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重重宮門,於睿思殿中,高俅終見官家趙佶。


    身著青色道袍,金帶束腰,趙佶緩緩收功,睜開雙眼的一刹那有雷弧跳動,看著階下畢恭畢敬的高俅,眼神中無悲無喜。


    “高愛卿,這個時間入宮,所為何事?”


    高俅俯首,抽泣道:“請官家為臣子做主?”


    “你身為殿前都太尉,誰還能欺負到你頭上?倒是彈劾你的奏章,朕收到了不少。”趙佶眼中漸漸有了人的神采。


    高俅四肢伏地,向前爬了一小段,聲淚俱下道:“臣對官家赤膽忠心,天地可鑒!那些人不過是嫉妒微臣。”


    “嗬嗬……好了,還不是你表忠心的時候,說說到底是什麽事?”


    “前段時間叛逃出京,斬殺微臣螟蛉之子的禁軍教頭林衝現身京東西路,濟州境內的水泊梁山……”


    “哦,水泊梁山?”趙佶心中一動,他對這個地方記憶猶新。


    最擅察言觀色的高俅聽出了官家聲音中的異樣,莫非官家早就知道這個地方?是誰能夠上達聖聽?


    高俅琢磨不定,轉而道:“濟州團練使黃安欲征剿水泊梁山,但出師不利,而後邀東平府都監董平,東昌府騎將張清,高唐州知府高廉相助,四州合兵一處,集兵八千餘人,但最後還是功虧一簣。”


    趙佶臉色陰晴不定,他想起了監正劉羲叟的那句:“大勢不可逆!”


    哪怕趙佶自那日起重拾《先天無極功》,同時參悟神霄雷法,但卻進境極緩,似乎他的心靈都被蒙塵一般。


    縱使林靈素和龍虎山天師合力施為,也不過是隻換得那一晚清明,從劉羲叟老監正所展現出來的朦朧歲月碎片中,他恍惚中看到了皇室和宋廷的無能為力。


    但現在他幾乎將那晚的經曆忘得一幹二淨,唯知自己的最寵愛的女兒趙福金在梁山,似乎出自他的決策。


    高俅用眼角的餘光能看到官家略顯糾結的神色,但是螟蛉之子身死,高廉被殺,連續失去兩個親人,他已顧不得那麽多。


    “四州主將或被擒,或被殺,而後梁山水寇更是扮成官軍,騙開州城城門,將城內的富紳,糧倉洗劫一空,揚長而去。”


    趙佶聞言,冷聲道:“一群廢物,蛀蟲,八千人征剿水寇,反而大敗而迴,朕到底養了一群什麽東西?”


    高俅瑟瑟發抖,道:“水寇猖狂,絲毫不將官府放在眼裏,臣請調精兵剿滅之,以鎮軍威。”


    “調兵遣將一事,明日於樞密院議事,若確定出兵,再選任帥臣將兵。”趙佶沉吟道。


    高俅隻得領命,如今的樞密使是媼相童貫,嚴格意義上他是高俅的上司,看來還有與他通通氣。


    高俅並未急著告退,而是又與官家講了一些趣事,特別是蹴鞠方麵的樂事,直到官家興盡,他才告退出宮。


    次日,官家召集了樞密使童貫,太尉高俅,太師蔡京,及殿前都太尉宿元景四人議事。


    聽聞濟州水寇連破四州府城之後,幾人臉色各異。童貫麵露不屑,他雖是太監出身,但也頗有韜略,屢立戰功,十分看不起水寇強盜。


    蔡京好似老狐狸一樣,雙眼微眯,處在半睡半醒之間;最後一人宿元景為人剛正不阿,是其他幾人的老對頭。


    對於高俅所說的濟州水寇,宿元景並未正麵應對,而是語氣沉重道:“天下盜賊蜂蛹四起,何止濟州梁山水泊一處。江南有匪名為方臘,於皇家漆園起義,擁兵數萬,攻城掠縣,傳聞即將合圍杭州城,背後隱約是摩尼教在死灰複燃;


    還有河東路威勝州有獵戶田虎起義,攻占了威勝州及周邊縣城,據皇城司的密報,此獠背後有遼國宗室的身影。”


    宿元景見無人接話,繼續說道:“還有那與淮地起事的王慶,想必此人,樞密使和太師兩位不陌生,此人也非同小可,已攻占五座軍州,坐擁十餘萬兵卒,其軍師是一個叫做李助的相師,據傳此人得到了前朝相師袁天罡的傳承,認為王慶有人主之相……”


    “放肆!”趙佶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為何從沒有人與他說過這些,他這些年聽到的都是海晏河清,一片盛世之景,趙家的天下何時走到了這一步。


    他注意到蔡京和童貫微變的臉色,便知宿元景所言不虛!


    “大宋河山原來已是千瘡百孔,為何朕聽到的都是歌功頌德的言語?你們還要瞞朕多久?”趙佶清冷的聲音仿佛來自地獄。


    蔡京和童貫眼神掃向宿元景,這幾個大寇他們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均沒有想到宿元景會將此事捅到官家麵前。


    他不應該接觸到這些密報才是,難道是司天監的那位在出招,眾所周知宿元景正是他最得意的學生。


    媼相童貫雖是太監,但人高馬大,嘴唇上更是有些許胡子,完全看不出他其實是一名太監。


    隻聽他中氣十足道:“稟官家,這些賊寇不過是一些芥蘚之疾,不足為慮,其危害遠不及西夏與北遼,為稟呈官家,也是不想官家為這些小事憂心。”


    宿元景高聲道:“這如何還是芥蘚之疾?難道要等到他們裂土稱王,與朝廷分庭抗禮,成長為國中國,才算是大寇嗎?”


    童貫怒視宿元景,兩人就此事在大殿之中吵了起來,甚至都忘記了官家趙佶還在場。


    蔡京幽幽地看著這一幕,眼角的餘光卻是注視著官家的神情變化,官家隻要不點他的名字,他就絕不會出聲。


    高俅看著兩位大佬鬥法,生怕戰火蔓延至己身,早就退身至蔡京身後,他從小人物一步步爬到現在這個地位,最不在乎的是臉麵,最在乎的也是臉麵。


    “夠了!這是朕的大殿,不是你們爭吵的地方!給你們三日的時光,討論出一個讓朕滿意的方案。”趙佶拂袖而去。


    等到趙佶遠去之後,蔡京才出聲道:“官家讓咱們商討出一個滿意的方案,三位若是不嫌棄,老夫在太師府恭候三位大駕光臨。”


    直到蔡京拄著拐杖離去,三人才異口同聲道:“老狐狸。”


    隨即又因為剛剛的默契而感到莫名的難受,各自仇視一眼,相繼出宮。


    三日之後,四人商討的方案並未讓趙佶滿意,又是三日,三日,三日……最後這件事竟被擱置起來,再無人提及。


    趙佶的心思又被帶到蹴鞠,書法,賞石,規建園林上,甚至《先天無極功》和神霄雷法的修煉也擱置起來。


    他已是忘卻梁山水寇一事,甚至忘卻了自己最寵愛的女兒順德帝姬趙福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武水滸,打造最強水泊梁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鴿並收藏仙武水滸,打造最強水泊梁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