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圍城內外
這一個晚上,郭京拿著機速房的令牌賺開了城門,一行人匆匆出城。這才發現,原來急著出城的人家,比比皆是。
汴京城的官員們,再無他們平日看起來那樣的昏庸腐朽。其實每家都有埋伏過不少後路。乾貞記的幾個汴京掌櫃,也並非是在越俎代庖地胡亂簽發命令。
海州飛鴿傳來的八百裏加急命令,是要趕緊疏散汴京人口,因為蒙兀人可能會掘開大河的!何況,早間高衙內那麽作死地在登聞鼓院一鬧,也坐實了蒙兀人掘堤的可能。
既然是疏散人口,疏散誰不是疏散?那些汴京百姓,並不願意離開家宅,難道乾貞記還要派人挨家挨戶搞拆遷去?
汴京城的官員們,卻願意拿出不菲的財貨買條生路,何況大家平素裏也都相處不錯?乾貞記的幾個掌櫃當然是有求必應了,簽發出的文件之多,甚至連他們自己都要手軟。
出了城隻是第一步,怎麽穿過蒙兀人的大營,才算完事。有關係、有見識的人家,自然會想到那些女真人、契丹人、西夏人的商賈,繼續花錢而已。
所以,蒙兀人的大營,其實也不是那麽難通過的。郭京就看到幾個女真人拿出一麵牌子在蒙兀人眼前亂晃,直到一個看來有權力的蒙兀人出麵盤問,才算網開了一麵。
甚至連錢財都沒有打點!郭京看的心驚肉跳。這些人拿的,又是誰的牌子?更讓郭京驚懼的卻是,這些蒙兀人的大營,已經十有九空了。
蒙兀大軍,正在往西北退去!這麽說,蒙兀人真的打著掘堤的主意呢?
他們原本的一處大營,立在汴京東南方位,那是想要阻住汴京軍民王東南突圍的。但是此地低窪,掘堤之後,這處大營就要先遭水淹之禍,所以才會移營西北高地。
若是這時候,官家帥汴京禁軍出東南拚死一戰,也不是不能逃出生天啊?郭京古怪地想著,卻見那幾個女真人護送著自己等人,也是一路轉向西北?!
這是?郭京的心中一突,果然出事了!秦檜要去的是應天府,自然要走東南方向,轉去西北?難道他們還想渡河不成?
“等一下!”看看已經離開了蒙兀人的大營,郭京驅馬搶向前勒停了馬車。
“汝等為何要轉去西北?難道應天府不應該向東南去的嗎?”
幾個女真人笑嘻嘻地圍了過來:
“郭神仙,你沒看見蒙兀人正在掘堤嗎?大河決口,東南一片水澤之國。卻讓咱們怎麽走路去?咱們先去西北,轉過了大河再繼續向東,難道不好嗎?”
“呸!便是怕水淹,咱們也該是向南走。如何還要向北過河!”郭京抽出長刃,身後幾個夥計也是紛紛拔刃而出。
“怎麽迴事?”打車裏探出了王氏的腦袋,疑惑問道。
“好叫這位夫人得知,這個姓郭的牛鼻子剛才偷窺你的美色,被俺們說破了。他便惱羞不堪起來,非要說俺們走路的方向不對呢!”幾個女真人也拔出了隨身彎刀,躍躍欲試。
王氏自然看出此間的不妥,但是她的長處,在於算計人心,對這些殺伐果斷,她卻一點擔當都沒有。眼看著王氏沉吟不決,郭京的心中一動。
單靠自己幾個人,萬萬抵不過眼前女真人的兇狠。若是能挾持了王夫人和秦檜,這些女真人或者真會投鼠忌器呢。
便是不會,他也要把秦檜和王夫人斬首此地!大宋朝廷重臣,萬萬不可落入女真人的手中。特別是秦檜,他還是林一飛的生身父親,更加是留不得的禍患。
看著郭京目中泛起狠辣,一個女真人顯然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性。當下向郭京撲了過來。郭京一個閃身,便揮刀砍向王氏。
事態緊急,留不得也。
但是郭京畢竟老邁之人,出手哪裏算得迅疾?不但王氏驚叫一聲縮迴腦袋,身後的女真人也飛步趕上,一刀插入郭京的後背。
看著其他幾個夥計戰戰兢兢,那個女真人倒也沒有繼續難為他們。“各家兄弟,俺曉得你們都是乾貞記的新人,也不想難為大家。
不過如今汴京城外兵荒馬亂,你們就算這樣走了,也很危險。何不如等大夥一起過了黃河,兄弟自會出一些錢糧給你們拿去散了,或者迴去海州複命也行啊。”
那些乾貞記的夥計,都不過是些外圍閑雜人員。既沒有什麽情報價值,也沒有什麽忠心,留下他們作甚?難道真想招惹乾貞記的不快嗎?
王氏卻在車中,看著熟睡的秦檜大發恨聲。
都是你生的那個姓林雜碎,安排的都是什麽人呐?這下子,夫君不但去不了應天府,還要去女真人那裏受羞辱,往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王氏隻是女人,真切麵對起這等殺伐禍事,她又能如何?沿途不斷有隨身的侍女被那些女真人調戲,甚至自己都免不了要被人吃吃豆腐,她也隻能裝作不聞、不見了。
命都懸在一線了,還要名節做什麽?
這一夜的汴京城外,如秦檜、王氏這般潛逃者,比比皆是。汴京城內,開始還是官員匆匆出逃,到了後來,一些富庶人家也跟風往外衝撞。
守城的人,開始還要一一盤查。後來也就麻木了,基本隻要能丟下一包金銀的人家,就能得到出城的機會。然後城外的蒙兀人,也是收錢收到手發軟。
蒙兀人也是人,他們在不殺人的時候,也喜歡講究待客之道,或者拍著胸脯講義氣的。所以隻要你舍得下本錢,今晚你就絕對能逃出這汴京城。
無論如何,到了黎明時分,蒙兀人並沒有攻城。所以汴京城牆上的煙花,也再次妖豔地升空而起。內侍童穆看到煙花,再次跑到寢宮前輕聲叫喚:
“好叫官家曉得,昨夜城內無事也。”趙桓這才算放心地瞌睡起來。算起來再有半個時辰,又該早朝了。
趙桓一夜無眠,反複思謀,今兒朝會上,也的確該把蒙兀人掘堤的事情,好好議議了。
趙桓坐在清冷的龍椅上,奇怪如何今日早朝的官員,會是這樣稀少?
沈晦、孫傅、胡直儒、唐恪、李若水等寥寥百十人而已,其他蔡懋、李棁、路允迪,及秦檜等等數十大臣,悉數未到。這卻所為何故?
“官家,大禍事啊!”賈奕匆匆跑上殿來,腳下不慎被袍子一角絆了一下,趕緊爬起再次向前,倉惶不已。
“官家,昨夜許多官員賄賂了守門官吏、將佐,紛紛攜家私兒女逃出汴京。其中就有禦史大夫秦檜一家勾結了女真人混出城外。
機速房理事郭京查知此事,追出城外,想要阻止秦檜投奔女真人。卻被幾個女真商賈偷襲身亡,如今屍首已經運迴汴京城內待葬了。”
“啊?!”趙構騰地從龍椅上蹦了起來。這怎麽可能,一夜間朝廷重臣就要散去四成?這朝會,還算朝會嗎?我大宋,還能再叫大宋嗎?
“他們這些人家,都是往甚的方向去了?”胡直儒穩穩心神,仔細盤問。
“據機速房所查,除了秦檜等少數幾人向北渡河外,多數大臣人家都是東南去了。”賈奕老老實實地迴答道。
這事還用想嗎?康王正在應天府招攬大臣,他們自然是投奔過去了。
但是秦檜為何北上?卻讓賈奕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秦檜與海州、應天府的關係都不算差,何況他還有個私生子正在海州大用,如何非要去投奔女真人呢?
“眼下談論這些,卻不是什麽緊要的東西。官家,這些大臣出逃,怕是真為了蒙兀人掘堤之事。臣請官家即可下令城中百姓早做預防,先在城內高處移駐才對。
至於軍中將士,可以上城牆駐紮。軍中錢糧,暫時收歸內府管理。至於內城,卻要趕緊安排人堵了東西兩條水道,再著幾處城門也要準備沙袋之物。
此外最要緊的的事情,還是趕緊遣使出場外蒙兀人大營交涉,曉以利害。當然,許以財貨之物換取蒙兀人不要掘堤,也是必要的。”
知樞密事孫傅才是還算鎮靜,一口氣就說了不少法子。這些事情也的確需要去做。隻不過,派誰去城外和談呢?
沈晦此前吃過出使的虧,如今不到萬難時候,他是不願意再幹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了。那麽,選誰呢?
孫傅出了很多主意,根據汴京的官場潛規則,誰出的主意就該誰去負責落實。所以孫傅肯定要忙著城內那些破爛防禦事,走不開的。
賈奕也要幫著孫傅做事情,胡直儒要掌控軍事,那就剩下唐恪、李若水了?唐恪老邁,膝下疼痛不已,非要人家去蒙兀人大營出使,實在不近人情呢。
所以,李若水就很好。
李若水這個人,非常年輕,也非常驕傲,嫉惡如仇。昔日張叔夜、安兆銘在海州招安了宋江等賊寇,就被李若水作詩狠狠譏諷了一次。
不過無論張叔夜還是安兆銘,也都沒將他放在心上。一個讀書讀傻了的憤青而已,哪裏值得他們浪費時間去對付。
靖康元年,李若水為太學博士。此後郭藥師主政時候,李若水就被老郭投置閑散。等到郭藥師、高俅先後身死,趙桓不欲朝廷勢力割裂太過。
故當時有司議以為,官家當行掛服舉哀重臣之禮。李若水不服,遂上書進言。以為:
“郭藥師、高俅躐躋顯位,敗壞軍政,其罪當與童貫等。今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靖公議也。”
趙桓本就恨死了郭藥師,如何肯再為他掛服舉哀?如今看到有人跳出來,自然從善如流。所以這一年多來,李若水在朝中的地位,是在逐漸上行的。
當然,因為他此前也沒有什麽具體的實務功勳,所以升遷的速度也極為緩慢。一頂太學博士的帽子,都快戴到禿頂呢。
這下好了,就讓李若水出去蒙兀人那裏放放嘴炮吧?行不行的,迴來也算有了資曆,不說禮部尚書,吏部侍郎足以酬其勞也。
不過李若水出使前,還是不太放心汴京的守禦。“若水既行,疊具奏,言和議必不可諧,宜申飭守備。”
:。:
這一個晚上,郭京拿著機速房的令牌賺開了城門,一行人匆匆出城。這才發現,原來急著出城的人家,比比皆是。
汴京城的官員們,再無他們平日看起來那樣的昏庸腐朽。其實每家都有埋伏過不少後路。乾貞記的幾個汴京掌櫃,也並非是在越俎代庖地胡亂簽發命令。
海州飛鴿傳來的八百裏加急命令,是要趕緊疏散汴京人口,因為蒙兀人可能會掘開大河的!何況,早間高衙內那麽作死地在登聞鼓院一鬧,也坐實了蒙兀人掘堤的可能。
既然是疏散人口,疏散誰不是疏散?那些汴京百姓,並不願意離開家宅,難道乾貞記還要派人挨家挨戶搞拆遷去?
汴京城的官員們,卻願意拿出不菲的財貨買條生路,何況大家平素裏也都相處不錯?乾貞記的幾個掌櫃當然是有求必應了,簽發出的文件之多,甚至連他們自己都要手軟。
出了城隻是第一步,怎麽穿過蒙兀人的大營,才算完事。有關係、有見識的人家,自然會想到那些女真人、契丹人、西夏人的商賈,繼續花錢而已。
所以,蒙兀人的大營,其實也不是那麽難通過的。郭京就看到幾個女真人拿出一麵牌子在蒙兀人眼前亂晃,直到一個看來有權力的蒙兀人出麵盤問,才算網開了一麵。
甚至連錢財都沒有打點!郭京看的心驚肉跳。這些人拿的,又是誰的牌子?更讓郭京驚懼的卻是,這些蒙兀人的大營,已經十有九空了。
蒙兀大軍,正在往西北退去!這麽說,蒙兀人真的打著掘堤的主意呢?
他們原本的一處大營,立在汴京東南方位,那是想要阻住汴京軍民王東南突圍的。但是此地低窪,掘堤之後,這處大營就要先遭水淹之禍,所以才會移營西北高地。
若是這時候,官家帥汴京禁軍出東南拚死一戰,也不是不能逃出生天啊?郭京古怪地想著,卻見那幾個女真人護送著自己等人,也是一路轉向西北?!
這是?郭京的心中一突,果然出事了!秦檜要去的是應天府,自然要走東南方向,轉去西北?難道他們還想渡河不成?
“等一下!”看看已經離開了蒙兀人的大營,郭京驅馬搶向前勒停了馬車。
“汝等為何要轉去西北?難道應天府不應該向東南去的嗎?”
幾個女真人笑嘻嘻地圍了過來:
“郭神仙,你沒看見蒙兀人正在掘堤嗎?大河決口,東南一片水澤之國。卻讓咱們怎麽走路去?咱們先去西北,轉過了大河再繼續向東,難道不好嗎?”
“呸!便是怕水淹,咱們也該是向南走。如何還要向北過河!”郭京抽出長刃,身後幾個夥計也是紛紛拔刃而出。
“怎麽迴事?”打車裏探出了王氏的腦袋,疑惑問道。
“好叫這位夫人得知,這個姓郭的牛鼻子剛才偷窺你的美色,被俺們說破了。他便惱羞不堪起來,非要說俺們走路的方向不對呢!”幾個女真人也拔出了隨身彎刀,躍躍欲試。
王氏自然看出此間的不妥,但是她的長處,在於算計人心,對這些殺伐果斷,她卻一點擔當都沒有。眼看著王氏沉吟不決,郭京的心中一動。
單靠自己幾個人,萬萬抵不過眼前女真人的兇狠。若是能挾持了王夫人和秦檜,這些女真人或者真會投鼠忌器呢。
便是不會,他也要把秦檜和王夫人斬首此地!大宋朝廷重臣,萬萬不可落入女真人的手中。特別是秦檜,他還是林一飛的生身父親,更加是留不得的禍患。
看著郭京目中泛起狠辣,一個女真人顯然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性。當下向郭京撲了過來。郭京一個閃身,便揮刀砍向王氏。
事態緊急,留不得也。
但是郭京畢竟老邁之人,出手哪裏算得迅疾?不但王氏驚叫一聲縮迴腦袋,身後的女真人也飛步趕上,一刀插入郭京的後背。
看著其他幾個夥計戰戰兢兢,那個女真人倒也沒有繼續難為他們。“各家兄弟,俺曉得你們都是乾貞記的新人,也不想難為大家。
不過如今汴京城外兵荒馬亂,你們就算這樣走了,也很危險。何不如等大夥一起過了黃河,兄弟自會出一些錢糧給你們拿去散了,或者迴去海州複命也行啊。”
那些乾貞記的夥計,都不過是些外圍閑雜人員。既沒有什麽情報價值,也沒有什麽忠心,留下他們作甚?難道真想招惹乾貞記的不快嗎?
王氏卻在車中,看著熟睡的秦檜大發恨聲。
都是你生的那個姓林雜碎,安排的都是什麽人呐?這下子,夫君不但去不了應天府,還要去女真人那裏受羞辱,往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王氏隻是女人,真切麵對起這等殺伐禍事,她又能如何?沿途不斷有隨身的侍女被那些女真人調戲,甚至自己都免不了要被人吃吃豆腐,她也隻能裝作不聞、不見了。
命都懸在一線了,還要名節做什麽?
這一夜的汴京城外,如秦檜、王氏這般潛逃者,比比皆是。汴京城內,開始還是官員匆匆出逃,到了後來,一些富庶人家也跟風往外衝撞。
守城的人,開始還要一一盤查。後來也就麻木了,基本隻要能丟下一包金銀的人家,就能得到出城的機會。然後城外的蒙兀人,也是收錢收到手發軟。
蒙兀人也是人,他們在不殺人的時候,也喜歡講究待客之道,或者拍著胸脯講義氣的。所以隻要你舍得下本錢,今晚你就絕對能逃出這汴京城。
無論如何,到了黎明時分,蒙兀人並沒有攻城。所以汴京城牆上的煙花,也再次妖豔地升空而起。內侍童穆看到煙花,再次跑到寢宮前輕聲叫喚:
“好叫官家曉得,昨夜城內無事也。”趙桓這才算放心地瞌睡起來。算起來再有半個時辰,又該早朝了。
趙桓一夜無眠,反複思謀,今兒朝會上,也的確該把蒙兀人掘堤的事情,好好議議了。
趙桓坐在清冷的龍椅上,奇怪如何今日早朝的官員,會是這樣稀少?
沈晦、孫傅、胡直儒、唐恪、李若水等寥寥百十人而已,其他蔡懋、李棁、路允迪,及秦檜等等數十大臣,悉數未到。這卻所為何故?
“官家,大禍事啊!”賈奕匆匆跑上殿來,腳下不慎被袍子一角絆了一下,趕緊爬起再次向前,倉惶不已。
“官家,昨夜許多官員賄賂了守門官吏、將佐,紛紛攜家私兒女逃出汴京。其中就有禦史大夫秦檜一家勾結了女真人混出城外。
機速房理事郭京查知此事,追出城外,想要阻止秦檜投奔女真人。卻被幾個女真商賈偷襲身亡,如今屍首已經運迴汴京城內待葬了。”
“啊?!”趙構騰地從龍椅上蹦了起來。這怎麽可能,一夜間朝廷重臣就要散去四成?這朝會,還算朝會嗎?我大宋,還能再叫大宋嗎?
“他們這些人家,都是往甚的方向去了?”胡直儒穩穩心神,仔細盤問。
“據機速房所查,除了秦檜等少數幾人向北渡河外,多數大臣人家都是東南去了。”賈奕老老實實地迴答道。
這事還用想嗎?康王正在應天府招攬大臣,他們自然是投奔過去了。
但是秦檜為何北上?卻讓賈奕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秦檜與海州、應天府的關係都不算差,何況他還有個私生子正在海州大用,如何非要去投奔女真人呢?
“眼下談論這些,卻不是什麽緊要的東西。官家,這些大臣出逃,怕是真為了蒙兀人掘堤之事。臣請官家即可下令城中百姓早做預防,先在城內高處移駐才對。
至於軍中將士,可以上城牆駐紮。軍中錢糧,暫時收歸內府管理。至於內城,卻要趕緊安排人堵了東西兩條水道,再著幾處城門也要準備沙袋之物。
此外最要緊的的事情,還是趕緊遣使出場外蒙兀人大營交涉,曉以利害。當然,許以財貨之物換取蒙兀人不要掘堤,也是必要的。”
知樞密事孫傅才是還算鎮靜,一口氣就說了不少法子。這些事情也的確需要去做。隻不過,派誰去城外和談呢?
沈晦此前吃過出使的虧,如今不到萬難時候,他是不願意再幹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了。那麽,選誰呢?
孫傅出了很多主意,根據汴京的官場潛規則,誰出的主意就該誰去負責落實。所以孫傅肯定要忙著城內那些破爛防禦事,走不開的。
賈奕也要幫著孫傅做事情,胡直儒要掌控軍事,那就剩下唐恪、李若水了?唐恪老邁,膝下疼痛不已,非要人家去蒙兀人大營出使,實在不近人情呢。
所以,李若水就很好。
李若水這個人,非常年輕,也非常驕傲,嫉惡如仇。昔日張叔夜、安兆銘在海州招安了宋江等賊寇,就被李若水作詩狠狠譏諷了一次。
不過無論張叔夜還是安兆銘,也都沒將他放在心上。一個讀書讀傻了的憤青而已,哪裏值得他們浪費時間去對付。
靖康元年,李若水為太學博士。此後郭藥師主政時候,李若水就被老郭投置閑散。等到郭藥師、高俅先後身死,趙桓不欲朝廷勢力割裂太過。
故當時有司議以為,官家當行掛服舉哀重臣之禮。李若水不服,遂上書進言。以為:
“郭藥師、高俅躐躋顯位,敗壞軍政,其罪當與童貫等。今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靖公議也。”
趙桓本就恨死了郭藥師,如何肯再為他掛服舉哀?如今看到有人跳出來,自然從善如流。所以這一年多來,李若水在朝中的地位,是在逐漸上行的。
當然,因為他此前也沒有什麽具體的實務功勳,所以升遷的速度也極為緩慢。一頂太學博士的帽子,都快戴到禿頂呢。
這下好了,就讓李若水出去蒙兀人那裏放放嘴炮吧?行不行的,迴來也算有了資曆,不說禮部尚書,吏部侍郎足以酬其勞也。
不過李若水出使前,還是不太放心汴京的守禦。“若水既行,疊具奏,言和議必不可諧,宜申飭守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