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城,戰事慘烈,旌旗殘破,刀兵摧折,血腥漫天。


    人潮踏著風雪,前赴後繼,決死衝鋒,郭藴等一眾並州將領,已經致生死於外。


    張遼、高順、成廉、宋憲等人,更是親自提刀登城,與匈奴人在城上肉搏!


    城牆下人海烏汪汪,宛若無邊蟻潮,一浪浪的,向著九原城拍擊!


    此時城頭上喊殺聲烈,奴兵已於多處站穩腳跟,後續奴兵也悍不畏死的順著雲梯,不斷攀登上城與匈奴人肉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攻一方的人海優勢,逐漸擴大,隨時可能破城。


    此刻,並州將領發揮人力優勢,四麵攻城,然後集合最強力量,猛攻東門,從天未明至日頭西斜,一刻不曾停頓。


    攻勢連綿不絕,慘烈的廝殺不但城內匈奴人疲憊,奴兵們更加不堪。


    很多人甚至是餓著肚子攻城,早間至落日滴水未進,其中殘酷可想而知!


    戰場後方,白茫茫的雪地裏,臧霸昌豨等將領神情冷漠,身後八千多名夏軍鐵騎,靜默無聲,矗雪無言。


    他們同樣督戰,同樣滴水未進,在寒冷的風雪中挨凍...


    但漳河鐵騎,紀律嚴明,無人抱怨...


    這些劊子手,無視血腥與哀嚎,始終屹立在戰場後方,敢有臨陣脫逃者皆斬,毫不留情!


    “報,捷報!”一名傳訊兵快速打馬入陣:“大帥,環水捷報!”


    “太史將於環水河畔,殲滅伊勘所部騎兵,斬首八千人,俘虜三萬六千眾,餘者倉皇北竄...”


    “好,好!”李信接過信函,將太史慈所書捷報,迅速瀏覽一遍之後。


    他冷峻的麵上,不由綻放出一絲笑容:“匈奴出城大軍,幾乎被子義團滅,這一次,吾看那於夫羅還有什麽依仗...”


    “今日,便破了這烏龜殼...”


    雖然沒能斬殺敵軍主將,但戰果頗豐,陰山地理位置複雜,若對方鐵了心想逃,太史慈還真的一點辦法沒有...


    因為,夏軍一騎多馬的戰術,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便被匈奴人學了去...


    在速度上,雙方半斤八兩,加上山南地理複雜...


    雖然沒能斬了那匈奴將領,但基本的戰略意圖已經達成,伊勘殘兵敗將,已經沒了威脅。


    其實當得知於夫羅分兵出城時,賈詡與逢紀二人便已經有了計較。


    於夫羅不想坐以待斃,夏軍也非是不會移動的木頭。


    你敢擾我後勤,或者偷襲美稷,那狼騎,同樣也會伺機而動。


    此番太史慈領軍南下,過程雖有波折,但最終還是斬獲六千多名匈奴首級,俘虜三萬多騎兵,為夏軍的戰績上在添一筆色彩!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逢紀適時出言道:“環水一戰,徹底滅了匈奴人反複的心思!”


    “想來要不了多久,伊勘兵敗的消息便會被城內匈奴人得知,如此九原城不攻自破,敵人大勢已去。”


    “主公掃滅匈奴頑疾,秦皇漢武所不能及也...”


    論拍馬屁,逢紀是一流的,一番吹捧,把李信給喜的飄飄然。


    此番大勝寓意非凡,首先直接斷了於夫羅,在城外的觸手與希望。


    二是伊勘的五萬騎兵,幾乎團滅,對城內匈奴士氣的打擊,也會逐漸顯露出來!


    相對於熱衷阿諛奉承的逢紀,賈詡更關注戰略方麵的事情。


    他眸光幽幽撫了把須髯道:“元圖先生所言有理,如今九原城戰事慘烈,伊勘五萬大軍兵敗環水,匈奴人已經沒了翻盤的希望...”


    “若於夫羅還有點智慧,想來今夜月圓之時,我等便可入城休息了...”


    “嗯,於夫羅若果真棄城而逃,我等還需好好謀劃一二…”


    既然已經有所預料,李信自然不會放過將匈奴高層,一網打盡的機會。


    賈詡心有會意,附在李信身邊耳語幾句:“主公...不若如此...這般...這般...”


    “如此,匈奴定矣!河套定矣!”


    李信聞言,心中大喜,就連持續多日的心病,也逐漸好轉!


    而在夏軍歡欣鼓舞的同時,九原城樓上,正在指揮一眾親衛四處救援的於夫羅,也收到了伊勘兵敗的消息。


    與夏軍相反,匈奴上下一片萎靡,士氣也大受打擊,各部頭人眼神閃爍,隱隱有作異念。


    對於這種情況,經驗老道的於夫羅瞬,間便有所覺。


    他不動聲色的環顧四周,然後大聲道:“伊勘不過小敗一場,沒有什麽大不了的,烏魯頭人此刻正在趕往並州的途中...”


    “要不了多久,便會抄了李屠夫老巢,讓其首尾不能兼顧,到時夏軍自然不戰自退!”


    “而且本單於早已譴使者南下,通知左賢王,漢庭和部族援軍不日便能抵達...”


    “西部鮮卑,浦頭大人,亦答應出兵十萬前來支援....”


    “且區區一群奴兵,一群懦弱的兩腳羊,安能擊垮我等長生天的勇士...”


    於夫羅聲音洪亮,氣場十足,此時朗聲高喝,一眾匈奴人倍受鼓舞,士氣振奮!


    雖然失了河套內彎,失了美稷王庭,但隻要單於還在,隻要左賢王還在...


    諸夏部,便還有救,還有凝聚力,還有翻盤的希望...


    且,一眾部族頭人相信,漢庭絕對不會坐視他們的敗亡,更不會讓李屠夫做大...


    對於這一點,匈奴有識者,堅信不疑...


    因為中原漢庭,可以尊鮮卑單於,可以允烏桓匈奴有幾多王。


    但絕對不會允許,李信這名漢人,在北方做大,更不會允許對方奪取諸夏法統...


    因為,一旦李信占據了河套,篡奪了夏統...


    到時並州河套連成一片,陰山以南,黃河中上遊地區,近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便會出現一個真正的夏王,一個真正的太陽...


    而且這個夏王,還是漢人,是從中原流竄到北方的逆匪建立的...


    這是漢庭,是天子,是老劉家,所絕對不允許的...


    漢高祖白馬之盟,異性不得稱王,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朝廷可以允許胡人蠻夷稱王,劉宏可以允許鮮卑尊單於,但絕對不會允許有天家以外的漢人稱王,絕對不允許…


    因為這,關係到天朝的正統,與天子的神聖性...


    於夫羅見一眾頭人明悟,遂震聲高喝:“記住,我們是諸夏勇士,是長生天的選民...”


    “先祖冒頓單於,更是打的漢人皇帝俯首稱臣,和親納貢...”


    “區區一個李屠夫,一個南蠻逆匪,吾早晚必殺之...”


    言訖,於夫羅抽出腰間寶刀,親自揮刀殺敵:“殺,將這些兩腳羊趕下去!”


    “殺光他們,一群兩腳羊也敢猖狂,今日就讓這群蠻子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殺!”士氣振奮,匈奴人被於夫羅一番激勵,瞬間爆發出驚人的戰力,直殺的奴兵們節節敗退,從城上跌落咳血。


    匈奴人悍勇無雙,各部頭人更是親自抽刀上陣廝殺,鼓舞這部卒士氣!


    表率的力量是強大的,大單於作為一族之主,都能奮不顧身提刀浴血,他們這些士兵又有什麽理由可抱怨的呢!


    一時間九原城戰廝殺慘烈,攻守雙方皆拚命奮戰,寸土必爭毫不退讓!


    雙方統帥皆在戰場一線,郭藴立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亡,於夫羅也被逼上絕路城破即亡,皆在血戰!


    “唿唿!”寒風冷冽,顫人骨髓,此刻天寒地凍日落西山,九原城戰仍然僵持,沒有絲毫結果!


    此刻奴兵們憑借著不要命的人海優勢,在消耗戰中,已經取得了優勢。


    城上占據的範圍,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逐漸擴大,想來距離入城隻是時間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