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離開了紐倫堡,下一站是巴登那邊,他在路上一直在規劃著資源,想著想著很突然的愣住。


    不是開玩笑,李奇是真的忘記了。


    後世講到德三的時候,都是講裝甲師何等的牛逼,就是講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也沒有多少得棍知道德三裝甲師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在質量和數量上比不過盟軍。


    就是到現在,李奇一直都在猶豫應該是有多少個裝甲師,然後每個裝甲師的坦克、裝甲車、汽車……等等配置上應該是怎麽個搭配法。


    李奇還真的沒有記錯,一開始德三的裝甲師基本都不是滿編,隻有極為少數的兩個裝甲師坦克數量算是充足了一些,但在卡車的配置上其實是嚴重不足的狀態。


    德三的閃擊戰打出了華麗麗的成績,大部分是因為德三的士兵素質真的沒話說,他們用數量和質量都差於盟軍的兵器,打出了絕對華麗的戰績。


    地麵部隊能夠有那麽華麗的戰績,那是沒有離開空軍的配合。要清楚的知道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德三的空軍在一些飛機的性能上真的要優於盟軍,就是飛機的航程上存在巨大的缺陷。在轟炸機上麵,有賴於斯圖卡ju—87的存在,德三空軍在掌控製空權後,不管是定點清除還是在摧毀坦克上麵,表現真的是誇張極了。


    當然了,斯圖卡ju—87要是失去了其它飛機的護航,死得也真心是足夠慘,一切隻因為它的航速真的不高,雖然是有機槍,可是在空戰格鬥上壓根就不存在什麽靈活性。結果是什麽?是發生兩個中隊的斯圖卡ju—87在執行任務的途中遭遇英國的颶風,三架颶風上演了對斯圖卡ju—87的屠殺。


    李奇多少對空軍還是懂行,至少斯圖卡的設計上,於航速方麵還真的就是故意沒有追求,那是因為斯圖卡在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俯衝轟炸機。


    俯衝轟炸機啊,對於速度有著嚴格的控製,並不是說飛行速度越快越好,老手或許是能夠控製好飛行速度,但是菜鳥可就未必。這樣一來,對斯圖卡的飛行速度控製就存在必要,免得一個不留神好好的俯衝轟炸成了一去不迴。(這事真有)


    斯圖卡係列,德意誌的空軍自然是必須要有,真的是沒有一款比在開戰前期能夠與斯圖卡相比的轟炸機好使了。


    在其它的飛機上麵,李奇也早有相關的發展計劃,特別是在截擊機、多用途機、戰術水平轟炸機。沒得說的是109和190係列肯定要有,但怎麽去增加航程成了首要的關鍵。同時,因為109和190都是走的bz路線,德意誌的空軍肯定也要有一款中低空可以用於纏鬥的戰鬥機。


    飛機的設計上麵充滿了各種科學,所以……


    “多用途機可以辦到,但是因為是多用途,性能……”梅塞施密特一臉的糾結:“肯定不會有多麽的優異。”


    那是絕對的事情了,哪有可能萬金油又足夠的優秀呢?基本上一款戰鬥兵器都有它專門被加強的方麵,比如在爬高上麵。


    德意誌空軍的飛機,一般就是在爬高的設計上下功夫,所以玩的就是bz戰術。可是這樣的飛機一旦是在中低空纏鬥,那絕對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


    “我們需要可以在中低空獲得優勢的飛機。”李奇手裏捧著一杯茶,可不是被英國人玩壞了的紅茶,是綠茶。他抿了一口,說道:“可以和俄羅斯民主聯邦,或者是日本也行,和他們合作研製。”


    俄羅斯民主聯邦繼承了沙俄皇室的遺產,除了歐洲精華地區被蘇俄占了去,但很多科研人員都是投奔了過去。那是與蘇俄的政治環境有關,也是科研人員的出身因素。


    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前期,隻要是能夠成為科學家的人才,又有誰是真的貧民出身?貧民家庭有錢培養嗎?沒有的。


    蘇俄要悲劇了!俄羅斯民主聯邦沒有死掉,似乎還能繼續活下去的模樣,但凡是中產階級和富貴出身的俄國人,有條件有機會肯定是跑到俄羅斯民主聯邦,不會留在蘇俄等著什麽時候成了某分“指標”上的名單,被午夜敲開門,然後一去不複返。


    到了1927年的年尾,從蘇俄跑到俄羅斯民主聯邦的俄國人多到難以想象,不止是中產階級或者以上,其實平民也在大量的逃。


    蘇俄和俄羅斯民主聯邦就出現了詭異的一幕,蘇俄那邊大批量的人逃往俄羅斯民主聯邦,然後俄羅斯民主聯邦這邊也有大批的人在逃往蘇俄,要是不計較個體,按照民族來算,等於是在互相搬家,各自尋找認為合適的生活。


    “他們有想要從我們這邊得到的,我們有希望從他們那裏借鑒的。”李奇就覺得‘拉’係列前期非常不錯,然後‘雅格’也可以期盼一下,小東洋那邊就真的沒有比‘零’更加合適的了。他看著赫爾曼.戈林,說道:“由你負責這一部分?”


    赫爾曼.戈林其實是極度渴望可以在空軍部門插一腳,可是前有李奇這麽個領袖加總理,後麵還有一個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他可以說算是悲劇得很。


    現在,李奇開口讓赫爾曼.戈林去管其中的一部分,還是和俄羅斯民主聯邦或日本?他想了想埃裏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隻剩下猛點頭沒有其它了。


    李奇也是真的覺得赫爾曼.戈林可以在發展空軍上麵多出點力。當然,他並不會任由赫爾曼.戈林亂搞,赫爾曼.戈林在資源的運用上非常不錯,但是對空軍的構思就真的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領袖,是研製中低空的戰鬥機?”赫爾曼.戈林真的是相當興奮,他突然想到了什麽似得又有些糾結:“可是……我要在勞工部那邊……,怎麽能長久不在國內呢?”


    李奇“嗬嗬”笑了一下,說道:“找個居中聯絡的。另外,有必要就乘飛機來迴跑吧。”


    赫爾曼.戈林還真的就有合適的人選,是一個叫阿爾貝特.凱塞林的人物。說起來,他還是經過李奇的介紹認識的阿爾貝特.凱塞林,然後兩個人也就常年保持了聯絡。


    要知道一點,赫爾曼.戈林可不是曆史上的那個“胖子”了,不同的經曆造就不同的理想和野望。他現在可喊不出“天上能飛的都歸他管”,也不知道自己會取得什麽成就。他現在就覺得自己過得相當不錯,所想的就是能夠起到更多的作用,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是非常想要進入空軍部服役,至於能不能成為總司令……可就沒有這種奢望。


    其實全德意誌上下都有一點共識,要真的是恢複了空軍,空軍部的總司令人選除了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就真的沒誰了。


    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是超級王牌,在德意誌是國家英雄版的人物。不止是在德意誌,其它國家對於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印象也是好到了沒邊,要不怎麽會有一個偌大的“紅男爵”名頭。其實,比較主要的是,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一直是以正直和追求榮譽聞名。


    第一次世界大戰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沒死存活下來,那麽德意誌的空軍領袖除了他還有誰?真的是沒有誰了。


    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現在還是待在瑞典,除非是必要的時候根本就不會迴到本土。他本人對這個沒有任何的意見,甚至是感到非常的暢快和滿意。


    要知道一點,戰敗後的德意誌被限製了太多的東西,想要開戰鬥機那根本就是沒有可能。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在瑞典待得挺好,可以參與到飛機的設計,想的時候,不管是白天黑夜,他總是能夠讓人準備妥當,然後駕駛心愛的飛機翱翔天空。


    因為有李奇的安排,現在瑞典也是一個空軍研製強國了,是世界飛機競賽的第四呢!那麽多國家可以競爭個第四,還是一支顯得非常窮的瑞典,真心是令很多人跌破眼鏡。


    其實英國是知道德國搞得鬼,甚至法國也知道,但英國是打定主意有限度的放縱,法國佬抗議了幾次英國不幫忙,然後法國內閣是聖母和報複派來迴換,最後也就那個樣子了。


    “領袖,我將國內的工作做好,馬上就啟程。”赫爾曼.戈林現在幹活的動力十足,他負責的東西其實有點多,比如各處的勞工聘請和調派,然後是各個工廠的工作崗位安排。他像是抖了一下肩膀,又摸了摸自己油亮的七分頭:“也許會是跟領袖一塊的時間?”


    是了,李奇已經在做出訪俄羅斯民主聯邦的工作,比較詭異的是他要出訪需要得到英國和法國的首肯,從這裏也能看出戰敗後的德意誌該是多麽的操蛋。


    除非是德意誌真的不想要鳥英國或是法國,不然在很多事情上英國和法國在德意誌的事務上是擁有監督權。


    隨著國際社會的經濟越來越令人看不懂,資本開始變得緊縮,英國已經連續有兩三千國內持續出現大量工人下崗的浪潮。在1926年煤礦工人大罷工之後,英國的政局也出現了震動,工黨已經成為了主要的政治力量,甚至可以和老牌的貴族議員叫板。


    得幸虧是英國嚴格區分了上議院和下議院,貴族出身的上議員仍然可以最大程度的幹涉國政,平民出身的下議院議員隻能在很少的方麵指手畫腳。不過,隨著英國內閣一再改組,內閣中的平民出身的議員開始增多,導致英國的政治風向也開始出現變化。


    法國還是那個老樣子,高喊著“豬油”和“皿煮”向著混亂越行越遠,近期因為商量構築防線的事情倒是相對和平了一些,但是隨著預算經費出爐,溫和派與激進派又開始扛上了。


    應該說,從1928年之後,德意誌就能過上一些稍微寬鬆一些的生活了,指的是政治方麵,在經濟方麵還需要李奇帶著政府去與美國佬“火拚”,至少是要將國家銀行的控製權給先搶迴來。


    說到和美國佬搶奪德意誌國家銀行的控製權,阿道夫.希特勒和沃瑟.豐克的表現令李奇感到很是吃驚。這兩個家夥不愧就是在曆史上狼狽為奸……唔,是通力合作的夥伴關係,竟然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成績,正在努力地攻關歐文.楊(就是《道威斯計劃》製定人)。


    按照阿道夫.希特勒信心滿滿的說法,他肯定是在會1930年之前完成收迴德意誌國家銀行的任務,然後又信誓旦旦地說不會讓美國佬從德意誌卷走太多的資金,反而是極度有希望能夠留下大部分的投資金。


    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講天賦已經覺醒,嘴巴已經是一個能夠跑火車的人物,但李奇知道阿道夫.希特勒不會在這等重要的事情上講什麽空話。


    沃瑟.豐克就是一個在經濟上有很大能力的人才,他最近正在給美國的那些資本家代表“上課”,期望用展現出來的事實震懾到那些代表。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無非就是沃瑟.豐克想讓更多人知道在德意誌投資是一件非常劃算的事情,從人工上進行特別的演示,展現一些德意誌對資源善加利用的辦法。


    李奇看著火車外的不斷一閃而過的田埂,心裏越加迫切與俄羅斯民主聯邦可以有友善的關係,隻是想要與俄羅斯民主聯邦交好的話,繞不過目前的國際主要列強。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戰在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聖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聖凱恩並收藏奮戰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