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大怒,於是將甄夫人賜死,立郭貴妃為皇後。
由於郭貴妃沒有生育,就收養曹睿作為自己的兒子。
曹丕雖然很喜愛他,但沒有立他為繼承人。
曹睿十五歲時,騎馬射箭已經非常熟練。
當年春季二月,曹丕帶著曹睿出去打獵。
行走在山坳之中,趕出了母子兩隻鹿,曹丕一箭射死了母鹿,迴頭看到小鹿跑到了曹睿的馬前。
曹丕大聲說道:
“我兒為何不射它?”
曹睿在馬上哭著稟告道:
“陛下已經殺了它的母親,臣怎麽忍心再殺它的孩子呢。”
曹丕聽了,把弓扔在地上說道:
“我兒真是仁德的君主啊!”
於是就封曹睿為平原王。
夏季五月,曹丕感染寒疾,醫治無效,於是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三人進入寢宮。
曹丕把曹睿叫來,指著他對曹真等人說道:
“如今朕以病入膏肓,康複無望了。”
“這個孩子年幼,你們三人可要好好輔佐他,不要辜負朕的心意。”
三人都稟告說道:
“陛下何出此言?”
“臣等願意竭力侍奉陛下,直到千秋萬歲。”
曹丕說道:
“今年許昌城門無故自己崩塌,是不祥的征兆,朕因此自知必死無疑了。”
正說著,內侍奏報征東大將軍曹休入宮問候病情。
曹丕召他進來對他說道:
“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梁之臣,如果能夠同心輔佐朕的兒子,朕死也能閉眼了!”
說完,落淚去世。
當時四十歲,在位七年。
於是曹真、陳群、司馬懿、曹休等人,一方麵舉行哀悼,一方麵擁立曹睿為大魏皇帝。
給父親曹丕諡號為文皇帝,給母親甄氏諡號為文昭皇後。
封鍾繇為太傅,曹真為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華歆為太尉,王朗為司徒,陳群為司空,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其餘的文武官員,各自進行封賞。大赦天下。
當時雍州、涼州二州缺人守衛,司馬懿上奏表請求守衛西涼等地。
曹睿聽從了他,於是封司馬懿統領監督雍州、涼州等地的兵馬。
領了詔書離去。
早有探子飛速報告到四川。
孔明大驚:
“曹丕已經去世,小孩子曹睿即位,其餘的都不值得憂慮:司馬懿很有謀略,現在統領雍州、涼州的兵馬,如果訓練成功,必定成為蜀中的大患。”
“不如先起兵討伐他。”
參軍馬謖說道:
“如今丞相平定南方迴來,軍馬疲憊,隻應該休養撫恤,怎麽可以再次遠征?”
“我有一個計策,能讓司馬懿死在曹睿手中,不知道丞相意下如何?”
孔明問是什麽計策,馬謖說道:
“司馬懿雖然是魏國的大臣,曹睿向來對他懷疑猜忌。”
“為什麽不秘密派人前往洛陽、鄴郡等地,散布流言,說這個人想要反叛;再偽造司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到處張貼:讓曹睿心中懷疑,必然會殺了這個人。”
孔明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即派人秘密去施行這個計策。
卻說在鄴城的城門上,忽然有一天看到貼出一道告示。
守門的人揭下,來奏報曹睿。
曹睿觀看,上麵的文字寫道:
驃騎大將軍總領雍州、涼州等處兵馬事務司馬懿,謹以信義向天下宣告:
從前太祖武皇帝,創立基業,本來想要立陳思王曹植為國家君主;
不幸奸邪讒言交織,時間久了使得真正的君主不能即位。
皇孫曹睿,向來沒有德行,狂妄地自居正位,辜負了太祖的遺願。
如今我順應天命和人心,約定日期起兵,來慰藉萬民的期望。
告示到達之日,各自應該歸順新君。
如果不順從,應當滅九族!
先在此告知,想必應當知曉。
曹睿看完(奏章),大為驚恐,急忙詢問眾大臣。
太尉華歆上奏說道:
“司馬懿呈表請求駐守雍州、涼州,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先前太祖武皇帝曾經對我說:‘司馬懿像鷹一樣窺視,像狼一樣反顧,不能交給他兵權;時間長了必定成為國家的大災禍。’”
“如今他反叛的跡象已經顯露,可以迅速誅殺他。”
王朗上奏:
“司馬懿深通韜略,善於知曉兵機,向來有大誌向;如果不早日除掉,時間長了必定造成禍患。”
曹睿於是下達旨意,想要起兵親自出征。
忽然在班列之中閃出大將軍曹真上奏說:
“不可以。”
“文皇帝把幼子托付給我們幾個人,是知道司馬仲達沒有異心。”
“如今事情還不知道是真是假,匆忙出兵,這是逼迫他造反罷了。”
“或許是蜀國、吳國的奸細施行反間計,讓我們君臣自己混亂,他們卻趁機攻擊,也說不定。”
“希望陛下明察這件事。”
曹睿說道:
“司馬懿若果真謀反,那該怎麽辦?”
曹真說道:
“如果陛下心中懷疑,可以仿效漢高祖假裝巡遊雲夢的計策。”
“陛下的車駕前往安邑,司馬懿必然前來迎接;觀察他的舉動,在車駕前擒拿他,就可以了。”
曹睿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命令曹真監管國事,自己親自率領十萬禦林軍,直接到達安邑。
司馬懿不知道其中的緣故,想要讓天子知道自己的威嚴,於是整頓兵馬,率領幾萬士兵前來迎接。
近臣上奏道:
“司馬懿果然率領十多萬兵馬,前來抵抗,確實有了反叛之心。”
曹睿驚慌之下命令曹休先領兵去迎戰。
司馬懿看到兵馬前來,隻以為是天子車駕親自到來,伏在道路上迎接。
曹休出來說道:
“仲達接受先帝托孤的重任,為什麽反叛呢?”
司馬懿大驚失色,汗水流遍全身,於是詢問其中緣故。
曹休詳細說了之前的事情。
司馬懿說道:
“這是吳國、蜀國的奸細施行的反間計,想要讓我們君臣自相殘害,他們卻趁機襲擊。”
“我應當親自去麵見天子辯解。”
於是急忙撤迴了兵馬,到曹睿的車駕前伏地哭泣上奏:
“我接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怎麽敢有異心?”
由於郭貴妃沒有生育,就收養曹睿作為自己的兒子。
曹丕雖然很喜愛他,但沒有立他為繼承人。
曹睿十五歲時,騎馬射箭已經非常熟練。
當年春季二月,曹丕帶著曹睿出去打獵。
行走在山坳之中,趕出了母子兩隻鹿,曹丕一箭射死了母鹿,迴頭看到小鹿跑到了曹睿的馬前。
曹丕大聲說道:
“我兒為何不射它?”
曹睿在馬上哭著稟告道:
“陛下已經殺了它的母親,臣怎麽忍心再殺它的孩子呢。”
曹丕聽了,把弓扔在地上說道:
“我兒真是仁德的君主啊!”
於是就封曹睿為平原王。
夏季五月,曹丕感染寒疾,醫治無效,於是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三人進入寢宮。
曹丕把曹睿叫來,指著他對曹真等人說道:
“如今朕以病入膏肓,康複無望了。”
“這個孩子年幼,你們三人可要好好輔佐他,不要辜負朕的心意。”
三人都稟告說道:
“陛下何出此言?”
“臣等願意竭力侍奉陛下,直到千秋萬歲。”
曹丕說道:
“今年許昌城門無故自己崩塌,是不祥的征兆,朕因此自知必死無疑了。”
正說著,內侍奏報征東大將軍曹休入宮問候病情。
曹丕召他進來對他說道:
“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梁之臣,如果能夠同心輔佐朕的兒子,朕死也能閉眼了!”
說完,落淚去世。
當時四十歲,在位七年。
於是曹真、陳群、司馬懿、曹休等人,一方麵舉行哀悼,一方麵擁立曹睿為大魏皇帝。
給父親曹丕諡號為文皇帝,給母親甄氏諡號為文昭皇後。
封鍾繇為太傅,曹真為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華歆為太尉,王朗為司徒,陳群為司空,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其餘的文武官員,各自進行封賞。大赦天下。
當時雍州、涼州二州缺人守衛,司馬懿上奏表請求守衛西涼等地。
曹睿聽從了他,於是封司馬懿統領監督雍州、涼州等地的兵馬。
領了詔書離去。
早有探子飛速報告到四川。
孔明大驚:
“曹丕已經去世,小孩子曹睿即位,其餘的都不值得憂慮:司馬懿很有謀略,現在統領雍州、涼州的兵馬,如果訓練成功,必定成為蜀中的大患。”
“不如先起兵討伐他。”
參軍馬謖說道:
“如今丞相平定南方迴來,軍馬疲憊,隻應該休養撫恤,怎麽可以再次遠征?”
“我有一個計策,能讓司馬懿死在曹睿手中,不知道丞相意下如何?”
孔明問是什麽計策,馬謖說道:
“司馬懿雖然是魏國的大臣,曹睿向來對他懷疑猜忌。”
“為什麽不秘密派人前往洛陽、鄴郡等地,散布流言,說這個人想要反叛;再偽造司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到處張貼:讓曹睿心中懷疑,必然會殺了這個人。”
孔明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即派人秘密去施行這個計策。
卻說在鄴城的城門上,忽然有一天看到貼出一道告示。
守門的人揭下,來奏報曹睿。
曹睿觀看,上麵的文字寫道:
驃騎大將軍總領雍州、涼州等處兵馬事務司馬懿,謹以信義向天下宣告:
從前太祖武皇帝,創立基業,本來想要立陳思王曹植為國家君主;
不幸奸邪讒言交織,時間久了使得真正的君主不能即位。
皇孫曹睿,向來沒有德行,狂妄地自居正位,辜負了太祖的遺願。
如今我順應天命和人心,約定日期起兵,來慰藉萬民的期望。
告示到達之日,各自應該歸順新君。
如果不順從,應當滅九族!
先在此告知,想必應當知曉。
曹睿看完(奏章),大為驚恐,急忙詢問眾大臣。
太尉華歆上奏說道:
“司馬懿呈表請求駐守雍州、涼州,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先前太祖武皇帝曾經對我說:‘司馬懿像鷹一樣窺視,像狼一樣反顧,不能交給他兵權;時間長了必定成為國家的大災禍。’”
“如今他反叛的跡象已經顯露,可以迅速誅殺他。”
王朗上奏:
“司馬懿深通韜略,善於知曉兵機,向來有大誌向;如果不早日除掉,時間長了必定造成禍患。”
曹睿於是下達旨意,想要起兵親自出征。
忽然在班列之中閃出大將軍曹真上奏說:
“不可以。”
“文皇帝把幼子托付給我們幾個人,是知道司馬仲達沒有異心。”
“如今事情還不知道是真是假,匆忙出兵,這是逼迫他造反罷了。”
“或許是蜀國、吳國的奸細施行反間計,讓我們君臣自己混亂,他們卻趁機攻擊,也說不定。”
“希望陛下明察這件事。”
曹睿說道:
“司馬懿若果真謀反,那該怎麽辦?”
曹真說道:
“如果陛下心中懷疑,可以仿效漢高祖假裝巡遊雲夢的計策。”
“陛下的車駕前往安邑,司馬懿必然前來迎接;觀察他的舉動,在車駕前擒拿他,就可以了。”
曹睿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命令曹真監管國事,自己親自率領十萬禦林軍,直接到達安邑。
司馬懿不知道其中的緣故,想要讓天子知道自己的威嚴,於是整頓兵馬,率領幾萬士兵前來迎接。
近臣上奏道:
“司馬懿果然率領十多萬兵馬,前來抵抗,確實有了反叛之心。”
曹睿驚慌之下命令曹休先領兵去迎戰。
司馬懿看到兵馬前來,隻以為是天子車駕親自到來,伏在道路上迎接。
曹休出來說道:
“仲達接受先帝托孤的重任,為什麽反叛呢?”
司馬懿大驚失色,汗水流遍全身,於是詢問其中緣故。
曹休詳細說了之前的事情。
司馬懿說道:
“這是吳國、蜀國的奸細施行的反間計,想要讓我們君臣自相殘害,他們卻趁機襲擊。”
“我應當親自去麵見天子辯解。”
於是急忙撤迴了兵馬,到曹睿的車駕前伏地哭泣上奏:
“我接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怎麽敢有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