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仿佛就那麽平靜的過去了,轉眼就到了十二月,庭堯城的湖麵都結了冰,元禾王張嘯殺的壽辰也一天天逼近,而在這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要被慶祝,那就是臘祭。


    孫尚喝了口杯中茶,看著倡喜:“兵演?”


    倡喜站在他麵前點頭:“是的,來送信的那位兵卒是這麽說的,據說文武大臣都去,王上也去,還特意邀請了孫大人您。”


    “是庭堯的哪支士伍?”


    “據說是中尉董超麾下的兩隻”


    孫尚笑了,董超這是想借著臘祭,好好展現自己,也想給我一個下馬威啊。


    “好,那就去看看”


    出了府邸的大門,街上的黔首們都在準備臘祭所需要的食材:幹肉,還有去祠裏找巫祝祭拜。


    坐上馬車,車夫揮舞著馬鞭準備出發,要去的是庭堯城兩大校場之一的東校場。


    東校場據說可以容納萬人,是宏淵最大的校場,也是武器甲胄最齊全的地方。


    為了訓練士卒,甚至會去請武林人士、宗門長老來協助訓練。


    從東校場出來的士卒,不是入宮衛,就是成為各郡的精銳虎賁,是宏淵所有士卒都想去的地方。


    馬車很快就到了東校場,此時場上還是空落落的,人還沒有來,隻有正麵的高台上站著幾位。


    向看守的士卒表明身份後,孫尚走上高台,典恪劉奉、郎中令鄭焦還有奉常張梓文、宗正張鵠誌在上麵。


    見孫尚上來,眾人紛紛寒暄:“孫使”


    孫尚搓了搓手,哈了口哈氣,今年的臘月異常寒冷:“諸位大人早啊”


    郎中令鄭焦抱怨著:“董中尉他非要把兵演定到臘祭的早上,朝堂上很多老臣怕風寒,都不能來,老夫也是硬挺著骨頭來給他捧場,可是來這這麽久了,連個人影都見不到。”


    張鵠誌在一旁稱讚道:“鄭大人身子硬朗的很嘛”


    這宗正也是張嘯殺的遠親,能做到這個位置估計也有一定的能力,孫尚是這樣的想的。


    外麵忽然響起鼓聲,王上的儀仗率先入場,徐芝駕駛著馬車,穩穩當當的開進校場。


    他這個太仆好久沒為王上駕車了,今日激動的臉色漲紅。


    張嘯殺披著厚重的獸皮大衣,走上高台,眾人紛紛行禮:“我等拜見王上”


    “嗯,董超怎麽還沒來?”


    鄭焦說道:“迴王上,我等也不知道,老夫在這高台上站了快半個時辰,期間僅喝過一杯茶,不曾見到董中尉來此。”語氣頗有埋怨的意思。


    這時有士卒來稟報說,董超與其他大人到了,校場外不斷有馬車駛入,最後除了延尉任嗜,其他人都到了,還有一些在庭堯城內的家族、宗門等。


    董超穿著一身亮堂堂的甲胄,跑過來單膝下跪:“董超參見王上,剛剛因為帶兵耽誤了些時間,沒能及時趕到,請王上恕罪”


    張嘯殺催促道:“好了好了,快開始吧”


    董超對旗兵下令:“是,兩軍入校場!”


    旗兵在高台揮動旗子,校場外,兩位率長開始向這邊走來


    校場附近,一家屋舍內,正在準備用風幹醃製的豬肉、魚肉祭祀先祖的老者,被街巷裏嘈雜的聲響驚到了。


    這條街巷是重要的馬道,老者也曾迎來送往,見慣了卿大夫的儀仗,但今日這場麵,還是第一次見。


    “這是怎麽迴事?怎麽要打起來啊?”


    老者連忙鑽出茅屋一看,卻見北麵黑壓壓的一片人,戰車、甲士、戈矛密密麻麻,幸好街巷夠寬,不然這些戰車還開不進來了。


    不過細細算來,也就一千人,,不知道是不是全部。


    他們打著的是中尉的鷹旗,那些手持武器的兵卒正驅趕停在街巷上的路人,讓離開東校場附近,不許停留片刻!


    接著,那些兵卒又開始安置廚具,開始懸釜造飯。


    但炊煙剛剛升起一半,還來不及開吃,對岸又響起了一片嘈雜的吆喝聲,那些鷹旗之兵紛紛撲滅了土灶,拿起武器,開始排隊列陣。


    讓老者失望的是,兩軍沒有合為一處,而是隔著一裏便停了下來,隱隱呈對峙之勢。“這是要打仗了啊……”老者打了一個寒顫,檢查好自己院子裏的騾子,做好隨時騎上它跑的的準備後,又將想鑽出來看熱鬧的兒子按迴了居室裏。


    “臭小子,快給我進去,若是外麵打了起來,箭矢無眼小心傷到,一會我隻要喊一聲,你就隨我乘騾子逃離。隻希望他們能在遠一點的街巷解決,千萬別跑到這邊來!”


    兩支隊伍開始魚貫而入,進入校場,一麵舉鷹旗,一麵舉獅旗。


    “稟王上,兵演可以開始了”


    “好,寡人準了”一群侍女仆從搬來幾案,端來瓜果、肉幹,眾人依次坐下孫尚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下。


    董超忽然發問:“孫使第一次看我宏淵的兵演吧?”


    孫尚點點頭:“的確”


    “那你今日能大飽眼福了,今日出場的都是我宏淵的精銳虎賁。”


    孫尚微笑的迴答:“尚,拭目以待”


    董超拍了拍手,幾個奇裝異服的巫祝跑進校場,臉上畫著奇怪的花紋。


    嘴裏振振有詞,身體還跳動起來,像某種舞蹈。


    周禮·春官有雲: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祇(示),祈福祥,求永貞。一曰順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鄭司農雲:“筴祝,遠罪疾。”


    小祝掌小祭祀,將事侯禳禱祠之祝號,以祈福祥,順豐年,逆時雨,寧風旱,彌災兵,遠罪疾。”鄭玄注:“禳,禳卻兇咎,寧風旱之屬。”賈公彥疏:“寧風旱、彌災兵、遠罪疾,三者即是禳……雲‘禳,禳卻兇咎,寧風旱之屬’者,‘之屬’中兼有彌災兵、遠罪疾,三者是兇咎之事,故設禱祠禳卻之。”


    讓這些巫祝作為開場,念一些祝詞,祈求明年一年順風順水之類的。


    高台上不少宏淵大臣鼓掌,稱讚董超的用心。


    巫祝退下後,又上來一群女婢歌舞,惹得那兩千軍士,眼神火熱,都快按捺不住身體了。


    隨後是幾個士伍舞劍,甩出幾個漂亮的劍花,讓眾人拍手稱讚叫好。


    前戲都過了,終於到正題了,董超激動的站起身:“向諸位大臣介紹一下,這次兵演,我軍采用實戰。”


    “什麽實戰?”


    “實戰?”


    “打死人了怎麽辦?”


    眾人議論紛紛,張嘯殺也一臉疑惑。


    “諸位,諸位同僚,切聽我說完”董超極力揮手才讓他們安靜下來。


    “為提升我禁衛軍的士氣,還有戰力,我將設首次實戰兵演,不再是刺稻草人,射靶子那些老套的東西,而是兩軍互搏”


    “那是空手還是持兵器啊?”有人問道


    “自然是持兵器,不過都是木製的,弓弩箭的箭頭也全被拆下來了,還有木劍、木刀、木長矛等等,用弓弩木箭,射中對方便算出局,木劍,木刀等,將對方砍倒在地,便視為出局,出局即視為在戰場上死亡。”


    張嘯殺點點頭:“這個倒是新鮮,開始吧”


    “是”董超點頭,轉過身,衝著二千士伍吼道:“兵演準備開始,兩軍列陣!”


    鷹旗率長今天穿了一身漆成紅色的鐵片紮甲(全身甲)據說是軍技司新製作的,圖紙是平隸郡的一個小城送過來的,這甲胄能保護全身大部分部位,而且極其華麗漂亮,他還頭戴青銅胄,兩根野雞的羽毛高高揚起。


    他本來想先起灶燒飯,吃個早飯,但中尉與王上他們都到了,自己隻能匆忙趕來,誰知斥候很快來報,中尉有令,準備列陣開始兵演!


    於是鷹旗又讓尚未就食的兵卒們速速列陣,過了一刻,便隱隱能看到校場另一側的敵人了。


    範嘉努力鎮定,對方是獅旗率曲,與他們一樣,也是精銳,無論是箭隻、人數還是戰車數量,兩軍都對等。


    於是鷹旗吩咐全軍向前移動,到半裏距離後便直接進攻。


    東校場最多的好處便是寬闊如真實戰場,再加上撤掉靶子和其他器具,顯得更加空曠。


    兩軍的對話,下達的作戰命令,也會被斥候傳迴高台,張嘯殺饒有興趣的看著下麵的兩隻軍隊變換陣型,感覺體內熄滅多年的那團士伍火,又燃起來了。


    他低聲嘀咕了一句:“真有那小子的”


    就在鷹旗士卒朝前邁步時,對麵卻開過來了一輛戎車,高舉旌節,“我們獅旗率長說了,鷹率若是現在投降,便不會輸得太過難堪。”


    鷹旗率長氣的大罵:“胡說,仗還沒打,怎知我軍能輸?”


    正想著,卻聽到後方自家陣中傳來了一陣驚唿和慘叫聲。


    鷹旗率長連忙迴頭看去,隻見一隊百人人的輕騎士縱馬從左後方突然衝了過來。想必是繞了路。


    他們排成兩行橫列,衝到五六十步外停下,開弓朝鷹旗兵陣裏拋灑箭矢,隨後又操縱著馬匹折返,隨後第二排又上前拋射箭雨,如此反複幾次,頓時引發了鷹旗士卒陣列左側的慘叫和騷動。


    此人是獅旗率長手下的五百主,他兩柄劍如同手臂般舞動靈活,很快殺死了一輛戎車的禦戎和車右,隨後朝卒長捅去……


    他身穿黑色的皮革甲,揮動旗幟:“二三子,擊鼓,前行!”


    獅旗陣列鼓聲隆隆響起,眾人邁步前進。


    張嘯殺看的意猶未盡,鼓掌喝彩:“彩”


    注釋:


    臘祭,是曆史悠久的民間傳統祭祀文化,指在新舊交接的歲末十二月舉行的祭祀。關於“臘”,早在《周易》與《周禮》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臘味”的記載。“臘”的本義是“幹肉”。歲末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因歲末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幹製作臘味。歲末十二月由於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有在這新舊交接的歲末十二月舉行“歲終之祭”,因歲末十二月有“臘月”、“臘冬”等別稱,所以這個月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先秦


    早在《周禮》、《周易》中已有關於“肉甫”和“臘味”的記載。“臘”的本義是“幹肉”。歲末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幹製作臘味,因此這個月有臘月、臘冬等別稱。臘月在歲末,處在新舊交替時段,在古時是歲終大祭的月份。“臘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歲末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爭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空夢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空夢蝕並收藏亂世爭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