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兒個要講的這涿人盧植啊,之前給竇武獻過書,勸他辭封讓賢,可竇武那家夥不聽,結果落了個慘死的下場,這事兒在五十四迴裏都講過。後來盧植被朝廷征召做了博士,又到九江、廬江這些地方當太守,幹得還挺出色,接著就入朝補了議郎的缺,後來還轉成了侍中,又升為尚書。
這盧植啊,身高八尺二寸,那嗓門兒大得像洪鍾似的。年輕的時候,他和北海人鄭玄一起拜在馬融門下學習。這馬融是明德皇後的侄子,家裏有錢有勢,做事也不怎麽講究,住的地方、穿的衣服都特別奢華。他在高堂裏掛著絳紗帳,前麵給學生講課,後麵還安排著女樂表演。那些學生們一邊聽著課,一邊忍不住往女樂那邊瞅,心思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可盧植厲害啊,在那兒學了好幾年,眼睛都沒往旁邊瞟一下,這可真不容易。就因為這,馬融對他另眼相看。
等盧植學成迴家,也關起門來教學生。他這人性格剛強堅毅,心裏頭一直想著怎麽能為國家出份力。光和元年的時候,他已經升為尚書了,看到宋氏被無辜陷害,朝廷裏各種亂象層出不窮,他這心裏的火“噌”地一下就上來了,馬上給靈帝上奏了八件事,希望靈帝能趕緊施行。這八件事具體是啥呢?簡單來說就是:
一是“用良”,就是讓州郡推舉賢良的人,然後根據他們的才能任用;
二是“原禁”,意思是以前那些黨錮之禍裏被牽連的人,好多都是冤枉的,應該把他們都赦免了;
三是“禦癘”,宋後一家被冤枉死了,屍體都沒人管,這容易鬧疫病,得把他們好好安葬了,讓那些冤魂也能安息;
四是“備寇”,那些侯王家裏,賦稅被削減,窮得叮當響,說不定就會想著造反,得給他們足夠的錢,提前防範著;
五是“修體”,應該征召像鄭玄那些有學問、懂道理的人,讓他們講講怎麽消除災殃;
六是“尊堯”,當時郡守、刺史這些官兒,一個月能換好幾迴,應該按照他們的政績來任免,就算不像堯帝那時候九年考核一次,起碼也得幹滿三年吧,不過盧植這話說得有點片麵,當時三公換得也挺勤的,不隻是郡守、刺史;
七是“禦下”,那些靠走後門、拍馬屁想當官的壞風氣,得全都禁止了,選拔官員的事兒,得讓負責人好好把關;
八是“散利”,皇帝的財產,本來就不應該私藏,應該把精力放在國家大事上,那些小便宜就別占了。
盧植這八件事遞上去了,靈帝這家夥可好,一件都沒采納。就宋後家屬那事兒,聽了內侍的話,讓人給收葬了,之後就再也不管了。
太尉張顥,幹了半年,啥正經事兒都沒幹出來,正好趕上老是鬧天災,靈帝就把他給撤職了,讓太常陳球當太尉。沒多久,司空來豔病死了,就提拔屯騎校尉袁逢當司空。這袁逢啊,是前司徒袁隗的親哥哥,靠著父親袁湯留下的蔭庇,繼承了安國亭侯的爵位。靈帝當皇帝的時候,袁逢當過太仆,還參與了迎立靈帝的事兒,所以又被加封了三百戶。袁隗先當司徒,袁逢又接著當司空,這一家子雖然是世家大族,當官當得挺風光,可實際上都是靠中常侍袁赦推薦上來的,這走後門當官的事兒,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有個隱士叫袁閎,是袁逢、袁隗的侄子,他私下裏跟家裏人說:“咱們家以前祖宗積了德,可到了咱們這輩,不好好修養品德,就想著當官發財,跟這亂世裏的人爭權奪利,我看啊,遲早得跟晉三卻一樣的下場!”這晉三卻,就是被晉厲公殺了的那幾個人,《春秋左傳》裏都寫著呢。袁閎就是因為心裏有危機感,所以才躲在土屋裏,不出來當官。家裏人給他送東西,他一點都不要。就連他母親去世了,他都沒出屋子去送葬。鄉親們都覺得他是個怪人,可他們哪知道袁閎心裏的苦啊!這就跟前麵五十六迴裏說的那些隱士一樣,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可不能把他們當怪物看。
這陳球一直都挺正直的,當了兩個月太尉,就被那些閹黨給排擠走了。那些人借著日食這事兒,說他沒當好官,把他給撤職了。接著就讓光祿大夫橋玄當太尉。這橋玄以前也當過司徒、司空,可朝廷太亂了,他也沒辦法,就自己上書請求辭職。靈帝看他名聲不錯,就老是把他召迴來當官。這次他當了太尉,幹了一個多月,又說自己病了,要辭職。靈帝就批準他休假養病。又過了兩個月,他還是說自己病得不行,要辭官。靈帝就又讓段熲當太尉,讓橋玄拿著大中大夫的俸祿,迴家養病去了。
橋玄有個十歲的小兒子,有一天自己在門外玩兒,突然來了三個強盜,拿著棍子,把他兒子給抓到門樓上,跟橋玄要錢。橋玄這人也硬氣,堅決不給錢,還派人去告訴司隸校尉,讓他趕緊來抓強盜。這時候,將作大匠陽球剛調任司隸校尉,接到橋玄的消息,馬上帶著河南尹、洛陽令這些人,把橋玄家給圍起來了。可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怕強盜把橋玄的兒子給殺了。
橋玄在屋裏氣得直瞪眼,大聲喊:“這些壞蛋太不像話了!我怎麽能為了我兒子的命,就放過這些危害國家的強盜呢?”說完,就催著陽球他們趕緊進攻。陽球沒辦法,就帶著人衝進屋裏,剛要上樓,強盜就把橋玄的兒子給殺了,然後下樓跟官兵拚命,最後被官兵給打死了。
橋玄因為這事兒,上書給靈帝,說以後凡是有綁架人勒索錢財的,都得嚴厲抓捕治罪,不能讓人用錢贖人,不然這強盜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靈帝聽了他的建議,從那以後,強盜們知道綁架人也拿不到錢了,這綁架的事兒就少多了,京城也稍微安定了些。
可靈帝這時候又開始作妖了。他覺得內庫裏的錢不夠花,還嫌棄桓帝不會過日子,就想出了一個餿主意。他在西園開了個賣官鬻爵的鋪子,明碼標價,不同的官職賣不同的價錢。二千石的官,要價二千萬;四百石的官,要價四百萬。要是有人覺得自己有本事,靠才德應該當官的,也得交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錢。那些縣令、縣長的職位,根據縣的好壞,定價也不一樣。有錢的人先交錢,沒錢的人當官以後,得加倍交。這不是明擺著讓當官的去搜刮老百姓嘛!
這命令一下,那些想當官想瘋了的人,隻要有錢,就都跑去買官。這些人心裏都打著小算盤,想著先花點錢買個官,以後再從老百姓身上把錢撈迴來,而且還能賺得更多。就這麽著,西園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都有好多人在那兒討價還價,跟個菜市場似的。
靈帝看到每天都能收到好多錢,心裏那叫一個美。這時候,永樂宮的董太後也來湊熱鬧。這董太後啊,就是個掉進錢眼裏的人,聽說靈帝這賣官的買賣不錯,也想來分一杯羹,還讓靈帝把生意做大點,連三公九卿的職位都能賣。靈帝對這董太後的話那是言聽計從,不過多少還是有點顧忌,就偷偷地讓身邊的人去做這買賣。三公的職位,暗地裏定價一千萬,九卿的職位定價一百萬。就這麽過了幾個月,內庫裏的錢堆得滿滿的,永樂宮也攢了不少錢。
靈帝高興得不得了,有一天把侍中楊奇叫過來,問他:“朕跟桓帝比起來,怎麽樣啊?”這楊奇是楊震的曾孫,楊震的長子楊牧的孫子,也有點他祖宗的骨氣。聽了靈帝的問題,馬上迴答說:“陛下跟桓帝比起來,就跟虞舜和唐堯一樣!”這話說得可有點諷刺的意思,虞舜和唐堯都是聖明的君主,桓帝和靈帝可差遠了。
靈帝一聽,臉上有點掛不住了,生氣地說:“你這家夥還挺硬氣!不愧是楊震的子孫,以後你死了,肯定也會有大鳥來給你送葬!”這大鳥的事兒,前麵也講過,是說楊震死的時候,有大鳥飛到他的靈堂前麵,大家都覺得這是楊震有德行的表現。靈帝這是在咒楊奇呢。說完,就把楊奇打發到汝南去當太守了。楊奇也不想在這靈帝身邊待著,接到任命就走了。
過了一年,就是光和二年,春天的時候鬧瘟疫,靈帝就派中常侍出去給老百姓送藥。接著,暮春的時候地震,初夏的時候日食,這倒黴事兒一件接著一件。靈帝也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就把責任都推到大臣身上,把司徒袁滂、司空袁逢都給撤職了,讓大鴻臚劉合當司徒,太常張濟當司空。就隻有太尉段熲,因為有王甫在背後撐腰,沒被撤職。
可誰知道,這天下的事兒有時候就是這麽出人意料,經常是想求福結果招來禍,高興過頭了就開始倒黴。段熲一直靠著王甫,可這王甫壞事做盡,終於遭到報應,被砍了腦袋,段熲也因為他被牽連,一起送了命。
這王甫有兩個養子,一個叫王萌,以前當過司隸校尉,後來又當了永樂少府;一個叫王吉,是沛相。這倆人平時都貪婪殘暴,無惡不作。這王吉尤其殘忍,殺了人以後,把屍體剁成幾塊,掛在車上遊街示眾。夏天的時候,屍體腐爛了,就用繩子把骨頭穿起來,在整個郡裏傳閱,那味道臭得要命,老百姓都恨透了他。就這麽個壞蛋,靠著王甫的勢力,當了五年官,殺了上萬人。
陽球以前當將作大匠的時候,聽說了王吉的事兒,氣得直跺腳,說:“要是我陽球能當司隸校尉,絕對不會讓這小子活這麽久!”這陽球也是個酷吏,以前當官的時候,整治那些壞人毫不手軟,殺了不少人。不過他陷害蔡邕這事兒,也挺缺德的。不過他能為了王吉的事兒這麽生氣,還算有點正義感。
後來陽球真當上了司隸校尉,正打算彈劾王甫父子呢,正好王甫派了個門生叫王彪的,到京兆境內去搜刮官府的財物,一共搜刮了七千多萬,還收了不少賄賂。這事兒被京兆尹楊彪給發現了,這楊彪是楊賜的兒子。
這時候,王甫正在家裏休假,段熲也因為日食的事兒,自己彈劾自己,迴府裏等著消息。陽球聽說楊彪已經上奏彈劾王甫了,而且王甫和段熲都不在宮裏,就趕緊進宮,當麵跟靈帝說王甫和段熲的種種罪行。靈帝聽了也很生氣,就命令陽球去調查這事兒。
陽球接到命令,馬上帶著手下的人,先把王甫和段熲抓起來,又把王甫的養子王萌和沛相王吉也都抓了,關到洛陽監獄裏,親自審問他們。這王甫他們幾個,一開始還死不承認,嘴硬得很。
陽球可是個出了名的狠角色,以前審問犯人,經常用各種殘酷的刑罰,這次他早就對王甫他們恨得咬牙切齒了,怎麽可能輕易放過他們?他馬上讓人拿出各種刑具,往王甫身上招唿。這王甫哪受得了這麽殘酷的刑罰啊,沒一會兒就疼得暈過去了,過了好半天才緩過來。
王萌這時候還不死心,仰著頭對陽球說:“我父子倆就算真的該死,也看在以前的交情上,稍微給點麵子,饒了我老父親吧!”他以前當過司隸校尉,所以覺得陽球應該給他點麵子。
陽球一聽,氣得拍桌子大罵:“你們這幾個家夥,罪大惡極,死有餘辜!還想著跟我談交情,讓我饒了你們?做夢去吧!”
王萌也火了,跟陽球對罵起來:“你以前在我們父子手下當官,就跟個奴仆似的!現在奴仆反過來欺負主人,等你倒黴的時候,有你好看的!”這王萌也是個嘴硬的,不過他這話也有點道理,陽球以前確實靠著王甫他們當官,現在反過來整他們,這事兒也不太地道。
陽球這下更生氣了,讓人把王萌拖倒在地,用泥把他的嘴堵上,然後用鞭子使勁抽,沒一會兒就把王萌給打死了。王甫和王吉也被打得受不了,最後都死在棍子下麵。段熲聽說自己肯定活不了了,也自殺了。
陽球讓人把王甫的屍體扔到夏城門,還在上麵寫了幾個大字:“賊臣王甫”。然後把王甫的家產都沒收了,家屬都流放到南方去。
王甫這事兒算是解決了,陽球還想接著彈劾曹節那些人。他對手下的中都官從事說:“先把那些有權有勢的大壞蛋收拾了,然後再收拾剩下的那些小嘍囉。像袁家那些當官的,你們自己就能處理,不用我這個校尉操心。”這陽球也是有點得意忘形了,還沒把事情辦完,就先把自己的計劃給說出去了,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
他這話傳出去以後,那些權臣們都嚇得夠嗆,連曹節都不敢出宮了。正好這時候衝帝的母親虞貴人病逝了,要發喪出葬。這衝帝是虞美人的兒子,以前的事兒也講過,靈帝後來給虞美人加封了貴人。百官都去送殯,曹節他們也在。曹節看到王甫的屍體被扔在那兒,心裏挺不是滋味的,哭著說:“我們這些人,以後是不是也會像這樣自相殘殺,連屍體都被狗給舔了呢?”說完,就趕緊囑咐那些常侍們,別在自己家裏待著了,都趕緊進宮去。
他們進宮見到靈帝,曹節就跟靈帝說:“陽球是個有名的酷吏,不能讓他當司隸校尉,不然他會把朝廷搞得雞飛狗跳的!”靈帝聽了他的話,就點頭同意了,讓曹節傳詔,把陽球調任為衛尉。
這時候陽球正在奉命去祭祀虞貴人的陵墓,曹節就讓尚書令馬上把陽球叫迴來,讓他趕緊去當衛尉。陽球接到命令,趕緊迴宮見靈帝,一邊磕頭一邊說:“臣本來沒什麽本事,多虧陛下信任我,讓我當司隸校尉,我這才把王甫這些壞蛋給收拾了。不過這些人隻是小角色,還有好多大壞蛋沒收拾呢!陛下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一定把那些豺狼虎豹都給收拾了,讓他們都受到懲罰!”說完,又使勁磕頭,把頭都磕出血了。
可是靈帝根本不聽他的,在上麵大聲嗬斥:“衛尉,你敢違抗詔書嗎?”陽球還想再爭取一下,可靈帝不停地嗬斥他,他沒辦法,隻好接受任命,垂頭喪氣地走了。
曹節他們看到陽球走了,這下可放心了,又開始像以前一樣橫行霸道。中常侍朱瑀和曹節是一路貨色。郎中審忠看不下去了,就上書給靈帝,說:“臣聽說,國家要想治理好,就得有賢能的人,不然就危險了。以前舜有五個賢臣,天下就太平了;湯用了伊尹,那些壞人就都不敢來了。陛下剛即位的時候,沒怎麽親自管理國家大事,皇太後攝政,這才把中常侍蘇康、管霸這些壞蛋給殺了。後來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想把朝廷清理一下,把那些壞人都趕走,可朱瑀、曹節這些人知道自己要倒黴了,就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把陳蕃、竇武都給殺了,還殺了尹勳這些好人。他們自己封官許願,一家人都當官發財,那些跟他們關係好的人,也都在州郡裏當官。他們不僅有權有勢,還貪汙受賄,家裏的房子修得又大又漂亮,用的東西都跟皇帝差不多。那些大臣們都不敢說話,州牧郡守也都聽他們的,所以現在天災人禍不斷,這都是老天爺在警告陛下,讓陛下趕緊清醒過來。以前殷高宗因為野雞飛到鼎上這事兒,開始反省自己,最後國家中興;現在老天爺也在提醒陛下,陛下把王甫父子殺了,老百姓都拍手稱快,可陛下怎麽能留下這些奸臣呢?以前秦二世相信趙高,結果國家滅亡了;吳王讓刑人守門,結果被刑人給殺了。現在陛下要是不把這些奸臣都殺了,以後後悔都來不及了!臣當郎中已經十五年了,這些事兒都是我親眼所見,朱瑀這些人幹的。
這些事兒,老天爺都不會放過他們的!陛下您就聽聽我這苦口婆心的話,把這些壞蛋都收拾了,也好平息老天爺的怒火啊。要是我說的有半句假話,您就把我扔到滾燙的鍋裏煮了,就算是把我的老婆孩子都流放了,我也心甘情願!我現在滿心期待地等著陛下您的答複啊!”
審忠把這奏章遞上去以後,就天天提心吊膽地等著,心裏想著:“這次我可是豁出去了,希望皇上能看到我的忠心,把那些奸臣都除掉。”可沒想到,這奏章就跟石沉大海似的,過了好多天,一點迴音都沒有。審忠心裏那個失望啊,不過好在自己暫時也沒因為這事兒遭什麽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中常侍呂強,跟曹節他們這些人可不一樣,他是個正直的人。靈帝封他為都鄉侯,可呂強堅決不接受。他聽說審忠上的奏章皇上根本沒當迴事兒,心裏著急啊,就也給靈帝上了一道奏章。
呂強在奏章裏寫道:“陛下啊,高祖皇帝曾經定下規矩,不是功臣不能封侯,這是為了讓大家重視爵位,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可現在看看曹節這些中常侍,他們都是些品行低下、卑鄙無恥的人,整天靠著阿諛奉承來討好陛下,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恩寵,他們就跟秦朝的趙高一樣,是國家的禍害,可到現在都沒受到應有的懲罰。陛下您也不知道怎麽想的,還封他們爵位,讓他們家族都跟著沾光,他們拿著這些權力,結交一群壞人,搞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陰陽失調,莊稼都長不好,老百姓也沒法安居樂業,這可都是他們造的孽啊!我也知道這些封爵的事兒已經做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可我還是冒著生命危險跟您說這些,就是希望陛下您能改正這些錯誤,以後可別再這樣了。
我還聽說,後宮裏的采女有好幾千人,她們每天的衣食開銷就得好幾百金。現在雖說糧食價格低,可老百姓家裏還是有不少人餓著肚子,按道理說糧食應該漲價,可現在卻更便宜了,這都是因為賦稅太多,老百姓交不起啊,冷了不敢添衣,餓了不敢吃飯。老百姓都這麽苦了,可卻沒人去關心他們。這些宮女留在宮裏也沒什麽用,白白浪費資源,就算天下的老百姓都拚命種地養蠶,也滿足不了這種浪費啊。以前楚國的女子因為悲傷過度,結果引發了西宮的災禍,現在後宮裏這麽多宮女,常年積壓在這裏,她們能沒有愁怨嗎?這愁怨積累起來,說不定也會引發什麽災禍呢!
還有啊,陛下您下詔書要在河間的舊封地修建解瀆之館。陛下您現在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怎麽還對以前的藩國那麽留戀呢?再說河間那麽遠,解瀆更是偏僻,要在那兒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實在是沒什麽好處啊。
而且現在外戚四姓之家,還有那些沒什麽功勞德行的宦官家族,都在到處修建館舍,差不多有上萬座,那些樓閣一個挨著一個,塗著各種漂亮的顏色,豪華得不得了,喪葬的規格也都超過了禮製,一個比一個奢侈,還互相攀比,誰都不願意改正。《穀梁傳》裏說:‘錢財花光了,老百姓就會心生怨恨;力氣使盡了,老百姓就會產生不滿。’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啊!
我又想起之前召議郎蔡邕在金商門對答的事兒,蔡邕不敢隱瞞,把心裏的話都掏出來了,對那些權貴大臣、宦官們一頓批評,可陛下您卻沒把他的話保密好,結果讓那些奸臣知道了,他們就像惡狼一樣,紛紛編造謠言來陷害蔡邕,最後蔡邕被治罪,一家人都被流放,老老少少都流離失所,陛下您這樣做,可太對不起忠臣了啊!現在大臣們都把蔡邕的事兒當成教訓,對上害怕被莫名其妙地殺掉,對下擔心被刺客暗殺,我看以後朝廷裏再也聽不到忠臣的真心話了。
還有那太尉段熲,他武藝高強,在邊境上征戰多年,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頭發都白了,侍奉了兩代君主,功勳卓著。可陛下您已經讓他當了太尉,卻又被司隸陽球給誣陷威脅,最後落得個身死的下場,他的妻子兒女也都被遠遠地流放,天下人都為他感到惋惜,那些功臣們也都失望透頂。陛下您應該重新征召蔡邕,讓他繼續為朝廷效力,再把段熲的家屬召迴來,這樣一來,忠臣們就知道朝廷還是重視他們的,大家的怨恨也就會消除了!”
靈帝收到呂強的奏章,還是跟以前一樣,根本沒往心裏去,就像一陣風從耳邊吹過,啥反應都沒有。
前太尉陳球,這時候擔任永樂少府,他心裏一直想著要除掉那些奸臣。他知道司徒劉合對宦官也有怨恨,就特意和劉合結交,兩個人秘密地商量著怎麽把那些權閹給幹掉。這劉合的哥哥劉倏以前當過侍中,因為和大將軍竇武是一夥兒的,結果被牽連致死,劉合一直對這事兒耿耿於懷,早就想找機會報仇了,所以對陳球的提議那是一百個讚同。
可這事兒還沒來得及動手呢,陳球又給劉合寫了封信,勸他說:“您出身宗室,現在又位居三公,天下人都看著您呢,您可是國家的頂梁柱啊,怎麽能隨波逐流,什麽都不做呢?現在曹節這些家夥在朝廷裏胡作非為,為害已久,您又知道您哥哥是被他們害死的,永樂太後也清楚這事兒。現在咱們可以上奏皇上,請求把衛尉陽球調迴司隸校尉,讓他接著收拾曹節這些人,隻要皇上同意了,咱們這事兒就成了,到時候政出聖主,天下太平,那可真是指日可待啊!”
劉合看了陳球的信,心裏也覺得這辦法不錯,可又擔心曹節他們勢力太大,自己要是一不小心,不但報不了仇,還可能把自己搭進去。這時候,正好有個尚書劉納,因為得罪了宦官,被貶為步兵校尉。他聽說劉合想為哥哥報仇,就特意去拜見劉合。兩個人一見麵,劉納就跟劉合說曹節這些人是怎麽禍國殃民的,說這些人不除,國家就沒好日子過。
劉合聽著聽著,忍不住皺起眉頭,歎了口氣說:“我也一直想把這些家夥除掉,可宮裏到處都是他們的耳目,咱們要是不小心,事情還沒辦成,就先把自己給害了,我實在是有點擔心啊!”
劉納一聽,慷慨激昂地說:“您可是國家的棟梁啊,如果國家有難您都不挺身而出,那還要您這個宰相有什麽用呢?”劉合聽了這話,心裏一動,覺得劉納說得有道理,就迴答說:“您這麽鼓勵我,我怎麽能不努力呢?不過這事兒還得您多幫忙啊!”劉納拍著胸脯說:“這您就放心吧,不用您囑咐,我這條命都可以為這事兒豁出去了!”
劉合想起陳球信裏說的,要讓陽球複職,這陽球可是個厲害角色,對付那些奸臣肯定沒問題,得先跟他通通氣。於是找了個機會,和陳球見了麵,把自己的想法和計劃都跟陳球說了。陳球本來就有這個想法,聽了劉合的話,自然是滿口答應,還說:“這事兒就這麽定了,咱們趕緊行動起來!”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陳球家裏有個小老婆,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這小老婆悄悄地躲在屏風後麵,把他們的話聽得清清楚楚。等陳球送走劉合,迴到屋裏,這小老婆的臉色明顯跟平時不一樣。陳球心裏一咯噔,他平時最疼這個小老婆了,看這情況,估計是被她聽到了。陳球心想,反正這事兒也瞞不住了,不如幹脆跟她說清楚,說不定她還能幫上忙呢。
於是陳球就把小老婆拉到身邊,把他們的計劃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還跟她說:“咱們這事兒要是成了,以後肯定能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我跟你說這些,就是想讓你先去告訴你爹程璜,就說咱們這事兒主要是收拾曹節他們,跟你爹沒什麽關係。要是他能幫忙,等事兒成了,咱們絕對不會虧待他。”陳球心裏想著,這計劃應該挺周全的,可他哪知道,跟這些宦官打交道,想辦成事兒可太難了。
這小老婆一聽,滿口答應下來,還說:“你放心吧,我這就迴去告訴我爹。”說完,就找了個借口迴娘家去了。見到她爹程璜,把陳球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這程璜雖然和曹節是一夥兒的,但他心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要是曹節他們真的死了,那以後宮裏的事兒不就可以自己說了算嘛,這對自己來說也未必不是好事兒。這麽一想,他就跟女兒說:“行,你迴去告訴陳球,我答應幫他保守秘密。”
誰知道這事兒偏偏就被曹節聽到了風聲,曹節心裏一慌,趕緊跑去見程璜。一見麵,曹節就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拉著程璜的手說:“老程啊,咱們這些人在宮裏這麽多年,一直都是互相扶持,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現在他們要對付我,說不定下一個就是你啊!你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倒黴不管啊!”
程璜聽了這話,心裏也有點動搖了。這時候,曹節又從袖子裏拿出一大塊黃金,放在桌子上,說:“老程,這是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你就收下吧。咱們這麽多年的交情,可不能因為這點事兒就斷了啊!”
程璜看著眼前的黃金,心裏開始糾結起來。曹節接著又嚇唬他說:“你要是幫了他們,等他們得勢了,能放過你嗎?到時候你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程璜被曹節這麽一說,又驚又懼,再看看眼前的黃金,心裏一軟,就把陽球他們的密謀,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曹節。
曹節一聽,氣得咬牙切齒,心裏想著:“好啊你們,竟敢算計我,我絕對不會放過你們!”他馬上邀請程璜,帶著一群黨羽,一起進宮去見靈帝。
見到靈帝,他們齊刷刷地跪下來,曹節哭喪著臉說:“陛下啊,大事不好了!劉合他們幾個經常和藩國來往,名聲已經壞透了。最近他們又和步兵校尉劉納、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私下裏寫信,商量著要謀反啊!要是不趕緊把他們抓起來,恐怕馬上就要發生大禍了!我們這些人就算死了也不足惜,可要是連累了陛下您,那可怎麽辦啊?所以我們急急忙忙來向您奏明!”
靈帝一聽,臉色大變,他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見他們這麽多人,說的話又都一樣,就信以為真了,頓時大發雷霆,吼道:“豈有此理!竟敢謀反,來人啊,讓曹節他們帶著衛士,馬上把這幾個人給我抓起來!”
曹節他們領了聖旨,帶著衛士就去抓人了。劉合、劉納、陳球、陽球這四個人,根本就沒料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一點防備都沒有,被抓的時候,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隻能束手就擒,被押進了監獄。
到了監獄裏,這幾個家夥哪肯輕易放過他們,對他們嚴刑拷打。劉合他們四個人,被折磨得死去活來,可就是不肯屈服。但他們終究是寡不敵眾,最後都慘死在獄中。
唉,這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本來想著除掉奸臣,為國家做件好事,結果卻因為一時疏忽,被奸臣反咬一口,落得個這樣悲慘的下場。這宮廷裏的鬥爭啊,真是太殘酷了!
過了一年,這靈帝又要冊立皇後了。這次到底是誰能當上皇後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這盧植啊,身高八尺二寸,那嗓門兒大得像洪鍾似的。年輕的時候,他和北海人鄭玄一起拜在馬融門下學習。這馬融是明德皇後的侄子,家裏有錢有勢,做事也不怎麽講究,住的地方、穿的衣服都特別奢華。他在高堂裏掛著絳紗帳,前麵給學生講課,後麵還安排著女樂表演。那些學生們一邊聽著課,一邊忍不住往女樂那邊瞅,心思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可盧植厲害啊,在那兒學了好幾年,眼睛都沒往旁邊瞟一下,這可真不容易。就因為這,馬融對他另眼相看。
等盧植學成迴家,也關起門來教學生。他這人性格剛強堅毅,心裏頭一直想著怎麽能為國家出份力。光和元年的時候,他已經升為尚書了,看到宋氏被無辜陷害,朝廷裏各種亂象層出不窮,他這心裏的火“噌”地一下就上來了,馬上給靈帝上奏了八件事,希望靈帝能趕緊施行。這八件事具體是啥呢?簡單來說就是:
一是“用良”,就是讓州郡推舉賢良的人,然後根據他們的才能任用;
二是“原禁”,意思是以前那些黨錮之禍裏被牽連的人,好多都是冤枉的,應該把他們都赦免了;
三是“禦癘”,宋後一家被冤枉死了,屍體都沒人管,這容易鬧疫病,得把他們好好安葬了,讓那些冤魂也能安息;
四是“備寇”,那些侯王家裏,賦稅被削減,窮得叮當響,說不定就會想著造反,得給他們足夠的錢,提前防範著;
五是“修體”,應該征召像鄭玄那些有學問、懂道理的人,讓他們講講怎麽消除災殃;
六是“尊堯”,當時郡守、刺史這些官兒,一個月能換好幾迴,應該按照他們的政績來任免,就算不像堯帝那時候九年考核一次,起碼也得幹滿三年吧,不過盧植這話說得有點片麵,當時三公換得也挺勤的,不隻是郡守、刺史;
七是“禦下”,那些靠走後門、拍馬屁想當官的壞風氣,得全都禁止了,選拔官員的事兒,得讓負責人好好把關;
八是“散利”,皇帝的財產,本來就不應該私藏,應該把精力放在國家大事上,那些小便宜就別占了。
盧植這八件事遞上去了,靈帝這家夥可好,一件都沒采納。就宋後家屬那事兒,聽了內侍的話,讓人給收葬了,之後就再也不管了。
太尉張顥,幹了半年,啥正經事兒都沒幹出來,正好趕上老是鬧天災,靈帝就把他給撤職了,讓太常陳球當太尉。沒多久,司空來豔病死了,就提拔屯騎校尉袁逢當司空。這袁逢啊,是前司徒袁隗的親哥哥,靠著父親袁湯留下的蔭庇,繼承了安國亭侯的爵位。靈帝當皇帝的時候,袁逢當過太仆,還參與了迎立靈帝的事兒,所以又被加封了三百戶。袁隗先當司徒,袁逢又接著當司空,這一家子雖然是世家大族,當官當得挺風光,可實際上都是靠中常侍袁赦推薦上來的,這走後門當官的事兒,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有個隱士叫袁閎,是袁逢、袁隗的侄子,他私下裏跟家裏人說:“咱們家以前祖宗積了德,可到了咱們這輩,不好好修養品德,就想著當官發財,跟這亂世裏的人爭權奪利,我看啊,遲早得跟晉三卻一樣的下場!”這晉三卻,就是被晉厲公殺了的那幾個人,《春秋左傳》裏都寫著呢。袁閎就是因為心裏有危機感,所以才躲在土屋裏,不出來當官。家裏人給他送東西,他一點都不要。就連他母親去世了,他都沒出屋子去送葬。鄉親們都覺得他是個怪人,可他們哪知道袁閎心裏的苦啊!這就跟前麵五十六迴裏說的那些隱士一樣,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可不能把他們當怪物看。
這陳球一直都挺正直的,當了兩個月太尉,就被那些閹黨給排擠走了。那些人借著日食這事兒,說他沒當好官,把他給撤職了。接著就讓光祿大夫橋玄當太尉。這橋玄以前也當過司徒、司空,可朝廷太亂了,他也沒辦法,就自己上書請求辭職。靈帝看他名聲不錯,就老是把他召迴來當官。這次他當了太尉,幹了一個多月,又說自己病了,要辭職。靈帝就批準他休假養病。又過了兩個月,他還是說自己病得不行,要辭官。靈帝就又讓段熲當太尉,讓橋玄拿著大中大夫的俸祿,迴家養病去了。
橋玄有個十歲的小兒子,有一天自己在門外玩兒,突然來了三個強盜,拿著棍子,把他兒子給抓到門樓上,跟橋玄要錢。橋玄這人也硬氣,堅決不給錢,還派人去告訴司隸校尉,讓他趕緊來抓強盜。這時候,將作大匠陽球剛調任司隸校尉,接到橋玄的消息,馬上帶著河南尹、洛陽令這些人,把橋玄家給圍起來了。可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怕強盜把橋玄的兒子給殺了。
橋玄在屋裏氣得直瞪眼,大聲喊:“這些壞蛋太不像話了!我怎麽能為了我兒子的命,就放過這些危害國家的強盜呢?”說完,就催著陽球他們趕緊進攻。陽球沒辦法,就帶著人衝進屋裏,剛要上樓,強盜就把橋玄的兒子給殺了,然後下樓跟官兵拚命,最後被官兵給打死了。
橋玄因為這事兒,上書給靈帝,說以後凡是有綁架人勒索錢財的,都得嚴厲抓捕治罪,不能讓人用錢贖人,不然這強盜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靈帝聽了他的建議,從那以後,強盜們知道綁架人也拿不到錢了,這綁架的事兒就少多了,京城也稍微安定了些。
可靈帝這時候又開始作妖了。他覺得內庫裏的錢不夠花,還嫌棄桓帝不會過日子,就想出了一個餿主意。他在西園開了個賣官鬻爵的鋪子,明碼標價,不同的官職賣不同的價錢。二千石的官,要價二千萬;四百石的官,要價四百萬。要是有人覺得自己有本事,靠才德應該當官的,也得交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錢。那些縣令、縣長的職位,根據縣的好壞,定價也不一樣。有錢的人先交錢,沒錢的人當官以後,得加倍交。這不是明擺著讓當官的去搜刮老百姓嘛!
這命令一下,那些想當官想瘋了的人,隻要有錢,就都跑去買官。這些人心裏都打著小算盤,想著先花點錢買個官,以後再從老百姓身上把錢撈迴來,而且還能賺得更多。就這麽著,西園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都有好多人在那兒討價還價,跟個菜市場似的。
靈帝看到每天都能收到好多錢,心裏那叫一個美。這時候,永樂宮的董太後也來湊熱鬧。這董太後啊,就是個掉進錢眼裏的人,聽說靈帝這賣官的買賣不錯,也想來分一杯羹,還讓靈帝把生意做大點,連三公九卿的職位都能賣。靈帝對這董太後的話那是言聽計從,不過多少還是有點顧忌,就偷偷地讓身邊的人去做這買賣。三公的職位,暗地裏定價一千萬,九卿的職位定價一百萬。就這麽過了幾個月,內庫裏的錢堆得滿滿的,永樂宮也攢了不少錢。
靈帝高興得不得了,有一天把侍中楊奇叫過來,問他:“朕跟桓帝比起來,怎麽樣啊?”這楊奇是楊震的曾孫,楊震的長子楊牧的孫子,也有點他祖宗的骨氣。聽了靈帝的問題,馬上迴答說:“陛下跟桓帝比起來,就跟虞舜和唐堯一樣!”這話說得可有點諷刺的意思,虞舜和唐堯都是聖明的君主,桓帝和靈帝可差遠了。
靈帝一聽,臉上有點掛不住了,生氣地說:“你這家夥還挺硬氣!不愧是楊震的子孫,以後你死了,肯定也會有大鳥來給你送葬!”這大鳥的事兒,前麵也講過,是說楊震死的時候,有大鳥飛到他的靈堂前麵,大家都覺得這是楊震有德行的表現。靈帝這是在咒楊奇呢。說完,就把楊奇打發到汝南去當太守了。楊奇也不想在這靈帝身邊待著,接到任命就走了。
過了一年,就是光和二年,春天的時候鬧瘟疫,靈帝就派中常侍出去給老百姓送藥。接著,暮春的時候地震,初夏的時候日食,這倒黴事兒一件接著一件。靈帝也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就把責任都推到大臣身上,把司徒袁滂、司空袁逢都給撤職了,讓大鴻臚劉合當司徒,太常張濟當司空。就隻有太尉段熲,因為有王甫在背後撐腰,沒被撤職。
可誰知道,這天下的事兒有時候就是這麽出人意料,經常是想求福結果招來禍,高興過頭了就開始倒黴。段熲一直靠著王甫,可這王甫壞事做盡,終於遭到報應,被砍了腦袋,段熲也因為他被牽連,一起送了命。
這王甫有兩個養子,一個叫王萌,以前當過司隸校尉,後來又當了永樂少府;一個叫王吉,是沛相。這倆人平時都貪婪殘暴,無惡不作。這王吉尤其殘忍,殺了人以後,把屍體剁成幾塊,掛在車上遊街示眾。夏天的時候,屍體腐爛了,就用繩子把骨頭穿起來,在整個郡裏傳閱,那味道臭得要命,老百姓都恨透了他。就這麽個壞蛋,靠著王甫的勢力,當了五年官,殺了上萬人。
陽球以前當將作大匠的時候,聽說了王吉的事兒,氣得直跺腳,說:“要是我陽球能當司隸校尉,絕對不會讓這小子活這麽久!”這陽球也是個酷吏,以前當官的時候,整治那些壞人毫不手軟,殺了不少人。不過他陷害蔡邕這事兒,也挺缺德的。不過他能為了王吉的事兒這麽生氣,還算有點正義感。
後來陽球真當上了司隸校尉,正打算彈劾王甫父子呢,正好王甫派了個門生叫王彪的,到京兆境內去搜刮官府的財物,一共搜刮了七千多萬,還收了不少賄賂。這事兒被京兆尹楊彪給發現了,這楊彪是楊賜的兒子。
這時候,王甫正在家裏休假,段熲也因為日食的事兒,自己彈劾自己,迴府裏等著消息。陽球聽說楊彪已經上奏彈劾王甫了,而且王甫和段熲都不在宮裏,就趕緊進宮,當麵跟靈帝說王甫和段熲的種種罪行。靈帝聽了也很生氣,就命令陽球去調查這事兒。
陽球接到命令,馬上帶著手下的人,先把王甫和段熲抓起來,又把王甫的養子王萌和沛相王吉也都抓了,關到洛陽監獄裏,親自審問他們。這王甫他們幾個,一開始還死不承認,嘴硬得很。
陽球可是個出了名的狠角色,以前審問犯人,經常用各種殘酷的刑罰,這次他早就對王甫他們恨得咬牙切齒了,怎麽可能輕易放過他們?他馬上讓人拿出各種刑具,往王甫身上招唿。這王甫哪受得了這麽殘酷的刑罰啊,沒一會兒就疼得暈過去了,過了好半天才緩過來。
王萌這時候還不死心,仰著頭對陽球說:“我父子倆就算真的該死,也看在以前的交情上,稍微給點麵子,饒了我老父親吧!”他以前當過司隸校尉,所以覺得陽球應該給他點麵子。
陽球一聽,氣得拍桌子大罵:“你們這幾個家夥,罪大惡極,死有餘辜!還想著跟我談交情,讓我饒了你們?做夢去吧!”
王萌也火了,跟陽球對罵起來:“你以前在我們父子手下當官,就跟個奴仆似的!現在奴仆反過來欺負主人,等你倒黴的時候,有你好看的!”這王萌也是個嘴硬的,不過他這話也有點道理,陽球以前確實靠著王甫他們當官,現在反過來整他們,這事兒也不太地道。
陽球這下更生氣了,讓人把王萌拖倒在地,用泥把他的嘴堵上,然後用鞭子使勁抽,沒一會兒就把王萌給打死了。王甫和王吉也被打得受不了,最後都死在棍子下麵。段熲聽說自己肯定活不了了,也自殺了。
陽球讓人把王甫的屍體扔到夏城門,還在上麵寫了幾個大字:“賊臣王甫”。然後把王甫的家產都沒收了,家屬都流放到南方去。
王甫這事兒算是解決了,陽球還想接著彈劾曹節那些人。他對手下的中都官從事說:“先把那些有權有勢的大壞蛋收拾了,然後再收拾剩下的那些小嘍囉。像袁家那些當官的,你們自己就能處理,不用我這個校尉操心。”這陽球也是有點得意忘形了,還沒把事情辦完,就先把自己的計劃給說出去了,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
他這話傳出去以後,那些權臣們都嚇得夠嗆,連曹節都不敢出宮了。正好這時候衝帝的母親虞貴人病逝了,要發喪出葬。這衝帝是虞美人的兒子,以前的事兒也講過,靈帝後來給虞美人加封了貴人。百官都去送殯,曹節他們也在。曹節看到王甫的屍體被扔在那兒,心裏挺不是滋味的,哭著說:“我們這些人,以後是不是也會像這樣自相殘殺,連屍體都被狗給舔了呢?”說完,就趕緊囑咐那些常侍們,別在自己家裏待著了,都趕緊進宮去。
他們進宮見到靈帝,曹節就跟靈帝說:“陽球是個有名的酷吏,不能讓他當司隸校尉,不然他會把朝廷搞得雞飛狗跳的!”靈帝聽了他的話,就點頭同意了,讓曹節傳詔,把陽球調任為衛尉。
這時候陽球正在奉命去祭祀虞貴人的陵墓,曹節就讓尚書令馬上把陽球叫迴來,讓他趕緊去當衛尉。陽球接到命令,趕緊迴宮見靈帝,一邊磕頭一邊說:“臣本來沒什麽本事,多虧陛下信任我,讓我當司隸校尉,我這才把王甫這些壞蛋給收拾了。不過這些人隻是小角色,還有好多大壞蛋沒收拾呢!陛下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一定把那些豺狼虎豹都給收拾了,讓他們都受到懲罰!”說完,又使勁磕頭,把頭都磕出血了。
可是靈帝根本不聽他的,在上麵大聲嗬斥:“衛尉,你敢違抗詔書嗎?”陽球還想再爭取一下,可靈帝不停地嗬斥他,他沒辦法,隻好接受任命,垂頭喪氣地走了。
曹節他們看到陽球走了,這下可放心了,又開始像以前一樣橫行霸道。中常侍朱瑀和曹節是一路貨色。郎中審忠看不下去了,就上書給靈帝,說:“臣聽說,國家要想治理好,就得有賢能的人,不然就危險了。以前舜有五個賢臣,天下就太平了;湯用了伊尹,那些壞人就都不敢來了。陛下剛即位的時候,沒怎麽親自管理國家大事,皇太後攝政,這才把中常侍蘇康、管霸這些壞蛋給殺了。後來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想把朝廷清理一下,把那些壞人都趕走,可朱瑀、曹節這些人知道自己要倒黴了,就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把陳蕃、竇武都給殺了,還殺了尹勳這些好人。他們自己封官許願,一家人都當官發財,那些跟他們關係好的人,也都在州郡裏當官。他們不僅有權有勢,還貪汙受賄,家裏的房子修得又大又漂亮,用的東西都跟皇帝差不多。那些大臣們都不敢說話,州牧郡守也都聽他們的,所以現在天災人禍不斷,這都是老天爺在警告陛下,讓陛下趕緊清醒過來。以前殷高宗因為野雞飛到鼎上這事兒,開始反省自己,最後國家中興;現在老天爺也在提醒陛下,陛下把王甫父子殺了,老百姓都拍手稱快,可陛下怎麽能留下這些奸臣呢?以前秦二世相信趙高,結果國家滅亡了;吳王讓刑人守門,結果被刑人給殺了。現在陛下要是不把這些奸臣都殺了,以後後悔都來不及了!臣當郎中已經十五年了,這些事兒都是我親眼所見,朱瑀這些人幹的。
這些事兒,老天爺都不會放過他們的!陛下您就聽聽我這苦口婆心的話,把這些壞蛋都收拾了,也好平息老天爺的怒火啊。要是我說的有半句假話,您就把我扔到滾燙的鍋裏煮了,就算是把我的老婆孩子都流放了,我也心甘情願!我現在滿心期待地等著陛下您的答複啊!”
審忠把這奏章遞上去以後,就天天提心吊膽地等著,心裏想著:“這次我可是豁出去了,希望皇上能看到我的忠心,把那些奸臣都除掉。”可沒想到,這奏章就跟石沉大海似的,過了好多天,一點迴音都沒有。審忠心裏那個失望啊,不過好在自己暫時也沒因為這事兒遭什麽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中常侍呂強,跟曹節他們這些人可不一樣,他是個正直的人。靈帝封他為都鄉侯,可呂強堅決不接受。他聽說審忠上的奏章皇上根本沒當迴事兒,心裏著急啊,就也給靈帝上了一道奏章。
呂強在奏章裏寫道:“陛下啊,高祖皇帝曾經定下規矩,不是功臣不能封侯,這是為了讓大家重視爵位,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可現在看看曹節這些中常侍,他們都是些品行低下、卑鄙無恥的人,整天靠著阿諛奉承來討好陛下,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恩寵,他們就跟秦朝的趙高一樣,是國家的禍害,可到現在都沒受到應有的懲罰。陛下您也不知道怎麽想的,還封他們爵位,讓他們家族都跟著沾光,他們拿著這些權力,結交一群壞人,搞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陰陽失調,莊稼都長不好,老百姓也沒法安居樂業,這可都是他們造的孽啊!我也知道這些封爵的事兒已經做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可我還是冒著生命危險跟您說這些,就是希望陛下您能改正這些錯誤,以後可別再這樣了。
我還聽說,後宮裏的采女有好幾千人,她們每天的衣食開銷就得好幾百金。現在雖說糧食價格低,可老百姓家裏還是有不少人餓著肚子,按道理說糧食應該漲價,可現在卻更便宜了,這都是因為賦稅太多,老百姓交不起啊,冷了不敢添衣,餓了不敢吃飯。老百姓都這麽苦了,可卻沒人去關心他們。這些宮女留在宮裏也沒什麽用,白白浪費資源,就算天下的老百姓都拚命種地養蠶,也滿足不了這種浪費啊。以前楚國的女子因為悲傷過度,結果引發了西宮的災禍,現在後宮裏這麽多宮女,常年積壓在這裏,她們能沒有愁怨嗎?這愁怨積累起來,說不定也會引發什麽災禍呢!
還有啊,陛下您下詔書要在河間的舊封地修建解瀆之館。陛下您現在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怎麽還對以前的藩國那麽留戀呢?再說河間那麽遠,解瀆更是偏僻,要在那兒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實在是沒什麽好處啊。
而且現在外戚四姓之家,還有那些沒什麽功勞德行的宦官家族,都在到處修建館舍,差不多有上萬座,那些樓閣一個挨著一個,塗著各種漂亮的顏色,豪華得不得了,喪葬的規格也都超過了禮製,一個比一個奢侈,還互相攀比,誰都不願意改正。《穀梁傳》裏說:‘錢財花光了,老百姓就會心生怨恨;力氣使盡了,老百姓就會產生不滿。’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啊!
我又想起之前召議郎蔡邕在金商門對答的事兒,蔡邕不敢隱瞞,把心裏的話都掏出來了,對那些權貴大臣、宦官們一頓批評,可陛下您卻沒把他的話保密好,結果讓那些奸臣知道了,他們就像惡狼一樣,紛紛編造謠言來陷害蔡邕,最後蔡邕被治罪,一家人都被流放,老老少少都流離失所,陛下您這樣做,可太對不起忠臣了啊!現在大臣們都把蔡邕的事兒當成教訓,對上害怕被莫名其妙地殺掉,對下擔心被刺客暗殺,我看以後朝廷裏再也聽不到忠臣的真心話了。
還有那太尉段熲,他武藝高強,在邊境上征戰多年,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頭發都白了,侍奉了兩代君主,功勳卓著。可陛下您已經讓他當了太尉,卻又被司隸陽球給誣陷威脅,最後落得個身死的下場,他的妻子兒女也都被遠遠地流放,天下人都為他感到惋惜,那些功臣們也都失望透頂。陛下您應該重新征召蔡邕,讓他繼續為朝廷效力,再把段熲的家屬召迴來,這樣一來,忠臣們就知道朝廷還是重視他們的,大家的怨恨也就會消除了!”
靈帝收到呂強的奏章,還是跟以前一樣,根本沒往心裏去,就像一陣風從耳邊吹過,啥反應都沒有。
前太尉陳球,這時候擔任永樂少府,他心裏一直想著要除掉那些奸臣。他知道司徒劉合對宦官也有怨恨,就特意和劉合結交,兩個人秘密地商量著怎麽把那些權閹給幹掉。這劉合的哥哥劉倏以前當過侍中,因為和大將軍竇武是一夥兒的,結果被牽連致死,劉合一直對這事兒耿耿於懷,早就想找機會報仇了,所以對陳球的提議那是一百個讚同。
可這事兒還沒來得及動手呢,陳球又給劉合寫了封信,勸他說:“您出身宗室,現在又位居三公,天下人都看著您呢,您可是國家的頂梁柱啊,怎麽能隨波逐流,什麽都不做呢?現在曹節這些家夥在朝廷裏胡作非為,為害已久,您又知道您哥哥是被他們害死的,永樂太後也清楚這事兒。現在咱們可以上奏皇上,請求把衛尉陽球調迴司隸校尉,讓他接著收拾曹節這些人,隻要皇上同意了,咱們這事兒就成了,到時候政出聖主,天下太平,那可真是指日可待啊!”
劉合看了陳球的信,心裏也覺得這辦法不錯,可又擔心曹節他們勢力太大,自己要是一不小心,不但報不了仇,還可能把自己搭進去。這時候,正好有個尚書劉納,因為得罪了宦官,被貶為步兵校尉。他聽說劉合想為哥哥報仇,就特意去拜見劉合。兩個人一見麵,劉納就跟劉合說曹節這些人是怎麽禍國殃民的,說這些人不除,國家就沒好日子過。
劉合聽著聽著,忍不住皺起眉頭,歎了口氣說:“我也一直想把這些家夥除掉,可宮裏到處都是他們的耳目,咱們要是不小心,事情還沒辦成,就先把自己給害了,我實在是有點擔心啊!”
劉納一聽,慷慨激昂地說:“您可是國家的棟梁啊,如果國家有難您都不挺身而出,那還要您這個宰相有什麽用呢?”劉合聽了這話,心裏一動,覺得劉納說得有道理,就迴答說:“您這麽鼓勵我,我怎麽能不努力呢?不過這事兒還得您多幫忙啊!”劉納拍著胸脯說:“這您就放心吧,不用您囑咐,我這條命都可以為這事兒豁出去了!”
劉合想起陳球信裏說的,要讓陽球複職,這陽球可是個厲害角色,對付那些奸臣肯定沒問題,得先跟他通通氣。於是找了個機會,和陳球見了麵,把自己的想法和計劃都跟陳球說了。陳球本來就有這個想法,聽了劉合的話,自然是滿口答應,還說:“這事兒就這麽定了,咱們趕緊行動起來!”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陳球家裏有個小老婆,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這小老婆悄悄地躲在屏風後麵,把他們的話聽得清清楚楚。等陳球送走劉合,迴到屋裏,這小老婆的臉色明顯跟平時不一樣。陳球心裏一咯噔,他平時最疼這個小老婆了,看這情況,估計是被她聽到了。陳球心想,反正這事兒也瞞不住了,不如幹脆跟她說清楚,說不定她還能幫上忙呢。
於是陳球就把小老婆拉到身邊,把他們的計劃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還跟她說:“咱們這事兒要是成了,以後肯定能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我跟你說這些,就是想讓你先去告訴你爹程璜,就說咱們這事兒主要是收拾曹節他們,跟你爹沒什麽關係。要是他能幫忙,等事兒成了,咱們絕對不會虧待他。”陳球心裏想著,這計劃應該挺周全的,可他哪知道,跟這些宦官打交道,想辦成事兒可太難了。
這小老婆一聽,滿口答應下來,還說:“你放心吧,我這就迴去告訴我爹。”說完,就找了個借口迴娘家去了。見到她爹程璜,把陳球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這程璜雖然和曹節是一夥兒的,但他心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要是曹節他們真的死了,那以後宮裏的事兒不就可以自己說了算嘛,這對自己來說也未必不是好事兒。這麽一想,他就跟女兒說:“行,你迴去告訴陳球,我答應幫他保守秘密。”
誰知道這事兒偏偏就被曹節聽到了風聲,曹節心裏一慌,趕緊跑去見程璜。一見麵,曹節就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拉著程璜的手說:“老程啊,咱們這些人在宮裏這麽多年,一直都是互相扶持,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現在他們要對付我,說不定下一個就是你啊!你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倒黴不管啊!”
程璜聽了這話,心裏也有點動搖了。這時候,曹節又從袖子裏拿出一大塊黃金,放在桌子上,說:“老程,這是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你就收下吧。咱們這麽多年的交情,可不能因為這點事兒就斷了啊!”
程璜看著眼前的黃金,心裏開始糾結起來。曹節接著又嚇唬他說:“你要是幫了他們,等他們得勢了,能放過你嗎?到時候你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程璜被曹節這麽一說,又驚又懼,再看看眼前的黃金,心裏一軟,就把陽球他們的密謀,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曹節。
曹節一聽,氣得咬牙切齒,心裏想著:“好啊你們,竟敢算計我,我絕對不會放過你們!”他馬上邀請程璜,帶著一群黨羽,一起進宮去見靈帝。
見到靈帝,他們齊刷刷地跪下來,曹節哭喪著臉說:“陛下啊,大事不好了!劉合他們幾個經常和藩國來往,名聲已經壞透了。最近他們又和步兵校尉劉納、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私下裏寫信,商量著要謀反啊!要是不趕緊把他們抓起來,恐怕馬上就要發生大禍了!我們這些人就算死了也不足惜,可要是連累了陛下您,那可怎麽辦啊?所以我們急急忙忙來向您奏明!”
靈帝一聽,臉色大變,他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見他們這麽多人,說的話又都一樣,就信以為真了,頓時大發雷霆,吼道:“豈有此理!竟敢謀反,來人啊,讓曹節他們帶著衛士,馬上把這幾個人給我抓起來!”
曹節他們領了聖旨,帶著衛士就去抓人了。劉合、劉納、陳球、陽球這四個人,根本就沒料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一點防備都沒有,被抓的時候,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隻能束手就擒,被押進了監獄。
到了監獄裏,這幾個家夥哪肯輕易放過他們,對他們嚴刑拷打。劉合他們四個人,被折磨得死去活來,可就是不肯屈服。但他們終究是寡不敵眾,最後都慘死在獄中。
唉,這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本來想著除掉奸臣,為國家做件好事,結果卻因為一時疏忽,被奸臣反咬一口,落得個這樣悲慘的下場。這宮廷裏的鬥爭啊,真是太殘酷了!
過了一年,這靈帝又要冊立皇後了。這次到底是誰能當上皇後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