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神色平靜,不知張使者在想什麽,見對方不鬆口。


    他便直接道:“老子還是那句話,結盟可以,若大漢覆滅,我軍要河北與幽州做為棲身之所,你我兩方劃河而治...”


    “如果大賢良師同意,吾立刻出兵南下,助地公將軍攻破洛陽,斷了大漢脊梁...”


    “若無誠意,結盟之事,便無需再提...”


    並州距離司隸,雖然有太行和黃河山水之隔,但隻要李信下定決心揮師南下。


    不需十日,上黨軍團便能抵達孟津渡口,進略洛陽。


    同樣,並州緊鄰冀州,若出兵廣宗,那就更近了...


    所以,這也是朝廷與黃巾,爭相拉攏的原因。


    隻不過李信,不會輕易卷入兩相之爭,他要先吃餅子,在出力...


    而且就算自己真的出兵冀州,或者洛陽,恐怕朝廷與黃巾,也不會配合。


    比如自己若出兵洛陽,黃巾絕對不會真心配合圍攻大漢,反而會百般刁難,讓夏軍在洛陽寸步難行。


    前事在那裏擺著,黃巾絕不會讓一個外人,取破洛滅漢之功。


    這種情況下,如何抉擇可想而知,當然如果利益夠大,夏軍也不是不可以出兵糊弄一二。


    隻是李信欲取幽冀二州,無論是漢庭還是黃巾,都不能答應。


    因為,那樣會培養出,一頭真正的猛虎,且是一頭難以製衡的猛虎...


    比如此時的張燕,對於夏軍獅子大開口,就很是不滿。


    他麵露嘲諷,嗆聲道:“李帥,真是好大的胃口!”


    “我等在中原各地,與漢庭苦戰流血,汝一句話就要劃走兩州之地,百萬疆土,未免有些太過了!”


    “太過!”李屠夫撇嘴,也懶得與張燕廢話:“老子日理萬姬,並州河套等地,那麽多政務等著處理,沒時間與你磨蹭!”


    “應與不應給句痛快話,若無誠意,趕緊滾蛋....”


    “你!”張燕麵色漲紅,努力平息心中的怒火,冷然道:“給汝保留並州之地,已經是大賢良師仁至義盡了...”


    “若等到我軍攻破洛陽,得了天下,到時候別說並州,汝就連項上人頭也難保...”


    此時黃巾勢大,廣宗高層,乃至洛陽三張,對於攻破洛陽覆滅大漢,幾乎堅信不疑,區別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整個天下都被他們視作囊中物,而李信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幾乎過分的離譜。


    不說幽州,單是作為黃巾老巢的冀州,便不可能劃給李信占領,所以張燕是想也沒想的就拒絕了。


    “罷!”李信懶得與這蠢貨多言,直接揮手:“既然如此,那便沒什麽可談的了!”


    “典韋,送客!”


    雖然沒有當麵撕破臉皮,但是此次結盟之事,不歡而散。


    在張燕看來,李信這個反骨崽,就是不識抬舉認不清形勢。


    大賢良師,允許他駐軍並州,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竟然妄想得寸進尺,不知死活圖謀冀州,若不是大戰緊迫,他都想請兵滅了這個叛徒。


    黃巾對李屠夫不識抬舉的行為,很是惱怒,而李信對黃巾,何嚐不是充滿不屑。


    如今大漢尚未覆滅,黃巾便開妄想當主人了,用逢紀的話來說,就是豎子不足與謀。


    朝廷尚且知道賞金賜銀美女,北上安撫自己,並且為了讓並州出兵,還給他畫了個香噴噴的可口大餅。


    反觀黃巾倒好,一副天下之主的嘴臉,沒有絲毫求人的態度。


    最關鍵的是,這些家夥,連塊像樣的大餅都舍不得畫給他。


    要知道幽州冀州這些地方,可有很多還在朝廷手中攥著呢。


    黃巾連最基本的慷他人之慨都不會,造個屁的反啊,趕緊迴家吃屎去吧...


    是以,對於怎麽合作,如此李信心中所想已經有所傾斜。


    其實談判這種事,根本不用李信出麵,而且作為最高統帥,他也不適合與對方討價還價,談崩也在情理之中。


    隻不過事關並州戰略,李信也不會輕易而決,等到張燕離開後。


    他讓人招來賈詡、逢紀、王充,等一眾心腹前來商議。


    府衙大殿,眾人將朝廷以及黃巾的事情了解了一番後,便不由凝目沉思!


    李信目光灼灼的望著台下身影,想要考校一番:“偉台,汝以為並州該如何自處!”


    “你且盡言,吾不因論而責...”


    這倒是大實話,李信對於麾下人才,很樂意給對方上升的台階與機會,而且從來不會因為言論而罪責下屬。


    隻不過李信的行事風格,王充卻不甚寥寥,他隻是能算剛剛從基層晉升中位。


    就算以往積極收集各種信息,但那些畢竟隻能算是表麵。


    此刻真正直麵,並且參與到夏軍高層戰略的製定,他還是有些忐忑的。


    雖然沒底,但王充也知道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


    他整了整心中的思緒,上前拱手道:“主公,天下形勢亦如表麵所示,黃巾與漢庭膠著混戰,一時難以分出勝負...”


    “吾以為我軍不該,也不可貿然插手其中,應該先保持觀望姿態,休養生息恢複生產,以消化河套新得之地!”


    “同時對內整頓並州郡縣吏治,還領地內的清正廉明,以收各地民心,積蓄實力....”


    說到這裏,王充不由小心的望了上首一眼,見李屠夫目光灼灼似有所感。


    他急忙收束心神,接著道:“當然內修吏政的同時,也要繼續加強各地武備,訓練新兵,強軍固本...”


    “當今亂世,還是強兵為先,以應將來之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