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舟山群島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 作者:麥島小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舟山島,岑港。
浩浩蕩蕩的船隊呈排山倒海之勢,在舟山島的岑港登陸。
舟山島,繼庫頁、大琉球、海南、崇明(古瀛洲)之後,曾經的大明第五大島。
隻是,包括舟山島在內的舟山群島,如今地位很是尷尬。有了加裏曼丹島、呂宋島、棉蘭老島、淝水島等動輒以十萬平方公裏計的大島以及無數星羅棋布的小島之後,舟山島實在是太小了。
甚至連濟州島都比它要大。
舟山島尷尬的不隻是麵積,由於明朝的海禁政策,舟山漁民大部內遷。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廢昌國縣,想遷迴全部居民。好在昌國紫微鄉出身的官員王國祚直言勸諫,力陳舟山島民不可內遷。於是朱元璋留下了城區四裏的百姓,共計500餘戶8000餘口。
後來,隨著朝廷管理的鬆弛,又有不少人迴到了家鄉,眼下舟山群島人口雖然不及嘉靖萬曆之時,零散加起來卻也有兩三萬人。
隻是這兩三萬人,幾乎是沒人管的狀態,眼下倭寇尚未如後世那般猖獗,但舟山區域海商海盜同樣不少。
這等情況下,這裏自然而然成了李守仁的天堂。
憑借武力,兩個多月前,海參崴的船隊從廢棄近百年的岑港登陸,接著清剿海盜,並勒令俘虜充當免費勞動力,修理港口。
同時,他們還拿出了白花花的銀子,按寧波雇工市價雇傭當地百姓幹活,兩個月內,蕭瑟的岑港煥然一新,連綿的商棧拔地而起。
在古代,岑港可是個好地方。
岑港,位於舟山島西端,是宋元時期著名的良港,在元代更有六國港口之稱。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月,元軍攻占舟山。忽必烈以此為軍港,發動對外征戰,大批工匠在此打造戰船,大批士兵在此演練海戰。
至元十八年,船隊從岑港出發,卻遭遇颶風,折戟倭國。
元朝時期,高麗、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都在此駐泊船舶,修理海船。可是到了洪武時期,舟山居民大多內遷,加之海禁政策,岑港也變得無人問津。
朱祁鎮在岑港下船,登陸舟山。
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舟山島已然成為繁榮的貿易基地,遠東、塞外的各類貨物在此轉運,然後各路海商再將其化整為零,運到周邊各處,尤其是南直隸和杭州、寧波。
除了北地的貨物,這裏還匯集了整個江南的商品,茶葉、絲綢、瓷器、布帛等物資也被各路海商帶到這裏貿易。
舟山的商貿,頓時火了起來。
朱祁鎮在舟山的港口和城區轉了一個多時辰,李守仁在一旁介紹。鱗次櫛比的商鋪,討價還價的商賈,這裏繁榮的商貿讓朱祁鎮非常滿意。
“守仁,下一步成立市舶司,將港口做大做強,同時再把商稅收起來。”
“這樣一來,我們人手未必夠,可從滬寧杭等地多忽悠點人,不要腐儒,無需功名。對了,聽說紹興師爺很不錯,他們如果願意來,不用做師爺,直接做主官。”
“隻是,市舶司涉及商稅,是重中之重,不管任用何人,必須有足夠的製衡的監督。”
“另外就是築城、設炮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做好倭寇進犯,以及大明水師征討的準備。”
“如何行事,你來拿個章程,朕隻抓大方向……”
“是,陛下。”
……
經過幾天的修整、貿易,船隊船艙重新被江南的貨物裝滿。
眼下的大明,雖然沒啥工業,可手工業加工的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卻是十分搶手的貨物。
大明能對外出口的東西有很多,絲綢、瓷器、釉陶、鐵器、武器、書籍、器皿、藥材、土產、工藝品等在南洋、西洋都極具競爭力。
其中,占比最大,最受歡迎的,還是陶瓷和絲綢。
陶瓷不必多說,從秦漢開始便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出口各國。南海至今有許多宋朝的沉船,單船出土瓷器就以數十萬計。
絲織物同樣是高端奢侈品,江南的絲織品遠不限於絲綢,而是包括綾、羅、綢、緞、錦、綺、紗、絹、綸、縑、帛等各種種類。
這些貨物,在大明購買其實並不算貴,但到了南洋,價格起碼翻倍,甚至兩倍三倍。
而到了西洋,五倍甚至十倍,也不是不可能。
江南冬天並不溫暖,要不是有雪可看,張岱也寫不出《湖心亭看雪》來。
因此在江南,皮貨仍然十分搶手,其價格甚至比山東、直隸要高,畢竟山東、直隸位於北方,也能生產一些皮貨,隻是華北人口太多,皮貨的數量和質量差一些。
但江南就不一樣了,南直隸、江左、江右,本身沒多少皮貨可產,因此,北方皮貨,在此頗為暢銷。
更重要的是,江南商貿遠比華北發達,有錢人不計其數,江南的人口也更加稠密。因此,江南的市場需求和消費意願都十分強烈。
不過反過來看,在江南采購絲織物與茶葉、瓷器這些,成本卻比華北低得多,甚至比嶺南還要低。
首先,江南是魚米之鄉,也是絲織業中心,在明朝中後期,這裏還誕生出了許多規模十分宏大的紡織工廠。“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被後世學者稱之為資本主義萌芽,不但讓國內外各路碩士、博士、專家、教授、學者水了大量論文,還成為中學曆史繞不開的考試重點。
有蠶桑養殖,有手工工場,這裏是絲織品價格窪地,不說全國最低,也差不了太多。
其次,江南是茶葉種植地,像西湖龍井之類,早早便聲名遠揚。
在這裏,可以低價采購大量茶葉。而且茶葉這東西,出口海外的不需要太好,因為洋人們不懂茶,如同牛嚼牡丹,因此,專攻最低端的幾種茶即可。
高端的茶不需大量收購,這類高端商品,其客戶主要是南洋懂行的華人,以及倭國、小琉球的有錢人。
在瓷器方麵,江南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別的不說,景德鎮緊鄰鄱陽湖,瓷器轉運十分方便。
而且,江南瓷器製造業,遠遠不止景德鎮。
總之,舟山雖然小,但這個據點卻十分有必要。
浩浩蕩蕩的船隊呈排山倒海之勢,在舟山島的岑港登陸。
舟山島,繼庫頁、大琉球、海南、崇明(古瀛洲)之後,曾經的大明第五大島。
隻是,包括舟山島在內的舟山群島,如今地位很是尷尬。有了加裏曼丹島、呂宋島、棉蘭老島、淝水島等動輒以十萬平方公裏計的大島以及無數星羅棋布的小島之後,舟山島實在是太小了。
甚至連濟州島都比它要大。
舟山島尷尬的不隻是麵積,由於明朝的海禁政策,舟山漁民大部內遷。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廢昌國縣,想遷迴全部居民。好在昌國紫微鄉出身的官員王國祚直言勸諫,力陳舟山島民不可內遷。於是朱元璋留下了城區四裏的百姓,共計500餘戶8000餘口。
後來,隨著朝廷管理的鬆弛,又有不少人迴到了家鄉,眼下舟山群島人口雖然不及嘉靖萬曆之時,零散加起來卻也有兩三萬人。
隻是這兩三萬人,幾乎是沒人管的狀態,眼下倭寇尚未如後世那般猖獗,但舟山區域海商海盜同樣不少。
這等情況下,這裏自然而然成了李守仁的天堂。
憑借武力,兩個多月前,海參崴的船隊從廢棄近百年的岑港登陸,接著清剿海盜,並勒令俘虜充當免費勞動力,修理港口。
同時,他們還拿出了白花花的銀子,按寧波雇工市價雇傭當地百姓幹活,兩個月內,蕭瑟的岑港煥然一新,連綿的商棧拔地而起。
在古代,岑港可是個好地方。
岑港,位於舟山島西端,是宋元時期著名的良港,在元代更有六國港口之稱。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月,元軍攻占舟山。忽必烈以此為軍港,發動對外征戰,大批工匠在此打造戰船,大批士兵在此演練海戰。
至元十八年,船隊從岑港出發,卻遭遇颶風,折戟倭國。
元朝時期,高麗、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都在此駐泊船舶,修理海船。可是到了洪武時期,舟山居民大多內遷,加之海禁政策,岑港也變得無人問津。
朱祁鎮在岑港下船,登陸舟山。
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舟山島已然成為繁榮的貿易基地,遠東、塞外的各類貨物在此轉運,然後各路海商再將其化整為零,運到周邊各處,尤其是南直隸和杭州、寧波。
除了北地的貨物,這裏還匯集了整個江南的商品,茶葉、絲綢、瓷器、布帛等物資也被各路海商帶到這裏貿易。
舟山的商貿,頓時火了起來。
朱祁鎮在舟山的港口和城區轉了一個多時辰,李守仁在一旁介紹。鱗次櫛比的商鋪,討價還價的商賈,這裏繁榮的商貿讓朱祁鎮非常滿意。
“守仁,下一步成立市舶司,將港口做大做強,同時再把商稅收起來。”
“這樣一來,我們人手未必夠,可從滬寧杭等地多忽悠點人,不要腐儒,無需功名。對了,聽說紹興師爺很不錯,他們如果願意來,不用做師爺,直接做主官。”
“隻是,市舶司涉及商稅,是重中之重,不管任用何人,必須有足夠的製衡的監督。”
“另外就是築城、設炮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做好倭寇進犯,以及大明水師征討的準備。”
“如何行事,你來拿個章程,朕隻抓大方向……”
“是,陛下。”
……
經過幾天的修整、貿易,船隊船艙重新被江南的貨物裝滿。
眼下的大明,雖然沒啥工業,可手工業加工的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卻是十分搶手的貨物。
大明能對外出口的東西有很多,絲綢、瓷器、釉陶、鐵器、武器、書籍、器皿、藥材、土產、工藝品等在南洋、西洋都極具競爭力。
其中,占比最大,最受歡迎的,還是陶瓷和絲綢。
陶瓷不必多說,從秦漢開始便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出口各國。南海至今有許多宋朝的沉船,單船出土瓷器就以數十萬計。
絲織物同樣是高端奢侈品,江南的絲織品遠不限於絲綢,而是包括綾、羅、綢、緞、錦、綺、紗、絹、綸、縑、帛等各種種類。
這些貨物,在大明購買其實並不算貴,但到了南洋,價格起碼翻倍,甚至兩倍三倍。
而到了西洋,五倍甚至十倍,也不是不可能。
江南冬天並不溫暖,要不是有雪可看,張岱也寫不出《湖心亭看雪》來。
因此在江南,皮貨仍然十分搶手,其價格甚至比山東、直隸要高,畢竟山東、直隸位於北方,也能生產一些皮貨,隻是華北人口太多,皮貨的數量和質量差一些。
但江南就不一樣了,南直隸、江左、江右,本身沒多少皮貨可產,因此,北方皮貨,在此頗為暢銷。
更重要的是,江南商貿遠比華北發達,有錢人不計其數,江南的人口也更加稠密。因此,江南的市場需求和消費意願都十分強烈。
不過反過來看,在江南采購絲織物與茶葉、瓷器這些,成本卻比華北低得多,甚至比嶺南還要低。
首先,江南是魚米之鄉,也是絲織業中心,在明朝中後期,這裏還誕生出了許多規模十分宏大的紡織工廠。“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被後世學者稱之為資本主義萌芽,不但讓國內外各路碩士、博士、專家、教授、學者水了大量論文,還成為中學曆史繞不開的考試重點。
有蠶桑養殖,有手工工場,這裏是絲織品價格窪地,不說全國最低,也差不了太多。
其次,江南是茶葉種植地,像西湖龍井之類,早早便聲名遠揚。
在這裏,可以低價采購大量茶葉。而且茶葉這東西,出口海外的不需要太好,因為洋人們不懂茶,如同牛嚼牡丹,因此,專攻最低端的幾種茶即可。
高端的茶不需大量收購,這類高端商品,其客戶主要是南洋懂行的華人,以及倭國、小琉球的有錢人。
在瓷器方麵,江南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別的不說,景德鎮緊鄰鄱陽湖,瓷器轉運十分方便。
而且,江南瓷器製造業,遠遠不止景德鎮。
總之,舟山雖然小,但這個據點卻十分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