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獻計說道:


    “現在暫時不要發動戰爭。”


    “如果我們輕易出兵,曹操很可能會再次前來攻打我們。”


    “不如寫兩封信:一封送給劉璋,告訴他劉備與東吳勾結,意圖共同奪取西川,從而讓劉璋產生疑心,主動攻打劉備;另一封寫給張魯,勸他進攻荊州,這樣劉備就會顧此失彼,無法兼顧兩邊。”


    “到那時,我們再出兵奪取荊州,事情就能夠成功了。”


    孫權采納了他的建議,立即派人將這兩封信分別送往兩個地方。


    劉備駐守在葭萌關已經很久,深得民心。


    忽然收到孔明的書信,得知孫夫人已經迴到東吳。


    同時又聽說曹操興兵攻打濡須口,於是與龐統商議道:


    “曹操進攻孫權,如果曹操獲勝,必定會趁勢奪取荊州;如果孫權獲勝,他也一定會取荊州。”


    “我們該怎麽辦呢?”


    龐統說道:


    “主公不必憂慮。”


    “有孔明坐鎮荊州,東吳不敢貿然進犯。”


    “主公可以寫信給劉璋,借口說:‘曹操攻打孫權,孫權向荊州求援。’”


    “‘我們與孫權如唇齒相依,理應援助。’”


    “‘張魯隻守不攻,絕不會冒犯我們的邊界。’”


    “‘我現在計劃率兵返迴荊州,與孫權聯手抗曹,但兵力不足,糧草短缺。’”


    “‘希望念在同宗之情,立即派遣三四萬精兵,十萬斛糧草相助,不可耽誤。’”


    “如果劉璋同意提供兵馬糧草,我們再另作打算。”


    劉備采納了建議,派人前往成都。


    使者到了關前,楊懷和高沛得知此事,於是安排高沛守關,楊懷則陪同使者進入成都,將書信呈給劉璋。


    劉璋看完信後,問楊懷為何隨使者一同前來。


    楊懷迴答:


    “是為了這封信。”


    “劉備自從來到益州,廣施恩德收買人心,其用意極不單純。”


    “現在他請求援助軍馬糧草,千萬不可答應。”


    “如果答應,就等於火上澆油。”


    劉璋說道:


    “我與劉備有兄弟之情,怎麽能不幫助他呢?”


    這時,一人出列說道:


    “劉備是梟雄,長時間留在益州而不離去,這就等同於縱虎入室。”


    “現在再給他軍馬糧草,這無異於給老虎插上翅膀。”


    眾人望向發言的人,原來是零陵烝陽人劉巴,字子初。


    劉璋聽了劉巴的話後,猶豫不決。


    這時黃權又極力勸諫,劉璋最終決定撥出四千老弱士兵、一萬斛糧草,並寫信派人迴複劉備。


    同時命令楊懷和高沛嚴守關隘。


    劉璋的使者抵達葭萌關,將書信交給劉備。


    劉備看完信後大怒,說道:


    “我為你抵禦敵人,費心勞力,你卻積財吝賞,這怎麽讓士卒為你賣命!”


    說罷撕毀了迴信,大聲咒罵,使者驚慌逃迴成都。


    龐統對劉備說道:


    “主公一向以仁義為重,如今毀信發怒,等於徹底斷絕了之前的交情。”


    劉備問道:


    “那現在該怎麽辦?”


    龐統說道:


    “我有三條計策,請主公選擇其一施行。”


    劉備問:


    “是哪三條計策?”


    龐統答道:


    “現在立即選出精兵,晝夜兼程直接襲擊成都,這是上策。”


    “楊懷、高沛是益州的名將,各自率軍駐守關隘。”


    “主公可以假意聲稱要迴荊州,二將聽聞後必定前來送行,趁機將他們擒殺,奪下關隘,先占領涪城,再進攻成都,這是中策。”


    “如果覺得上策過於倉促,中策也不滿意,那就退迴白帝城,連夜趕迴荊州,暫時放棄益州,日後再圖進取,這是下策。”


    “但如果遲疑不決,最終將陷入困境,無力迴天。”


    劉備說道:


    “上策過於倉促,下策過於拖延,中策不急不緩,最為合適,就按中策行事。”


    劉備於是寫信給劉璋,稱曹操已派部將樂進率軍到青泥鎮,荊州將領難以抵擋,他必須親自趕迴應戰,來不及當麵告辭,隻能書信致意。


    這封信送到成都後,張鬆聽說劉備打算迴荊州,誤以為是劉備真心放棄益州,便寫了一封信準備派人送給劉備。


    正巧他的哥哥張肅,時任廣漢太守,來訪。


    張鬆急忙將信藏在袖中,陪同張肅談話。


    張肅見張鬆神情恍惚,心中起了疑惑。


    張鬆拿出酒來與張肅共飲,席間相互敬酒,不料那封信不小心從袖中掉在地上,被張肅的隨從拾起。


    酒席散後,隨從將信呈給張肅。


    張肅打開一看,信中大致寫道:


    “我先前向皇叔進言,絕無虛妄之處,怎奈遲遲未能行動?‘逆取順守’,自古以來為人所推崇。”


    “如今大局已在掌握之中,怎能棄此良機而迴荊州呢?”


    “若真如此,我聽聞後簡直如失所依。”


    “此信到達之日,請即刻發兵。”


    “我將在內部接應,切勿錯失良機!”


    張肅看完信後大吃一驚,說道:


    “我弟弟竟幹出這種滅門之事,豈能不稟告!”


    連夜帶著信件去見劉璋,詳述弟弟張鬆與劉備勾結、圖謀獻出益州的事情。


    劉璋看罷信後勃然大怒,說:


    “我平日從未虧待他,怎麽他竟敢背叛我,意圖謀反!”


    於是下令逮捕張鬆及其家人,將他們全部斬首示眾。


    後人對此事感歎不已,作詩歎道:


    一覽無遺世所稀,誰知書信泄天機。


    未觀玄德興王業,先向成都血染衣。


    劉璋處決了張鬆後,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對策,說道:


    “劉備意圖奪取我的基業,如今該怎麽辦?”


    黃權迴答道:


    “事不宜遲,應立即派人通知各處關隘,加強兵力守衛,絕不允許荊州的任何一人一騎通過關口。”


    劉璋采納了黃權的建議,當夜便火速派人傳達命令,將檄文送往各個關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