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班中一位酋長提出:
“沙口的水流較淺,如果蜀兵從這裏偷偷地渡過河,必會帶來巨大的麻煩,應該派兵守住。”
孟獲笑道:
“你是本地土人,怎麽不明白呢?”
“我正希望蜀兵能過來渡河,下了水,必定會死於水中。”
那酋長又說道:
“如果有土人知道夜裏渡河的方法,那該怎麽辦?”
孟獲笑著迴應:
“不用擔心,難道我們這片地方的人會幫助敵人嗎?”
正說話間,忽然有人來報,蜀兵悄悄地渡過了瀘水,切斷了夾山的糧道,且打著“平北將軍馬岱”的旗號。
孟獲聽後笑道:
“就這點小兵小將,怎麽值得一提?”
於是,他立刻派副將忙牙長,帶三千兵前往夾山峪。
與此同時,馬岱發現蠻兵已到,便立即將兩千兵馬在山前布陣。
兩軍對峙,忙牙長騎馬出陣,與馬岱交戰。
僅一個迴合,忙牙長便被馬岱一刀斬下馬來,蠻兵大敗,紛紛撤退,迴到孟獲的大營,將戰況稟告給孟獲。
孟獲召集將領問道:
“誰願去迎戰馬岱?”
話音未落,董荼那站出來說道:
“我願意前往。”
孟獲大喜,便給董荼那三千兵馬。
與此同時,他又擔心有人趁機再次渡過瀘水,於是派阿會喃帶三千兵馬去守住沙口。
董荼那帶著蠻兵抵達夾山峪下營地,馬岱迎戰。
營中的士兵認出是董荼那,便告知馬岱。
馬岱縱馬前去,大聲罵道:
“無義的背恩之徒!”
“丞相饒恕了你們的性命,你們如今卻背叛了,難道不覺得羞恥嗎?”
董荼那滿麵慚愧,無言以對,最終選擇不戰而退。
馬岱趁機追擊,殺了不少蠻兵,隨後撤迴。
董荼那迴到孟獲營中,向孟獲報告:
“馬岱實在太強,根本打不過。”
孟獲大怒,罵道:
“我早就知道你是受過諸葛亮恩惠的,現在不戰而退,分明是在賣陣!”
他命令將董荼那推出去斬首。
眾酋長紛紛懇求,才免去董荼那的斬刑,孟獲命令武士打了董荼那一百大棍,將他放迴原來的營房。
其他酋長們紛紛對董荼那說道:
“我們雖然生活在蠻荒之地,但從未犯過中原;中原也從未侵犯過我們。”
“如今,我們受孟獲威脅,迫不得已才反叛。”
“想必孔明神機妙算,曹操、孫權都曾對他心生敬畏,我們這些蠻夷豈能不懼?”
“況且我們都曾得過他保命之恩,怎能不報答?”
“如今若能舍命殺了孟獲,投降諸葛亮,至少能解百姓的水深火熱之苦。”
董荼那沉默片刻,問道:
“你們的心意如何?”
其中有一些曾受過孔明恩赦的蠻兵齊聲答道:
“我們願意!”
於是,董荼那握刀引領百餘人,直奔孟獲的大營。
此時,孟獲正在大帳中,喝醉了酒酣睡。
董荼那帶領隊伍衝進帳內,手持刀刃指著孟獲,說道:
“你們這些人也曾受到諸葛丞相的恩惠,應該為他效力。”
大帳中的兩位將領立即反應了過來,齊聲說道:
“將軍不必動手,我們會親自生擒孟獲,帶到丞相麵前。”
於是,他們將孟獲捉拿,並將他押至瀘水邊,駕船渡過北岸,提前通知孔明。
孔明早已通過密探得知孟獲的情況,隨即下令各個營寨整頓兵器,並準備好迎接前來的孟獲。
他指示董荼那率領眾酋長先行入中軍帳,並對其詳細詢問事宜。
孔明對董荼那表示重賞,並以和顏悅色的話語安撫他,隨後命令刀斧手將孟獲帶入。
孟獲被押入帳內後,孔明笑著說道:
“你曾說過,如果我再擒得你,你一定會降服。”
“今天,怎麽又不肯服氣?”
孟獲冷笑道:
“這不是你能辦到的,是我手下的那些人互相殘殺,才導致了我被捉。”
“怎麽能說我願意服從?”
孔明答道:
“如果我再次放了你,你會如何?”
孟獲說道:
“我雖是蠻人,卻也懂兵法。”
“如果丞相真正願意放我迴洞,我定會帶兵再與蜀軍一決勝負。”
“如果你這次再次擒住我,我會毫無保留地投降,不再反悔。”
孔明說道:
“這次若再生擒你,若你還不服,必定不會再輕易饒恕。”
孔明隨即命人解開孟獲的繩索,重新給他賜酒食,並安排他在帳中坐下。
孔明笑著說道:
“我自出茅廬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你們這些蠻人,怎麽還不投降?”
孟獲沒有答話。
孔明飲酒過後,親自命令孟獲一起騎馬出帳,巡視蜀軍的營寨和兵力,查看存儲的糧草和兵器。
孔明指著一切對孟獲說道:
“如果你還不投降,真是愚蠢至極。”
“你看看我軍的精兵猛將,糧草和兵器,憑你們豈能戰勝得了我?”
“如果你早點投降,我可以上奏天子,保你保住王位,子孫後代也能安享這片蠻地。”
“你覺得怎麽樣?”
孟獲說道:
“我雖然願意投降,但洞中其他人未必心服。”
“如果丞相真心願意放我迴去,我一定會招安我的部眾,統一人心,方能順從。”
孔明聽後非常高興,便與孟獲一同返迴大寨。
當晚,孔明與孟獲一同飲酒,直到夜晚。
孟獲告辭時,孔明親自送他至瀘水邊,安排船隻將孟獲送迴了他的營寨。
孟獲返迴本寨後,首先命令刀斧手伏在帳下,準備隨時行動。
他派遣心腹前往董荼那和阿會喃的營寨,告知他們孔明有命令要來傳達,並誘騙二人前往大寨。
二人到帳後,孟獲命令殺死他們,並將屍體棄置在澗中。
隨後,孟獲安排親信守住隘口,並親自率軍離開夾山峪,準備與馬岱交戰。
然而,前方卻沒有發現蜀軍的任何蹤影。
孟獲問土人,得知蜀軍已於昨夜搬走糧草並渡過了瀘水,返迴了大寨。
孟獲迴到洞中,便與親弟弟孟優商議:
“如今我已知諸葛亮的虛實,你可以按照我的計謀去辦。”
孟優接受了哥哥的指示,帶領一百多蠻兵,搬運金珠、寶貝、象牙、犀角等珍貴物品,渡過瀘水,直奔孔明的大寨。
剛剛過河時,他們前方突然鼓角齊鳴,蜀軍的陣營已經布下,領頭的將領正是馬岱。
“沙口的水流較淺,如果蜀兵從這裏偷偷地渡過河,必會帶來巨大的麻煩,應該派兵守住。”
孟獲笑道:
“你是本地土人,怎麽不明白呢?”
“我正希望蜀兵能過來渡河,下了水,必定會死於水中。”
那酋長又說道:
“如果有土人知道夜裏渡河的方法,那該怎麽辦?”
孟獲笑著迴應:
“不用擔心,難道我們這片地方的人會幫助敵人嗎?”
正說話間,忽然有人來報,蜀兵悄悄地渡過了瀘水,切斷了夾山的糧道,且打著“平北將軍馬岱”的旗號。
孟獲聽後笑道:
“就這點小兵小將,怎麽值得一提?”
於是,他立刻派副將忙牙長,帶三千兵前往夾山峪。
與此同時,馬岱發現蠻兵已到,便立即將兩千兵馬在山前布陣。
兩軍對峙,忙牙長騎馬出陣,與馬岱交戰。
僅一個迴合,忙牙長便被馬岱一刀斬下馬來,蠻兵大敗,紛紛撤退,迴到孟獲的大營,將戰況稟告給孟獲。
孟獲召集將領問道:
“誰願去迎戰馬岱?”
話音未落,董荼那站出來說道:
“我願意前往。”
孟獲大喜,便給董荼那三千兵馬。
與此同時,他又擔心有人趁機再次渡過瀘水,於是派阿會喃帶三千兵馬去守住沙口。
董荼那帶著蠻兵抵達夾山峪下營地,馬岱迎戰。
營中的士兵認出是董荼那,便告知馬岱。
馬岱縱馬前去,大聲罵道:
“無義的背恩之徒!”
“丞相饒恕了你們的性命,你們如今卻背叛了,難道不覺得羞恥嗎?”
董荼那滿麵慚愧,無言以對,最終選擇不戰而退。
馬岱趁機追擊,殺了不少蠻兵,隨後撤迴。
董荼那迴到孟獲營中,向孟獲報告:
“馬岱實在太強,根本打不過。”
孟獲大怒,罵道:
“我早就知道你是受過諸葛亮恩惠的,現在不戰而退,分明是在賣陣!”
他命令將董荼那推出去斬首。
眾酋長紛紛懇求,才免去董荼那的斬刑,孟獲命令武士打了董荼那一百大棍,將他放迴原來的營房。
其他酋長們紛紛對董荼那說道:
“我們雖然生活在蠻荒之地,但從未犯過中原;中原也從未侵犯過我們。”
“如今,我們受孟獲威脅,迫不得已才反叛。”
“想必孔明神機妙算,曹操、孫權都曾對他心生敬畏,我們這些蠻夷豈能不懼?”
“況且我們都曾得過他保命之恩,怎能不報答?”
“如今若能舍命殺了孟獲,投降諸葛亮,至少能解百姓的水深火熱之苦。”
董荼那沉默片刻,問道:
“你們的心意如何?”
其中有一些曾受過孔明恩赦的蠻兵齊聲答道:
“我們願意!”
於是,董荼那握刀引領百餘人,直奔孟獲的大營。
此時,孟獲正在大帳中,喝醉了酒酣睡。
董荼那帶領隊伍衝進帳內,手持刀刃指著孟獲,說道:
“你們這些人也曾受到諸葛丞相的恩惠,應該為他效力。”
大帳中的兩位將領立即反應了過來,齊聲說道:
“將軍不必動手,我們會親自生擒孟獲,帶到丞相麵前。”
於是,他們將孟獲捉拿,並將他押至瀘水邊,駕船渡過北岸,提前通知孔明。
孔明早已通過密探得知孟獲的情況,隨即下令各個營寨整頓兵器,並準備好迎接前來的孟獲。
他指示董荼那率領眾酋長先行入中軍帳,並對其詳細詢問事宜。
孔明對董荼那表示重賞,並以和顏悅色的話語安撫他,隨後命令刀斧手將孟獲帶入。
孟獲被押入帳內後,孔明笑著說道:
“你曾說過,如果我再擒得你,你一定會降服。”
“今天,怎麽又不肯服氣?”
孟獲冷笑道:
“這不是你能辦到的,是我手下的那些人互相殘殺,才導致了我被捉。”
“怎麽能說我願意服從?”
孔明答道:
“如果我再次放了你,你會如何?”
孟獲說道:
“我雖是蠻人,卻也懂兵法。”
“如果丞相真正願意放我迴洞,我定會帶兵再與蜀軍一決勝負。”
“如果你這次再次擒住我,我會毫無保留地投降,不再反悔。”
孔明說道:
“這次若再生擒你,若你還不服,必定不會再輕易饒恕。”
孔明隨即命人解開孟獲的繩索,重新給他賜酒食,並安排他在帳中坐下。
孔明笑著說道:
“我自出茅廬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你們這些蠻人,怎麽還不投降?”
孟獲沒有答話。
孔明飲酒過後,親自命令孟獲一起騎馬出帳,巡視蜀軍的營寨和兵力,查看存儲的糧草和兵器。
孔明指著一切對孟獲說道:
“如果你還不投降,真是愚蠢至極。”
“你看看我軍的精兵猛將,糧草和兵器,憑你們豈能戰勝得了我?”
“如果你早點投降,我可以上奏天子,保你保住王位,子孫後代也能安享這片蠻地。”
“你覺得怎麽樣?”
孟獲說道:
“我雖然願意投降,但洞中其他人未必心服。”
“如果丞相真心願意放我迴去,我一定會招安我的部眾,統一人心,方能順從。”
孔明聽後非常高興,便與孟獲一同返迴大寨。
當晚,孔明與孟獲一同飲酒,直到夜晚。
孟獲告辭時,孔明親自送他至瀘水邊,安排船隻將孟獲送迴了他的營寨。
孟獲返迴本寨後,首先命令刀斧手伏在帳下,準備隨時行動。
他派遣心腹前往董荼那和阿會喃的營寨,告知他們孔明有命令要來傳達,並誘騙二人前往大寨。
二人到帳後,孟獲命令殺死他們,並將屍體棄置在澗中。
隨後,孟獲安排親信守住隘口,並親自率軍離開夾山峪,準備與馬岱交戰。
然而,前方卻沒有發現蜀軍的任何蹤影。
孟獲問土人,得知蜀軍已於昨夜搬走糧草並渡過了瀘水,返迴了大寨。
孟獲迴到洞中,便與親弟弟孟優商議:
“如今我已知諸葛亮的虛實,你可以按照我的計謀去辦。”
孟優接受了哥哥的指示,帶領一百多蠻兵,搬運金珠、寶貝、象牙、犀角等珍貴物品,渡過瀘水,直奔孔明的大寨。
剛剛過河時,他們前方突然鼓角齊鳴,蜀軍的陣營已經布下,領頭的將領正是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