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清晨,範縣城內打開城門,放下吊橋,陳宮一身白衣,打看白旗,緩緩走出。徑直來到陶家軍營寨,求見陶響請降。陶響應允,但要求呂布軍裁汰老弱,全軍並入陶家軍。


    表呂布為定北將軍,受征北將軍節製。陳宮為征北將軍府主簿。呂布全家遷入彭城。隻保留三百親衛。呂布答應了。


    至此,袞州全境落入了陶響手中。陶謙又組織名士,表廣陵太守趙昱為兗州牧。


    陶響同郭嘉,步騭,張燕商議黑山軍的安置。黑山軍雖有一定戰力,但紀律散漫,雖經步騭初步改造,但仍達不到陶家軍的標準和要求。


    陶響決定把餘黑山軍將士和餘呂布軍將士統統送入葫蘆穀,接受三個月的新兵訓練。訓練完成後,再根據各自特長,打亂分入各軍。以後再也沒有黑山軍,呂布軍之稱。統統都叫陶家軍。


    軍隊的整編還好說,畢竟人數有限,黑山軍老弱婦幼的安置,真正讓陶響頭大如鬥。黑山,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太行山,地跨數州,整個黑山的百姓,何止百萬。要把這超過百萬的百姓,有序地組織,遷移至青,徐,兗三州,即便是現在,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雖有徐州派來的文士協助,但事務繁多,又牽涉數州的行政,軍事,事事都須陶響拍板。讓陶響忙得腳不沾地。


    郭嘉不失時機地向陶響推薦一人。說此人的才能,不在荀彧之下。兗州各郡,論富庶程度,當以陳留郡為最。世人都以為是太守張邈的功勞,其實張邈隻是一個甩手掌櫃。真正的功勞,應歸其帳下的主簿董昭。


    董昭,字公仁,博學多才,文武雙全。曾在袁紹帳下任一縣吏,不喜袁紹喜高談闊論,隻愛結交名士的作風。辭職歸鄉。被太守張邈辟為主簿。董昭一上任,便建議張邈明律法,驅山匪。輕瑤薄賦,與民生息,又大力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張邈同意,很快便讓陳留郡在兗州一枝獨秀。


    陶響大喜過望,原以為董昭在袁紹治下,誰知董昭已迴到兗州。張邈沒有把他推薦給曹操,可能是早就心懷異誌了。三國誌中,陳壽把郭嘉,程昱,董昭三人列為曹魏集團最重要的軍事人才。可見董昭不光是擅長民政,軍事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陶響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帶著郭嘉,直趨陳留。


    陳留城內,董昭剛為張邈辦完喪事。就聽陶響上門。初時不見。張邈之弟張超在徐州任職,正迴家奔喪。郭嘉說動張超,張超多次勸說董昭,董昭乃見陶響。


    陶響見到董昭,隻見董昭身高八寸,方麵劍眉。身形挺拔,舉手投足間給人予世事皆在指掌之感。


    寒喧過後,陶響。先從陳留郡的治理談起,董昭對答如流,有理有據。又談及軍事戰略,郭嘉參與進來,侃侃而談,徐州兵強馬壯,天下誰與爭鋒?董昭也不遑多讓,直指徐州存一弱點,易受天下諸侯指謫,攻擊。問陶響可知否?


    陶響一怔,知道董昭在考教自己。三國誌中,曹魏集團,具體實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正是董昭。


    陶響答道:“公仁不必諱言。徐州現已占三州之地。雖都是按正規流程,上表獻帝後,經同意才行州牧之權。但有心人一望可知,今上在長安人身尚不自由,何以徐州每次上表皆獲批準?定是同那郭泛,李榷有利益往來。


    故此,徐州占有三州之地,已是極限。再有過之,恐遭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公仁以為然否?”


    董昭未料到初次見麵,陶響便把話講得如此直白。看來陶響真的是敬重自己,不當自己是外人。


    董昭又問:“征北將軍如何破局?”


    陶響哈哈大笑,豪情萬丈地說:“公仁德才兼備,早該登廟堂之上。區區陳留,豈能讓公仁屈就?天下公正如公仁者,多也。


    吾早晚必迎迴獻帝,讓眾正盈朝。讓天下百姓,得享太平。”


    董昭一聽,整理衣裳,鄭重朝陶響一拜:“主公在上,請受董昭一拜。倘能迎得帝至,則徐州幸甚,天下百姓幸甚。昭敢不盡犬馬之勞?”


    陶響連忙扶起董昭,說:“吾今得公仁,如魚得水也。”當即任董昭為征北將軍府主簿一職。


    董昭一上任,便首先展露出了內政的才華。黑山軍的老弱婦幼,凡黑山軍家屬者,皆接原徐州的標準,分以良田耕種。


    不屬黑山軍家屬,結合個人意願,或安排屯田,或安排在潭榆城,鹽場,碼頭及葫蘆穀各工廠務工。有一技之長者,優先錄取,待遇從優。能識文斷字者,更提拔為各處主事。


    短短二月,原黑山軍的百萬之眾,便得到妥善安置。張燕,張寧等原黑山軍首領,俱對陶響感激不盡。


    陶響嘴上不說,心下卻汗顏不已。果然是術業有專攻,內政方麵,董昭比自己強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然而,有一點難題,董昭初來乍到,權力有限,解決不了。那就是巨大的安置費用和糧食。


    百萬人的遷移,安置即便是現在,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所費的銀錢,糧食都是一個天文的數字。


    陶響一邊安排糜家商社,甄家商社向各州大量購買糧食,一邊親自帶頭,厲行節約。玉液酒的產量,直接減半。僅僅夠滿足在三州之外的銷售要求。


    更發動三州豪門大戶,捐獻糧食,衣物,布匹等物。三州內捐獻金額名列前茅者,發放陶謙親自書寫的“良善之家”的牌匾。


    官府更是拿出大量的錢財,向手中有餘糧的百姓購買糧食。官員之中,陶謙帶頭捐獻,並主動削減俸祿。有些廉潔的官員,甚至是三月不知肉味。


    時光荏苒,轉瞬即逝。徐,青,兗三州,上至陶謙,陶響,下至普通的百姓。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終於迎來了興平元年的秋收。


    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各地官員管理得當,匪患全無。百姓辛勤勞作,三州之地,皆獲得了糧食豐收。三州之地,終於喘過一口氣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圍爐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素醉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素醉煙並收藏圍爐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