    “山野周圍,裹挾軍民近萬人,衣食住行,城尉一定要安頓好,缺錢兩或是缺衣物,盡管開口,不要吝嗇,以免失了民心。”


    “你就放心吧,我琦喆怎麽會讓他們吃野菜樹根呢,冬衣早就發下去了,每天清晨都有粥,中午有燉肉和餅,我都告訴好庖廚了,無論是民夫還是工匠,亦或者是兵卒,待遇吃食同等,有幾個兵卒小子還不服氣,他娘的,乃公當場就讓軍法吏處置了。”


    廖峰拱手:“城尉大人一視同仁,如此胸襟,峰,欽佩不已啊。”


    “哎,分內之事罷了”琦喆擺擺手:“隻不過,眼下秋去東來,這山上都光禿禿的,兵卒不好守啊,若沈人來犯,老遠就能看到山上有人。”


    廖峰打了個噴嚏:“這沒有辦法,天地自然之力不可逆,但城尉大人可隻派弓弩守在山上,阻擊沈人後,全部進入兩山頂上相通的箭樓,我剛剛抬頭看了一下,箭樓很大,不亞於一個長廊,容納千人,不在話下,還要備好箭隻,火把,滾油、如若失守,城尉可命令兵卒,滾油澆山,以火箭射之,屆時左右兩山,如火海之勢,必然能足敵於門外,阿嚏。”


    琦喆拍了下腦門:“長史大才也!我這就去叫人準備,來人,拿幾件厚衣物來,給先生披上!”


    穿上更多衣袍,廖峰覺得暖和了些:“此非萬全之計,不到萬不得已,城尉莫要使用。”


    琦喆不解地問:“為何?”


    廖峰指著地下:“山有兩麵,一麵對著沈人,另一麵……”


    不用廖峰繼續說下去,琦喆也知道了,另一麵衝著郡城,火海能燒退沈人,也能淹沒城牆。


    “我明白了”琦喆恍然大悟,拱手言道:“這裏風大,長史還是下去避避風吧,來人,護送長史離開!”


    此時郡城裏,黔首們紛紛議論著那座箭樓,兩座山比城牆稍高一些,箭樓就好像架空在中間一樣,但箭樓並非建在山頂,而是建在山腰處,山頂和山腳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許多小黑點,那是正在幹活的民夫們。


    倉吏陳維也在城裏觀望,不知道自己的信送出去了沒有,安國給自己下一步的任務,又是什麽……


    剛迴了郡城裏,廖峰就馬不停蹄的趕往郡守府,幾個郡守府的仆從對他行禮:“見過太史”


    廖峰點點頭:“郡守大人在嗎?”


    仆從麵露難色:“郡守大人他在……”


    此時裏麵響起女子咯咯咯的笑聲,還有郡守的聲音:“小憐兒,你再看這個……”


    廖峰眉頭緊鎖,緩步上前,仆從急忙阻攔:“長史大人,您現在不能進去,不能進去啊”


    廖峰推開仆從,走到屋外,作揖行禮:“郡守大人,廖峰求見。”


    屋內的聲音戛然而止,不一會功夫,門吱呀打開了一條縫,郡守常儼衣冠不整的從屋內出來。


    “峰啊,廳堂說話”


    兩人來到主廳,仆從奉上茶水


    “如今山河動蕩,黔首惶恐,郡守大人還是多以民事為主政,少參家事,是為能吏、幹吏。”


    常儼擦了擦腦門虛汗:“咳咳,說的是啊,那個,峰啊,你找我來,有什麽要事啊?”


    廖峰作揖道:“我再三思索,認為,還是要報,報給庭堯。”


    常儼嚇出一身冷汗:“不、不可,王上知道,定問罪於我,到時候,我命休矣。”


    廖峰起身安撫道:“郡守大人,您誤會了,我說的消息,送往庭堯不假,但,咱們不送給王上。”


    “不給王上?卻送進庭堯?這可是欺君之罪啊。”這罪過也不小啊,常儼擦汗感歎。


    “郡守可派密使把信送給當今左相”


    “左相?你是指趙赫趙大人?不行,不行,當初安鶴郡郡守吳子柯遇洪災,秘密送奏疏給趙丞相,結果第二天朝會就被趙丞相說出來了,你叫我稟報給他?恐怕王上還沒懲治我,他老人家先給定罪咯。”


    廖峰聞後大笑道:“哈哈哈,郡守盡管放心稟報,這一次,左丞相絕對不會上報王上”


    “你有何推斷?就憑過些天王上壽辰?”


    “郡守聽我的便是,不過這份奏疏,要改一改……”


    廖峰貼近常儼的耳邊,兩人低聲謀劃


    ……


    常出入宮內的官吏可能會發現,最近庭堯城王宮的侍衛變多了不止一倍。


    而今天更是一支馬車隊駛入王宮,民間都在傳言,鮮有露麵的三公子迴來了。


    四海升龍殿和海內升平殿的中間,其實夾雜著幾座大小不一的偏殿。


    而現在其中的一座,裏麵來了一位多年不迴的“客人”


    “吱呀”木門被推開,門外一個中年男子激動地看向殿內。


    二公子振朝似乎永遠都是那身打扮:鷹鉤鼻,虎目,穿玄色袍服,佩綠綬,三采,綠紫紺。


    “三弟!”張振朝激動的朝大殿內一個年輕男子喊了一聲,年輕男子背對著他,聽的聲音,迴過頭來:“二哥?”


    年輕男子穿著紫色袍服,大袖收口,還繡著花邊。


    張振朝拍了拍年輕男子的肩膀:“多年不見,你變黑了,變瘦了,讓為兄看看,不錯,身骨倒是硬朗了,不像小時候體弱多病。”


    “二哥,這次迴來,我是要向父王重提法治治國,重新啟用法家!”說罷,男子掏出一個竹簡,上麵有四個大字:強秦九論!


    內容如下:


    其一:《田論》,立定廢井田、開阡陌、田得買賣之法令。


    其二:《賦稅論》,拋棄貢物無定數的舊稅製,使農按田畝、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納稅之新法。


    其三:《農爵論》,農人力耕致富並多繳糧稅者,可獲國家爵位。此舉將真正激發農人勤奮耕耘,為根本的聚糧之道。


    其四:《軍功論》,凡戰陣斬首者,以斬獲首級數目賜爵。使國人皆以從軍殺敵為榮耀,舉國皆兵,士卒奮勇,傷殘無憂,何患無戰勝之功?


    其五:《郡縣論》,將秦國舊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締,設郡縣兩級官府,直轄於國府之下,使全國治權一統,如臂使指。


    其六:《連坐論》,縣下設裏、村、甲三級小吏。民以十戶為一甲,一人犯罪,十戶連坐,使民眾怯於私鬥犯罪而勇於公戰立功。


    其七:《度量衡論》,將秦國所行之長度、重量、容器一體統一,由國府製作標準校正,杜絕商賈與奸惡吏員對庶民的盤剝。


    其八:《官製論》,限定各級官府官吏定員與治權,杜絕政出私門。


    其九:《齊俗論》,強製取締山野之民的愚蠻風習,譬如寒食、舉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


    此九論為大綱,若變法開始,尚須逐一製訂法令,落於實處。


    張振朝臉色微變:“張柒峰!你明知道父王不喜法家,早年主張兵家縱橫,後又儒家王道,直到近些年來才定下來的無為黃老!還不容易安穩下來,你又舊事重提,父王的病本就難治,你再去存心氣父王?”


    三公子張柒峰辯解道:“我是一心為宏淵好,不僅要用法家,還有改俸祿,還要變法!”


    張柒峰大聲嘟囔,張振朝嗬斥道:“夠了,變法,變法,你以為變法是那麽容易的嗎”


    俸祿:


    秦國丞相之設始於秦武王二年,是年設左、右丞相,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以李斯為左丞相,馮去疾任右丞相。


    秦二世誅李斯、馮去疾,以趙高為中丞相。俸祿萬石禦史大夫文官,一品,職責專掌糾察百官,接受百官奏事,督察和牽製丞相。俸祿中二千石


    太尉:武官,一品,職責輔政,監察及治軍領兵。


    上將軍:武官,一品,上將職責戰時臨時任命將軍統兵,是在平時編製的基礎上,組建為大規模的作戰部隊,一般稱為部曲製。


    其具體編組的方法是:首先根據作戰對象等各方麵情況,確定總兵力,三軍統帥。


    奉常:文官,二品,職責掌宗廟祭祀禮儀俸祿秩中二千石


    郎中令:武官,二品,職責掌殿中議論、賓讚、受奏事、宮廷宿衛之事


    衛尉:武官,二品,職責掌皇宮諸門屯兵,掌禁軍,負責整個首都的護衛


    太仆:文官,二品,職責掌皇家車馬,後逐漸轉為專管官府畜牧事務俸祿秩中二千石


    廷尉:文官,二品,職責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管理天下刑獄,廷尉根據詔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審判有罪的王或大臣並主管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俸祿秩中二千石


    典客:文官,二品,職責掌諸侯與少數民族部族首領朝覲事務、接待諸郡縣上計吏。屬官有行人,備臨時差遣遠方。


    治粟內史:文官,二品,職責掌諸穀物、金玉之貯,相當於國庫司庫。


    服飾問題:


    秦代服裝主要受前朝影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裝形製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係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隻以絲帶係紮。


    秦代多以袍服為貴,袍服的樣式以大袖收口為多,一般都有花邊。百姓、勞動者或束發髻,或戴小帽,身穿交領長衫,窄袖。


    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因而妃嬪服色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但由於受五行思想的支配,妃嬪夏天穿“淺黃藂羅衫”,披“淺黃銀泥雲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羅裙、五色羅小扇和泥金鞋加以襯托。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爭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空夢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空夢蝕並收藏亂世爭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