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路向西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 作者:麥島小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祁鎮書房的桌麵,鋪著一張巨大的地圖。
這張地圖北到北冰洋,南到爪哇島,西到奧斯曼,東到白令海峽,最適合朱祁鎮眼下的工作。
在這張地圖上,和林、君堡、京師、王京、升龍等城市被標注,東察合台汗國、帖木兒帝國、金帳汗國、倭國、李朝、黎朝等國家亦被標注。
西伯利亞的廣袤區域,零零散散有些不同顏色的點,以鎮北城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這是目前朱祁鎮所消滅的、掌控的、征服的野人部落。
在額爾古納河到廟街,額爾古納河到海參崴、以及海參崴到廟街之間,有三條紅線和一個個黑點,這是也是目前所探索、劫掠的區域。
可惜,整個西伯利亞太過廣袤,眼下朱祁鎮所探清的,也隻有原西伯利亞汗國,包括西西伯利亞平原和中西伯利亞高原的部分地區,東西伯利亞以及堪察加半島,探索還沒開始。
眼下,鎮北城與海參崴各有兩三千瓦剌騎兵駐守,足以應對來自野人的各種意外。其實鎮北城方向,眼下已經基本穩定下來,駐軍監督、驅使歸化野人,讓那些熟悉當地情況,裝備瓦剌淘汰鎧甲與鐵製武器的十幾個野人部落探索周邊,這些野人可以根據所劫掠的人口與所繳獲的戰利品,來向城主府換取草原、中原、西域的各種物資,以及為他們的武器裝備分期付款。
在朱祁鎮的精心設計下,歸化野人們熱情高漲,毫無抵觸情緒,雖然是被買了還幫忙數錢,但這些野人們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命是真的好。
朱祁鎮看著地圖,和林和庫倫,是草原上為數不多的兩座城市,相距不過100餘裏,而且都是平地,不需要隧道和橋梁。
來自李朝的戰俘們,除了選出來的教書先生之外,絕大多數都被投入到鐵道建設。
反正是無成本試水,就算搞不成,代價也隻是食物和廢鐵罷了。
朱祁鎮又看向了地圖西側,東察合台汗國與帖木兒帝國。
撒馬爾罕壯麗富饒,可惜距離太遠,東察合台汗國雖然近,但油水卻不多。
不對,東察合台汗國也有好東西,朱祁鎮突然想了起來。
棉花!
宋元之時,棉花已經傳入中原,但棉布初期仍比較貴,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記載,在他來華之時,棉布的價格比絲絹高,普通人消費不起。而王禎的《農書》中,則將其稱之為珍貨。
棉布大範圍普及,並且平民化,已經要到明朝了。
然而在東察合台汗國,棉花卻異常平價,因為氣候因素,棉花種植尤其多,用棉花取暖也很普遍。當然,該國紡織技術比較落後,因此棉布也不算便宜。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啊!飛梭、腳踏三錠紡車、水力紡織機乃至蒸汽紡織機,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棉花這一原材料。
可以說,沒有棉花,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
朱祁鎮決定,這次暴揍東察合台汗國,割地賠款是一方麵,棉花賠償更是重中之重!
其實,朱祁鎮也想過直接吞掉東察合台汗國的可行性。
軍事實力不是問題,但打下來之後呢?給大明還是給瓦剌?
如果給瓦剌,以後算不算隱患?
即便也先家族世代忠誠,大明又大批量裝備重型燧發槍,不怕瓦剌跳反。但根據大元四大汗國的經驗,迅速膨脹的瓦剌會不會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後一下子爆開,到時候一堆爛攤子,自己也不用幹別的事了。
朱祁鎮琢磨著,也先恐怕也不是抱著滅國的心態去的,不然就不會隻帶這些人了,起碼也要充分動員其本部的各個部落。
不管怎樣,等見到也先再說。
……
朱祁鎮在和林待了三天時間,休息了半天,去各個礦上檢查了兩天。
與此同時,伯顏帖木兒在集合士兵,做出征的準備。
從遠東剛撤迴來的士兵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分完戰利品後,一聽到再次出征,紛紛激動地嗷嗷叫。
因為有兩千三百人還在遠東,也有百十個人長途旅行後身體不適,眼下能再次行動的隻有五千五百多人。
兵在精,不在多。眼下也先並不缺人,因此伯顏帖木兒又抽調了五千騎兵,滿打滿算,湊了一萬,同樣是一人三馬。
帶著其木格,第四天,朱祁鎮再次出征。
一路向西。
大軍途徑漠西各旗,走著也先前幾天剛走過的路,三日之後,於布彥圖河畔飲馬,在有經驗的牧民引路下,當日便進入東察合台汗國。
東察合台汗國十分荒涼,人口之稀疏,比草原尤甚。隻是汗國人口相對集中,因此打起仗來比較有效率。
又過了兩天,不用千目鏡,翻過了一個個沙丘,遙遠的地平線上,一座綠洲赫然在目。
“這大概就是那個不講武德的部落了,太師可能在那裏,傳令弟兄們,加快進度。”
“是,陛下。”
號角有節奏吹響,全軍得到了信號,紛紛加快了行軍速度。
……
“太師,有情況!”
“我軍後側,發現大批馬隊!距離此處不到一個時辰!”
“看馬隊規模與煙塵,斥候估計足有上萬人……”
“嗯?”
聽到手下的緊急匯報,正坐在中原樣式太師椅上翻看賬本的也先太師,一下子站了起來。
這個位於沙漠中的綠洲有水有田有森林,在中心處的湖畔,有著一個繁華的小鎮,小鎮中心有座堂皇的府邸。
這是整座綠洲的核心,眼下,這裏儼然已經換了個主人。
此處貴族姓甚名誰,在汗國官階幾何,也先毫不關心,就在幾個時辰之前,這個貴族全家192口人,連同其手下侍衛、家將、士兵,已經全部被下令處死。
也先則占據了原主人那中西合璧的豪華府邸。雖然綠洲缺少木材,又遠離人口密集處,但這座府邸既有中原的雕梁畫棟,也有波斯的馬賽克瓷磚和弧形、拱形壁龕,可謂是集百家之長,讓也先很是喜歡。
也先率兵毫不費力地將這個貴族擊垮,四周都是茫茫沙海,他們走投無路,隻好投降。
可也先怎能接受罪魁禍首的投降?
如果是隻搶貨物,說不定也先心情好還能留他們一命,但既然你都做得了初一,就不怪我做十五了。
占領這個綠洲之後,也先下令將所有敵人全部處決,對於貴族下轄的人口則先收押,等收押完畢後,按是否高於車輪這一傳統進行甄別,以示懲戒。
這時,也先的軍隊正在收押人口,繳獲戰利品,忙的不亦樂乎。
怎想到,突然就有了敵情?而且是從後方?
這張地圖北到北冰洋,南到爪哇島,西到奧斯曼,東到白令海峽,最適合朱祁鎮眼下的工作。
在這張地圖上,和林、君堡、京師、王京、升龍等城市被標注,東察合台汗國、帖木兒帝國、金帳汗國、倭國、李朝、黎朝等國家亦被標注。
西伯利亞的廣袤區域,零零散散有些不同顏色的點,以鎮北城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這是目前朱祁鎮所消滅的、掌控的、征服的野人部落。
在額爾古納河到廟街,額爾古納河到海參崴、以及海參崴到廟街之間,有三條紅線和一個個黑點,這是也是目前所探索、劫掠的區域。
可惜,整個西伯利亞太過廣袤,眼下朱祁鎮所探清的,也隻有原西伯利亞汗國,包括西西伯利亞平原和中西伯利亞高原的部分地區,東西伯利亞以及堪察加半島,探索還沒開始。
眼下,鎮北城與海參崴各有兩三千瓦剌騎兵駐守,足以應對來自野人的各種意外。其實鎮北城方向,眼下已經基本穩定下來,駐軍監督、驅使歸化野人,讓那些熟悉當地情況,裝備瓦剌淘汰鎧甲與鐵製武器的十幾個野人部落探索周邊,這些野人可以根據所劫掠的人口與所繳獲的戰利品,來向城主府換取草原、中原、西域的各種物資,以及為他們的武器裝備分期付款。
在朱祁鎮的精心設計下,歸化野人們熱情高漲,毫無抵觸情緒,雖然是被買了還幫忙數錢,但這些野人們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命是真的好。
朱祁鎮看著地圖,和林和庫倫,是草原上為數不多的兩座城市,相距不過100餘裏,而且都是平地,不需要隧道和橋梁。
來自李朝的戰俘們,除了選出來的教書先生之外,絕大多數都被投入到鐵道建設。
反正是無成本試水,就算搞不成,代價也隻是食物和廢鐵罷了。
朱祁鎮又看向了地圖西側,東察合台汗國與帖木兒帝國。
撒馬爾罕壯麗富饒,可惜距離太遠,東察合台汗國雖然近,但油水卻不多。
不對,東察合台汗國也有好東西,朱祁鎮突然想了起來。
棉花!
宋元之時,棉花已經傳入中原,但棉布初期仍比較貴,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記載,在他來華之時,棉布的價格比絲絹高,普通人消費不起。而王禎的《農書》中,則將其稱之為珍貨。
棉布大範圍普及,並且平民化,已經要到明朝了。
然而在東察合台汗國,棉花卻異常平價,因為氣候因素,棉花種植尤其多,用棉花取暖也很普遍。當然,該國紡織技術比較落後,因此棉布也不算便宜。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啊!飛梭、腳踏三錠紡車、水力紡織機乃至蒸汽紡織機,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棉花這一原材料。
可以說,沒有棉花,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
朱祁鎮決定,這次暴揍東察合台汗國,割地賠款是一方麵,棉花賠償更是重中之重!
其實,朱祁鎮也想過直接吞掉東察合台汗國的可行性。
軍事實力不是問題,但打下來之後呢?給大明還是給瓦剌?
如果給瓦剌,以後算不算隱患?
即便也先家族世代忠誠,大明又大批量裝備重型燧發槍,不怕瓦剌跳反。但根據大元四大汗國的經驗,迅速膨脹的瓦剌會不會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後一下子爆開,到時候一堆爛攤子,自己也不用幹別的事了。
朱祁鎮琢磨著,也先恐怕也不是抱著滅國的心態去的,不然就不會隻帶這些人了,起碼也要充分動員其本部的各個部落。
不管怎樣,等見到也先再說。
……
朱祁鎮在和林待了三天時間,休息了半天,去各個礦上檢查了兩天。
與此同時,伯顏帖木兒在集合士兵,做出征的準備。
從遠東剛撤迴來的士兵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分完戰利品後,一聽到再次出征,紛紛激動地嗷嗷叫。
因為有兩千三百人還在遠東,也有百十個人長途旅行後身體不適,眼下能再次行動的隻有五千五百多人。
兵在精,不在多。眼下也先並不缺人,因此伯顏帖木兒又抽調了五千騎兵,滿打滿算,湊了一萬,同樣是一人三馬。
帶著其木格,第四天,朱祁鎮再次出征。
一路向西。
大軍途徑漠西各旗,走著也先前幾天剛走過的路,三日之後,於布彥圖河畔飲馬,在有經驗的牧民引路下,當日便進入東察合台汗國。
東察合台汗國十分荒涼,人口之稀疏,比草原尤甚。隻是汗國人口相對集中,因此打起仗來比較有效率。
又過了兩天,不用千目鏡,翻過了一個個沙丘,遙遠的地平線上,一座綠洲赫然在目。
“這大概就是那個不講武德的部落了,太師可能在那裏,傳令弟兄們,加快進度。”
“是,陛下。”
號角有節奏吹響,全軍得到了信號,紛紛加快了行軍速度。
……
“太師,有情況!”
“我軍後側,發現大批馬隊!距離此處不到一個時辰!”
“看馬隊規模與煙塵,斥候估計足有上萬人……”
“嗯?”
聽到手下的緊急匯報,正坐在中原樣式太師椅上翻看賬本的也先太師,一下子站了起來。
這個位於沙漠中的綠洲有水有田有森林,在中心處的湖畔,有著一個繁華的小鎮,小鎮中心有座堂皇的府邸。
這是整座綠洲的核心,眼下,這裏儼然已經換了個主人。
此處貴族姓甚名誰,在汗國官階幾何,也先毫不關心,就在幾個時辰之前,這個貴族全家192口人,連同其手下侍衛、家將、士兵,已經全部被下令處死。
也先則占據了原主人那中西合璧的豪華府邸。雖然綠洲缺少木材,又遠離人口密集處,但這座府邸既有中原的雕梁畫棟,也有波斯的馬賽克瓷磚和弧形、拱形壁龕,可謂是集百家之長,讓也先很是喜歡。
也先率兵毫不費力地將這個貴族擊垮,四周都是茫茫沙海,他們走投無路,隻好投降。
可也先怎能接受罪魁禍首的投降?
如果是隻搶貨物,說不定也先心情好還能留他們一命,但既然你都做得了初一,就不怪我做十五了。
占領這個綠洲之後,也先下令將所有敵人全部處決,對於貴族下轄的人口則先收押,等收押完畢後,按是否高於車輪這一傳統進行甄別,以示懲戒。
這時,也先的軍隊正在收押人口,繳獲戰利品,忙的不亦樂乎。
怎想到,突然就有了敵情?而且是從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