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個好東西。


    但因為趙禎過於著急,因此在旁人看來,皇帝在玉津園裏的相關產業,吃相就不可避免的有些難看了。


    首先是他們急於營業的酒樓。


    在種世衡被釋放的當天,他就見到了一群工匠,在玉津園的外圍挖掘地基。


    他很好奇地向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那原來是準備建造幾座麵積很大的酒家。


    為人多少有些粗獷的種世衡,沒有細膩的發現酒家與酒樓的一字之差,更沒有咀嚼出這一字之差所代表的含義。


    因此直到十數天之後。當他發現那些地基上多出來的建築,竟然沒有一座超過三層時才驚奇的疑惑起來。


    他原本想到玉津園裏去打聽一下,無奈當天有人約他吃飯,因此也隻能作罷。


    好在他們相約的地點,正好是這幾家剛剛建起來的酒家。


    加上這是皇帝這樣的產業,相信愛打聽消息了,汴京市民一定對這其中的關竅了若指掌。


    因此種世衡的想著,待會兒吃酒的時候多轉動幾下耳朵,說不定就能夠解決一下心中的疑惑。


    於是,他立刻大步邁進了一家叫做桂香園的酒家。


    隻見這座與農家院子也沒什麽區別的酒家之中,除了幾排整齊的紅磚瓦房之外,就隻有一座稍高一些的二層小樓,外帶一連串也不知道是不是用來栓馬的棚子。


    因為好奇,種世衡和許多人一樣圍著這座院子轉了小半圈,知道請他吃飯的朋友到來才終於駐足。


    這位好心請他吃飯的人,正是前不久從報紙上看到過的桑懌。


    他因為在任上捕盜有功而被越次提拔。又因為皇帝的中立學堂,需要幾個文武雙全的好教師,而被宰相張知白推薦了過來。


    其實趙禎也曾經在奏折上看到過他的名字,甚至還專門詢問過中書的意思,若非如此張知白也不會貿然推薦這個多少有些人俠之氣的家夥。


    不過種世衡倒是和她很談得來。


    加上他在玉津園裏也小小的出過一檔子事情,因此前來職教的桑懌,便想從他這裏打聽一些內情也好,不至於在上任之後過於茫然。


    所以他們才有了這一次相約。


    不過,總是很很快發現了一件讓他始料不及的事情,原本他還想聽一聽周圍人的談話。


    但他很快發現吃飯的地方正是那一間又一間的紅磚瓦房。


    這大概是仿照雅間設置的,因此,每一間房都隻有單獨的一桌。


    若是隻有一桌的話,自然不會有旁人在場,無人在場,他還能夠聽到什麽消息呢?


    由此,他也隻能向商議打聽一些這其中的事情。


    這下可就有趣了,本來。是想向她打聽情況的桑懌,竟然不得不先迴答了他的疑惑。


    “你說的這件事情,我剛才進門的時候,聽人說起過,原因大概是這樣的。”


    說著,桑懌便解釋起了這幾座大院子的由來。


    很多圈子裏的人都知道,皇帝想要做一間酒樓已經很久了。


    雖然這最初是白永安的想法,但小皇帝對白先生的意見一向都是奉若圭臬的。


    隻是這件事情,並不像其他事情那樣順利。


    原因都是這樣的。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皇帝的關係,中立學堂在酒樓這方麵的準備,就擁有著豐富的資源。


    廚子、餐具,甚至果蔬酒水的采購渠道都是現成的,唯一缺少的就是個像樣的建築物,所以他們一開始的工作重點,難免就放在了這上麵。


    但他們很快發現,在木質建築時代,要想穩穩的建起一座漂亮的酒樓來,不但在選址選材方麵要花一番心思,還要在勞心勞力的建築過程完成之後,繼續費盡心思的進行裝修,直到為客人營造出一番雅俗共賞的氛圍。


    京城裏那些像樣子的酒樓,無一不是這樣的。


    然而那樣的典雅精致,又豈是朝夕可成的建築所能擁有?


    因此,預想當中的酒樓,即便加班加點的進行建設,恐怕也要等到後年才能夠投入運營。


    趙禎還記得和他的艾青們共同分潤紅利的,哪裏可能等得了那麽久?


    因此白永安等人隻好變通一下,雖然不放棄酒樓的建設和規劃,但也在玉津園附近,另辟蹊徑的建起了一連串的類似鄉間飯莊的酒家。


    這樣的酒家,在建設的時候當然不可能再去追求什麽裝修的精致,因此它必須另外尋求亮點,否則無以招攬足夠數量的客人。


    好在玉津園從來不缺少談資。


    剛剛被製作出來的紅磚和水泥,就成為了這一係列飯莊最大的賣點之一。


    於是一個個寬闊的院子就在玉津園的外圍被搭建起來,紅磚壘成的房屋,甚至沒有任何額外的裝點。


    由於投入的人工較多,加上工匠們並不需要額外掌握太多的建築技巧,所以這樣的院子,在三五天之後就被拉起來了好幾個。


    這還是臨近冬天太陽熱量不太夠的緣故,倘若換成是夏天,恐怕不用三天的功夫,就能夠把這些院子所用的水泥徹底烘幹。


    於是在十一月到來的時候,幾家大飯莊就同時開始營業——之所以分成幾家來經營,除了不想讓店小二送菜走上三裏路之外,趙禎和白永安等人也還殘存了一些營造競爭機製的想法。


    因此還鬧出了汴京城裏罕見的一幕。


    幾處酒家竟然選擇在同一天開業,旁人知道是好一場熱鬧,但他們相互之間怕是已經暗自較勁起來。


    隻可惜他們擁有的資源都差不多,比如說,玉津園裏產出的酒水,在他們每一家裏都是有售賣的。


    而因為冬天缺乏素食,葷菜價格又過高,以及廚師水平等等原因,許多人都沒有在太陽上浪費錢財的意思,反而是那些剛剛上市不久的酒水,引起了他們的普遍關注。


    就在種世衡和桑懌喝酒的時候,附近的幾桌客人就已經出現,因為喝醉而吵鬧起來的情況。


    種世衡還特意出去觀察了一下,不過他很快發現:隔著圍牆的另外一家院子裏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看來,肯定會有那麽幾波客人要摔碗砸筷子了,甚至還。有可能引發鬥毆,就是不知道鬥毆發生之後,趕過來處理的是不是開封府。


    種世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那是因為開封府一般是不會管城門之外的事情的,那是給力一個衙門管理的名字叫做,其長官稱之為提點開封府界公事。


    可玉津園畢竟離南熏門不遠,加上這裏又是皇帝的產業,所以開封府的薛奎也完全有可能派人來處理。


    他正好奇著,就聽隔壁的師太已經升級,仿佛還有人動了家夥事兒,嚇的許多人都狼吞虎咽,恐慌的情緒,甚至隔著院牆傳了過來。以至於在這邊用飯的幾桌客人都已經拔腿開溜了。


    總是很忍不住皺了皺眉,卻見另外一個方向上,走來了一位老者。


    他抖了抖胡子,怒不可遏的向手下吩咐了幾句,然後就把門一摔,都重新迴到了自己的飯局之中。


    種世衡隻覺得這個人有些臉熟,不過他還沒有反應過來,隔壁院子就傳來了開封府捕快們的大喊大叫。


    很快那幾個鬧事的人就被捉了出去,種世衡和桑懌,還忍不住走出院子去圍觀了一下。


    桑懌甚至還好奇的問:“開封府怎麽會來的這麽快呢?”


    周圍的人也有不少發出了類似的疑問。


    但最終隻有一個年輕書生低聲說出了答案。


    “我剛才看見薛大尹了好像。”


    所謂的大尹一般是對府尹的尊稱,開封府肯定不會有其他的府尹,因此,這年輕書生說的肯定是薛奎。


    周圍的人當然立即發出了恍然大悟的聲音。


    種世衡雖然也不外如事,但他的聲音當中卻包含著另外一層意思。


    剛才他看到的那位老者,雖然和幾年前稍微有些樣貌的區別,畢竟這個歲數的人是很容易變老的,但那個人的五官輪廓,尤其是那對花白的眉毛,基本上都可以幫助種世衡斷定,那人正是現任權知開封府薛奎。


    想不到堂堂朝廷高官,竟然也會來這飯莊一樣的酒家吃酒。


    看來吾皇的麵子還真是不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真不是穿越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著作佐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著作佐郎並收藏朕真不是穿越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