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柯話鋒一轉:“但我齊墨可不這樣!遊走天下,爭辯百家,是我們讓墨家得到了延續!”


    鄧瘸子冷笑一聲:“墨者宣揚天誌,提倡大不攻小,強不侮弱,眾不賊寡,詐不欺愚,貴不傲賤,富不驕貧,壯不奪老身……


    然而,世間的人們都喜唯強是依,籍此欺淩弱者,誰願意助其對抗強者,主持道義?


    所以到頭來,墨者越來越少,而偶爾加入他們的,也隻有那些感念墨者救助的老弱病殘,並且還陸續死亡……”


    鄧瘸子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曆代巨子有遺言,若有強者欺弱,大國侵小的不義之戰,弱者小者向墨家求助,墨者不得拒絕!”


    因這契約,幾百年來,不知有多少墨者死於守城之戰裏,但他們依舊前赴後繼,仿佛自己的犧牲,可以化作薪柴,讓理想之火永不熄滅……


    墨家並非無選擇地加入每一場戰爭,而是當弱者發出聲音,希望得到幫助時,他們才會卷入戰局,並且永遠都站在弱者一邊。


    你知道我這條腿怎麽瘸的嗎,二十多年前宏淵與沈國交戰,沈國攻擊弱小的宏淵,我帶領數位墨者在寒封禦敵助陣。


    這腿便是被一根橫梁壓斷的,那一仗我們贏了,可我沒想到,宏淵國的元禾王再打退沈國後沒有收手,反倒繼續攻擊,強取豪奪沈國了百裏沃野,我們幫助的小國,卻反倒成了大國,我們反倒成了助紂為虐?”


    程柯問道:“之後你躲到這裏來了”


    鄧瘸子臉上浮現一種痛苦悲涼的表情:“與我一同的墨者都死了,我也隻能苟延殘喘在這。”


    “不!隻要你同我迴去,集結三派墨者,整合墨家,我們就還有希望。”


    鄧瘸子哼哼唧唧問道:“你們齊墨有多少?”


    程柯估算了一下:“大約四五十人吧”


    “都是齊國來的?”


    “不,隻有宋夫子是齊國來的,他教給我們墨家的知識。”


    “哪就憑你們這幾十個人,就像拯救一攤死水般的墨家?我告訴你,不止是宏淵國,連山東六國的墨家都在內鬥,你說合並,就能合並?”


    程柯一時語塞:“那您怎麽樣才能跟我去一趟?”


    “你不是兼愛嗎,你隨我去幫寒封城,倘若守城成功,我便隨你迴郡城見齊墨”


    “寒封?寒封怎麽了?”程柯一頭霧水的問


    鄧瘸子白了他一眼:“虧你還是個墨者,一點消息都不知道,果然齊墨那幫人隻注重筆頭上那點東西……


    沈人已經滲透進來了,前不久寒封城就抓獲了幾十名”


    “什麽!”程柯大驚失色:“這怎麽可能呢,不久前沈使剛剛進京,還帶了許多禮品。”


    鄧瘸子一瘸一拐的站起來:“沈王手段高超啊,一方麵派人表達和平之意,暗地裏卻已經把手伸到了宏淵的土地上。”


    “前輩?那我們做什麽?”


    鄧瘸子拔掉木杆:“你不是想勸我去郡城嗎,陪我上寒封走一遭,守住了我就陪你迴去,但是,守不住恐有性命之憂,你敢嗎?”


    程柯上前一步:“有何不敢,隻是,前輩不怕再助紂為虐?”


    “墨者幫助弱小國家,我想再試一次,看看墨翟的兼愛究竟能不能在這世間傳道。”


    “我們什麽時候走?”


    “這就走”


    ……


    “你早說你是宏淵士卒不就好了嘛,幹嘛要入陣呢”一位老者給躺在床榻上的人敷著草藥。


    老者叫荀刖,正是午牛他們苦苦尋找的醫家老前輩。


    “晚輩隻是好奇這陣法究竟是如何演變,就進去了,不成想陷在裏麵出不來了”


    荀刖唏噓道:“那土泥陣以大地為源,你打掉一尊,他還能不斷造出來,因為你腳下就是黃土地,自然是越大越多嘛。”


    趙天,孫默,葉繼也都感歎:“陣法玄妙啊”


    就在午牛大喊一聲後,周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清晰了,而趙天向後邊看去,又能看到那八名士卒了,但士卒們顯然看不到他們,幾人在坐著休息,幾人在持械警惕四周。


    趙天抱怨道:“老前輩,原來您能從裏麵看到外麵的情況啊,那您剛剛還不解開陣法。”


    “我一開始隻看見你們與沈卒交戰在一起,但誰知道這是不是沈人演戲給我看呢。”


    眾人一聽也有理,多點防備也好。


    荀刖摸著胡須繼續說道:“這陣法,最早是黃帝為大敗蚩尤,曾拜九天玄女為師,並且學得了天一盾甲之術,這便是最早的陣法了”


    葉繼不解的問道:“請問前輩,這陣法是用什麽來支撐的呢?”


    荀刖笑了笑:“自然是靈氣”說罷伸出手掌心,一團土黃色靈氣出現在手中


    孫默問道:“為何前輩的靈氣顏色與我們的不相同?”


    “你們的都是白色?”


    眾人點點頭,紛紛伸出手掌心,一團團白色靈氣浮現。


    “這是因為天地五行有金、木、水、火、土五種,而你們這種是普通靈氣,吸收天地精華就能練出來,這五種靈氣,卻要另辟蹊徑。”


    午牛問道:“五行?那不是道家的說法嗎?”


    “對,但老夫很喜歡這個說法,陰陽家和道家把世間靈氣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這五種靈氣都有著不同的作用。”


    “比如,這樣”荀刖催動靈氣覆蓋在手臂上,手臂居然被泥土石塊包裹住,尋常武器都刺不穿。


    趙天問道:“那這五行靈氣如何獲得呢?”


    “自然是要去五行較多的地方,去感應五行靈氣,老夫這土靈氣,便是采藥時偶然進入一座地下石殿得到的。”


    葉繼點頭:“看來也要有一定的機遇才能”


    眼看話題越聊越偏,午牛連忙說道:“前輩,那份簡牘您也看過了,不知道您是否願意隨我們迴城?”


    “去幫你們那位什長,自然可以,隻是……有一點麻煩”


    “什麽麻煩”趙天問道


    “寒封城封城這麽久,我閑來無事,就去各處林中采藥,所以……”荀刖帶著眾人來到另一座小屋前,推開木門,一股草木氣息撲麵而來。


    十幾籮筐的草藥堆放整齊,“這麽多!前輩,你是把萬獸林東林的草藥都給采了嗎。”


    荀刖摸了摸鼻子:“偶爾偷偷從陣裏出來透透氣,順手就抓點草藥……”


    兩個時辰後,午牛帶著八名士卒還有葉天等人,一人背著一籮筐草藥艱難的前行著……


    荀刖空著手在一旁笑眯眯的說道:“後生們加把勁啊,再走個一兩天就到寒封城了……”


    注釋: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術數著作,也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寶中的第一大秘術,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


    《奇門遁甲》最初創立時,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風後改良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時薑尚因為行軍布陣的需要壓縮為七十二局,漢代的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後,再次改革,成為現在使用的陰遁九局、陽遁九局,共十八局。


    由此可見《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結果,它包含有天文學、曆法學、戰爭學、謀略學、哲學等。現在《奇門遁甲》又通常被人簡稱“奇門”、“奇門遁”、“遁甲”。民間流傳的俗語有“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


    奇門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社會的人事、生活、社會製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傳說的黃帝、薑太公、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古代奇門遁甲應用於戰爭。


    陣法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戰鬥隊形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實戰意義的。在古代戰爭短兵接戰的條件下,為著要求戰場上統一的指揮和協同動作而產生的。中國古代很講求陣法,代有傳書。


    所謂“陣”,就是軍隊在投入戰鬥時,根據地形條件、敵我實力等具體情況而布置得戰鬥隊形,從基礎的一兵、一伍、一列開始,一直到全軍,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縱橫”。換句話說,陣就是各種戰鬥隊形的排列和組合。最早的陣應該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活動之中。


    在我國奴隸社會中所使用的陣,在今天已經大多數湮沒在歲月的流逝之中,我們僅能通過古代典籍來對當時的陣進行模擬、研究。下麵筆者就介紹一些典型的或者記載比較詳盡的陣法。戰國時期《孫臏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將春秋以前的古陣總結為十陣。這“十陣”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等。水陣和火陣講的是水戰和火戰的戰法,不是單純的戰鬥隊形,所以孫臏十陣實際上隻有八種基本的戰鬥隊形。


    五行: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麵。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土(代表融合)。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係統論。


    五行係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早見《尚書·洪範》記載的箕子與周武王的對話:“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滋潤),火曰炎上(燃燒),木曰曲直(彎曲,舒張),金曰從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穡(意指播種收獲)。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裏不但將宇宙萬物進行了分類,而且對每類的性質與特征都做了界定。三千多年前的箕子活動棲息地在五行山,箕子在那裏不僅觀天象還發明了圍棋,西遊記中的五行山就是指這一五行山。後人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論,這個理論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爭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空夢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空夢蝕並收藏亂世爭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