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仁看到關羽落馬,立即引兵從城中衝出;
但被關平一陣猛攻殺退,救迴關羽至營寨,並拔出了射中關羽手臂的毒箭。
原來箭頭上塗有毒藥,毒素已侵入骨頭,使得關羽右臂青腫,無法活動。
關平見狀大驚,與眾將商議道:
“若父親損失這條手臂,將如何禦敵?”
“不如暫時迴荊州調理傷勢。”
於是,眾人一同進入營帳見關羽。
關羽問道:
“你們來有什麽事?”
眾人答道:
“我們見君侯的右臂受傷,擔心臨敵時因疼痛而影響行動,因此商議暫時班師迴荊州養傷。”
關羽聽後大怒,說道:
“我攻取樊城,隻在眼前之事;取下樊城後,即可長驅直入,直抵許都,剿滅曹操,以安定漢室。”
“豈能因為區區小傷而貽誤大事?”
“你們怎敢擾亂軍心!”
關平等人聽後不敢再多言,隻能默默退下。
眾將見關羽不肯撤兵,而傷勢又未見好轉,隻得四處打探名醫。
忽然有一天,從江東駕一隻小船來了一人,直抵營寨前。
小校將他引見給關平。關平仔細打量來人,隻見他頭戴方巾,身穿寬袍,手臂上挽著一個青布藥囊。
他自報姓名道:
“我是沛國譙郡人,姓華,名佗,字元化。”
“聽聞關將軍乃天下英雄,如今中了毒箭,特地前來醫治。”
關平問道:
“莫非是當年醫治東吳周泰的華佗先生嗎?”
華佗答道:
“正是。”
關平大喜,立即與眾將一同將華佗引入帳中見關羽。
此時的關羽雖然手臂疼痛,但因擔心影響軍心,無事可做,便與馬良下棋消遣。
聽聞有醫者到來,立刻召見。
行禮畢,華佗被賜座。茶罷,華佗請關羽伸出手臂查看。
關羽解開衣袍,伸出手臂讓華佗檢查。
華佗說道:
“這是被弩箭所傷,其中塗有烏頭毒藥,毒素已深入骨髓;若不及時治療,此臂恐怕會完全廢掉。”
關羽問道:
“用什麽方法醫治?”
華佗答道:
“我自有辦法,隻是恐怕君侯會害怕。”
關羽聽後笑道:
“我視死如歸,還有什麽可怕的?”
華佗說道:
“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立一根柱子,在柱子上釘一隻大鐵環,請君侯將手臂穿入鐵環,用繩子固定住,再用布蒙住頭。”
“我會用尖刀割開皮肉,直達骨頭,刮去骨頭上的毒素,再敷上藥,用針線縫合傷口,這樣方可無虞。——但恐怕君侯會害怕。”
關羽大笑道:
“如此小事,何需環柱?直接治吧!”
隨即吩咐設酒席款待華佗。
關羽飲了幾杯酒後,一邊繼續與馬良下棋,一邊伸出手臂讓華佗醫治。
華佗手持尖刀,命一名小校捧著一隻大盆放在關羽手臂下接血。
他對關羽說道:
“現在開始動刀,請君侯不要驚慌。”
關羽笑道:
“盡管醫治,我豈是那些怕痛的俗人!”
於是華佗動刀,將皮肉割開,直至見骨,發現骨頭已經變青。
華佗用刀刮去骨頭上的毒素,發出“悉悉”的聲音。
帳內外的眾人見此情景,紛紛掩麵,不敢直視。
可關羽卻泰然自若,一邊飲酒吃肉,一邊談笑弈棋,全然沒有顯露出一絲痛苦之色。
不一會兒,血已流滿一盆。
華佗刮盡毒素後,敷上藥,又用針線將傷口縫合。
關羽大笑著站起身來,對眾將說道:
“我的手臂現在可以像從前一樣自如伸展了,一點也不痛。”
“先生果然是神醫!”
華佗感歎道:
“我行醫一生,未曾見過如此勇毅之人。”
“君侯簡直如天神一般!”
後人有詩稱頌道:
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
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
治病需要區分內科和外科,而世上精湛的醫術卻是極為稀少的。
關羽的神威世上少有能夠比擬的,而能施展如此神妙醫術的,也唯有華佗了。
關羽的箭傷痊愈後,設宴款待並感謝華佗。
華佗說道:
“君侯的箭傷雖然已經治好,但必須小心養護,切勿因怒氣導致舊傷複發。”
“等過了一百日後,便能完全康複。”
關羽贈送百兩黃金以表酬謝,華佗卻說道:
“我聽聞君侯品德高尚,特意前來醫治,豈會貪圖報酬?”
他堅決不肯接受,僅留下了一帖藥用來敷傷口,隨後告辭離去。
再說關羽擒拿了於禁,又斬殺了龐德,其威名大振,震驚華夏。
探子將消息送到許都,曹操聽聞後大驚失色,召集文武大臣商議,說道:
“我早知關雲長智勇無雙,如今占據荊州和襄陽,如同虎添雙翼。”
“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魏軍銳氣大挫。”
“如果他率軍直逼許都,該如何應對?”
“我打算遷都以避其鋒芒。”
司馬懿進諫道:
“不可。”
“於禁等人是因遭遇洪水而失敗,並非戰敗,此事對國家大局並無太大損失。”
“如今孫權和劉備已經關係不睦,關雲長得勢,孫權心中必定不滿。”
“大王可以派使者前往東吳,向孫權陳述利害,暗中挑動他出兵襲擊關雲長的後方。”
“事成之後,可以割讓江南的部分土地封賞孫權,如此一來,樊城之危便可迎刃而解。”
主簿蔣濟說道:
“仲達(司馬懿)之言極是。”
“現在可以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東吳,不必遷都動搖人心。”
曹操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於是決定不再遷都。
他歎息道,對眾將說道:
“於禁隨我三十年,沒想到在危急關頭竟不如龐德!”
“如今,一方麵要派使者送信至東吳,另一方麵必須派一員大將抵擋關雲長的鋒芒——”
話還沒說完,階下有一員大將應聲而出,說道:
“我願前往。”
曹操定睛一看,原來是徐晃。
他大喜過望,立即挑選精兵五萬,任命徐晃為主將,呂建為副將,令他們擇日出征,先駐紮在陽陵坡,等待東吳的唿應,再進軍迎戰關羽。
但被關平一陣猛攻殺退,救迴關羽至營寨,並拔出了射中關羽手臂的毒箭。
原來箭頭上塗有毒藥,毒素已侵入骨頭,使得關羽右臂青腫,無法活動。
關平見狀大驚,與眾將商議道:
“若父親損失這條手臂,將如何禦敵?”
“不如暫時迴荊州調理傷勢。”
於是,眾人一同進入營帳見關羽。
關羽問道:
“你們來有什麽事?”
眾人答道:
“我們見君侯的右臂受傷,擔心臨敵時因疼痛而影響行動,因此商議暫時班師迴荊州養傷。”
關羽聽後大怒,說道:
“我攻取樊城,隻在眼前之事;取下樊城後,即可長驅直入,直抵許都,剿滅曹操,以安定漢室。”
“豈能因為區區小傷而貽誤大事?”
“你們怎敢擾亂軍心!”
關平等人聽後不敢再多言,隻能默默退下。
眾將見關羽不肯撤兵,而傷勢又未見好轉,隻得四處打探名醫。
忽然有一天,從江東駕一隻小船來了一人,直抵營寨前。
小校將他引見給關平。關平仔細打量來人,隻見他頭戴方巾,身穿寬袍,手臂上挽著一個青布藥囊。
他自報姓名道:
“我是沛國譙郡人,姓華,名佗,字元化。”
“聽聞關將軍乃天下英雄,如今中了毒箭,特地前來醫治。”
關平問道:
“莫非是當年醫治東吳周泰的華佗先生嗎?”
華佗答道:
“正是。”
關平大喜,立即與眾將一同將華佗引入帳中見關羽。
此時的關羽雖然手臂疼痛,但因擔心影響軍心,無事可做,便與馬良下棋消遣。
聽聞有醫者到來,立刻召見。
行禮畢,華佗被賜座。茶罷,華佗請關羽伸出手臂查看。
關羽解開衣袍,伸出手臂讓華佗檢查。
華佗說道:
“這是被弩箭所傷,其中塗有烏頭毒藥,毒素已深入骨髓;若不及時治療,此臂恐怕會完全廢掉。”
關羽問道:
“用什麽方法醫治?”
華佗答道:
“我自有辦法,隻是恐怕君侯會害怕。”
關羽聽後笑道:
“我視死如歸,還有什麽可怕的?”
華佗說道:
“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立一根柱子,在柱子上釘一隻大鐵環,請君侯將手臂穿入鐵環,用繩子固定住,再用布蒙住頭。”
“我會用尖刀割開皮肉,直達骨頭,刮去骨頭上的毒素,再敷上藥,用針線縫合傷口,這樣方可無虞。——但恐怕君侯會害怕。”
關羽大笑道:
“如此小事,何需環柱?直接治吧!”
隨即吩咐設酒席款待華佗。
關羽飲了幾杯酒後,一邊繼續與馬良下棋,一邊伸出手臂讓華佗醫治。
華佗手持尖刀,命一名小校捧著一隻大盆放在關羽手臂下接血。
他對關羽說道:
“現在開始動刀,請君侯不要驚慌。”
關羽笑道:
“盡管醫治,我豈是那些怕痛的俗人!”
於是華佗動刀,將皮肉割開,直至見骨,發現骨頭已經變青。
華佗用刀刮去骨頭上的毒素,發出“悉悉”的聲音。
帳內外的眾人見此情景,紛紛掩麵,不敢直視。
可關羽卻泰然自若,一邊飲酒吃肉,一邊談笑弈棋,全然沒有顯露出一絲痛苦之色。
不一會兒,血已流滿一盆。
華佗刮盡毒素後,敷上藥,又用針線將傷口縫合。
關羽大笑著站起身來,對眾將說道:
“我的手臂現在可以像從前一樣自如伸展了,一點也不痛。”
“先生果然是神醫!”
華佗感歎道:
“我行醫一生,未曾見過如此勇毅之人。”
“君侯簡直如天神一般!”
後人有詩稱頌道:
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
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
治病需要區分內科和外科,而世上精湛的醫術卻是極為稀少的。
關羽的神威世上少有能夠比擬的,而能施展如此神妙醫術的,也唯有華佗了。
關羽的箭傷痊愈後,設宴款待並感謝華佗。
華佗說道:
“君侯的箭傷雖然已經治好,但必須小心養護,切勿因怒氣導致舊傷複發。”
“等過了一百日後,便能完全康複。”
關羽贈送百兩黃金以表酬謝,華佗卻說道:
“我聽聞君侯品德高尚,特意前來醫治,豈會貪圖報酬?”
他堅決不肯接受,僅留下了一帖藥用來敷傷口,隨後告辭離去。
再說關羽擒拿了於禁,又斬殺了龐德,其威名大振,震驚華夏。
探子將消息送到許都,曹操聽聞後大驚失色,召集文武大臣商議,說道:
“我早知關雲長智勇無雙,如今占據荊州和襄陽,如同虎添雙翼。”
“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魏軍銳氣大挫。”
“如果他率軍直逼許都,該如何應對?”
“我打算遷都以避其鋒芒。”
司馬懿進諫道:
“不可。”
“於禁等人是因遭遇洪水而失敗,並非戰敗,此事對國家大局並無太大損失。”
“如今孫權和劉備已經關係不睦,關雲長得勢,孫權心中必定不滿。”
“大王可以派使者前往東吳,向孫權陳述利害,暗中挑動他出兵襲擊關雲長的後方。”
“事成之後,可以割讓江南的部分土地封賞孫權,如此一來,樊城之危便可迎刃而解。”
主簿蔣濟說道:
“仲達(司馬懿)之言極是。”
“現在可以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東吳,不必遷都動搖人心。”
曹操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於是決定不再遷都。
他歎息道,對眾將說道:
“於禁隨我三十年,沒想到在危急關頭竟不如龐德!”
“如今,一方麵要派使者送信至東吳,另一方麵必須派一員大將抵擋關雲長的鋒芒——”
話還沒說完,階下有一員大將應聲而出,說道:
“我願前往。”
曹操定睛一看,原來是徐晃。
他大喜過望,立即挑選精兵五萬,任命徐晃為主將,呂建為副將,令他們擇日出征,先駐紮在陽陵坡,等待東吳的唿應,再進軍迎戰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