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分析下來,高中生趙禎終於知道了石景潤道核心想法。
隻是有一件事他想不明白。
“先生,白先生的想法您是怎麽知道的?那些審計會計之類的詞語,又是從哪裏聽來的?”
趙禎本來想直接說,原來先生也是穿越者,但那樣說也意味著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他在白永安麵前,尚且不願意表露身份,何況是初次見麵的石景潤了。
所以他的問題隻是打聽某些詞語以及信息的出處。
但很快,他的這類猜測就遭到了迎頭痛擊。
“我們昨天晚上連夜去拜訪過張修注,他可是陛下與白永安交流時的見證者,當然按照朝廷製度,那些話都是不應該傳出來的,不過,我大宋皇宮簡直就是個路上,有什麽是外邊的開封市民們打聽不到的嗎?聽說有人連陛下起居住的副本都能買到。”
趙禎嚇的一個哆嗦,首都居民的能量還真是大呀。
不過除了這小小的驚詫之外,趙禎心中更多的還是失望,原來這兩個人並不是穿越者,至少不是他想的那樣。
不過這也沒什麽左右,隻是見兩個比較有水平的人物而已,對於皇帝來說,評價才能幾乎就是他的基本功。
雖然,趙禎的這項基本功,距離能夠畢業的水平還有很遠。但他對此類事情顯然還是很有耐心的。
考教完石景潤之後,他就想著見識一下石中劍究竟如何武藝超群。
但他還沒有提出自己的要求,張知白就攔住他說:“石三郎的手段,那是用來保護陛下周全的,不能輕易在人前展現,以免被人識破破綻,到時若有閃失,吃虧的還得連帶陛下……”
宋代人特別喜歡用人的行第來稱唿,而且按照宋代習俗,父輩是親兄弟的孩子們是需要打通排便的。
這就導致一家當中經常會出現兩位數甚至三位數的編號。
至於那種數字比較小的編號,則成為了爛大街一樣的稱唿,因此縱然隻有幾個人在這裏談話,張知白也習慣性地在前麵加上姓氏。
趙禎來到這裏雖然沒有幾天的時間,但對這一點已經很熟悉了。
皇帝的近支宗室,就是那種沒事兒隻會生孩子的類型,三位數的編號在宗正寺裏能翻出好幾串來。
而且過上幾十年的話,類似的情況隻會更多。
畢竟現在人口基數少,偶然出現高產作物,也不過是那一兩隻而已。
石家顯然不是那種高產作物,但如果真像張知白說的那樣,這兩人是石中立的親戚,那麽石家的農作物質量可謂極高。
但無論怎麽說,今天的這份探望可以算作一個段落了。因為已經沒有什麽新鮮內容可看。
於是趙禎起身告辭,但張知白卻讓他帶上兩位石先生。
且不說這是老宰相的一片善意就說,石景潤道那一番見識也頗值得趙禎好好琢磨一下,有的時候人們離正確是如此之近,卻經常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與成功失之交臂。
尤其在高中生做物理和數學題的時候。
對此頗有感悟的趙禎,在兩套極為相似的方法麵前,必然還是要慎重的。
白永安既然講創新,那對造作器物就是極為重視的。
而石景潤既然也說,審計與會計對於他們的計劃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那麽多半把兩者混為一談也沒什麽不可以。
既如此,那就索性都做好了。
至於兩位姓石的先生,自然如張知白所說的一並帶走。
隻不過不能跟他一起迴宮,得找個地方安頓下來才是。
想來想去整個汴京最合適的地方,恰巧就是張知白曾經提到過的玉津園。
玉津園就在開封之南,距離也不遠,雖然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麽美景可看,但裏麵的一些珍禽異獸,大概也是最肥美的時候。
不過趙禎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輕易拿珍禽異獸開刀,倘若實在嘴饞了,獐子和露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因此他便和趙元儼以及兩位姓石的先生商量起來,幾人倒是自無不可,隻是路旁恰恰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他們稍稍改變了計劃。
“石延年,你這次可不能再喝醉了,你上次的酒錢就還沒給呢。”
眾人聽見有人大聲嗬斥,紛紛扭過臉去觀看,卻見一名酒樓老板正在街邊咆哮,被他訓斥的則是一名中年書生。
中年書生已經喝得醉醺醺的,顯然是就要不省人事了。
看來老板是擔心自己收不到酒錢,所以才在那裏大聲叫嚷。
他身邊還有人給他出主意:“下次,你得先把酒錢收了才能給他喝酒,要不然……”
話音未落,周圍便是一片撫掌大笑之聲。
就連那酒樓老板也跟著笑了起來。
隻有趙禎在那裏納悶。
“怎麽又一個姓石的?”
趙元儼也是無語,不過新來的那兩位先生卻已經笑出了聲。
“官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個本家我們也是認識的,而且交情也不淺,恐怕還在張修注之上。不過此人雖然經常喝的爛醉,卻在文章詩詞上是不乏造詣。以後他要是寫了像樣的文章,我二人會盡快拿給專家看的。”
“那謝謝兩位先生了。”
趙元儼忽然替趙禎迴答說。
兩人先是一愣,心說官家都已經那麽大了,這點禮節應對上的小事,又何須他這個皇叔代勞?
但他們立刻就又聽到了趙元儼的聲音:“在外麵的時候,你們隻需稱唿六郎為舍人,連衙內都不要叫。醫藥是這都記不住的話,就幹脆叫小員外。”
“知道了。”
石景潤笑道:“大王考慮的極是,左右陛下隻是出來看一看,倘若不去那種危險醃臢的地方,普通富貴人家的身份,就足夠饞倒很多事情了,”
“石先生說的有見地。”
趙元儼又應了一聲,但就此不再多說話。
因為他留意到遠處的那個石延年好像要撒酒瘋。
或許是周圍爆發出來的哄笑聲把石延年激怒了,這家夥竟然忽然起身,一下子將酒桌掀翻,並且把酒壇也摔在了地上,指著周圍人的鼻子罵道:“你們知道什麽……”
石景瑞在馬車裏立刻皺起眉來,趙元儼幹脆捂住耳朵,沒心情聽一個酒癲子的講道理。
隻有石中劍似乎對兜裏特別感興趣,但他卻是一言不發的坐在原地,什麽都不多加以表達。
趙禎卻在這個時候跳下了馬車,快步走到了石延年身後,掏出一串銅錢來,遠遠的丟給店家說道:“酒錢我替他給你結了,人我要帶走。”
店家不知道他的來路周圍的鄉親們更是不願多管閑事,既然酒錢已經結了,他們自然不會輕易得罪一位身著華服的貴公子
更何況那位貴公子的惡仆已經衝上前去,將石延年拎到了馬隊上
石延年還沒反應過來,大聲叫嚷著什麽,卻見剛才的那個少年已經慢慢轉迴,嗬斥道:“今天我剛拜了一位先生,他與你有救,正準備請你去喝酒,不過酒是不能白喝的,你得替我辦件事情,懂了嗎?”
石延年見他沒有什麽惡意,反而還和自己小有淵源,加之又給自己付了酒錢,就勉強擠出笑容來問道:“小兄弟,你讓我做什麽事?”
“先生既然是有些文化的,他若無意功名的話,不如到我的學堂裏去教書,我那裏會聚集很多孩子,他們但凡有個有錢的父母,便可以讓先生不至於餓死。”
石延年瞪大眼睛,他幾時淪落到需要擔心餓死的地步了。
於是忽然在馬背上哈哈大笑起來笑完了卻又掙紮的想要跳下來,擺脫這個無知貴公子的束縛。
但趙禎的那名侍衛因為沒有得到明確的命令並不肯將她放開,於是兩人竟然就這樣險些動起手來。
幸好,石景潤在這個時候跳下馬車,先是安撫了一下石延年,而後又對趙禎說道:“這位說起來也是張相的好友,小員外替他付了酒錢,可謂是給足了張相麵子。”
這話其實並不是在誇獎趙禎會辦事,而是在間接的提醒石延年,麵前的這位貴公子非同小可,讓他老老實實的不要在那裏瞎叫喚。
10年前早就已經喝醉了,哪裏還能夠聽得出如此委婉的提醒,當場就更加大聲的叫嚷起來。
這時候石中劍悠哉悠哉地站了出來,掄起巴掌就出在了他的後腦勺上,當場這家夥就像啞巴了一樣,沉沉的睡了過去。
這一幕看得周圍的百姓們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石中劍這才難得一見的開口說道:“朋友喝醉了,我讓他安靜些,以免吵到你們。”
這話剪輯的讓人感覺冰冷,但卻不知道為什麽又充滿了幽默,因此又有人笑了起來,直到它們眾人離開才有人恍惚覺得不妥,因問道:“那不是拐賣人口的販子吧?”
這一句話出口當場就有人嚇得掉到了桌子下麵。還有幾個人跳了起來,說是要到開封府去報官。
但不管他們要做什麽,趙振一行人此時都已經到了玉津園。
玉津園是有人踟躕的,其官職稱為提舉官。
因為事務比較清閑,且大部分正常公務都隻需要吏員辦理,所以,這種簡單的差事都會挑幾個宗室來做。
隻要是宗室,在今天這個場合裏就不需要趙禎親自出麵,八大王隻是把馬車的簾子掀了掀,將自己那張蒼老的臉露了出去,那幾個管事的小子輩兒,就老老實實的開門了。
不過他們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官家竟然會出現在馬車上。
趙禎在下車之後很有禮貌的和他們打了招唿,同時又叫他們去找些水來,將仍在昏迷的石延年也給弄醒了。
說起來石延年也並不是個好相與的,他現在的官方身份是一個武官,雖然隻是個八品的三班借職還是三班差事,但如若得到一個明確的指掌手底下,恐怕就可以拉起一個指揮越百人的隊伍。
這種規模的隊伍,倘若在汴京城裏與人械鬥的話,估計是戰無不勝的,除非稀裏糊塗地闖進了某家軍營裏。
因此當著家夥被冷水潑醒之後,當即就語帶威脅說要好好收拾一下麵前這幾個人,看來他與石景潤之間的關係,也沒有石景潤描述的那樣親厚。
但石景潤還是笑著對他說:“我記得,你被朝廷授予3班借職的時候,因為覺得有是書生的體麵而不想救人,到最後還是張相勸你去的,怎麽現在我家小舍人想給你弄個體麵的工作,你反而還不願意了,要知道你隻需要吃了差遣,並不會丟了寄祿官的俸祿,就能夠在我們這家學堂裏另外拿一份薪水,而且如果你做得好的話,說不定還會賞你酒喝,你知道這是哪裏嗎?這裏是玉津園,知道什麽人才能來這裏嗎?”
這話聽起來像是個狗仗人勢的師爺,但對麵的那位石岩同誌,可能是因為酒喝多了的緣故,此時的腦迴路已經十分清奇,他全然沒有理會石景潤話語當中的任何暗示,隻是一個勁兒的問道:“那一個月給多少酒啊?”
“看你教的好不好,如果孩子們學的好,即便是禦酒也可以賞賜你一些。”
“好,這買賣我應下了。”
石延年答應一聲,給趙禎送出了一個滿意答案的同時,卻又因為酒勁發作而一頭栽倒在地,當場將趙禎嚇了一跳。
深唿吸了好幾下之後,趙禎終於緩了過來,她忍不住抱怨道:“張相是何等的文雅君子,怎麽會和這種人有交情?”
石景潤苦笑道:“這兩人何止有交情,張相為了他的事情,可謂是操碎了心,簡直就像多了一個兒子似的。”
這話聽得趙禎似有所思。
但是一旁的石中劍卻糾正道:“不是多了一個兒子,人家這叫忘年交。”
這話好像是張相自己的定性一般,惹得石景潤趕緊改口:“對對對,是忘年交,忘年交。”
說完之後他還小聲的嘟噥了一句:“還不如個兒子呢,也不能用來盡孝。”
這話意外的讓趙元儼笑了起來。
隻是有一件事他想不明白。
“先生,白先生的想法您是怎麽知道的?那些審計會計之類的詞語,又是從哪裏聽來的?”
趙禎本來想直接說,原來先生也是穿越者,但那樣說也意味著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他在白永安麵前,尚且不願意表露身份,何況是初次見麵的石景潤了。
所以他的問題隻是打聽某些詞語以及信息的出處。
但很快,他的這類猜測就遭到了迎頭痛擊。
“我們昨天晚上連夜去拜訪過張修注,他可是陛下與白永安交流時的見證者,當然按照朝廷製度,那些話都是不應該傳出來的,不過,我大宋皇宮簡直就是個路上,有什麽是外邊的開封市民們打聽不到的嗎?聽說有人連陛下起居住的副本都能買到。”
趙禎嚇的一個哆嗦,首都居民的能量還真是大呀。
不過除了這小小的驚詫之外,趙禎心中更多的還是失望,原來這兩個人並不是穿越者,至少不是他想的那樣。
不過這也沒什麽左右,隻是見兩個比較有水平的人物而已,對於皇帝來說,評價才能幾乎就是他的基本功。
雖然,趙禎的這項基本功,距離能夠畢業的水平還有很遠。但他對此類事情顯然還是很有耐心的。
考教完石景潤之後,他就想著見識一下石中劍究竟如何武藝超群。
但他還沒有提出自己的要求,張知白就攔住他說:“石三郎的手段,那是用來保護陛下周全的,不能輕易在人前展現,以免被人識破破綻,到時若有閃失,吃虧的還得連帶陛下……”
宋代人特別喜歡用人的行第來稱唿,而且按照宋代習俗,父輩是親兄弟的孩子們是需要打通排便的。
這就導致一家當中經常會出現兩位數甚至三位數的編號。
至於那種數字比較小的編號,則成為了爛大街一樣的稱唿,因此縱然隻有幾個人在這裏談話,張知白也習慣性地在前麵加上姓氏。
趙禎來到這裏雖然沒有幾天的時間,但對這一點已經很熟悉了。
皇帝的近支宗室,就是那種沒事兒隻會生孩子的類型,三位數的編號在宗正寺裏能翻出好幾串來。
而且過上幾十年的話,類似的情況隻會更多。
畢竟現在人口基數少,偶然出現高產作物,也不過是那一兩隻而已。
石家顯然不是那種高產作物,但如果真像張知白說的那樣,這兩人是石中立的親戚,那麽石家的農作物質量可謂極高。
但無論怎麽說,今天的這份探望可以算作一個段落了。因為已經沒有什麽新鮮內容可看。
於是趙禎起身告辭,但張知白卻讓他帶上兩位石先生。
且不說這是老宰相的一片善意就說,石景潤道那一番見識也頗值得趙禎好好琢磨一下,有的時候人們離正確是如此之近,卻經常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與成功失之交臂。
尤其在高中生做物理和數學題的時候。
對此頗有感悟的趙禎,在兩套極為相似的方法麵前,必然還是要慎重的。
白永安既然講創新,那對造作器物就是極為重視的。
而石景潤既然也說,審計與會計對於他們的計劃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那麽多半把兩者混為一談也沒什麽不可以。
既如此,那就索性都做好了。
至於兩位姓石的先生,自然如張知白所說的一並帶走。
隻不過不能跟他一起迴宮,得找個地方安頓下來才是。
想來想去整個汴京最合適的地方,恰巧就是張知白曾經提到過的玉津園。
玉津園就在開封之南,距離也不遠,雖然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麽美景可看,但裏麵的一些珍禽異獸,大概也是最肥美的時候。
不過趙禎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輕易拿珍禽異獸開刀,倘若實在嘴饞了,獐子和露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因此他便和趙元儼以及兩位姓石的先生商量起來,幾人倒是自無不可,隻是路旁恰恰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他們稍稍改變了計劃。
“石延年,你這次可不能再喝醉了,你上次的酒錢就還沒給呢。”
眾人聽見有人大聲嗬斥,紛紛扭過臉去觀看,卻見一名酒樓老板正在街邊咆哮,被他訓斥的則是一名中年書生。
中年書生已經喝得醉醺醺的,顯然是就要不省人事了。
看來老板是擔心自己收不到酒錢,所以才在那裏大聲叫嚷。
他身邊還有人給他出主意:“下次,你得先把酒錢收了才能給他喝酒,要不然……”
話音未落,周圍便是一片撫掌大笑之聲。
就連那酒樓老板也跟著笑了起來。
隻有趙禎在那裏納悶。
“怎麽又一個姓石的?”
趙元儼也是無語,不過新來的那兩位先生卻已經笑出了聲。
“官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個本家我們也是認識的,而且交情也不淺,恐怕還在張修注之上。不過此人雖然經常喝的爛醉,卻在文章詩詞上是不乏造詣。以後他要是寫了像樣的文章,我二人會盡快拿給專家看的。”
“那謝謝兩位先生了。”
趙元儼忽然替趙禎迴答說。
兩人先是一愣,心說官家都已經那麽大了,這點禮節應對上的小事,又何須他這個皇叔代勞?
但他們立刻就又聽到了趙元儼的聲音:“在外麵的時候,你們隻需稱唿六郎為舍人,連衙內都不要叫。醫藥是這都記不住的話,就幹脆叫小員外。”
“知道了。”
石景潤笑道:“大王考慮的極是,左右陛下隻是出來看一看,倘若不去那種危險醃臢的地方,普通富貴人家的身份,就足夠饞倒很多事情了,”
“石先生說的有見地。”
趙元儼又應了一聲,但就此不再多說話。
因為他留意到遠處的那個石延年好像要撒酒瘋。
或許是周圍爆發出來的哄笑聲把石延年激怒了,這家夥竟然忽然起身,一下子將酒桌掀翻,並且把酒壇也摔在了地上,指著周圍人的鼻子罵道:“你們知道什麽……”
石景瑞在馬車裏立刻皺起眉來,趙元儼幹脆捂住耳朵,沒心情聽一個酒癲子的講道理。
隻有石中劍似乎對兜裏特別感興趣,但他卻是一言不發的坐在原地,什麽都不多加以表達。
趙禎卻在這個時候跳下了馬車,快步走到了石延年身後,掏出一串銅錢來,遠遠的丟給店家說道:“酒錢我替他給你結了,人我要帶走。”
店家不知道他的來路周圍的鄉親們更是不願多管閑事,既然酒錢已經結了,他們自然不會輕易得罪一位身著華服的貴公子
更何況那位貴公子的惡仆已經衝上前去,將石延年拎到了馬隊上
石延年還沒反應過來,大聲叫嚷著什麽,卻見剛才的那個少年已經慢慢轉迴,嗬斥道:“今天我剛拜了一位先生,他與你有救,正準備請你去喝酒,不過酒是不能白喝的,你得替我辦件事情,懂了嗎?”
石延年見他沒有什麽惡意,反而還和自己小有淵源,加之又給自己付了酒錢,就勉強擠出笑容來問道:“小兄弟,你讓我做什麽事?”
“先生既然是有些文化的,他若無意功名的話,不如到我的學堂裏去教書,我那裏會聚集很多孩子,他們但凡有個有錢的父母,便可以讓先生不至於餓死。”
石延年瞪大眼睛,他幾時淪落到需要擔心餓死的地步了。
於是忽然在馬背上哈哈大笑起來笑完了卻又掙紮的想要跳下來,擺脫這個無知貴公子的束縛。
但趙禎的那名侍衛因為沒有得到明確的命令並不肯將她放開,於是兩人竟然就這樣險些動起手來。
幸好,石景潤在這個時候跳下馬車,先是安撫了一下石延年,而後又對趙禎說道:“這位說起來也是張相的好友,小員外替他付了酒錢,可謂是給足了張相麵子。”
這話其實並不是在誇獎趙禎會辦事,而是在間接的提醒石延年,麵前的這位貴公子非同小可,讓他老老實實的不要在那裏瞎叫喚。
10年前早就已經喝醉了,哪裏還能夠聽得出如此委婉的提醒,當場就更加大聲的叫嚷起來。
這時候石中劍悠哉悠哉地站了出來,掄起巴掌就出在了他的後腦勺上,當場這家夥就像啞巴了一樣,沉沉的睡了過去。
這一幕看得周圍的百姓們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石中劍這才難得一見的開口說道:“朋友喝醉了,我讓他安靜些,以免吵到你們。”
這話剪輯的讓人感覺冰冷,但卻不知道為什麽又充滿了幽默,因此又有人笑了起來,直到它們眾人離開才有人恍惚覺得不妥,因問道:“那不是拐賣人口的販子吧?”
這一句話出口當場就有人嚇得掉到了桌子下麵。還有幾個人跳了起來,說是要到開封府去報官。
但不管他們要做什麽,趙振一行人此時都已經到了玉津園。
玉津園是有人踟躕的,其官職稱為提舉官。
因為事務比較清閑,且大部分正常公務都隻需要吏員辦理,所以,這種簡單的差事都會挑幾個宗室來做。
隻要是宗室,在今天這個場合裏就不需要趙禎親自出麵,八大王隻是把馬車的簾子掀了掀,將自己那張蒼老的臉露了出去,那幾個管事的小子輩兒,就老老實實的開門了。
不過他們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官家竟然會出現在馬車上。
趙禎在下車之後很有禮貌的和他們打了招唿,同時又叫他們去找些水來,將仍在昏迷的石延年也給弄醒了。
說起來石延年也並不是個好相與的,他現在的官方身份是一個武官,雖然隻是個八品的三班借職還是三班差事,但如若得到一個明確的指掌手底下,恐怕就可以拉起一個指揮越百人的隊伍。
這種規模的隊伍,倘若在汴京城裏與人械鬥的話,估計是戰無不勝的,除非稀裏糊塗地闖進了某家軍營裏。
因此當著家夥被冷水潑醒之後,當即就語帶威脅說要好好收拾一下麵前這幾個人,看來他與石景潤之間的關係,也沒有石景潤描述的那樣親厚。
但石景潤還是笑著對他說:“我記得,你被朝廷授予3班借職的時候,因為覺得有是書生的體麵而不想救人,到最後還是張相勸你去的,怎麽現在我家小舍人想給你弄個體麵的工作,你反而還不願意了,要知道你隻需要吃了差遣,並不會丟了寄祿官的俸祿,就能夠在我們這家學堂裏另外拿一份薪水,而且如果你做得好的話,說不定還會賞你酒喝,你知道這是哪裏嗎?這裏是玉津園,知道什麽人才能來這裏嗎?”
這話聽起來像是個狗仗人勢的師爺,但對麵的那位石岩同誌,可能是因為酒喝多了的緣故,此時的腦迴路已經十分清奇,他全然沒有理會石景潤話語當中的任何暗示,隻是一個勁兒的問道:“那一個月給多少酒啊?”
“看你教的好不好,如果孩子們學的好,即便是禦酒也可以賞賜你一些。”
“好,這買賣我應下了。”
石延年答應一聲,給趙禎送出了一個滿意答案的同時,卻又因為酒勁發作而一頭栽倒在地,當場將趙禎嚇了一跳。
深唿吸了好幾下之後,趙禎終於緩了過來,她忍不住抱怨道:“張相是何等的文雅君子,怎麽會和這種人有交情?”
石景潤苦笑道:“這兩人何止有交情,張相為了他的事情,可謂是操碎了心,簡直就像多了一個兒子似的。”
這話聽得趙禎似有所思。
但是一旁的石中劍卻糾正道:“不是多了一個兒子,人家這叫忘年交。”
這話好像是張相自己的定性一般,惹得石景潤趕緊改口:“對對對,是忘年交,忘年交。”
說完之後他還小聲的嘟噥了一句:“還不如個兒子呢,也不能用來盡孝。”
這話意外的讓趙元儼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