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丕聽聞曹彰率兵而來,大為驚恐,急問眾臣有何計策。


    一人挺身而出,願意前去勸服曹彰。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諫議大夫賈逵。


    曹丕大喜,立刻派賈逵前去處理此事。


    賈逵領命出城,與曹彰相見。


    曹彰一見便問道:


    “先王的璽綬現在何處?”


    賈逵正色迴答:


    “家有長子,國有儲君。”


    “先王的璽綬,不是君侯您該過問的事情。”


    曹彰聞言默然無語,隨後與賈逵一同入城。


    來到宮門前,賈逵又問道:


    “君侯此番前來,是為了奔喪,還是為了爭奪王位?”


    曹彰答道:


    “我隻是前來奔喪,絕無異心。”


    賈逵接著說道:


    “既然沒有異心,為何還帶兵入城?”


    曹彰聽罷,立即命令隨行的將士退下,自己獨自入內,拜見曹丕。


    兄弟二人見麵後,相擁而泣。


    曹彰將自己部下的軍隊全部交給曹丕指揮。


    曹丕安撫曹彰,讓他迴鄢陵鎮守,曹彰拜辭而去。


    自此,曹丕安然繼承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


    封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禦史大夫,其他官員也都受到升賞。


    他還追諡曹操為武王,將其安葬於鄴郡高陵,並命於禁負責監督陵墓的建造。


    於禁奉命來到高陵,卻見陵墓的白粉牆上畫著關羽水淹七軍、俘獲於禁的情景:


    畫中關羽端坐堂上,龐德怒目不屈,而於禁跪伏在地,哀求關羽饒命的模樣。


    原來曹丕因於禁兵敗被俘,不願為主而死,後來又投降敵軍,內心鄙視他為人不忠,便事先命人將此情景畫在陵牆上,故意讓於禁看見以羞辱他。


    於禁見此畫後,羞愧交加,憤恨成疾,不久便鬱鬱而死。


    後人對此情有感,作詩歎道:


    三十年來說舊交,可憐臨難不忠曹。


    知人未向心中識,畫虎今從骨裏描。


    三十年來與舊友情誼深厚,


    可歎臨危之際卻未能忠於曹操。


    識人不曾真正看透內心,


    如今畫像才揭示其本質真相。


    卻說華歆向曹丕進言道:


    “鄢陵侯曹彰已經交割軍馬,返迴本國去了;而臨淄侯曹植和蕭懷侯曹熊兩人卻未曾前來奔喪,這本身就是大不敬之罪,理當加以問責。”


    曹丕聽從建議,立即派遣兩名使者分別前往二地質問。


    不多時,負責赴蕭懷的使者返迴,稟報道:


    “蕭懷侯曹熊因懼怕問罪,自縊而死。”


    曹丕聽後,下令以王禮厚葬,並追封其為蕭懷王。


    又過了一日,前往臨淄的使者也迴來了,報告說:


    “臨淄侯曹植終日與丁儀、丁廙兄弟二人飲酒作樂,舉止悖慢毫無禮節。”


    “聽聞使者到來時,臨淄侯端坐不動,毫無接待之意;丁儀還對使者大罵:‘當年先王本欲立我主為世子,隻因奸臣從中阻撓才未如願。’”


    “‘如今先王剛剛去世,你們就來責問骨肉至親,這是為何?’”


    “丁廙也接著說:‘我主才智冠絕天下,本當繼承大位,如今卻不能承嗣,朝中之臣為何不識得這樣的人才!’”


    “臨淄侯聞言大怒,下令武士將使者亂棒打出。”


    曹丕聽聞此事,大為憤怒,立即命令許褚率領三千虎衛軍火速前往臨淄,擒拿曹植及其黨羽。


    許褚領命出發,到達臨淄城時,守城將領企圖阻攔,許褚當即將其斬殺,然後直接攻入城中,無人敢迎戰虎衛軍的鋒銳。


    許褚一路推進,直至府堂,隻見曹植與丁儀、丁廙等人酩酊大醉,毫無防備。


    許褚將曹植與丁儀、丁廙等人統統捆綁,押上囚車,並將府中所有官員一並扣押,解往鄴郡,聽候曹丕處置。


    曹丕下令,將丁儀、丁廙等人全部處斬。


    丁儀字正禮,丁廙字敬禮,是沛郡人,均為一時之名士,許多人對此感到惋惜。


    卻說曹丕之母卞氏聽聞曹熊自縊身亡,心中悲痛不已;


    忽又得知曹植被擒,其同黨丁儀等人已經被斬殺,不禁大驚失色,急忙出殿召見曹丕。


    曹丕見母親駕臨,慌忙上前拜謁。


    卞氏哭著對曹丕說道:


    “你的弟弟曹植生性嗜酒、行為放蕩,這都是因為他自恃胸中才華,所以才如此不加約束。”


    “你應念在骨肉至親的份上,留他一命。”


    “如此,我即便到了九泉之下也能含笑瞑目了。”


    曹丕迴答道:


    “兒臣也十分愛惜他的才華,怎會舍得傷害他性命?”


    “我現在正是要借此機會警戒他改掉這些毛病罷了,請母親不要憂慮。”


    卞氏流著眼淚迴內殿去了。


    曹丕從偏殿出來,召見曹植。


    此時,華歆上前問道:


    “剛才太後是不是勸殿下饒過子建(曹植)?”


    曹丕答道:


    “是的。”


    華歆說道:


    “子建才華橫溢,誌向遠大,絕非甘於平凡之人;如果不早日除掉他,必將成為後患。”


    曹丕歎道:


    “母親之命不可違背。”


    華歆接著說道:


    “世人都說子建能出口成章,但臣並未完全相信。”


    “不如讓他當場試才。”


    “如果他不能做到,就殺了他;如果他確實有才,則貶謫他,以平息天下文人的議論。”


    曹丕同意了。


    片刻之後,曹植被召入大殿,他神情惶恐,俯伏拜罪。


    曹丕說道:


    “我與你雖是兄弟,但君臣之義不可違背,你為何仗著才華目無禮法?”


    “先父在世時,你常用文章炫耀於人,我一直懷疑那些文章是別人代筆的。”


    “今天,我限你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


    “若能完成,就饒你一命;若不能,則從重處罰,絕不寬恕!”


    曹植答道:


    “請賜題目。”


    此時,大殿上正懸掛著一幅水墨畫,畫中描繪兩頭牛在土牆下爭鬥,一頭牛跌入井中死亡。


    曹丕指著畫說道:


    “便以此畫為題作詩,但詩中不得直接使用‘二牛鬥牆下,一牛墜井死’這樣的字句。”


    曹植邁出七步,詩作已成,吟道:


    兩肉齊道行,頭上帶凹骨。


    相遇塊山下,欻起相搪突。


    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氣不泄畢。


    兩頭牛一同走在路上,額頭上長著凹凸的骨角;


    在山腳下相遇,突然激烈地對撞起來;


    兩個對手都不是毫無力量,隻是其中一頭已倒地身亡;


    這並非力量不足,而是因其狂傲之氣未能持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