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黃巾與朝廷的區別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充沒有去分析黃巾,與朝廷的優劣,反而是從自己擅長的內治方麵,解析論述。
總結起來就是,坐山觀虎鬥,然後內修武功,增強實力。
雖沒有什麽建設性意義的見解,但強軍固本總沒錯。
李信又把目光轉向逢紀,後者直接低首垂眸,不發一言。
作為世家出身,逢紀大小也是一個人才,能力是有的。
隻不過他不願,把精力耗費在枯燥的內政上,一門心思的搞歪門邪道!
對此李信心知肚明,隻能歎了口氣道:“文和,朝廷與黃巾之事,汝可有其他見解!”
“見解談不上,拙略倒有幾分...”
賈詡拱手,並沒有直接偏向哪一方,而是反問道:“天下局勢已明,不是黃巾攻破洛陽,就是盧植滅掉張角...”
“若時勢變化,主公是想麵對朝廷,還是麵對黃巾...”
“黃巾若何,朝廷又如何!”
賈詡微微抬首,目光幽幽道:“若黃巾勝,則中原腹地盡歸張氏,神州大地,亦群雄並起,諸侯爭霸...”
“戰亂連天,百姓流離失所,神州大地實力內耗,流盡鮮血…”
“甚至若北方胡人,趁勢南下,入主中原,也不無可能...”
“嗯!”李信聞言,心中對賈詡能力的評價,再一次拔高了三尺…
後世的三家歸晉,不就是是諸侯混戰,八王內鬥,耗盡了中原漢人元氣…
甚至後來的永嘉之亂,匈奴劉淵趁勢南下中原,攻陷洛陽...
晉湣帝司馬鄴乘坐羊車,袒胸露身,口銜玉璧,投降獻幸,西晉王朝直接原地涼涼...
而西晉的永嘉之亂,被稱為中原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比趙慫的靖康之恥還要來的慘烈。
不但司馬皇族,公卿大臣,被一網打盡,十萬後宮佳麗淪為匈奴兩腳羊…
皇帝司馬熾和皇後梁蘭璧被俘,司馬熾被迫與匈奴人為仆,皇後梁蘭璧則被轉賣為奴…
手無寸鐵的西晉百姓,更是淪為任胡人人宰割的羔羊,洛陽地區男女無少長,皆殺掠之...
甚至後來的五胡亂華期間,中原地區的人口銳減,中原的漢人由兩千萬,銳減至四百萬…
胡人政權皆以擄掠漢地,屠戮漢民為樂,強搶漢女為榮,大肆殺戮,使漢家子弟幾欲被屠殺殆盡...
這些慘烈與悲壯,是李信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上,才能看到的東西...
而賈詡這名五境毒士,竟然提前百年,推測出了中原混戰,及最後可能出現的局麵.....
如此能力,與先見之識,讓人為之動容...
“唿!”李信深深吸了口氣,再問道:“若是黃巾慘敗,朝廷勝出...”
“到時...又該如何...”
“朝廷!”賈詡搖頭,沒有在賣關子,直接道:“若朝廷勝,則天下靖平,合四百年天威,十二州之力,北上並州...”
“到時,主公麵對的,則不止是中原腹地,而是整個神州,與大漢正統...”
“甚至,若漢庭有心,遣使西域,北連鮮卑,東攏烏桓等諸胡,賞以金銀美人,許以利益...”
“到時南北霸主夾擊,東西諸胡虎視,我軍境遇....”
“這...文和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嗬嗬,如何抉擇,皆在主公...”賈詡笑了笑,沒有反駁。
李信皺眉,不得不重新審視一眼,這老狐狸...
雖然賈詡說得有點模糊,但大致意思已經明了,那就是如果朝廷勝了,則大漢正統猶存。
憑借四百年威嚴底蘊,朝廷可以快速恢複元氣,到時夏軍麵對的,便是整個天下的討伐。
甚至朝廷還能用正統優勢,指使西域百國,拉攏遼東諸胡,甚至勾結鮮卑,許以利益,從各方夾擊並州與河套,不無可能...
相反,若是黃巾攻破洛陽,則朝廷崩潰大漢覆滅,作為義軍主力,黃巾無疑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占據中原最富庶的幾個州郡。
一些偏遠州郡,邊邊角角,也會紛紛趁機割據獨立。
比如南方膠州的朱符,荊揚之地的王睿陳溫,益州的郤儉,幽州的劉虞...
還有西涼董卓集團,以及並州以李信為首的夏軍等等,皆會毫不猶豫的自立稱王...
這是肯定的,不要劉虞董卓等人現在很老實,若黃巾真的攻破洛陽,朝廷崩潰,周圍的豺狼虎豹絕對會趁勢而起...
別人心思如何不好說,至少李信自己,會毫不猶豫的建邦割據,這一點他自己可以肯定,並且毋庸置疑。
相對於李信的樂觀,其實賈詡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洛陽之戰,他並不看好黃巾...
相反擁有四百年底蘊的大漢正統,可能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
從洛陽圍城,距離如今已經過去數月,三張竟然寸功未得...
由此可見其中複雜,有道是日久生變,黃巾危矣。
其中複雜,賈詡也不便明說,他隻能把問題拋給李信這名主公。
將來是要麵對大漢,還是麵對黃巾,這是一個問題...
李信神色糾結,也沒想好,到底該如何應對。
他不想中原內鬥,上演五胡亂華的慘狀,但同時他也不想麵對漢庭大勢的圍剿。
這些事情,很矛盾,並非他現在所能變的...
李信搖了搖頭,開口道:“不管朝廷,還是黃巾,到時如何,誰又說的清…”
“我等現在要做的,是如何強身,強己,增強實力,才是根本...”
“隻有自身的強大,敵人才會心有顧忌,哪怕戰端再起,我等也有足夠的力量,與之相抗...”
賈詡上前一步,適時開口道:“主公自強之理,振聾發聵,吾等亦深以為然...”
“而自強之道,無外乎內壯外補,以吾之見,除了施以新政,苦修內功之外,還需外征不服...”
“吞弱並強,聯雄製勝,雙管齊下,方為正道...”
“哦,文和有何高見,快快道來!”李信來了精神。
賈詡抽出隨身輿圖,攤開道:“主公且看,這是大漢,這是鮮卑,這是羌胡,以及黃巾等各方勢力分部圖...”
“長城以北,連綿萬裏的黑色疆域,為當世霸主鮮卑,自檀石槐崩殂,鮮卑陷入權力傾軋中自顧不暇,適合拉攏、分化、交好...”
“東北千裏交縱的綠色疆域,為烏桓、扶餘、丁零、肅慎、挹婁、勿吉、靺鞨、三韓等偏遠異族勢力,可拉攏交好,互通有無...”
“長城以南,長江以北的紅色疆域,為朝廷正統,此時卻被三張為首的起義軍,攪得自顧不暇...”
“這裏!”賈詡說著,雙手覆蓋在西北方向,涼州與隴上地區:“此地乃先秦故土,南接漢中,勾連益州,西通河西走廊,東窺關中平原,虎視兩都...”
“主上如今已占據並州,吞並河套,占據黃河中上遊大片地區,形勢上已有俯瞰涼州,窺視關中之利...”
“何不趁漢廷內亂不暇之際,組建西套軍團,並遣一上將,走隴山,出狄道,先入涼州,後下關中,吞並漢江,威服川蜀...”
“同時揮軍西向,橫掃河西走廊,打通西域,成強秦之勢,俯伺天下...”
“哪怕將來,麵對平複叛亂的漢庭正統,或霸主鮮卑,我軍亦可憑借山川地利,拒敵於國門之外…”
“嗯!”李信挑眉,頗為意外的看了眼賈詡。
怪不得,對方之前言之鑿鑿,甚至不惜危言聳聽,原來是為了此刻,為了改變夏軍接下來的戰略規劃...
但想想賈詡的策略,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因為河西走廊,號稱黃金之路,南北溝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東西連接著黃土高原和西域百國。
特別是大航海時代之前,是中原王朝通向中亞西亞乃至東歐,連接東西兩極文明,所必需經過的重要通道。
若能占據此地,發展商業,收納賦稅,養活十萬鐵騎,百萬軍民不成問題。
後世的的西夏王朝,憑借此道,硬是在宋遼兩方霸主的夾擊下,頑強屹立了三百年。
至於關中和益州更不用說了,沃野關中,天府之國,帝王之宅,乃實實在在的龍興之地,霸業之基。
從曆史上看,無論是商湯滅夏,還是周滅殷商,亦或者秦掃六合。
甚至赤帝東出與霸王爭雄,光武橫掃關東群寇,皆是從西向東出兵,進而奠定不世霸業...
這說明西方也是有天子氣的,且那些創業的帝王人傑,已經用實踐證明了路線的正確性,值得借鑒和模仿...
總結起來就是,坐山觀虎鬥,然後內修武功,增強實力。
雖沒有什麽建設性意義的見解,但強軍固本總沒錯。
李信又把目光轉向逢紀,後者直接低首垂眸,不發一言。
作為世家出身,逢紀大小也是一個人才,能力是有的。
隻不過他不願,把精力耗費在枯燥的內政上,一門心思的搞歪門邪道!
對此李信心知肚明,隻能歎了口氣道:“文和,朝廷與黃巾之事,汝可有其他見解!”
“見解談不上,拙略倒有幾分...”
賈詡拱手,並沒有直接偏向哪一方,而是反問道:“天下局勢已明,不是黃巾攻破洛陽,就是盧植滅掉張角...”
“若時勢變化,主公是想麵對朝廷,還是麵對黃巾...”
“黃巾若何,朝廷又如何!”
賈詡微微抬首,目光幽幽道:“若黃巾勝,則中原腹地盡歸張氏,神州大地,亦群雄並起,諸侯爭霸...”
“戰亂連天,百姓流離失所,神州大地實力內耗,流盡鮮血…”
“甚至若北方胡人,趁勢南下,入主中原,也不無可能...”
“嗯!”李信聞言,心中對賈詡能力的評價,再一次拔高了三尺…
後世的三家歸晉,不就是是諸侯混戰,八王內鬥,耗盡了中原漢人元氣…
甚至後來的永嘉之亂,匈奴劉淵趁勢南下中原,攻陷洛陽...
晉湣帝司馬鄴乘坐羊車,袒胸露身,口銜玉璧,投降獻幸,西晉王朝直接原地涼涼...
而西晉的永嘉之亂,被稱為中原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比趙慫的靖康之恥還要來的慘烈。
不但司馬皇族,公卿大臣,被一網打盡,十萬後宮佳麗淪為匈奴兩腳羊…
皇帝司馬熾和皇後梁蘭璧被俘,司馬熾被迫與匈奴人為仆,皇後梁蘭璧則被轉賣為奴…
手無寸鐵的西晉百姓,更是淪為任胡人人宰割的羔羊,洛陽地區男女無少長,皆殺掠之...
甚至後來的五胡亂華期間,中原地區的人口銳減,中原的漢人由兩千萬,銳減至四百萬…
胡人政權皆以擄掠漢地,屠戮漢民為樂,強搶漢女為榮,大肆殺戮,使漢家子弟幾欲被屠殺殆盡...
這些慘烈與悲壯,是李信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上,才能看到的東西...
而賈詡這名五境毒士,竟然提前百年,推測出了中原混戰,及最後可能出現的局麵.....
如此能力,與先見之識,讓人為之動容...
“唿!”李信深深吸了口氣,再問道:“若是黃巾慘敗,朝廷勝出...”
“到時...又該如何...”
“朝廷!”賈詡搖頭,沒有在賣關子,直接道:“若朝廷勝,則天下靖平,合四百年天威,十二州之力,北上並州...”
“到時,主公麵對的,則不止是中原腹地,而是整個神州,與大漢正統...”
“甚至,若漢庭有心,遣使西域,北連鮮卑,東攏烏桓等諸胡,賞以金銀美人,許以利益...”
“到時南北霸主夾擊,東西諸胡虎視,我軍境遇....”
“這...文和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嗬嗬,如何抉擇,皆在主公...”賈詡笑了笑,沒有反駁。
李信皺眉,不得不重新審視一眼,這老狐狸...
雖然賈詡說得有點模糊,但大致意思已經明了,那就是如果朝廷勝了,則大漢正統猶存。
憑借四百年威嚴底蘊,朝廷可以快速恢複元氣,到時夏軍麵對的,便是整個天下的討伐。
甚至朝廷還能用正統優勢,指使西域百國,拉攏遼東諸胡,甚至勾結鮮卑,許以利益,從各方夾擊並州與河套,不無可能...
相反,若是黃巾攻破洛陽,則朝廷崩潰大漢覆滅,作為義軍主力,黃巾無疑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占據中原最富庶的幾個州郡。
一些偏遠州郡,邊邊角角,也會紛紛趁機割據獨立。
比如南方膠州的朱符,荊揚之地的王睿陳溫,益州的郤儉,幽州的劉虞...
還有西涼董卓集團,以及並州以李信為首的夏軍等等,皆會毫不猶豫的自立稱王...
這是肯定的,不要劉虞董卓等人現在很老實,若黃巾真的攻破洛陽,朝廷崩潰,周圍的豺狼虎豹絕對會趁勢而起...
別人心思如何不好說,至少李信自己,會毫不猶豫的建邦割據,這一點他自己可以肯定,並且毋庸置疑。
相對於李信的樂觀,其實賈詡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洛陽之戰,他並不看好黃巾...
相反擁有四百年底蘊的大漢正統,可能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
從洛陽圍城,距離如今已經過去數月,三張竟然寸功未得...
由此可見其中複雜,有道是日久生變,黃巾危矣。
其中複雜,賈詡也不便明說,他隻能把問題拋給李信這名主公。
將來是要麵對大漢,還是麵對黃巾,這是一個問題...
李信神色糾結,也沒想好,到底該如何應對。
他不想中原內鬥,上演五胡亂華的慘狀,但同時他也不想麵對漢庭大勢的圍剿。
這些事情,很矛盾,並非他現在所能變的...
李信搖了搖頭,開口道:“不管朝廷,還是黃巾,到時如何,誰又說的清…”
“我等現在要做的,是如何強身,強己,增強實力,才是根本...”
“隻有自身的強大,敵人才會心有顧忌,哪怕戰端再起,我等也有足夠的力量,與之相抗...”
賈詡上前一步,適時開口道:“主公自強之理,振聾發聵,吾等亦深以為然...”
“而自強之道,無外乎內壯外補,以吾之見,除了施以新政,苦修內功之外,還需外征不服...”
“吞弱並強,聯雄製勝,雙管齊下,方為正道...”
“哦,文和有何高見,快快道來!”李信來了精神。
賈詡抽出隨身輿圖,攤開道:“主公且看,這是大漢,這是鮮卑,這是羌胡,以及黃巾等各方勢力分部圖...”
“長城以北,連綿萬裏的黑色疆域,為當世霸主鮮卑,自檀石槐崩殂,鮮卑陷入權力傾軋中自顧不暇,適合拉攏、分化、交好...”
“東北千裏交縱的綠色疆域,為烏桓、扶餘、丁零、肅慎、挹婁、勿吉、靺鞨、三韓等偏遠異族勢力,可拉攏交好,互通有無...”
“長城以南,長江以北的紅色疆域,為朝廷正統,此時卻被三張為首的起義軍,攪得自顧不暇...”
“這裏!”賈詡說著,雙手覆蓋在西北方向,涼州與隴上地區:“此地乃先秦故土,南接漢中,勾連益州,西通河西走廊,東窺關中平原,虎視兩都...”
“主上如今已占據並州,吞並河套,占據黃河中上遊大片地區,形勢上已有俯瞰涼州,窺視關中之利...”
“何不趁漢廷內亂不暇之際,組建西套軍團,並遣一上將,走隴山,出狄道,先入涼州,後下關中,吞並漢江,威服川蜀...”
“同時揮軍西向,橫掃河西走廊,打通西域,成強秦之勢,俯伺天下...”
“哪怕將來,麵對平複叛亂的漢庭正統,或霸主鮮卑,我軍亦可憑借山川地利,拒敵於國門之外…”
“嗯!”李信挑眉,頗為意外的看了眼賈詡。
怪不得,對方之前言之鑿鑿,甚至不惜危言聳聽,原來是為了此刻,為了改變夏軍接下來的戰略規劃...
但想想賈詡的策略,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因為河西走廊,號稱黃金之路,南北溝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東西連接著黃土高原和西域百國。
特別是大航海時代之前,是中原王朝通向中亞西亞乃至東歐,連接東西兩極文明,所必需經過的重要通道。
若能占據此地,發展商業,收納賦稅,養活十萬鐵騎,百萬軍民不成問題。
後世的的西夏王朝,憑借此道,硬是在宋遼兩方霸主的夾擊下,頑強屹立了三百年。
至於關中和益州更不用說了,沃野關中,天府之國,帝王之宅,乃實實在在的龍興之地,霸業之基。
從曆史上看,無論是商湯滅夏,還是周滅殷商,亦或者秦掃六合。
甚至赤帝東出與霸王爭雄,光武橫掃關東群寇,皆是從西向東出兵,進而奠定不世霸業...
這說明西方也是有天子氣的,且那些創業的帝王人傑,已經用實踐證明了路線的正確性,值得借鑒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