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二年夏六月,東吳的陸遜在猇亭、彝陵一帶大敗蜀軍。


    劉備被迫逃迴白帝城,趙雲領兵據守陣地。


    這時,馬良趕到,看到大軍已經敗退,追悔莫及,於是將諸葛亮的勸諫之言稟告劉備。


    劉備歎息道:


    “我若早聽丞相之言,就不會有今天的慘敗了!”


    “如今我還有什麽顏麵迴成都見群臣呢?”


    於是傳旨駐紮在白帝城,並將驛館改為永安宮。


    有人上報馮習、張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人都戰死沙場,劉備悲痛不已。


    隨後近臣又奏報:


    “黃權率領的江北蜀軍已經投降魏國。”


    “陛下是否應將他的家屬交由官府問罪?”


    劉備說道:


    “黃權被吳軍切斷在江北,想迴歸無路,才不得已降魏。”


    “是我對不起黃權,不是黃權對不起我。”


    “何必責罰他的家屬呢?”


    於是繼續賜給他們俸祿以供養。


    卻說黃權投降魏國後,被眾將引薦給曹丕。


    曹丕問他:


    “你如今投降我,是否想效法陳平、韓信呢?”


    黃權流淚說道:


    “臣蒙蜀帝厚恩,對我殊為器重,派我率軍駐守江北,不料被陸遜隔斷,歸蜀無路,又不願降吳,所以才來投靠陛下。”


    “如今我作為敗軍之將,能夠免死已是萬幸,哪裏還敢妄自與古人相比呢!”


    曹丕聽後十分高興,任命黃權為鎮南將軍。


    但黃權堅決推辭不受。


    忽然,有近臣奏報:


    “有細作從蜀地而來,傳言蜀主已將黃權的家屬全部誅殺。”


    黃權聽後說道:


    “我與蜀主彼此以真誠相待,他了解我的忠心,絕不會殺害我的家人。”


    曹丕因此信服了他。


    後人有詩責備黃權說:


    降吳不可卻降曹,忠義安能事兩朝?


    堪歎黃權惜一死,紫陽書法不輕饒。


    降吳不可卻降曹,忠義安能事兩朝?


    堪歎黃權惜一死,紫陽書法不輕饒。


    投降東吳不可,偏去降曹;


    忠義之士豈能侍奉兩朝?


    可歎黃權惜一死,


    忠義之名遭後人不輕放過。


    曹丕問賈詡道:


    “朕想要一統天下,應該先攻打蜀國還是吳國?”


    賈詡迴答說:


    “劉備乃雄才大略之人,更有諸葛亮輔佐,擅長治國;東吳的孫權能洞察虛實,手下有陸遜駐兵於險要之地,占據江湖地利,這兩國目前都不是可以輕易攻取的。”


    “依臣之見,陛下的將領之中,尚無人能與孫權、劉備匹敵。”


    “即使以陛下天威相壓,仍未見穩操勝券之機。”


    “隻能暫時守成,靜觀兩國內部出現變故。”


    曹丕不以為然,說道:


    “朕已經派三路大軍征討東吳,怎麽可能不勝?”


    尚書劉曄進諫道:


    “近日東吳陸遜剛剛大破蜀軍七十萬,士氣高漲,上下齊心,再加上長江湖泊的天然阻隔,目前難以一舉攻下。”


    “陸遜足智多謀,必然已有防備。”


    曹丕質問道:


    “你之前勸朕攻打東吳,如今又阻止,何故?”


    劉曄迴答道:


    “時勢不同罷了。”


    “早先東吳屢次敗於蜀國,士氣低落,才可趁機攻之;如今東吳大勝,銳氣倍增,此時不可冒然進攻。”


    曹丕不聽勸,堅定地說道:


    “朕意已決,不必再言。”


    於是親率禦林軍,前往接應三路兵馬。


    正當此時,哨馬報來消息稱,東吳已有防備,呂範率軍阻擋曹休,諸葛瑾率軍在南郡擋住曹真,朱桓則駐守濡須對抗曹仁。


    劉曄再次勸道:


    “既然敵軍已有準備,陛下此行恐怕無益。”


    曹丕仍不聽,堅持帶兵前往。


    卻說東吳將領朱桓,年僅二十七歲,卻極富膽識,深受孫權器重。


    當時朱桓統領濡須守軍,聽聞曹仁率大軍進攻羨溪,便將大部分兵力調去守衛羨溪,隻留五千騎兵駐守濡須城。


    忽然有探馬報告,曹仁派大將常雕,聯合諸葛虔、王雙,率領五萬精兵直撲濡須城而來。


    眾將士聽聞敵軍兵多勢眾,皆麵露懼色。


    朱桓按劍而立,沉穩說道:


    “勝負在於將帥的指揮,而不在於兵力的多寡。”


    “兵法有雲:‘客兵雖多而主兵少,主兵仍有勝算。’”


    “如今曹仁遠道而來,人馬疲憊。”


    “我等依靠高城堅守,南臨長江,北靠險山,以逸待勞,以主製客,這正是百戰百勝的形勢。”


    “即便曹丕親自來,也不足為懼,何況是曹仁等人?”


    於是傳令軍中,命眾將士偃旗息鼓,裝作無人防守的模樣。


    卻說魏軍先鋒常雕率領精兵進攻濡須城,遠遠望去,城上空無一人。


    常雕催促軍隊快速推進。離城不遠時,忽然一聲炮響,旌旗齊豎,朱桓手持橫刀,策馬飛出,直衝常雕。


    兩人交戰不到三迴合,常雕便被朱桓一刀斬於馬下。


    吳軍趁勢衝殺,魏軍大敗,死傷無數。


    朱桓大獲全勝,繳獲了大量旌旗、軍械和戰馬。


    曹仁隨後率軍趕到,卻被吳軍從羨溪殺出,打得大敗,隻能退兵。


    曹仁迴去見魏主曹丕,將敗戰之事詳細奏報。


    曹丕聞言,大為震驚。


    正在商議對策時,忽然探馬報來:


    “曹真和夏侯尚圍攻南郡,卻遭陸遜設伏於城內,諸葛瑾設伏於城外,遭到內外夾擊,大敗而歸。”


    話音未落,又有探馬報道:


    “曹休也被呂範擊敗。”


    曹丕得知三路大軍皆告失利,不禁長歎道:


    “朕不聽賈詡、劉曄之言,果然落得此敗!”


    當時正值夏季,大疫流行,魏軍士兵中馬步兵死傷十之六七,曹丕無奈,隻得撤軍迴洛陽。


    從此吳、魏兩國之間更加不和。


    卻說蜀主劉備駐於永安宮,染病在身,病情日益加重。


    到了章武三年夏四月,劉備自知病入膏肓,又因思念關羽、張飛二弟而痛哭不已,病情更加嚴重。


    他雙眼昏花,不願見侍從之人,便將左右全部斥退,獨自臥於龍榻之上。


    忽然一陣陰風襲來,將燈火吹得搖曳不定,燈光一滅複又亮起。


    隻見燈影之下,站著兩個人。


    劉備大怒道:


    “朕心煩意亂,已命你們退下,何故還不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