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禳災拿來筆墨,鋪在地上,寫了一行字,然後卷成卷。


    用那雙明亮的眸子盯著夏藤“現在,我需要你幫我一件事,事關宏淵安危,你能保證那鳥飛到庭堯嗎,路上不會遇到別的靈獸被吃了吧”


    夏藤撇嘴答道:“第一,它有名字,叫鳴翅,第二,飛了這麽多年了,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的。”


    王禳災點了點頭,“那就好,給”遞過紙卷,夏藤遲疑了一下接了過來“嘖,你到底是什麽身份啊?”


    王禳災笑了一下,掏出腰間兵符,在夏藤一臉驚愕的神情下說道:“我是寒封城信任城尉。”


    “拜見城尉大人”夏藤行禮,王禳災點了點頭:“軍技司鑄甲這一塊,以後由你全權負責。”


    “好”夏藤點頭,推開門,吹了口哨:“鳴翅,過來”


    樹上那鳥兒扇動著翅膀撲騰撲騰飛落下來,夏藤一邊撫摸著鳥兒的頭,一邊把紙卷捆在鳥腿上,嘴上還振振有詞:“鳴翅啊,又要勞煩你跑趟庭堯了,這迴與以往不一樣了,一定要送到啊,路上別再去找那些母鳥玩了,早送完早迴來,最近咱宏淵不太平啊……”


    夏藤摸著鳴翅,咕嚕咕嚕的說了一堆,最後拍了下鳴翅的頭,鳥兒叫了一聲,撲騰撲騰的飛起來,在空中盤旋了兩圈,便朝著東麵飛去。


    夏藤再一次把視線移迴王禳災身上,“你這把佩刀,手藝真不錯,至少是個天品,快趕上歐治子他老人家第一次鑄劍的水平了。”


    歐治子?王禳災似乎聽到了一個很久沒被提起的名字。


    夏藤一邊收拾地上散落的鐵片雜物,一邊絮絮念叨著:“想當年歐治子的劍可是天下珍寶啊。”


    王禳災歎息道:“可惜至今在世的不過那一兩把”


    歐冶子鑄造的一係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爭霸戰爭中,顯示了無窮威力與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為楚昭王鑄了三柄名劍:七星龍淵(後因在龍泉處鑄劍,改名龍泉劍)、泰阿、工布。後吳王闔閭攻破楚國,占領楚國郢城,又一度攻占越國,寶劍落入吳國。後工布劍被吳王夫差賜予伍子胥自殺。吳越爭霸,吳國終被越國所滅,工布劍又被越王勾踐賜予文種自殺。


    歐冶子的事跡見於《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第十三》。


    書中說,越王勾踐有五把寶劍,請善於相劍之士薛燭為其看劍,當看“純鈞”時,越王說,有人想用“有市之鄉二、駿馬千疋、千戶之都二”作交易,可否?薛燭答曰:“不可。當造此劍之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雨師掃灑,雷公擊橐;蛟龍捧爐,天帝裝炭;……歐冶子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巨闕……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之溪深而不測。群神不下,歐冶子即死。雖複傾城量金,珠玉竭河,猶不能得此一物,有市之鄉二、駿馬千疋、千戶之都二,何足言哉!”歐冶子鑄劍所用原料為銅和錫,顯然鑄的是青銅劍。


    又據《越絕書》記載,歐冶子曾應楚昭王之邀與幹將(傳說與歐冶子同師)一起“鑿茨山,泄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一作工市)”。楚王曾引泰阿之劍大破晉鄭王三軍。


    上述記載,雖然帶有傳說的成分,但也足見歐氏所鑄之劍之絕妙。


    歐冶子鑄的劍以湛盧劍最為有名,稱為“天下第一劍”。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載:“越王允常(勾踐之父)命歐冶子鑄劍。”


    歐冶子到閩、浙一帶名山大川遍尋適宜鑄劍之處。當他見到湛盧山清幽樹茂,薪炭易得,礦藏豐富,山泉清冽,適宜淬劍,就結舍於此鑄劍。


    3年辛苦,終於鑄就了鋒芒蓋世的湛盧之劍。時世上五大名劍是:湛盧、钜闕、勝邪、魚腸、純鈞(又作純鉤),名列第一的是湛盧。此劍可讓頭發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後代詩人題詩曰:“十年雲臥湛盧下。鬥間瞻氣有雙龍,人間何處問歐冶?歐冶一去幾春秋,湛盧之劍亦悠悠。”湛盧山也因此稱為“天下第一劍山”。


    還寫了一個故事:湛盧寶劍鑄成,越王視之為國寶。越國被吳國打敗,吳王闔閭獲此劍。(由此還引發了臥薪嚐膽的故事)


    但有一天此劍忽然不見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邊突然發現這把寒光閃閃的寶劍。相劍者入宮解謎道:此乃吳中劍師歐冶子“湛盧”寶劍,吳王無道,殺吳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以殉其女,吳人悲怨,豈能得此劍?比劍所在之國,其國祚必綿遠昌熾。楚昭王大悅:“此乃天降瑞兆也!”當吳王闔閭聽聞楚得湛盧劍,也“因斯發怒,遂使孫武、伍胥、白喜伐楚”。結果吳軍攻破楚國,占領楚國都城郢,奪迴了寶劍。可見,湛盧寶劍已成為預示國家興亡的神物了


    夏藤順嘴提了一句:“還有當年那幹將”,這位王禳災也是知道的。


    幹將,春秋時期吳國人。是楚國最有名的鑄劍師,他打造的劍鋒利無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幹將為他鑄寶劍。後與他的妻子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一把劍叫幹將,一把劍叫莫邪。


    由於知道楚王性格殘暴,幹將在將莫邪劍獻給楚王之前,將幹將劍給妻子傳給兒子,後來真被楚王殺死。他兒子成年後成功完成父親遺願,將楚王殺死,為父親報仇。此一傳說讚頌了劍工高超的技藝,寶劍文字的神采和少年的壯烈,批判了楚國國君的殘暴。


    忽然,一個男人跑了進來,滿腦門的汗,卻向著王禳災行禮:“下吏軍技司丞拜見城尉大人。”


    注釋:


    歐冶子(約前560年-前510年),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曾為越王允常鑄五劍,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後因風胡子之邀,與幹將夫婦赴楚為楚王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


    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先是吳國攻破楚國,後吳越先後吞並長江以南45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裏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他發現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後改名“龍泉劍”),開創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去向:


    湛盧劍:吳越爭霸,越王勾踐戰敗,將湛盧劍作為貢品敬獻吳王闔閭,吳王視為國寶,終日佩帶在身,後飛往楚國被楚昭王所得。


    純鈞劍:吳國名將伍子胥所佩,伍曾用此劍指揮幹軍萬馬曆沙場,後沉入杭州錢塘江,若幹年後,伍子胥也葬身於此。


    魚腸劍:專諸所用,公子姬光指使專諸用此劍刺死吳王僚謀奪王位,公子姬光繼位後稱闔閭,吳王做賊心虛,害怕見物思情,總覺得魚腸匕首是不祥之物,因而封藏不敢佩用。事過十八年之後,闔閭王在吳越戰爭中受傷死亡,吳太孫夫差於公元前495年嗣位,並在破楚門外的海湧山為其父做了墳墓,連同魚腸劍一同埋葬海湧山。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命人掘閻閶的墳墓,以求取魚腸劍,但“鑿山求劍無所得,洞鑿處成深洞”。


    龍淵、工布二劍:越王滅吳之後,北上會齊、晉諸侯稱霸業(中原)。到公元前235年,越國被楚國消滅,公元前222年,楚國被秦國滅,秦始皇統一中國,楚王所用的“龍淵”“工布”被秦始皇繳獲成了他腰中之物。


    幹將莫劍:吳越爭霸時沉入延平(今南平)劍溪(閩江)。


    勾踐:


    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迴越國,返國後重用範蠡、文種,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複起來。


    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


    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夫差: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釵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迴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範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爭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空夢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空夢蝕並收藏亂世爭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