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辭別離開,關平說道:


    “魯肅邀請,必定沒安好心。”


    “父親為什麽答應他?”


    關羽笑著說道:


    “我難道不知道嗎?”


    “這是諸葛瑾迴報孫權,說我不肯歸還三個郡,所以讓魯肅在陸口屯兵,邀請我去赴會,想要索要荊州。”


    “我要是不去,就說明我膽怯了。”


    “我明天獨自駕著小船,隻帶十幾個親信隨從,單刀赴會,看魯肅能把我怎麽樣!”


    關平勸諫說道:


    “父親怎麽能以萬金之軀,親自踏入虎狼之穴?”


    “恐怕不是伯父(劉備)所托付的重要之事應有的做法。”


    關羽說:


    “我在千槍萬刃之中,箭石交錯攻擊的時候,單槍匹馬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難道還擔憂江東的這些鼠輩嗎!”


    馬良也勸諫道:


    “魯肅雖然有長者的風範,但是如今事情緊急,不能不產生異心。”


    “將軍不可以輕易前往。”


    關羽說道:


    “昔日戰國時候的趙國人藺相如,沒有縛雞之力,在澠池會上,看秦國君臣如同不存在,何況我曾經學習能抵禦萬人的本領呢!”


    “既然已經答應了,就不能失信。”


    馬良說道:


    “就算將軍要去,也應當有所準備。”


    關羽說道:


    “隻讓我的兒子挑選十隻快船,隱藏五百善戰的水軍,在江麵上等候。”


    “看我認旗升起的地方,就過江來。”


    關平領命自去準備。


    再說使者迴報魯肅,說關羽慷慨地答應了,明天準到。


    魯肅和呂蒙商議道:


    “這次他來會怎麽樣?”


    呂蒙說道:


    “他要是帶軍馬來,我和甘寧各自率領一支軍隊埋伏在岸邊,放炮為號,準備廝殺;如果沒有軍隊來,隻在庭後埋伏五十個刀斧手,就在筵席之間殺了他。”


    計劃商議已定。


    第二天,魯肅讓人在岸口遠遠眺望。


    辰時過後,看見江麵上有一隻船過來,船夫水手隻有幾個人,一麵紅旗,在風中飄揚,顯出一個大大的“關”字。


    船漸漸地靠近岸邊,隻見關羽戴著青巾穿著綠袍,坐在船上,旁邊周倉捧著大刀。


    八九個關西大漢,各自腰間跨著一口腰刀。


    魯肅感到驚訝疑惑,把關羽接入庭內。


    行完禮,入席飲酒,舉杯勸酒,魯肅不敢抬頭看關羽。


    關羽卻談笑自如。


    酒喝到半醉,魯肅說道:


    “在下有一句話要對君侯說,希望您能聽一聽。”


    “昔日您的兄長劉皇叔,讓我在我們主公麵前,擔保借荊州暫時居住,約定在取得西川之後歸還。”


    “如今西川已經得到,可是荊州還沒有歸還,難道不是失信嗎?”


    關羽說道:


    “這是政治上的事情,筵席之間不必談論。”


    魯肅說道:


    “我們主公隻有區區江東之地,卻願意把荊州借出去,是考慮到君侯你們兵敗遠道而來,沒有什麽依靠的緣故。”


    “現在你們已經得到益州,那麽荊州自然應當歸還。”


    魯肅說道:


    “皇叔既然同意先割三郡,君侯卻不肯答應,恐怕在理上很難說得過去。”


    關羽迴答:


    “烏林之戰,左將軍親自冒矢石,竭盡全力破敵,豈能空手而歸,沒有一寸土地作為迴報?”


    “如今你再來索土地,豈不荒唐?”


    魯肅解釋道:


    “不是這樣的。”


    君侯當初與皇叔共同敗於長阪,困境重重,幾乎打算遠逃。”


    “吾主見皇叔無處可去,心生憐憫,便不顧土地得失,給他一個依托,以便日後有功。”


    “而如今,皇叔已得西川,又占了荊州,貪得無厭,違背了當初的誓言,恐怕會成為天下的笑柄。”


    “請君侯深思。”


    關羽答道:


    “這些都是我兄長的事,豈是我能幹預的。”


    魯肅繼續說道:


    “我聽說君侯和皇叔在桃園結義,誓言生死與共。”


    “皇叔便是君侯啊,怎能推卸責任?”


    關羽正欲迴應時,周倉在樓下大聲說道:


    “天下的土地,隻有有德者才配擁有。”


    “豈止東吳應得荊州?”


    關羽臉色一變,迅速起身,奪過周倉手中的大刀,站在庭中,怒視周倉並喝道:


    “這是國家的大事,你怎敢多言!快走!”


    周倉領會,急忙跑到岸口揮動紅旗,關平的船如箭一般駛向江東。


    關羽提著刀,拉住魯肅的手,假裝醉態說道:


    “公今天請我赴宴,別再提荊州的事。”


    “我現在醉了,恐怕會傷了舊日的情誼。”


    “等日後我派人請公到荊州再議。”


    魯肅被雲長的舉動嚇得魂不附體,隻得跟著他走向江邊。


    呂蒙和甘寧各自帶領部隊準備出發,看到關羽手持大刀,且親自拉住魯肅,擔心魯肅會被傷害,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關羽到達船邊,終於放開魯肅,站在船首與他告別。


    魯肅呆呆地看著關羽的船乘風遠去。後人有詩讚關羽:


    藐視吳臣若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


    當年一段英雄氣,尤勝相如在澠池。


    “輕視吳國的臣子,像看待小孩一樣;


    單刀赴會,敢於平息欺淩的威脅。


    當年那股英雄氣概,


    比起屈原在澠池時的氣節,更加雄壯。”


    關羽自迴荊州後,魯肅和呂蒙共同商議:


    “這個計策也沒成功,我們該怎麽辦?”


    呂蒙答道:


    “可以立即向主公報告,調兵與關雲長決戰。”


    魯肅於是派人向孫權報信。


    孫權聽後大怒,決定動員整個國家的兵力來攻占荊州。


    然而,突然傳來消息:


    “曹操也調動了三十萬大軍,準備進攻!”


    孫權聽後大驚,馬上命令魯肅停止進攻荊州的計劃,指示他將兵力轉移到合淝和濡須一帶,準備抵抗曹操的軍隊。


    曹操準備出征南方時,參軍傅幹(字彥材)上書勸阻。書中的要點如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