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和蔡京自然樂見這樣的結果。童貫在意的是與西夏,北遼的戰事,同時他還在暗中接觸北遼東北的女真部落,他們已經開始起事反遼,建國也是遲早之事,與之結盟,共伐北遼,或許能一舉奪迴燕雲十六州。


    剿多少匪寇才能比得上收迴燕雲十六州的功勞,那可是能青史留名的,甚至會被宋廷封為異姓王,畢竟神宗皇帝曾言“能夠收複燕雲十六州的人,即使是不姓趙,也可以封他為王。”


    童貫無論如何也拒絕不了這樣的誘惑。


    而蔡京則是一心收斂錢財,隻想握住手中的權力,安度晚年,在他心中隻要官家不倒,他就能享受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水寇一事,官家都遺忘了,他又何必添堵呢。


    最鬱悶的則是高俅,他雖貴為太尉,但沒有樞密院的調令,他也無法調兵遣將,空有怨氣,卻無處撒。


    宿元景求見官家不得,來尋老師監正劉羲叟解惑。


    隻是他義憤填膺的前來,離去之時卻是失魂落魄。老師的聲音在他腦海中迴響。


    “天意不可違,大事不可逆!”


    “宋廷積重難返,已無良藥可醫。”


    “各地龍蛇起陸,王朝末年不過如此。”


    “煥章而今效力水泊梁山……”


    宿元景晃了晃腦袋,將雜亂的思緒甩出去,有他在一日,定要護住宋廷一日,這就是他的道。


    將起的戰事被無形的大手消弭,水泊內的柴進自然對此不知道,但這不妨礙梁山的快速發展。


    而鄆城知縣終是未等到上司的到來,朱仝的生死去留,皆在他一言而定,在宋江不停地求情之下,朱仝被刺配大名府!


    於梁山腳下經過之時,柴進,武鬆,花榮,雷橫幾人還特意為他送行,打賞了兩名防送公人,特意囑托他們照顧好朱仝,兩人攝於梁山威勢,自然是忙不迭地答應。


    “此一別,也不知何時能再相見。”雷橫與朱仝十幾年的兄弟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大名府!也是一個風雲際會之地,玉麒麟盧俊義,浪子燕青,急先鋒索超,對了,還有奇人活地圖許貫忠,此人還曾是武狀元,不知能否尋得此人相助。”柴進暗忖道。


    武鬆看著遠去的戴枷,穿鐐朱仝的背影,揚聲道:“隻要不是生離死別,終有再相見之日。”


    因為一直擔心宋廷派兵圍剿梁山,柴進等人始終未離開梁山半步,一刻不停地訓練著戰兵,甚至連中秋佳節都在緊鑼密鼓中渡過。


    直到魏宏和溫川管轄的俘虜全都改造成梁山軍,也不見宋廷派兵圍剿。梁山的練兵狂潮才有所收斂。


    這些時日的募兵,練兵的成效顯而易見。除卻轉化俘虜之外,八百裏水泊附近的縣城,均有青壯百姓投效梁山。


    如今梁山內戰兵已突破至一萬三千人!人一過萬,無邊無際。柴進曾在大營之中的點將台上麵對這一萬三千戰兵,深有其感,同時豪氣衝天。


    他在那一刻體會到了男人真正的浪漫!


    除卻普通青壯投效,也有諸多綠林上的英雄好漢,紛紛慕名而至,更甚至柴進收到了王慶和方臘的招攬信。


    倒也有上應天罡地煞星命之人投效。分別是寇州枯樹山強人,喪門神鮑旭,引得七八百好漢,並二三百良馬上山;黃門山四傑:摩雲金翅歐鵬,神算子蔣敬,鐵笛仙馬麟,九尾龜陶旺四人引兵五六百人,盡起錢糧,燒毀黃門山營寨前來投效。


    五人皆是仰慕梁山的名聲,又在得知梁山之主是滄州柴進大官人之後,再無顧慮,速來投效,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們麾下的小嘍囉在得知投靠水泊梁山之後,比他們這些頭領都顯得興奮。


    喪門神鮑旭,長相十分兇惡,善使一把闊劍,倒與鎮三山黃信的手段差不多,隻是不善騎馬,步戰十分驍勇!


    摩雲金翅歐鵬,守把大江的軍戶出身,水上功夫也是不錯,因惡了長官,才不得以出逃江湖,最終落匪在黃門山,拉起了幾百人的隊伍,劫富濟貧。


    神算子蔣敬,也是一名落科舉子,能文能武,頗有韜略,精通數算。同樣是屢試不第,一氣之下做了強人。


    鐵笛仙馬麟本是幫閑出身,善使滾地刀法,以吹鐵笛而名聲大噪,但終是毫無出路,後來心一橫,行走江湖,從建康府至黃門山,與歐鵬意氣相投,便入夥做了強人。


    九尾龜陶宗旺莊家佃戶出身,有的是力氣,也不會使用什麽武器,倒是幹農活用的鐵鍬使得很是順手,他被豪紳地主逼得毫無生路,一怒之下,用鐵鍬將地主拍死,流浪江湖,得歐鵬收留,便留在了黃門山。


    柴進得此五人來投自然也是大喜,甚至為此大宴數日慶祝,本想著能得到更多好漢來投,沒想到卻是等來了王慶與方臘的招攬書信。


    先到梁山的是方臘麾下的大將龐萬春,有‘小養由基’的諢號,隨行而來的有數十名精壯大漢!


    渡過水泊,上山之後得見柴進等頭領,但是龐萬春的眼神落在鄧元覺身上時,明顯停頓了一下。


    但他反應極快,而是朗聲道:“沒想到大官人竟然還招攬到我南方有名的大和尚‘寶光如來’鄧元覺大師。”


    鄧元覺則是摸著光溜溜的腦袋,有些疑惑道:“你竟然知道俺?”


    柴進其實不在乎他們認識與否,隻要能為他所用就行。雖然他早就察覺到鄧元覺的別有用心,但一直都未拆穿,反而任其留在水泊梁山,沒有區別對待。


    而今他與魯智深的關係簡直親密的不能再親密,巧之又巧的是每當他用摩尼教大力一脈的教義教化魯智深之時,總會激發魯智深體內的金丹舍利自動與其論道。


    這樣的結果就是,這幾個月的時間下來,鄧元覺非但沒有將魯智深拉到摩尼教中,自己所領悟的大力教義也是麵目全非,更接近於純正的佛門金剛功法。


    麵對鄧元覺的詢問,龐萬春並沒有感到意外,他投效方臘之時,鄧元覺已上梁山,他也隻是看過其畫像而已。


    “自然,大師的名號現在在江南所傳甚廣。”龐萬春笑道,於摩尼教中,他最不反感的就是寶光如來鄧元覺。


    鄧元覺憨憨一笑,並沒有揣度龐萬春此來的深意。


    隨後龐萬春將目光肩上趴著一隻神駿海東青的青年將領,他略有些興奮道:“想來閣下就是小李廣花榮了吧,聽聞你神射無雙,龐某想向你討教一二。”


    花榮笑道:“不敢言教,比試一二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武水滸,打造最強水泊梁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鴿並收藏仙武水滸,打造最強水泊梁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