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蘭芳,蘭芳!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 作者:麥島小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戰後第七天,幾十個被俘的軍官,被完完整整送了迴來。
投降意味著失節,是大過死亡的恥辱。這一約定俗成的規則,在漢字文化圈是通用的。
對安南朝堂來說,這些人應該被立即處死,傳首各地。
可是,他們又需要從這些人口中,了解那些海寇的各種情報。比如來源、成分、目標、訴求之類。
而安南大臣們也沒有失望,這些被俘的軍官,的確帶來了很多他們之前不知道的信息。
其中,就有一封書信。
書信以漢字寫成,朝堂之上,人人都認得。
這封信可以說中規中矩,前半部分,怒斥安南人數典忘祖,割據叛亂,荼毒生靈,魚肉百姓。以及這次戰犯裁決的詳細過程。
中間一部分,主要是說“蘭芳共和國伯理璽天德”“威武大將軍”朱壽,意圖吊民伐罪,解救黎民蒼生。
最後一部分,則講的是讓安南朝堂派人前去議和,否則有“亡國之禍”……
在阮太後許可下,這封書信被宦官以安南話全文念出。
盡管語法有差異,但如高麗語一樣,安南語中的漢語借詞太多,精通雙語的人可以毫不費力地瞬時翻譯。
聽完這封恐嚇信,安南大臣們傻眼了。
“蘭芳共和國,聽起來似乎是個國,但其國在何處?”
“老夫熟知萬國坤輿,從未聽說有名為‘蘭芳共和’者。”
“那‘伯理璽天德’,又是何物?是官職,還是什麽東西?”
好在威武大將軍朱壽在他們理解範圍之內,不過一聽朱這個姓,不少安南人本能地產生了不好的聯想。
“不用糾結細枝末節,既然賊寇要議和,那就派人去探探虛實,同時做好軍事上的準備。”
“賊人火器雖然犀利,信中卻是色厲內荏,料想其兵力有限,如果隻求錢財,我等再商議。”
最終,仍是太後一錘定音,安南禮部、兵部派出一幹人馬,去海防和朱祁鎮討價還價。
……
俗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蓖。”
隨著安南討伐軍的潰敗,朱祁鎮手下的冒險家們,征集的網絡越來越密。
新成立的安南新附軍也參加了行動。在這些專業帶路黨的指引下,征集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征集的目標很明確,金銀、糧食、牲畜、錢幣、以及各種銅器。
安南與大明相似,城市有鍾鼓樓。廟宇多銅鍾、銅像。民間用銅錢,照銅鏡,敲銅鼓。達官貴人多藏有青銅鼎等各類銅器。
這些,無一例外,都是征集的目標。
每一天,都有牛車與馬車,將搜刮來的,包括銅錢在內的各種銅器匯集到一起。
隨後,這些銅器被融化,澆築到一個個事先準備好的鐵模當中,被鑄造成各種口徑的火炮。
一口大鍾,一尊銅像,足有幾百到幾千斤,極端一點的永樂大鍾,足有46噸。
而一門火炮,12磅拿破侖炮,炮身僅重556.57公斤公斤,連炮架算上,也不過1109公斤。
至於6磅炮,炮身僅重389公斤。
裝備軍艦的32磅長管艦炮,也才2500公斤。如果是犧牲射程的短管卡隆炮,重量甚至不到長管炮的一半。
可以說,安南裏隨便一座銅像、隨便一個大鍾,至少可以變為一門帶炮架的12磅陸軍野戰炮,或者32磅海軍卡隆炮。
當然,炮雖有海陸軍之分,眼下朱祁鎮卻並無專門的風帆戰列艦。大口徑的長管火炮雖然笨重,卻一樣可以搬到陸地上。
明末清初大殺四方的紅夷大炮,很多就是歐洲的12磅艦炮。
除了對銅的掠奪,朱祁鎮還下令,對所有目之所及的安南城市鄉村,進行係統性的破壞。
其目的,就是盡可能削弱安南戰爭潛力。
畢竟,安南是個占據紅河平原,有著700萬人口的東南亞大國。
倘若不在這時候就對其加以限製,用不了多少年,安南人口就會急劇膨脹,幾百年後甚至能突破萬萬之數。
到那時,癬疥之疾就徹底變成心腹大患了。
凡是能觸及的村落與市鎮,所有有收集價值的物資,包括青年男女在內,全被一掃而空。
所有能點燃的,全部化為煙火。
大多數安南人早就逃了,偶有漏網之魚,新附軍們,會用武力好好跟他們講道理。
打下來的據點,不可能輕易放棄。
嘴邊的肥肉,自然不能讓其飛走。
海防港內,磚窯也被搭建了起來。貝殼、石灰石,也在大量收集,並進一步加工轉化為水泥。
唯有鐵礦,目前還來不及冶煉開采,但目前收集來的,堆積如山的鐵器,也能滿足最基礎的建築需要。
海防的原住民、過往商人,已經全部成為工地上的奴工。海防港的一切,將被推倒重來。
臨時營地,赤底黑龍旗迎風飛舞。
各家家兵們,在土城內輪番操練。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朱祁鎮思考良久,決定成立蘭芳公司,亦名蘭芳共和國,如東印度公司一樣,係統進行對外開拓。
朱祁鎮將手頭的力量,編入蘭芳軍第一鎮。
蘭芳軍是正式稱謂。非正式場合,蘭芳軍也可叫南洋軍。
蘭芳軍第一階段計劃是成立10個鎮的正規軍,每鎮人;10個鎮的武裝民兵,每個鎮同樣是人。
海軍方麵,成立東西洋艦隊,負責東西向海洋利益。
朱祁鎮化名朱壽,為蘭芳公司伯理璽天德、海陸軍大元帥。
出於對後世明武宗的敬意,還號稱威武大將軍。
這些日子,海防不斷“文明開化”,而夜鶯島,則逐漸要塞化、堡壘化。
由於保鮮技術不到位,出海的漁民往往數日往返。眼下,夜鶯島上的男人,也都不去捕魚了。
他們領著錢糧,也投入了夜鶯島的建設。
朱祁鎮打算,等夜鶯島工程基本結束,將島上為數不多的安南奴工閹割掉賣到廣府或者呂宋,因為夜鶯島上,種族應當純淨。
全島的村民,則可以吸納進入蘭芳公司,作為公司員工。
海波澄碧,表海風雄。
望著海防港東麵蔚藍的大海,朱祁鎮不由滿懷豪情。
大明天兵,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不臣番邦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投降意味著失節,是大過死亡的恥辱。這一約定俗成的規則,在漢字文化圈是通用的。
對安南朝堂來說,這些人應該被立即處死,傳首各地。
可是,他們又需要從這些人口中,了解那些海寇的各種情報。比如來源、成分、目標、訴求之類。
而安南大臣們也沒有失望,這些被俘的軍官,的確帶來了很多他們之前不知道的信息。
其中,就有一封書信。
書信以漢字寫成,朝堂之上,人人都認得。
這封信可以說中規中矩,前半部分,怒斥安南人數典忘祖,割據叛亂,荼毒生靈,魚肉百姓。以及這次戰犯裁決的詳細過程。
中間一部分,主要是說“蘭芳共和國伯理璽天德”“威武大將軍”朱壽,意圖吊民伐罪,解救黎民蒼生。
最後一部分,則講的是讓安南朝堂派人前去議和,否則有“亡國之禍”……
在阮太後許可下,這封書信被宦官以安南話全文念出。
盡管語法有差異,但如高麗語一樣,安南語中的漢語借詞太多,精通雙語的人可以毫不費力地瞬時翻譯。
聽完這封恐嚇信,安南大臣們傻眼了。
“蘭芳共和國,聽起來似乎是個國,但其國在何處?”
“老夫熟知萬國坤輿,從未聽說有名為‘蘭芳共和’者。”
“那‘伯理璽天德’,又是何物?是官職,還是什麽東西?”
好在威武大將軍朱壽在他們理解範圍之內,不過一聽朱這個姓,不少安南人本能地產生了不好的聯想。
“不用糾結細枝末節,既然賊寇要議和,那就派人去探探虛實,同時做好軍事上的準備。”
“賊人火器雖然犀利,信中卻是色厲內荏,料想其兵力有限,如果隻求錢財,我等再商議。”
最終,仍是太後一錘定音,安南禮部、兵部派出一幹人馬,去海防和朱祁鎮討價還價。
……
俗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蓖。”
隨著安南討伐軍的潰敗,朱祁鎮手下的冒險家們,征集的網絡越來越密。
新成立的安南新附軍也參加了行動。在這些專業帶路黨的指引下,征集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征集的目標很明確,金銀、糧食、牲畜、錢幣、以及各種銅器。
安南與大明相似,城市有鍾鼓樓。廟宇多銅鍾、銅像。民間用銅錢,照銅鏡,敲銅鼓。達官貴人多藏有青銅鼎等各類銅器。
這些,無一例外,都是征集的目標。
每一天,都有牛車與馬車,將搜刮來的,包括銅錢在內的各種銅器匯集到一起。
隨後,這些銅器被融化,澆築到一個個事先準備好的鐵模當中,被鑄造成各種口徑的火炮。
一口大鍾,一尊銅像,足有幾百到幾千斤,極端一點的永樂大鍾,足有46噸。
而一門火炮,12磅拿破侖炮,炮身僅重556.57公斤公斤,連炮架算上,也不過1109公斤。
至於6磅炮,炮身僅重389公斤。
裝備軍艦的32磅長管艦炮,也才2500公斤。如果是犧牲射程的短管卡隆炮,重量甚至不到長管炮的一半。
可以說,安南裏隨便一座銅像、隨便一個大鍾,至少可以變為一門帶炮架的12磅陸軍野戰炮,或者32磅海軍卡隆炮。
當然,炮雖有海陸軍之分,眼下朱祁鎮卻並無專門的風帆戰列艦。大口徑的長管火炮雖然笨重,卻一樣可以搬到陸地上。
明末清初大殺四方的紅夷大炮,很多就是歐洲的12磅艦炮。
除了對銅的掠奪,朱祁鎮還下令,對所有目之所及的安南城市鄉村,進行係統性的破壞。
其目的,就是盡可能削弱安南戰爭潛力。
畢竟,安南是個占據紅河平原,有著700萬人口的東南亞大國。
倘若不在這時候就對其加以限製,用不了多少年,安南人口就會急劇膨脹,幾百年後甚至能突破萬萬之數。
到那時,癬疥之疾就徹底變成心腹大患了。
凡是能觸及的村落與市鎮,所有有收集價值的物資,包括青年男女在內,全被一掃而空。
所有能點燃的,全部化為煙火。
大多數安南人早就逃了,偶有漏網之魚,新附軍們,會用武力好好跟他們講道理。
打下來的據點,不可能輕易放棄。
嘴邊的肥肉,自然不能讓其飛走。
海防港內,磚窯也被搭建了起來。貝殼、石灰石,也在大量收集,並進一步加工轉化為水泥。
唯有鐵礦,目前還來不及冶煉開采,但目前收集來的,堆積如山的鐵器,也能滿足最基礎的建築需要。
海防的原住民、過往商人,已經全部成為工地上的奴工。海防港的一切,將被推倒重來。
臨時營地,赤底黑龍旗迎風飛舞。
各家家兵們,在土城內輪番操練。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朱祁鎮思考良久,決定成立蘭芳公司,亦名蘭芳共和國,如東印度公司一樣,係統進行對外開拓。
朱祁鎮將手頭的力量,編入蘭芳軍第一鎮。
蘭芳軍是正式稱謂。非正式場合,蘭芳軍也可叫南洋軍。
蘭芳軍第一階段計劃是成立10個鎮的正規軍,每鎮人;10個鎮的武裝民兵,每個鎮同樣是人。
海軍方麵,成立東西洋艦隊,負責東西向海洋利益。
朱祁鎮化名朱壽,為蘭芳公司伯理璽天德、海陸軍大元帥。
出於對後世明武宗的敬意,還號稱威武大將軍。
這些日子,海防不斷“文明開化”,而夜鶯島,則逐漸要塞化、堡壘化。
由於保鮮技術不到位,出海的漁民往往數日往返。眼下,夜鶯島上的男人,也都不去捕魚了。
他們領著錢糧,也投入了夜鶯島的建設。
朱祁鎮打算,等夜鶯島工程基本結束,將島上為數不多的安南奴工閹割掉賣到廣府或者呂宋,因為夜鶯島上,種族應當純淨。
全島的村民,則可以吸納進入蘭芳公司,作為公司員工。
海波澄碧,表海風雄。
望著海防港東麵蔚藍的大海,朱祁鎮不由滿懷豪情。
大明天兵,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不臣番邦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