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
軍候公孫群等眾人率領一千四百餘名青壯一路北上,隻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趕到了長安城外。
此時,巍峨的長安城已經化身為一座巨大的軍營,來自河南、益州、三輔等地的數萬大軍已經趕到這裏,圍繞偌大的長安城安營紮寨,遠遠望去旌旗漫天、蔚為壯觀!
當公孫群等人率眾趕到長安城外的時候,一名北軍的軍司馬將眾人攔了下來,並且索要史家出具的從戎通牒,以及朝廷頒發下來的許可文卷。
公孫群等人不敢怠慢,連忙將兩份文書呈上。
而後,公孫群便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軍司馬,隻見其身高體壯,比公孫群還要高一頭,濃密的胡須被打理得很好,一雙大眼炯炯有神,看上去整個人都顯得孔武有力,一雙大手滿是老繭,一看便是從軍日久的百戰老兵!
這時,那名軍司馬一麵檢驗著兩份文書,一麵指著前方的一處空地說道:“先帶著這些鄉勇去那邊安營紮寨,如果不知道怎麽紮營就說一聲,會有人教你們的!”
公孫群拱手說道:“謝過將軍!”
接著,公孫群便讓屯長樊明、屯長郭著、屯長穆迪、屯長趙安、屯長郭俠各率本部人馬前去安營紮寨,自己則是留下繼續與這名軍司馬報備。
軍司馬~眼見公孫群所部鄉勇行進有序、士氣高昂,不禁有些詫異,說道:“杜縣的鄉勇還真是不錯,隻是經過縣尉的簡單訓練,就有如此的模樣,真是很不錯!”
公孫群笑了笑,並沒有說破什麽,隻是客氣了一番。
而後,那軍司馬一邊看著兩份,一邊說道:“你們來的有些晚了,並州的鐵騎早已經出發了,你們是沒有眼福看到並州鐵騎的英姿了。”
“涼州鐵騎?”
“涼州鐵騎估計現在已經在武威郡集結待命了,怎麽可能還跑到長安來!”
“對了,那邊是大營是北軍精銳,告誡你手下的鄉勇不要過去,北軍將士心高氣傲,免得你手下的鄉勇被欺負了。”
“東麵的聯營都是河南郡、益州的郡國兵,等到大軍出發的時候,應該會先出發一段時間,到時候你們可能要為其讓路。”
“兵備?糧草?”
聽到公孫群詢問何時下發兵備和糧草,軍司馬笑了笑,說道:“現在朝廷正在為河南、益州的郡國兵補充兵備和糧草,估計你們得等上幾天了,等到朝廷的兵馬補充完畢之後,才會給你們各地趕來的鄉勇補充。”
接著,軍司馬便將兩份公文交還給公孫群,說道:“這兩個東西留好,將來朝廷大軍凱旋之後,要憑著這兩個東西論功行賞的!”
“諾!”
公孫群急忙將兩份文書收好,而後問道:“請問將軍,我等歸屬於哪一部兵馬?”
軍司馬揮了揮手,身後的親衛便將一份竹簡遞了上來:“杜縣鄉勇……,咦?”
軍司馬疑惑的說道:“真是沒想到,你們這支鄉勇竟然配屬給我北軍將士了!”
公孫群也是暗暗吃驚,不過仔細一想也就不奇怪了,這肯定是侍郎史高、史曾、史玄三人的功勞,甚至是天子劉洵在暗中影響的結果。
在確定無誤之後,軍司馬笑著說道:“正好,你們這支鄉勇就配屬在我北軍虎賁營,我正好也是虎賁營的軍司馬,我與校尉大人說一聲,以後你們就跟著我好了!”
公孫群自然是求之不得,眼前的這位軍司馬一看就是性情中人,與公孫群也算是對脾氣,跟著這樣的上官上戰場,可是天大的好事。
公孫群趕忙拱手說道:“公孫群拜見將軍!”
軍司馬笑著揮了揮手,說道:“我叫皇甫傑,字武義,以後咱們就一起出生入死了,到了戰場上,我可還要依仗你們一起博取軍功呢!”
公孫群笑著說道:“將軍說笑了,是我們跟著將軍博取戰功才是!”
說完,軍司馬皇甫傑便說道:“走,去看看你手下的鄉勇,看看這些小子的營壘紮好沒有!”
“將軍請!”
很快,公孫群便領著軍司馬皇甫傑來到杜縣鄉勇營前,隻見一座簡易的大營已經初見端倪,整座大營規劃得方方正正,中軍大帳位於大營正中,各屯分別圍繞中軍大帳在四周安營紮寨,一百多頂帳篷井然有序。
而且,在每屯帳篷的周圍設有排水溝,並且單獨設立了如廁的地方、埋鍋的地方,各有各的通道,互不影響。此時眾鄉勇正在挖掘溝渠、劃定各方區域,人來人往卻又絲毫不亂。
軍司馬皇甫傑看到眼前正在搭建中的大營,看著一千四百餘名鄉勇在上官的指揮下,熟練的做著手中的活計,完全不像是一支剛剛集結起來的鄉勇,反倒是一支沒有武裝上的精銳大軍!
“這、這!”
軍司馬皇甫傑吃驚的看向公孫群,好一會兒才說道:“你們杜縣的鄉勇如此訓練有素,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哪裏的精銳大軍呢!你們是不是提前操練過?”
能夠得到北軍軍司馬的稱讚,公孫群心中很是得意,這可是莫大的榮耀。
不過,公孫群還是恭恭敬敬的說道:“啟稟將軍,我們這支鄉勇原本是杜縣史家的門客,聽聞朝廷興兵征討匈奴,這才聚集起來從戎報效!”
“哦!原來是這樣!”
對於軍司馬皇甫傑來說,杜縣史家的名號自然是聽說過的,既然這些鄉勇是史家的門客,那一切便說得通了。
接著,軍司馬皇甫傑又在公孫群的陪同下,在大營中走了走,對正在搭建中的大營指點了一下,指導鄉勇改進了一些不合理之處,公孫群都讓手下親衛一一記下,以便日後改進。
與此同時,天子劉洵聽聞各路大軍陸續趕到,也擺駕出宮,來到了長安城的南城牆。
居高臨下,劉洵望著無邊無際的漢軍旗幟,心中豪情萬丈。
此時,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也陪同在劉洵身邊,正向劉洵稟報著大軍集結的情況。
“啟奏天家,目前並州的三萬鐵騎已經進入西涼,數日之內便可以趕到武威郡,與等在那邊的三萬西涼鐵騎匯合。”
“天家看那邊,東麵是河南、益州等地的郡國兵大營。目前,河南、益州等地已經有四萬郡國兵趕到長安城下,後續還有六萬左右郡國兵正在路上,預計十日內可以到齊!”
“北軍駐紮在長安城以西,五萬北軍將士已經整裝待發。”
“三輔各地匯集起來的郡國兵駐紮在長安城以北,兵力大概有四萬,目前也已經整裝待發。”
“此外,各地趕來長安隨軍出征的豪傑、良家子也有不少,目前朝廷登記在冊的兵力有五萬餘人,分別配屬在北軍和三輔各部兵馬下麵。”
劉洵聽到這裏也是在心中暗暗算了一下,此番出征漢軍的正規部隊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五萬之巨!如果再加上五萬多隨軍出征的豪傑、良家子,此番大漢出動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
劉洵一麵聽著霍光的介紹,一麵看著城外無邊無際的漢軍聯營,看著十餘萬漢軍將士的山唿海嘯,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豪情,不禁脫口而出:“漢家有士三十萬,天下何人敢擋之!”
霍光聞言不由一愣,沒想到處處示弱的天子劉洵竟然能夠說出如此豪邁的話來,不由得對劉洵刮目相看。
這時,劉洵問道:“不知道現在大軍的錢糧、兵備準備得如何了?”
霍光笑著說道:“這就要大司農來說了。”
一旁,大司農耿壽昌拱手說道:“啟奏天家,目前朝廷已經在武威郡和沿途各處設立了二十三處兵站,囤積了大量的錢糧、兵備,特別是在武威郡的府庫,更是為三十萬大軍囤積了可支用一月的物資。”
“此外,大司農府還征調了三輔各地所有的武庫,一麵補充各部兵馬的缺失,一麵開始著手武裝隨軍出征的各地鄉勇、良家子,估計十日之內可以完成!”
劉洵滿意的點了點頭,大漢帝國高效的運轉機製,再加上充足的物資儲備,這樣的國力體現足以碾壓此時一切敵國!
這時,劉洵笑著說道:“咱們的主將怎麽還沒來?”
霍光笑著說道:“應該就快趕來了,之前應該在城外巡視呢。”
此番漢軍出征,長羅侯常惠是最佳的主將人選,但是霍光考慮到對於烏孫人並不可完全信任,於是便主張派長羅侯常惠領一支兵馬提前前往烏孫國,以便節製、監視烏孫兵馬。
而後,霍光又向朝廷舉薦了鄭吉為大軍統帥,並且獲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同意。
對於這個安排,劉洵自然是沒有意見的,霍光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並無不妥之處。
此時劉洵之所以詢問主將鄭吉的去向,就是想見一見這個曆史上的大名人,曆史上大漢帝國的第一任西域都護!
沒過多久,隻見一名三十出頭的健壯漢子從遠處走來,此人頂盔摜甲氣勢不凡,舉止之間沉著幹練,一看便是經年的宿將!
“臣,校尉鄭吉拜見天家、見過大司馬大將軍!”
軍候公孫群等眾人率領一千四百餘名青壯一路北上,隻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趕到了長安城外。
此時,巍峨的長安城已經化身為一座巨大的軍營,來自河南、益州、三輔等地的數萬大軍已經趕到這裏,圍繞偌大的長安城安營紮寨,遠遠望去旌旗漫天、蔚為壯觀!
當公孫群等人率眾趕到長安城外的時候,一名北軍的軍司馬將眾人攔了下來,並且索要史家出具的從戎通牒,以及朝廷頒發下來的許可文卷。
公孫群等人不敢怠慢,連忙將兩份文書呈上。
而後,公孫群便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軍司馬,隻見其身高體壯,比公孫群還要高一頭,濃密的胡須被打理得很好,一雙大眼炯炯有神,看上去整個人都顯得孔武有力,一雙大手滿是老繭,一看便是從軍日久的百戰老兵!
這時,那名軍司馬一麵檢驗著兩份文書,一麵指著前方的一處空地說道:“先帶著這些鄉勇去那邊安營紮寨,如果不知道怎麽紮營就說一聲,會有人教你們的!”
公孫群拱手說道:“謝過將軍!”
接著,公孫群便讓屯長樊明、屯長郭著、屯長穆迪、屯長趙安、屯長郭俠各率本部人馬前去安營紮寨,自己則是留下繼續與這名軍司馬報備。
軍司馬~眼見公孫群所部鄉勇行進有序、士氣高昂,不禁有些詫異,說道:“杜縣的鄉勇還真是不錯,隻是經過縣尉的簡單訓練,就有如此的模樣,真是很不錯!”
公孫群笑了笑,並沒有說破什麽,隻是客氣了一番。
而後,那軍司馬一邊看著兩份,一邊說道:“你們來的有些晚了,並州的鐵騎早已經出發了,你們是沒有眼福看到並州鐵騎的英姿了。”
“涼州鐵騎?”
“涼州鐵騎估計現在已經在武威郡集結待命了,怎麽可能還跑到長安來!”
“對了,那邊是大營是北軍精銳,告誡你手下的鄉勇不要過去,北軍將士心高氣傲,免得你手下的鄉勇被欺負了。”
“東麵的聯營都是河南郡、益州的郡國兵,等到大軍出發的時候,應該會先出發一段時間,到時候你們可能要為其讓路。”
“兵備?糧草?”
聽到公孫群詢問何時下發兵備和糧草,軍司馬笑了笑,說道:“現在朝廷正在為河南、益州的郡國兵補充兵備和糧草,估計你們得等上幾天了,等到朝廷的兵馬補充完畢之後,才會給你們各地趕來的鄉勇補充。”
接著,軍司馬便將兩份公文交還給公孫群,說道:“這兩個東西留好,將來朝廷大軍凱旋之後,要憑著這兩個東西論功行賞的!”
“諾!”
公孫群急忙將兩份文書收好,而後問道:“請問將軍,我等歸屬於哪一部兵馬?”
軍司馬揮了揮手,身後的親衛便將一份竹簡遞了上來:“杜縣鄉勇……,咦?”
軍司馬疑惑的說道:“真是沒想到,你們這支鄉勇竟然配屬給我北軍將士了!”
公孫群也是暗暗吃驚,不過仔細一想也就不奇怪了,這肯定是侍郎史高、史曾、史玄三人的功勞,甚至是天子劉洵在暗中影響的結果。
在確定無誤之後,軍司馬笑著說道:“正好,你們這支鄉勇就配屬在我北軍虎賁營,我正好也是虎賁營的軍司馬,我與校尉大人說一聲,以後你們就跟著我好了!”
公孫群自然是求之不得,眼前的這位軍司馬一看就是性情中人,與公孫群也算是對脾氣,跟著這樣的上官上戰場,可是天大的好事。
公孫群趕忙拱手說道:“公孫群拜見將軍!”
軍司馬笑著揮了揮手,說道:“我叫皇甫傑,字武義,以後咱們就一起出生入死了,到了戰場上,我可還要依仗你們一起博取軍功呢!”
公孫群笑著說道:“將軍說笑了,是我們跟著將軍博取戰功才是!”
說完,軍司馬皇甫傑便說道:“走,去看看你手下的鄉勇,看看這些小子的營壘紮好沒有!”
“將軍請!”
很快,公孫群便領著軍司馬皇甫傑來到杜縣鄉勇營前,隻見一座簡易的大營已經初見端倪,整座大營規劃得方方正正,中軍大帳位於大營正中,各屯分別圍繞中軍大帳在四周安營紮寨,一百多頂帳篷井然有序。
而且,在每屯帳篷的周圍設有排水溝,並且單獨設立了如廁的地方、埋鍋的地方,各有各的通道,互不影響。此時眾鄉勇正在挖掘溝渠、劃定各方區域,人來人往卻又絲毫不亂。
軍司馬皇甫傑看到眼前正在搭建中的大營,看著一千四百餘名鄉勇在上官的指揮下,熟練的做著手中的活計,完全不像是一支剛剛集結起來的鄉勇,反倒是一支沒有武裝上的精銳大軍!
“這、這!”
軍司馬皇甫傑吃驚的看向公孫群,好一會兒才說道:“你們杜縣的鄉勇如此訓練有素,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哪裏的精銳大軍呢!你們是不是提前操練過?”
能夠得到北軍軍司馬的稱讚,公孫群心中很是得意,這可是莫大的榮耀。
不過,公孫群還是恭恭敬敬的說道:“啟稟將軍,我們這支鄉勇原本是杜縣史家的門客,聽聞朝廷興兵征討匈奴,這才聚集起來從戎報效!”
“哦!原來是這樣!”
對於軍司馬皇甫傑來說,杜縣史家的名號自然是聽說過的,既然這些鄉勇是史家的門客,那一切便說得通了。
接著,軍司馬皇甫傑又在公孫群的陪同下,在大營中走了走,對正在搭建中的大營指點了一下,指導鄉勇改進了一些不合理之處,公孫群都讓手下親衛一一記下,以便日後改進。
與此同時,天子劉洵聽聞各路大軍陸續趕到,也擺駕出宮,來到了長安城的南城牆。
居高臨下,劉洵望著無邊無際的漢軍旗幟,心中豪情萬丈。
此時,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也陪同在劉洵身邊,正向劉洵稟報著大軍集結的情況。
“啟奏天家,目前並州的三萬鐵騎已經進入西涼,數日之內便可以趕到武威郡,與等在那邊的三萬西涼鐵騎匯合。”
“天家看那邊,東麵是河南、益州等地的郡國兵大營。目前,河南、益州等地已經有四萬郡國兵趕到長安城下,後續還有六萬左右郡國兵正在路上,預計十日內可以到齊!”
“北軍駐紮在長安城以西,五萬北軍將士已經整裝待發。”
“三輔各地匯集起來的郡國兵駐紮在長安城以北,兵力大概有四萬,目前也已經整裝待發。”
“此外,各地趕來長安隨軍出征的豪傑、良家子也有不少,目前朝廷登記在冊的兵力有五萬餘人,分別配屬在北軍和三輔各部兵馬下麵。”
劉洵聽到這裏也是在心中暗暗算了一下,此番出征漢軍的正規部隊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五萬之巨!如果再加上五萬多隨軍出征的豪傑、良家子,此番大漢出動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
劉洵一麵聽著霍光的介紹,一麵看著城外無邊無際的漢軍聯營,看著十餘萬漢軍將士的山唿海嘯,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豪情,不禁脫口而出:“漢家有士三十萬,天下何人敢擋之!”
霍光聞言不由一愣,沒想到處處示弱的天子劉洵竟然能夠說出如此豪邁的話來,不由得對劉洵刮目相看。
這時,劉洵問道:“不知道現在大軍的錢糧、兵備準備得如何了?”
霍光笑著說道:“這就要大司農來說了。”
一旁,大司農耿壽昌拱手說道:“啟奏天家,目前朝廷已經在武威郡和沿途各處設立了二十三處兵站,囤積了大量的錢糧、兵備,特別是在武威郡的府庫,更是為三十萬大軍囤積了可支用一月的物資。”
“此外,大司農府還征調了三輔各地所有的武庫,一麵補充各部兵馬的缺失,一麵開始著手武裝隨軍出征的各地鄉勇、良家子,估計十日之內可以完成!”
劉洵滿意的點了點頭,大漢帝國高效的運轉機製,再加上充足的物資儲備,這樣的國力體現足以碾壓此時一切敵國!
這時,劉洵笑著說道:“咱們的主將怎麽還沒來?”
霍光笑著說道:“應該就快趕來了,之前應該在城外巡視呢。”
此番漢軍出征,長羅侯常惠是最佳的主將人選,但是霍光考慮到對於烏孫人並不可完全信任,於是便主張派長羅侯常惠領一支兵馬提前前往烏孫國,以便節製、監視烏孫兵馬。
而後,霍光又向朝廷舉薦了鄭吉為大軍統帥,並且獲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同意。
對於這個安排,劉洵自然是沒有意見的,霍光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並無不妥之處。
此時劉洵之所以詢問主將鄭吉的去向,就是想見一見這個曆史上的大名人,曆史上大漢帝國的第一任西域都護!
沒過多久,隻見一名三十出頭的健壯漢子從遠處走來,此人頂盔摜甲氣勢不凡,舉止之間沉著幹練,一看便是經年的宿將!
“臣,校尉鄭吉拜見天家、見過大司馬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