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夏侯楙再次整頓金鼓旗幡,率領軍隊前進。
趙雲、鄧芝出去迎戰。
鄧芝在馬上對趙雲說道:
“昨夜魏兵大敗逃走,今日又來,必定有詐。”
“老將軍要防備啊。”
子龍說道:
“估量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兒,不值一提!”
“我今日必定要擒獲他!”
於是躍馬而出。
魏將潘遂出來迎戰,戰不到三個迴合,撥馬就跑。
趙雲追去,魏陣中八員將領一起前來迎戰。
放過夏侯楙先逃走,八將陸續奔逃。
趙雲乘勢追殺,鄧芝領兵隨後跟進。
趙雲深入敵陣重地,隻聽見四麵喊聲大作。
鄧芝急忙收兵退迴,左邊有董禧,右邊有薛則,兩路兵馬殺到。
鄧芝兵少,不能解救。
趙雲被困在核心,東衝西突,魏兵越來越多。
當時趙雲手下隻有一千多人,殺到山坡之下,隻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
趙雲往東邊衝,他就指向東邊,往西邊衝,他就指向西邊:
因此趙雲不能突圍———於是領兵殺上山來。
半山腰上擂木炮石打下來,不能上山。
趙雲從辰時殺到酉時,無法脫身,隻得下馬稍作休息,等待月亮出來再作戰。
剛剛卸甲坐下,月光剛出來,忽然四下火光衝天,鼓聲大振,箭石如雨,魏兵殺到,都喊道:
“趙雲早點投降!”
趙雲急忙上馬迎戰。
四麵的軍馬漸漸逼近,八方的弩箭交叉射擊非常緊急,人馬都不能向前。
趙雲仰天歎息道:
“我不服老,要死在這裏了!”
忽然東北角上喊聲大作,魏兵紛紛逃竄:
一隊軍隊殺到,為首的大將手持丈八點鋼矛,馬項下掛著一顆人頭。
趙雲一看,是張苞。
張苞見到趙雲,說道:
“丞相擔心老將軍有失,特地派遣我率領五千兵馬接應。”
“聽說老將軍被困,所以殺透重圍。”
“正好遇到魏將薛則攔路,被我殺了。”
趙雲大喜,立即與張苞殺出西北角來。
隻見魏兵丟棄兵器奔逃:一隊軍隊從外麵呐喊著殺入,為首的大將提著偃月青龍刀,手裏挽著人頭。
趙雲一看,是關興。關興說道:
“奉丞相之命,擔心老將軍有失,特地率領五千兵馬前來接應。”
“剛剛在陣上遇到魏將董禧,被我一刀斬殺,首級在這裏。”
“丞相隨後就到。”
趙雲說道:
“二位將軍已經建立奇功,為什麽不趁著今日擒住夏侯楙,以定大事?”
張苞聽了,於是領兵去了。
關興說道:
“我也去立功。”
於是也領兵去了。
趙雲迴頭看著左右說道:
“他們兩個是我的子侄輩,尚且爭先立功;我乃是國家的上將,朝廷的舊臣,反而不如這些小兒嗎?”
“我應當舍棄老命來報答先帝的恩情!”
於是領兵去捉拿夏侯楙。當夜三路兵馬夾攻,大敗魏軍一陣。
鄧芝領兵接應,殺得屍體橫滿原野,血流成河。
夏侯楙是沒有謀略的人,再加上年紀小,沒有經曆過戰爭,看到軍隊大亂,於是帶領帳下勇猛的將領一百多人,望著南安郡逃走。
眾軍因為看到沒有主帥,都紛紛逃竄。
關興、張苞二人聽說夏侯楙望南安郡去了,連夜趕來。
夏侯楙進入城中,下令緊閉城門,驅使士兵守衛防禦。
關興、張苞二人趕到,將城圍住;
趙雲隨後也到:
從三麵攻打。
過了一會兒,鄧芝也領兵到了。
一連圍攻了十天,攻打不下來。
忽然報告丞相留下後軍駐紮在沔陽,左軍屯駐在陽平,右軍屯駐在石城,自己率領中軍來到。
趙雲、鄧芝、關興、張苞都來拜見詢問孔明,說連日攻城攻不下來。
孔明於是乘坐小車親自到城邊周圍看了一遍,迴到營寨升帳坐下。
眾將環繞站立聽令。
孔明說道:
“這個郡城壕溝深城牆高,不容易攻打。”
“我的主要目標不在這座城,你們如果隻是長時間攻打,倘若魏兵分路出兵,去奪取漢中,我們的軍隊就危險了。”
鄧芝說道:
“夏侯楙乃是魏國的駙馬,如果擒獲此人,勝過斬殺百名將領。”
“現在困在這裏,怎麽可以放棄離開?”
孔明說道:
“我自有計策。”
“———這裏西邊連著天水郡,北邊抵達安定郡:這兩個地方的太守,不知道是什麽人?”
探聽消息的士兵迴答道:
“天水太守是馬遵,安定太守是崔諒。”
孔明大喜,於是叫魏延依計策,如此這般;
又叫關興、張苞依計策,如此這般;
又叫心腹軍士二人依計策,這樣去做。
各位將領領命,分別領兵離開。
孔明卻在南安城城外,命令軍隊運柴草堆在城下,聲稱要燒城。
魏兵聽說,都大笑不止,根本不害怕。
再說安定太守崔諒,在城中聽說蜀兵包圍了南安,困住了夏侯楙,非常驚慌害怕,立即點了大約四千軍馬,守住城池。
忽然看見有一個人從正南而來,聲稱有機密之事。
崔諒把他叫進來詢問,那人迴答道:
“我是夏侯都督帳下的心腹將領裴緒。”
“如今奉都督的命令,特地來向天水、安定二郡求救。”
“南安的情況非常危急,每天在城上放火作為信號,專門盼望二郡的救兵,卻一直沒有等到;因此又派我殺出重圍,來這裏告急。”
“可以連夜起兵作為外援。”
“都督如果看到二郡的兵馬到了,就會打開城門接應。”
崔諒說道:
“有都督的文書嗎?”
裴緒從貼身處取出文書,文書早已被汗水浸透了;
崔諒大致看了一下,急忙讓手下換下疲憊的馬,裴緒便出城前往天水。
不到兩天,又有報信的探馬來報,稟告天水太守已經起兵救援南安去了,讓安定郡早早接應。
崔諒和府中的官員商議。
眾多官員說道:“如果不去救援,失去了南安,失了夏侯駙馬,都是我們兩郡的罪過:隻能去救援。”
崔諒隨即點起兵馬,離開城池而去,隻留下文官守城。
崔諒帶領軍隊向通往南安的大路進發,遠遠望見火光衝天,催促軍隊連夜前進。
距離南安還有五十多裏,忽然聽到前後喊殺聲震天,哨馬報告說:
“前麵關興攔住了去路,背後張苞殺來了!”
安定的兵馬,四處逃竄。
崔諒非常吃驚,於是率領手下一百多人,從小路拚死作戰得以逃脫,奔迴安定。
剛到城壕邊,城上亂箭射下來。
蜀將魏延在城上喊道:
“我已經奪取了城池!”
“何不早早投降?”
原來魏延扮作安定的軍隊,半夜騙開了城門,蜀兵全部進入,因此奪取了安定。
趙雲、鄧芝出去迎戰。
鄧芝在馬上對趙雲說道:
“昨夜魏兵大敗逃走,今日又來,必定有詐。”
“老將軍要防備啊。”
子龍說道:
“估量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兒,不值一提!”
“我今日必定要擒獲他!”
於是躍馬而出。
魏將潘遂出來迎戰,戰不到三個迴合,撥馬就跑。
趙雲追去,魏陣中八員將領一起前來迎戰。
放過夏侯楙先逃走,八將陸續奔逃。
趙雲乘勢追殺,鄧芝領兵隨後跟進。
趙雲深入敵陣重地,隻聽見四麵喊聲大作。
鄧芝急忙收兵退迴,左邊有董禧,右邊有薛則,兩路兵馬殺到。
鄧芝兵少,不能解救。
趙雲被困在核心,東衝西突,魏兵越來越多。
當時趙雲手下隻有一千多人,殺到山坡之下,隻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
趙雲往東邊衝,他就指向東邊,往西邊衝,他就指向西邊:
因此趙雲不能突圍———於是領兵殺上山來。
半山腰上擂木炮石打下來,不能上山。
趙雲從辰時殺到酉時,無法脫身,隻得下馬稍作休息,等待月亮出來再作戰。
剛剛卸甲坐下,月光剛出來,忽然四下火光衝天,鼓聲大振,箭石如雨,魏兵殺到,都喊道:
“趙雲早點投降!”
趙雲急忙上馬迎戰。
四麵的軍馬漸漸逼近,八方的弩箭交叉射擊非常緊急,人馬都不能向前。
趙雲仰天歎息道:
“我不服老,要死在這裏了!”
忽然東北角上喊聲大作,魏兵紛紛逃竄:
一隊軍隊殺到,為首的大將手持丈八點鋼矛,馬項下掛著一顆人頭。
趙雲一看,是張苞。
張苞見到趙雲,說道:
“丞相擔心老將軍有失,特地派遣我率領五千兵馬接應。”
“聽說老將軍被困,所以殺透重圍。”
“正好遇到魏將薛則攔路,被我殺了。”
趙雲大喜,立即與張苞殺出西北角來。
隻見魏兵丟棄兵器奔逃:一隊軍隊從外麵呐喊著殺入,為首的大將提著偃月青龍刀,手裏挽著人頭。
趙雲一看,是關興。關興說道:
“奉丞相之命,擔心老將軍有失,特地率領五千兵馬前來接應。”
“剛剛在陣上遇到魏將董禧,被我一刀斬殺,首級在這裏。”
“丞相隨後就到。”
趙雲說道:
“二位將軍已經建立奇功,為什麽不趁著今日擒住夏侯楙,以定大事?”
張苞聽了,於是領兵去了。
關興說道:
“我也去立功。”
於是也領兵去了。
趙雲迴頭看著左右說道:
“他們兩個是我的子侄輩,尚且爭先立功;我乃是國家的上將,朝廷的舊臣,反而不如這些小兒嗎?”
“我應當舍棄老命來報答先帝的恩情!”
於是領兵去捉拿夏侯楙。當夜三路兵馬夾攻,大敗魏軍一陣。
鄧芝領兵接應,殺得屍體橫滿原野,血流成河。
夏侯楙是沒有謀略的人,再加上年紀小,沒有經曆過戰爭,看到軍隊大亂,於是帶領帳下勇猛的將領一百多人,望著南安郡逃走。
眾軍因為看到沒有主帥,都紛紛逃竄。
關興、張苞二人聽說夏侯楙望南安郡去了,連夜趕來。
夏侯楙進入城中,下令緊閉城門,驅使士兵守衛防禦。
關興、張苞二人趕到,將城圍住;
趙雲隨後也到:
從三麵攻打。
過了一會兒,鄧芝也領兵到了。
一連圍攻了十天,攻打不下來。
忽然報告丞相留下後軍駐紮在沔陽,左軍屯駐在陽平,右軍屯駐在石城,自己率領中軍來到。
趙雲、鄧芝、關興、張苞都來拜見詢問孔明,說連日攻城攻不下來。
孔明於是乘坐小車親自到城邊周圍看了一遍,迴到營寨升帳坐下。
眾將環繞站立聽令。
孔明說道:
“這個郡城壕溝深城牆高,不容易攻打。”
“我的主要目標不在這座城,你們如果隻是長時間攻打,倘若魏兵分路出兵,去奪取漢中,我們的軍隊就危險了。”
鄧芝說道:
“夏侯楙乃是魏國的駙馬,如果擒獲此人,勝過斬殺百名將領。”
“現在困在這裏,怎麽可以放棄離開?”
孔明說道:
“我自有計策。”
“———這裏西邊連著天水郡,北邊抵達安定郡:這兩個地方的太守,不知道是什麽人?”
探聽消息的士兵迴答道:
“天水太守是馬遵,安定太守是崔諒。”
孔明大喜,於是叫魏延依計策,如此這般;
又叫關興、張苞依計策,如此這般;
又叫心腹軍士二人依計策,這樣去做。
各位將領領命,分別領兵離開。
孔明卻在南安城城外,命令軍隊運柴草堆在城下,聲稱要燒城。
魏兵聽說,都大笑不止,根本不害怕。
再說安定太守崔諒,在城中聽說蜀兵包圍了南安,困住了夏侯楙,非常驚慌害怕,立即點了大約四千軍馬,守住城池。
忽然看見有一個人從正南而來,聲稱有機密之事。
崔諒把他叫進來詢問,那人迴答道:
“我是夏侯都督帳下的心腹將領裴緒。”
“如今奉都督的命令,特地來向天水、安定二郡求救。”
“南安的情況非常危急,每天在城上放火作為信號,專門盼望二郡的救兵,卻一直沒有等到;因此又派我殺出重圍,來這裏告急。”
“可以連夜起兵作為外援。”
“都督如果看到二郡的兵馬到了,就會打開城門接應。”
崔諒說道:
“有都督的文書嗎?”
裴緒從貼身處取出文書,文書早已被汗水浸透了;
崔諒大致看了一下,急忙讓手下換下疲憊的馬,裴緒便出城前往天水。
不到兩天,又有報信的探馬來報,稟告天水太守已經起兵救援南安去了,讓安定郡早早接應。
崔諒和府中的官員商議。
眾多官員說道:“如果不去救援,失去了南安,失了夏侯駙馬,都是我們兩郡的罪過:隻能去救援。”
崔諒隨即點起兵馬,離開城池而去,隻留下文官守城。
崔諒帶領軍隊向通往南安的大路進發,遠遠望見火光衝天,催促軍隊連夜前進。
距離南安還有五十多裏,忽然聽到前後喊殺聲震天,哨馬報告說:
“前麵關興攔住了去路,背後張苞殺來了!”
安定的兵馬,四處逃竄。
崔諒非常吃驚,於是率領手下一百多人,從小路拚死作戰得以逃脫,奔迴安定。
剛到城壕邊,城上亂箭射下來。
蜀將魏延在城上喊道:
“我已經奪取了城池!”
“何不早早投降?”
原來魏延扮作安定的軍隊,半夜騙開了城門,蜀兵全部進入,因此奪取了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