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逐浪海天
雙手緊握紅軍的鋼槍,海南島上保衛祖國!唱著這首激昂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我們的直升飛機猶如一隻巨大的雄鷹,緩緩降落在了海南島的熱土上。
當飛機緩緩降落踏出機艙的那一刻,一股帶著海洋氣息的熱浪撲麵而來,這是海口獨特的氣候給訪客的第一個熱烈問候。
沿著機場通往市區的道路前行,道路兩旁的景觀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高大的椰樹整齊地排列著,像是忠誠的衛士,它們那巨大的葉子在海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語著這座城市的故事。遠處,一片片湛藍與翠綠交織的景色映入眼簾,那是大海與椰林的完美結合。
我們首先來到了海口的騎樓老街。南洋風格的建築記憶帶我們走進曆史文化的深度探尋。這座充滿南洋風格的街區就像是一座活著的曆史博物館。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腳下是斑駁的石板路,它們已經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無比,每一塊石板似乎都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騎樓的建築風格獨特而迷人。這些建築大多建於上個世紀,當時海口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受到了南洋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底層是連貫的柱廊,形成了一條遮陽避雨的人行道。牆壁上有著精美的雕刻裝飾,盡管歲月的侵蝕讓部分雕刻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精致與華麗。這些雕刻圖案有中式的花鳥魚蟲,也有西方的神話人物和幾何圖案,反映了當時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盛況。
在一家騎樓裏的傳統茶館小坐。茶館裏彌漫著淡淡的茶香,幾位老人正坐在藤椅上,悠閑地喝著茶、下著棋。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平靜和滿足的神情,那是一種對生活熱愛的自然流露。我點了一杯當地的鷓鴣茶,這是一種具有獨特香氣的茶葉,初嚐略帶苦澀,但迴味卻很甘甜。在茶館裏,我聽老人們講述著海口過去的故事。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期,海口作為重要的貿易港口,各國商船雲集,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技術。到近代,海口又經曆了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這些曆史事件都深深地刻在了這片土地上。
走進五公祠,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麵而來。祠內古木參天,建築布局嚴謹。五位名臣的塑像矗立在庭院中央,他們的神態堅定而凝重,仿佛還在牽掛著國家的命運。我仔細閱讀著他們的生平事跡介紹,李綱力主抗金,卻被奸臣陷害貶謫至此;李德裕在黨爭失敗後,來到這偏遠之地仍心懷天下……他們在海南期間,不僅傳播了中原文化,還積極參與當地的建設和發展。
祠內的建築也極具特色,那雕梁畫棟、飛簷鬥拱,無不顯示出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水準。牆壁上的詩詞碑刻,更是體現了這些名臣的文學才華和愛國情懷。在這裏,我深刻感受到了海南在中國曆史長河中的特殊地位,它不僅是流放之地,也是文化傳承和交流的重要場所。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海口的曆史文化,我們來到了海口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造型獨特,充滿了現代感,但內部卻陳列著大量反映海口古代曆史的文物和資料。
從舊石器時代的簡單石器到明清時期的精美瓷器,從古代的航海工具到海南本土的民族服飾,每一件展品都在講述著海口的曆史變遷。我看到了海南黎族的傳統服飾,那精美的刺繡、獨特的圖案,反映了黎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手工技藝。還有那些古老的航海器具,如羅盤、星盤等,見證了海口在航海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通過博物館裏的講解員的詳細解說,我們了解到海口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脈絡。古代的海南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海口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口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融合了中原文化、嶺南文化、南洋文化和本土黎族文化等多種元素。
離開博物館後,我們來到了海口的熱帶植物園。這裏就像是一個綠色的王國,植物的種類繁多得讓人目不暇接。
巨大的榕樹撐起了一片巨大的綠色天幕,它們的氣生根從樹枝上垂落下來,有的甚至深入地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景觀。我在一棵榕樹下看到了一群小螞蟻在忙碌地搬運食物,它們沿著氣生根構築的“橋梁”快速穿梭,那小小的身軀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
沿著蜿蜒的小徑前行,色彩斑斕的花卉區,各種熱帶花卉爭奇鬥豔,火焰花那鮮豔的紅色花朵如同燃燒的火焰,雞蛋花則散發著淡雅的清香,潔白的花瓣像極了天邊的雲朵。
海口的海灘是我此行不能錯過的美景。我來到了假日海灘,這裏的海灘沙質細膩柔軟,踩上去就像踏在柔軟的地毯上。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地湧來,那澎湃的聲音如同大海的心跳。
我們在海灘上盡情享受著陽光、沙灘和海浪。看著海邊的沙灘排球場上年輕人充滿活力的身影,以及孩子們在沙灘上堆沙堡時的專注神情,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熱情。
海口作為美食之都,有著豐富的美食等待著人們去探索。我在海鮮市場挑選新鮮食材後品嚐到的文昌雞,皮薄骨軟,雞肉鮮嫩多汁;加積鴨的鴨肉肥瘦相間,皮下脂肪薄而均勻,燉煮後的鴨肉湯汁濃鬱;還有那清補涼,在炎熱的夜晚吃起來冰爽可口。
當夜幕降臨,我們來到了海口的夜市。夜市裏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各種小吃攤位、手工藝品攤位和特色商品攤位錯落有致地排列著。
我們在清補涼攤位前品嚐著美味甜品的同時,也在觀察著周圍的一切。那些精美的椰雕、色彩鮮豔的貝殼飾品等手工藝品,都體現了海南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在海口的日子裏,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它的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像一部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它的自然風光和美食讓人陶醉其中;它的夜市充滿著人間煙火氣,是城市生活的生動寫照;它的現代化都市風貌則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發展活力。當我離開海口的時候,心中滿是不舍,這座城市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的記憶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儋州,這座位於海南島的古老城市,隱藏著無盡的曆史韻味。當我踏上這片土地,心中滿是對蘇軾的崇敬與向往,想要探尋這位文學巨匠在此留下的深刻印記。
走進儋州,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道路兩旁的椰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我首先來到了蘇公祠。
走進蘇公祠,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祠內莊嚴肅穆,供奉著蘇軾的塑像。他的麵容略顯滄桑,但眼神中透著堅定與豁達。在祠內的牆壁上,刻滿了蘇軾在儋州時期的詩詞佳作。那首“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的詩句,仿佛帶著我迴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看到蘇軾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意。
蘇軾來到儋州,是他人生的一個低穀,卻也是他與這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的開始。當時的儋州,是“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海南連歲不熟,飲食百物艱難”。然而,蘇軾卻沒有被這樣的困境所打敗。他就像一顆堅韌的種子,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在儋州的日子裏,蘇軾積極融入當地生活。他深入民間,了解風土人情,看到了當地百姓的淳樸善良。他看到百姓們因為無知而有著一些落後的習俗,比如用殺牛祈禱來治病,蘇軾便耐心地勸說大家珍惜耕牛,以科學的觀念引導人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他還關注到當地的教育十分落後,於是發揮自己的才學,營造尚學氛圍,指導那些渴望知識的人們求學讀書。
蘇軾的身體在這個時期飽受病痛折磨,但他憑借自己淵博的知識,在海南的土地上探尋養生之道。他親自尋找藥材,像發現“倒粘子花”(桃金娘),經過酒蒸焙燥製成藥丸,治療自己的腸胃疾病。他還在飲食方麵下功夫,認為薺菜為“天然之珍”,介紹薺菜煮羹的方法,並且喜食薑粥,還專門寫了《食薑粥記》,在艱苦的生活中尋找養生的樂趣。
蘇軾在文學創作上也沒有停歇。在儋州相對單調枯燥的生活,成為了他文學靈感的源泉。他的詩詞在這片土地上煥發出新的活力。那些詩文中,有對海南自然風光的描繪,有對當地百姓的深情厚誼,也有他對人生哲理的感悟。他與當地的黎族百姓交流,了解他們的文化習俗,他的作品中也開始融入更多與海南特色相關的內容。
他與佛教思想的接觸在儋州也未曾中斷。曾在與慧上人夜話時誦《金剛經》,並記錄下當夜之事於《金剛經報》。他的儒釋道融合的思想在儋州的經曆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在他的作品中多有體現。
漫步在儋州的街巷,想象著蘇軾當年在這裏的身影。他或許曾在這片土地上踱步沉思,或許曾在簡陋的住所中挑燈夜寫。他帶來中原的文化,如同播撒種子,逐漸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在他的影響下,儋州的人們開始崇尚讀書,讀書人之間常常詩歌唱和,甚至發展出獨特的“東坡話”。
蘇軾在儋州的三年,雖然充滿艱辛,但他卻以一顆樂觀曠達的心去麵對。他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還對這片土地充滿眷戀,甚至說自己“本儋耳人”。他的這種情懷,不僅僅是對儋州的喜愛,更是對生命中這段特殊經曆的尊重與珍視。
隨著夕陽西下,走出蘇公祠。儋州的天空被染上了一層金黃的餘暉,這景色似乎也帶著蘇軾詩詞中的那種意境。這次儋州之行,因蘇軾而變得更加意義非凡,他的精神如同這座城市的靈魂,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早就聽聞五指山的大名,那“海南屋脊”的稱號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我。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一進入五指山市,便能感受到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影響。五指山位於海南島中南部,其山脈南北長40餘公裏,東西寬30公裏,整座山體就像一個巨大的綠色巨人橫臥在這片土地上。
五指山的地形地貌十分獨特,它的主峰海拔高達1867.1米。山體主要由肉紅色粗粒花崗岩或花崗閃長岩組成,僅僅五指山主峰為燕山期中酸性火山岩,這種地質構成造就了它堅毅而獨特的風貌。從遠處眺望,五指山的峰巒起伏,呈鋸齒狀,恰似人的五指,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五座山峰壁立,像手掌一樣撐開在這片土地上。
五指山的地理特征也很明顯,它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這裏冬季甚少寒潮影響,終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在1600 - 2000毫米左右,多雨年可達2900毫米。在這樣優越的水熱條件下,五指山擁有多種類型的熱帶性植被。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為熱帶季雨林和雨林,這裏的樹木高大且種類繁多,枝葉交織在一起,陽光透過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500 - 1500米是山地雨林與山地常綠闊葉林,樹木的種類更加豐富多樣,從高大的喬木到低矮的灌木,層次分明。1500米以上為熱帶山地常綠闊葉苔蘚林,雖然麵積相對較小,但卻有著獨特的美感。
說到五指山的植被,那真可謂是大自然的寶藏。這裏植物繁多,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有4900多種植物,其中維管束植物3560多種,分屬於259屬1347屬。喬木樹種就達800多種,特有樹種多達500多種,像桫欏、海南粗榧、花梨、沉香、坡壘、母生、青皮、綠南、油丹、陸均鬆、竹葉鬆、苦梓、荔枝等樹種已列入國家一、二、三類保護植物。在植物資源中,許多已列入常用藥用植物,如黃膽、花梨、沉香、桂皮、香樟、巴戟、砂仁、草蔻、雞骨草、牛大力等。菌類種類也較多,如木耳、香菇、靈芝、雲芝等。漫步在五指山的叢林中,腳下是厚厚的落葉和盤根錯節的樹根,周圍是高聳入雲的大樹,仿佛置身於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
五指山的植被類型從山腳到山頂形成了明顯的垂直分布帶譜,主要包括熱帶雨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亞高山矮林和熱帶山頂灌叢。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區,植被茂密,層次豐富。常見樹種有母生、紅欏、苦梓、油丹、粗榧、青皮、坡壘、陸均鬆、竹葉鬆、沉香等。
熱帶山地雨林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丘陵地帶,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交錯生長,林下植被多樣,有益智、木耳、靈芝等。
熱帶亞高山矮林和熱帶山頂灌叢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區域,植被較為稀疏,但仍保持著較高的生物多樣性。
除了豐富的植被,五指山的動物資源也不容小覷。這裏陸生脊椎動物有550多種,獸類有76種,鳥類344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37種,分別占全國獸類總數的29.5%,鳥類的18.8%,爬行類的34%,兩棲類的18.8%。
哺乳動物包括雲豹、水鹿、獼猴、穿山甲、猿、果子狸等。其中,黑冠長臂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極為珍貴。
五指山地區鳥類種類繁多,有344種,包括海南鷯哥、孔雀雉、原雞(野雞)、白鷓鴣等,許多鳥類具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爬行動物包括蟒蛇、尖嘴蛇、盲蛇、眼鏡蛇、金銀蛇、青竹蛇等,其中許多是珍奇動物。
五指山地區有37種兩棲動物,如鱗皮遊蟾、脫皮蛙等,其中11類為五指山獨有。
沃穿梭在樹林間,偶爾能看到色彩斑斕的鳥兒從枝頭飛起,它們歡快的鳴叫聲在山穀間迴蕩。
我開始沿著登山的小路向山中進發,沿著山間溪流前行。溪水清澈見底,潺潺流淌著,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隨著海拔的升高,植被的種類也在不斷變化。在低海拔地區看到的是一些較為常見的熱帶植物,而越往上走,就越能發現那些珍稀植物的身影。有的樹上還出現了奇特的“絞殺現象”,一種植物從另一種植物的枝幹或者根部開始生長,逐漸將寄主植物包裹起來,最終導致寄主植物死亡。
當我終於登上山頂時,那種感覺簡直無與倫比。站在1867米的海南最高峰上,俯瞰著連綿起伏的山脈和腳下廣袤的大地,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五指山的雲海在腳下翻騰,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波濤洶湧。遠處的山巒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一般。周圍的空氣清新而純淨,深深地吸一口,仿佛能洗淨心中的塵埃。
在導遊的強烈推薦下,我們來到三亞海濱。陽光、沙灘、海浪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們在海邊逐浪嬉戲,感受著大海的浩瀚與神秘。
就在這時,我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出海,到西沙群島去看一看。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的一部分,那裏有著茂盛的植被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我們登上了一座無人定居的海島,這裏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我們發現了許多神奇的動植物,它們在這片土地上自由地繁衍生息。
然而,在西沙,我們也了解到了一些令人擔憂的情況。不少敵對勢力侵占我們的島礁,企圖分裂我們的祖國。由於我們的海軍還不夠強大,隻能暫時隱忍。但是,我們不能容忍這種侵略行為。
我讓當地的漁民指點給我去往被敵對勢力侵占島礁的方向。
當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落下,覆蓋了海南的南海海域時,我從畫境拿出一艘遊輪開啟了夜間航行。
站在遊輪的甲板上,海風輕柔地拂過臉龐,帶著絲絲涼意和大海特有的鹹澀氣息。遊輪緩緩駛離碼頭,船頭劃破平靜的海麵,發出輕柔的破浪聲。隨著距離的增加,碼頭那片熱鬧喧囂漸漸被拋在身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寧靜而又神秘的海域。
從遊輪上望去,遠處的海平麵在夜色中與天空融為一體,隻偶爾能看到幾點漁船上的燈火,像是黑暗中的微弱星辰,點綴著這片浩瀚的南海。遊輪的燈光亮起,在黑暗的海麵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暈,那光芒隨著海浪的起伏閃爍跳躍。
為了不引起暗中敵人的注意,我讓媳婦們都盡量放鬆,或者沿著遊輪的走廊漫步,或者坐在窗前,靜靜地欣賞著窗外的夜景,或者在裝修精美華麗的遊輪內部享受晚餐,或者在遊輪的酒吧區,讓動聽的音樂輕輕奏響。
我手持一杯色彩斑斕的雞尾酒,倚靠在欄杆上,仰望著星空,試圖尋找星座的蹤跡,那璀璨的星空仿佛是南海夜空中最華美的畫卷。
快要接近被敵對勢力侵占的一座海島時,我把遊輪停下,獨自登上一艘遊艇。
遊艇相較於遊輪更加小巧靈活,它就像一隻靈動的水鳥穿梭於海麵。遊艇的駕駛艙內,各種儀器閃爍著微光,我熟練地操控著遊艇的方向。從遊艇上看出去,海麵的細節更加清晰可見,海浪在燈光下呈現出不同的質感,有的像鏡子般平滑,有的則泛起白色的浪花。
隨著遊艇加速,風在耳邊唿嘯而過。在經過一些礁石群時,我看到一些小型的海洋生物在礁石間穿梭遊動,它們像是夜間活躍的小精靈,雖然難以看清它們的全貌,但卻能感受到它們充滿生機的存在。
夜晚的南海,並沒有因為黑暗而變得寂靜。除了風與浪的聲音、遊輪和遊艇的發動機聲,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不知名的海鳥叫聲,那聲音在夜空中迴蕩,仿佛是南海夜晚的獨特樂章。
夜漸深,溫度也逐漸降低。我將發動機關閉,靜靜地感受著遊艇在海浪的搖晃下有節奏的晃動。此時的大海像是一位沉睡的母親,雖然在夜間也保持著一種寧靜而又強大的力量,而我們這些乘坐遊輪和遊艇的人們,就像是依偎在她懷抱中的孩子,在她的庇護下體驗著這充滿魅力的南海夜間航行。
夜色中,我從畫境調出大批海豚、白鯨和鯊魚,讓他們馱著龐大的狼群,在夜幕中悄然登上島礁,隨即突然發動猛烈的攻擊,把毫無防備的侵略者咬得鬼哭狼嚎跳入大海。我借機將侵略者的物資全部收進畫境。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海麵上時,我已勝利歸來。
雙手緊握紅軍的鋼槍,海南島上保衛祖國!唱著這首激昂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我們的直升飛機猶如一隻巨大的雄鷹,緩緩降落在了海南島的熱土上。
當飛機緩緩降落踏出機艙的那一刻,一股帶著海洋氣息的熱浪撲麵而來,這是海口獨特的氣候給訪客的第一個熱烈問候。
沿著機場通往市區的道路前行,道路兩旁的景觀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高大的椰樹整齊地排列著,像是忠誠的衛士,它們那巨大的葉子在海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語著這座城市的故事。遠處,一片片湛藍與翠綠交織的景色映入眼簾,那是大海與椰林的完美結合。
我們首先來到了海口的騎樓老街。南洋風格的建築記憶帶我們走進曆史文化的深度探尋。這座充滿南洋風格的街區就像是一座活著的曆史博物館。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腳下是斑駁的石板路,它們已經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無比,每一塊石板似乎都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騎樓的建築風格獨特而迷人。這些建築大多建於上個世紀,當時海口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受到了南洋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底層是連貫的柱廊,形成了一條遮陽避雨的人行道。牆壁上有著精美的雕刻裝飾,盡管歲月的侵蝕讓部分雕刻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精致與華麗。這些雕刻圖案有中式的花鳥魚蟲,也有西方的神話人物和幾何圖案,反映了當時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盛況。
在一家騎樓裏的傳統茶館小坐。茶館裏彌漫著淡淡的茶香,幾位老人正坐在藤椅上,悠閑地喝著茶、下著棋。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平靜和滿足的神情,那是一種對生活熱愛的自然流露。我點了一杯當地的鷓鴣茶,這是一種具有獨特香氣的茶葉,初嚐略帶苦澀,但迴味卻很甘甜。在茶館裏,我聽老人們講述著海口過去的故事。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期,海口作為重要的貿易港口,各國商船雲集,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技術。到近代,海口又經曆了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這些曆史事件都深深地刻在了這片土地上。
走進五公祠,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麵而來。祠內古木參天,建築布局嚴謹。五位名臣的塑像矗立在庭院中央,他們的神態堅定而凝重,仿佛還在牽掛著國家的命運。我仔細閱讀著他們的生平事跡介紹,李綱力主抗金,卻被奸臣陷害貶謫至此;李德裕在黨爭失敗後,來到這偏遠之地仍心懷天下……他們在海南期間,不僅傳播了中原文化,還積極參與當地的建設和發展。
祠內的建築也極具特色,那雕梁畫棟、飛簷鬥拱,無不顯示出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水準。牆壁上的詩詞碑刻,更是體現了這些名臣的文學才華和愛國情懷。在這裏,我深刻感受到了海南在中國曆史長河中的特殊地位,它不僅是流放之地,也是文化傳承和交流的重要場所。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海口的曆史文化,我們來到了海口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造型獨特,充滿了現代感,但內部卻陳列著大量反映海口古代曆史的文物和資料。
從舊石器時代的簡單石器到明清時期的精美瓷器,從古代的航海工具到海南本土的民族服飾,每一件展品都在講述著海口的曆史變遷。我看到了海南黎族的傳統服飾,那精美的刺繡、獨特的圖案,反映了黎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手工技藝。還有那些古老的航海器具,如羅盤、星盤等,見證了海口在航海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通過博物館裏的講解員的詳細解說,我們了解到海口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脈絡。古代的海南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海口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口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融合了中原文化、嶺南文化、南洋文化和本土黎族文化等多種元素。
離開博物館後,我們來到了海口的熱帶植物園。這裏就像是一個綠色的王國,植物的種類繁多得讓人目不暇接。
巨大的榕樹撐起了一片巨大的綠色天幕,它們的氣生根從樹枝上垂落下來,有的甚至深入地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景觀。我在一棵榕樹下看到了一群小螞蟻在忙碌地搬運食物,它們沿著氣生根構築的“橋梁”快速穿梭,那小小的身軀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
沿著蜿蜒的小徑前行,色彩斑斕的花卉區,各種熱帶花卉爭奇鬥豔,火焰花那鮮豔的紅色花朵如同燃燒的火焰,雞蛋花則散發著淡雅的清香,潔白的花瓣像極了天邊的雲朵。
海口的海灘是我此行不能錯過的美景。我來到了假日海灘,這裏的海灘沙質細膩柔軟,踩上去就像踏在柔軟的地毯上。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地湧來,那澎湃的聲音如同大海的心跳。
我們在海灘上盡情享受著陽光、沙灘和海浪。看著海邊的沙灘排球場上年輕人充滿活力的身影,以及孩子們在沙灘上堆沙堡時的專注神情,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熱情。
海口作為美食之都,有著豐富的美食等待著人們去探索。我在海鮮市場挑選新鮮食材後品嚐到的文昌雞,皮薄骨軟,雞肉鮮嫩多汁;加積鴨的鴨肉肥瘦相間,皮下脂肪薄而均勻,燉煮後的鴨肉湯汁濃鬱;還有那清補涼,在炎熱的夜晚吃起來冰爽可口。
當夜幕降臨,我們來到了海口的夜市。夜市裏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各種小吃攤位、手工藝品攤位和特色商品攤位錯落有致地排列著。
我們在清補涼攤位前品嚐著美味甜品的同時,也在觀察著周圍的一切。那些精美的椰雕、色彩鮮豔的貝殼飾品等手工藝品,都體現了海南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在海口的日子裏,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它的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像一部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它的自然風光和美食讓人陶醉其中;它的夜市充滿著人間煙火氣,是城市生活的生動寫照;它的現代化都市風貌則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發展活力。當我離開海口的時候,心中滿是不舍,這座城市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的記憶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儋州,這座位於海南島的古老城市,隱藏著無盡的曆史韻味。當我踏上這片土地,心中滿是對蘇軾的崇敬與向往,想要探尋這位文學巨匠在此留下的深刻印記。
走進儋州,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道路兩旁的椰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我首先來到了蘇公祠。
走進蘇公祠,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祠內莊嚴肅穆,供奉著蘇軾的塑像。他的麵容略顯滄桑,但眼神中透著堅定與豁達。在祠內的牆壁上,刻滿了蘇軾在儋州時期的詩詞佳作。那首“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的詩句,仿佛帶著我迴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看到蘇軾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意。
蘇軾來到儋州,是他人生的一個低穀,卻也是他與這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的開始。當時的儋州,是“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海南連歲不熟,飲食百物艱難”。然而,蘇軾卻沒有被這樣的困境所打敗。他就像一顆堅韌的種子,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在儋州的日子裏,蘇軾積極融入當地生活。他深入民間,了解風土人情,看到了當地百姓的淳樸善良。他看到百姓們因為無知而有著一些落後的習俗,比如用殺牛祈禱來治病,蘇軾便耐心地勸說大家珍惜耕牛,以科學的觀念引導人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他還關注到當地的教育十分落後,於是發揮自己的才學,營造尚學氛圍,指導那些渴望知識的人們求學讀書。
蘇軾的身體在這個時期飽受病痛折磨,但他憑借自己淵博的知識,在海南的土地上探尋養生之道。他親自尋找藥材,像發現“倒粘子花”(桃金娘),經過酒蒸焙燥製成藥丸,治療自己的腸胃疾病。他還在飲食方麵下功夫,認為薺菜為“天然之珍”,介紹薺菜煮羹的方法,並且喜食薑粥,還專門寫了《食薑粥記》,在艱苦的生活中尋找養生的樂趣。
蘇軾在文學創作上也沒有停歇。在儋州相對單調枯燥的生活,成為了他文學靈感的源泉。他的詩詞在這片土地上煥發出新的活力。那些詩文中,有對海南自然風光的描繪,有對當地百姓的深情厚誼,也有他對人生哲理的感悟。他與當地的黎族百姓交流,了解他們的文化習俗,他的作品中也開始融入更多與海南特色相關的內容。
他與佛教思想的接觸在儋州也未曾中斷。曾在與慧上人夜話時誦《金剛經》,並記錄下當夜之事於《金剛經報》。他的儒釋道融合的思想在儋州的經曆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在他的作品中多有體現。
漫步在儋州的街巷,想象著蘇軾當年在這裏的身影。他或許曾在這片土地上踱步沉思,或許曾在簡陋的住所中挑燈夜寫。他帶來中原的文化,如同播撒種子,逐漸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在他的影響下,儋州的人們開始崇尚讀書,讀書人之間常常詩歌唱和,甚至發展出獨特的“東坡話”。
蘇軾在儋州的三年,雖然充滿艱辛,但他卻以一顆樂觀曠達的心去麵對。他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還對這片土地充滿眷戀,甚至說自己“本儋耳人”。他的這種情懷,不僅僅是對儋州的喜愛,更是對生命中這段特殊經曆的尊重與珍視。
隨著夕陽西下,走出蘇公祠。儋州的天空被染上了一層金黃的餘暉,這景色似乎也帶著蘇軾詩詞中的那種意境。這次儋州之行,因蘇軾而變得更加意義非凡,他的精神如同這座城市的靈魂,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早就聽聞五指山的大名,那“海南屋脊”的稱號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我。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一進入五指山市,便能感受到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影響。五指山位於海南島中南部,其山脈南北長40餘公裏,東西寬30公裏,整座山體就像一個巨大的綠色巨人橫臥在這片土地上。
五指山的地形地貌十分獨特,它的主峰海拔高達1867.1米。山體主要由肉紅色粗粒花崗岩或花崗閃長岩組成,僅僅五指山主峰為燕山期中酸性火山岩,這種地質構成造就了它堅毅而獨特的風貌。從遠處眺望,五指山的峰巒起伏,呈鋸齒狀,恰似人的五指,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五座山峰壁立,像手掌一樣撐開在這片土地上。
五指山的地理特征也很明顯,它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這裏冬季甚少寒潮影響,終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在1600 - 2000毫米左右,多雨年可達2900毫米。在這樣優越的水熱條件下,五指山擁有多種類型的熱帶性植被。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為熱帶季雨林和雨林,這裏的樹木高大且種類繁多,枝葉交織在一起,陽光透過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500 - 1500米是山地雨林與山地常綠闊葉林,樹木的種類更加豐富多樣,從高大的喬木到低矮的灌木,層次分明。1500米以上為熱帶山地常綠闊葉苔蘚林,雖然麵積相對較小,但卻有著獨特的美感。
說到五指山的植被,那真可謂是大自然的寶藏。這裏植物繁多,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有4900多種植物,其中維管束植物3560多種,分屬於259屬1347屬。喬木樹種就達800多種,特有樹種多達500多種,像桫欏、海南粗榧、花梨、沉香、坡壘、母生、青皮、綠南、油丹、陸均鬆、竹葉鬆、苦梓、荔枝等樹種已列入國家一、二、三類保護植物。在植物資源中,許多已列入常用藥用植物,如黃膽、花梨、沉香、桂皮、香樟、巴戟、砂仁、草蔻、雞骨草、牛大力等。菌類種類也較多,如木耳、香菇、靈芝、雲芝等。漫步在五指山的叢林中,腳下是厚厚的落葉和盤根錯節的樹根,周圍是高聳入雲的大樹,仿佛置身於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
五指山的植被類型從山腳到山頂形成了明顯的垂直分布帶譜,主要包括熱帶雨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亞高山矮林和熱帶山頂灌叢。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區,植被茂密,層次豐富。常見樹種有母生、紅欏、苦梓、油丹、粗榧、青皮、坡壘、陸均鬆、竹葉鬆、沉香等。
熱帶山地雨林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丘陵地帶,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交錯生長,林下植被多樣,有益智、木耳、靈芝等。
熱帶亞高山矮林和熱帶山頂灌叢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區域,植被較為稀疏,但仍保持著較高的生物多樣性。
除了豐富的植被,五指山的動物資源也不容小覷。這裏陸生脊椎動物有550多種,獸類有76種,鳥類344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37種,分別占全國獸類總數的29.5%,鳥類的18.8%,爬行類的34%,兩棲類的18.8%。
哺乳動物包括雲豹、水鹿、獼猴、穿山甲、猿、果子狸等。其中,黑冠長臂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極為珍貴。
五指山地區鳥類種類繁多,有344種,包括海南鷯哥、孔雀雉、原雞(野雞)、白鷓鴣等,許多鳥類具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爬行動物包括蟒蛇、尖嘴蛇、盲蛇、眼鏡蛇、金銀蛇、青竹蛇等,其中許多是珍奇動物。
五指山地區有37種兩棲動物,如鱗皮遊蟾、脫皮蛙等,其中11類為五指山獨有。
沃穿梭在樹林間,偶爾能看到色彩斑斕的鳥兒從枝頭飛起,它們歡快的鳴叫聲在山穀間迴蕩。
我開始沿著登山的小路向山中進發,沿著山間溪流前行。溪水清澈見底,潺潺流淌著,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隨著海拔的升高,植被的種類也在不斷變化。在低海拔地區看到的是一些較為常見的熱帶植物,而越往上走,就越能發現那些珍稀植物的身影。有的樹上還出現了奇特的“絞殺現象”,一種植物從另一種植物的枝幹或者根部開始生長,逐漸將寄主植物包裹起來,最終導致寄主植物死亡。
當我終於登上山頂時,那種感覺簡直無與倫比。站在1867米的海南最高峰上,俯瞰著連綿起伏的山脈和腳下廣袤的大地,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五指山的雲海在腳下翻騰,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波濤洶湧。遠處的山巒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一般。周圍的空氣清新而純淨,深深地吸一口,仿佛能洗淨心中的塵埃。
在導遊的強烈推薦下,我們來到三亞海濱。陽光、沙灘、海浪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們在海邊逐浪嬉戲,感受著大海的浩瀚與神秘。
就在這時,我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出海,到西沙群島去看一看。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的一部分,那裏有著茂盛的植被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我們登上了一座無人定居的海島,這裏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我們發現了許多神奇的動植物,它們在這片土地上自由地繁衍生息。
然而,在西沙,我們也了解到了一些令人擔憂的情況。不少敵對勢力侵占我們的島礁,企圖分裂我們的祖國。由於我們的海軍還不夠強大,隻能暫時隱忍。但是,我們不能容忍這種侵略行為。
我讓當地的漁民指點給我去往被敵對勢力侵占島礁的方向。
當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落下,覆蓋了海南的南海海域時,我從畫境拿出一艘遊輪開啟了夜間航行。
站在遊輪的甲板上,海風輕柔地拂過臉龐,帶著絲絲涼意和大海特有的鹹澀氣息。遊輪緩緩駛離碼頭,船頭劃破平靜的海麵,發出輕柔的破浪聲。隨著距離的增加,碼頭那片熱鬧喧囂漸漸被拋在身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寧靜而又神秘的海域。
從遊輪上望去,遠處的海平麵在夜色中與天空融為一體,隻偶爾能看到幾點漁船上的燈火,像是黑暗中的微弱星辰,點綴著這片浩瀚的南海。遊輪的燈光亮起,在黑暗的海麵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暈,那光芒隨著海浪的起伏閃爍跳躍。
為了不引起暗中敵人的注意,我讓媳婦們都盡量放鬆,或者沿著遊輪的走廊漫步,或者坐在窗前,靜靜地欣賞著窗外的夜景,或者在裝修精美華麗的遊輪內部享受晚餐,或者在遊輪的酒吧區,讓動聽的音樂輕輕奏響。
我手持一杯色彩斑斕的雞尾酒,倚靠在欄杆上,仰望著星空,試圖尋找星座的蹤跡,那璀璨的星空仿佛是南海夜空中最華美的畫卷。
快要接近被敵對勢力侵占的一座海島時,我把遊輪停下,獨自登上一艘遊艇。
遊艇相較於遊輪更加小巧靈活,它就像一隻靈動的水鳥穿梭於海麵。遊艇的駕駛艙內,各種儀器閃爍著微光,我熟練地操控著遊艇的方向。從遊艇上看出去,海麵的細節更加清晰可見,海浪在燈光下呈現出不同的質感,有的像鏡子般平滑,有的則泛起白色的浪花。
隨著遊艇加速,風在耳邊唿嘯而過。在經過一些礁石群時,我看到一些小型的海洋生物在礁石間穿梭遊動,它們像是夜間活躍的小精靈,雖然難以看清它們的全貌,但卻能感受到它們充滿生機的存在。
夜晚的南海,並沒有因為黑暗而變得寂靜。除了風與浪的聲音、遊輪和遊艇的發動機聲,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不知名的海鳥叫聲,那聲音在夜空中迴蕩,仿佛是南海夜晚的獨特樂章。
夜漸深,溫度也逐漸降低。我將發動機關閉,靜靜地感受著遊艇在海浪的搖晃下有節奏的晃動。此時的大海像是一位沉睡的母親,雖然在夜間也保持著一種寧靜而又強大的力量,而我們這些乘坐遊輪和遊艇的人們,就像是依偎在她懷抱中的孩子,在她的庇護下體驗著這充滿魅力的南海夜間航行。
夜色中,我從畫境調出大批海豚、白鯨和鯊魚,讓他們馱著龐大的狼群,在夜幕中悄然登上島礁,隨即突然發動猛烈的攻擊,把毫無防備的侵略者咬得鬼哭狼嚎跳入大海。我借機將侵略者的物資全部收進畫境。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海麵上時,我已勝利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