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強世家雖然沒落,但在朝中卻仍與不少大臣有聯絡。


    孫光璐說了幾句好話,就被送去與死在遼人鐵蹄下的冤魂聯係,朝堂上再也沒人敢說什麽。


    不過私底下,仍有人找曹翰說情。


    曹翰一直因為當日未接手銀行,以至於魏仁浦勞累過度被氣死而內疚,而這些人正是導致魏仁浦薨逝的元兇,曹翰豈肯放過。


    況曹翰正是在征幽雲與遼人對戰時被一路提拔,他可是領教過遼人的兇殘。這些人為了保住利益而送給遼人軍費,讓遼軍攻打幽州,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曹翰雖沒有趙德昭那般陰毒,但戰場上血見得多了,用起刑來也絲毫不手軟,很快便將案情查了個水落石出,並派出都察院的禦史們全國各地跑,去查抄幾大世家的財產。


    這天柴宗訓正在部署銀行下一階段的工作,趙匡胤卻遞上一封奏折。


    原來是翰林學士馮平彈劾曹翰,逢迎媚上,喪失人倫,竟將幾大世家的祭田都盡行抄沒。


    這裏麵有個說法,祭田是祖上留下來的,用以埋葬族中先輩。


    一般的豪強世家,旁係繁多,有發達的,也有落魄的。


    發達的人便會在祖墳旁邊購置田產讓落魄的居住,平時維持香火,節日則合族祭祀,用以維係整個家族。


    雖是家主,但這祭田卻屬於合族,並不是某一人的。


    還有個講究,仁孝治天下,隻要這一族沒有死絕,就得讓人家的祖宗有個安息之地。


    就是死絕,也最好不要動人家的祖墳。


    不是民間傳說有四大缺德麽,挖絕戶墳,踹寡婦門,吃月子乃,打瞎子罵啞巴人。


    柴宗訓的旨意是夷滅六族,可不是將這些世家大族盡行夷滅,就算滅了族,挖絕戶墳可是第一大缺德。


    雖是敵人,但柴宗訓也不願做得太過分,但他還是不爽的問了一句:“馮平很閑麽?拚音和簡化字搞得怎麽樣了?怎麽還有時間管別人的祖墳?”


    趙匡胤對到:“迴皇上,有活字印刷術助力,拚音和簡化字已基本推廣全國。”


    “所以馮平就有時間管閑事了?”柴宗訓淡淡到:“將他和曹翰二人招來,朕要問問怎麽迴事。”


    二人一同來到大殿,柴宗訓問到:“曹卿,聽說你刨了世家大族的祖墳?”


    “皇上,臣沒有。”曹翰辯到:“臣即便再恨這些人,也不至於做出此等大傷聖德的事。”


    馮平說到:“你將祭田充公,又將各族人盡行遣散,不出數年,其祖墳無人修繕,必被塵土淹沒,與刨墳無異。”


    曹翰有些不爽:“馮學士,本官知你瀛洲馮氏世代詩書傳家,那本官倒要問問,馮學士可知你八輩兒祖宗葬在何處?”


    這句像是罵人的話倒真把馮平給問著了,中唐以來的亂世,莫說八輩,就是五輩祖宗都不一定知道埋在哪裏。


    “曹蘭憲,”馮平忿忿到:“本官不知祖宗葬在何處是因為戰亂,可如今太平盛世,豈有刨人祖墳的道理?”


    曹翰喝到:“斬草要除根,馮學士隻知本官將幾大世家祭田充公,你可知他這祭田有多少?”


    “這些世家大族倚仗子弟充斥朝堂,盤剝百姓數百年,就以崔氏為例,其祭田竟多大二十萬畝。”


    “二十萬畝啊,若不將其盡行充公,不出三十年,世家大族子弟將再次充盈朝堂。為了自身利益,必會與朝廷作對,繼續盤剝百姓。”


    “他們的祖墳被刨,那些祖墳裏躺著的,不定生前怎麽盤剝百姓。馮學士想過沒有,有多少百姓被他們逼得根本活不下去?”


    馮平說到:“本官也深恨這些盤剝百姓之人,可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皇上素來以仁孝治天下,若就此讓人不得祭祀先祖,事情傳了出去,豈非有傷聖德?”


    柴宗訓思慮一陣,開口到:“祭田雖不入公,但他們這祭田也太多了些。這麽地吧,朕禦批留下一百畝,賜予其族中忠厚老實之輩,留在墳前祭掃,其餘族人,一律分散各地。”


    “皇上,”馮平說到:“一百畝是否太少了些?”


    柴宗訓喝到:“似這等叛逆,朕肯留著他的祖宗牌位就算不錯了,還敢嫌少?”


    畢竟事不關己,馮平彈劾也不過是因為讀書人,要提醒皇上注意聖德,既然皇上不在乎,他隻得說到:“臣遵旨。”


    柴宗訓又問到:“曹卿,世家大族裏通遼人謀反的案子已經審了不少時日,還須多久才能查清?”


    “迴皇上,”曹翰對到:“案子早已水落石出,除三大家族外,還有另外四家豪強出過遼人軍費,臣也早已一並拿下。隻因這七大家族財產分布全國各地,徹底查抄整理成冊尚須時日。”


    “他們竟有這麽多財產?”柴宗訓問到。


    曹翰笑到:“據臣初步掌握的數字,說出來皇上恐都會大吃一驚。”


    “大吃一驚?他們究竟有多少財產?”


    “迴皇上,算上現銀、府邸、珍寶、田產、店鋪等等,三大世家加上四家豪強,家產全部合算成銀子,總計超過三萬萬兩。”


    三億兩?難怪可以輕輕鬆鬆買通遼人進攻幽州,又能讓向承甫不顧一切幫著造反,這可抵得上十年的國庫收入了。


    “除此之外,這些家族中仍有不少親眷在朝中為官,”曹翰問到:“皇上,這些人要不要處理?”


    柴宗訓搖搖頭:“六族之外,一律不問;六族之內,盡皆處斬。”


    “臣遵旨。”


    有這三億兩打底,柴宗訓可以放心大膽的擴張銀行,不用擔心發生任何事。


    但光有錢還不行,以現在的生產力,糧食產量根本不夠,賬麵上的實力雖然夠看,但實際上大周經不起幾場大災。


    首要的,是讓糧倉充盈起來,這樣才可以把銀子放肆的造。


    “皇上,”一旁的趙德昭不知道柴宗訓心中想法,隻喜到:“若是將這三萬萬銀子放到銀行,臣敢保大周境內再無餓殍。”


    柴宗訓輕輕搖頭:“這三萬萬銀子能當吃的麽?不能。況隻是價值三萬萬兩,又不是有這麽多現銀,還是先將何輝和樊若水召來吧,朕有要事與他們商議。”


    潘惟德急忙出宮去造作局傳召何輝和樊若水。


    突然傳召,讓倆人有些慌。


    “潘大人,莫不是宮裏發生了什麽事?”


    潘惟德搖頭到:“下官不知,還請兩位大人快些,皇上正等著呢。”


    倆人匆匆忙忙進宮,卻見皇上果然端坐龍床一副等待的樣子。


    “臣何輝、樊若水參見吾皇萬歲。”


    柴宗訓也不來虛的,隻問到:“樊卿家,你的船造得如何了?”


    “迴皇上,”樊若水說到:“臣將鐵船又做了改進,一台船上可裝三台蒸氣機,三台連接一個螺旋槳,船速每個時辰可達八十裏,若是順風行船,最快可到一百五十裏。”


    “可否出海遠航?”


    “迴皇上,隻要沿途補給,航行萬裏不在話下。”


    “萬裏倒不需要,”柴宗訓說到:“眼下有件事,倒需要樊卿家去辦一下。”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樊若水執禮到:“請皇上示下。”


    他們來的路上,柴宗訓就已經編好了理由:“朕曾在一部古籍上見過描述,南海蘇祿國產一物,名‘薯’,此物拳頭大小,有紅灰等色,迎風便長,不論沙地山地,還是黃土黑土都可生長。用之果腹,竟比粳米還要養人。”


    感謝明朝那些事兒,紅薯這東西,柴宗訓就是在那本書上看到,由明末名臣徐光啟自海外引進。


    清朝之所以人口快速增長,與紅薯馬鈴薯之類農作物的推廣有很大關係。這東西不挑地方,而且口感好,最關鍵的是,能夠作為主食填肚子。


    樊若水卻有些疑慮:“皇上,前日蘇祿國有商人前來造作局定製蒸氣紡車,臣與其閑談,詢問該國風物,並未聽此商人說過有‘薯’。”


    何輝也跟著附和到:“皇上,臣為研究奇淫巧技,也曾遍覽古籍,似乎也未見過有‘薯’的記載。”


    柴宗訓裝作努力迴憶的樣子,思考半天說到:“朕也不記得那部古籍叫什麽名字,經你們一問,那東西是否叫‘薯’都不太確定。但朕能肯定的是,蘇祿國有一物產,與朕方才描述一模一樣,樊卿家可率船隊前往蘇祿國,將此物引進,推廣我大周境內。讓我大周百姓不再忍受饑餓之苦。”


    “皇上,若真有此物,臣當即前往蘇祿國為皇上取來。”樊若水還有些猶豫:“隻是蘇祿不過蕞爾小國,我天朝上國都沒有的物產,他豈能有?”


    柴宗訓急得沒法兒,又不知該如何解釋,隻得說到:“有,有,朕確定有,此物長於地下,成熟之時由地下挖出,可燒可烤,據說熟治之後香溢室內,經久不散,樊卿家速速出海為朕取來。”


    樊若水隻是個技術性的人才,外交之事並不擅長:“皇上既肯定有,臣當即刻出海,隻是這薯,是以貿易交換,還是派兵奪來?”


    “不到萬不得已,不動刀兵,”柴宗訓說到:“若是能以貿易交換,自是再好不過,你此去可知會嶺南郡公,若有危險,可令他助你。”


    眼見皇上如此篤定,樊若水隻得執禮到:“臣遵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玄並收藏逆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