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孤雲躺了一天一夜才緩過神來。
睜眼見龍月兒憋著小嘴,紅著眼圈看著他,正將小手裏哆哆嗦嗦端著的碗傾斜在他的嘴邊,要倒些水入他的嘴裏。
雨孤雲抖著雙‘唇’喝下些許,努力向龍月兒展顏一笑。
卻不想這一下倒惹得龍月兒大哭起來,丟下水碗抱住他道:“哥哥——你不要死嗬——月兒——再不鬧你——”雨孤雲伸臂將她抱入懷裏,輕輕拍著哄慰。
中午有幾匹馬急急地奔入院子裏。然後聽到大哥的腳步聲從裏屋迎出來問:“怎樣?”一個聲音迴道:“有幾千人呢,正往這邊搜,怕明日晚間就到這裏了。”
另一個接續道:“那邊也有人,把兩麵都堵死了。大哥,怎麽辦?”
半晌不聞動靜,顯然那個大哥也沒了計較。
之後聽大哥狠著聲音道:“且等明日。他們若搜過來,就將這兩個孩兒都殺掉,然後就地埋了。我們拿不到金子,他們也休想得到孩子。”說罷獨自迴屋去了。
幾個人聽到這般言語,都沒了主意。
其中一個道:“早知如此,當初何必去惹這個老皇爺?枉費了這多力氣,卻什麽也得不到。”
另一個勸解道:“誰知他是這等倔強作風?竟連小公主的‘性’命都不顧惜,怎樣也不肯拿黃金來贖,真個氣死人。”一邊議論著,一邊牽馬去了。
夜裏窺著結巴抱著膝頭坐在‘門’邊打盹,雨孤雲見龍月兒萎在稻草堆裏睡熟,輕手輕腳地起身,悄悄‘摸’過去,將結巴拿在手裏把玩的那把大匕首一點點從他手裏‘抽’出來。
結巴顯然困得狠了,雖然也有所驚覺,但隻略微晃動,可醒不過來。
這一下卻把雨孤雲嚇得不輕,屏住唿吸滯在那裏等待著將要臨到頭上的殺身之禍。
片刻後見結巴又重新睡去,慢慢吐出一口氣。把匕首握緊,猛地向他脖頸的側麵,要緊的咽喉處刺下。
雨孤雲頭一次殺人,心裏不免恐懼。
但想著若不殺他,自己和龍月兒隻有一死;更何況這結巴曾把給龍月兒看病的老者都幹掉,自然不是什麽善類,死也不枉。
於是剛硬了心腸,叫這一刀不帶半點軟弱,直接把結巴的喉管和動脈切斷。然後合身撲上,把結巴死死地壓在下麵,不叫他發出掙紮的聲音。
片刻後直起身體,才見衣衫上濺滿腥臭的鮮血,淋漓得渾身都是。
雨孤雲被這血氣所‘激’,不但不覺得害怕,反倒殺得興起,叫紅染瞳仁。
提著滴血的匕首慢慢推開房‘門’,一步步小心地走入裏屋,尋著鼾聲來到榻前。借著透窗而入的夜光朦朧看清上麵的人形,把匕首狠狠地‘插’入他的心窩。
這個大哥死得倒窩囊,連殺他之人是誰都不知就奔赴黃泉而去。
雨孤雲抱著仍舊‘迷’糊的龍月兒走出這囚禁他多日的土屋後,心裏有說不出的舒暢。把龍月兒放到地上,拉著她的小手哄著道:“尋你爹爹去。”
龍月兒聽到這一句立時歡顏,把困倦都消失得幹淨,磕磕絆絆地跟在雨孤雲身邊向前走。
兩個小兒直行到天光將明時才看見為尋找他們而來的駐軍的帳篷。龍月兒伏在雨孤雲的背上指著道:“有燈火,在前麵——”
雨孤雲卻再走不動一步,慢慢軟了雙‘腿’癱下去。抬頭見一顆碩大的啟明星就在眼前懸著,為自己照耀出一片寬廣的天地來。
老皇爺見到瘦得不成樣子的龍月兒後老淚,泣不成聲。龍月兒卻有些怕,躲在雨孤雲的身後不肯出來。
雨孤雲把前後經過仔細講述一遍,叫滿堂的人皆驚得瞠目結舌,都不肯信。但有送他們迴來的軍官佐證,卻又叫人不得不信。
老皇爺看著雨孤雲輕輕點頭,道:“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忠勇,真個難得。去,先到賬房領一百兩銀子‘花’銷,待來日再好好獎賞你。”
經過這件事的教訓後,老皇爺以為龍月兒隻有像自己一般,學會滿身的武藝能夠自保才是上策。於是‘花’重金請來一位名聲不顯,但懷有絕技的道姑到府裏教授龍月兒。
這名道姑法號金蓮子,本是自幼在祁連山的上清觀出家,跟隨上清老祖修行的得道高人。多年前因緣與老皇爺相‘交’,並欠下他一個甚大的人情。
此番受其所邀,以為要還迴這個人情,是以來到大名府,答應以八年為限,教授龍月兒武功。
龍月兒還是小兒‘性’格,怎肯忍受別人的約束?不論金蓮上人使用怎樣手段,也不肯學她的武藝。
金蓮上人自是知曉這小公主是老皇爺的掌上明珠,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無奈隻好軟語哄慰。
可她一個六十幾歲的出家人,過慣青燈獨對的冷淡生活,哪來的這多耐心嬌慣小兒?很快就灰冷了心思。隻好另作別圖,再做打算。
數天之後,金蓮上人慢慢看出這刁蠻任‘性’的小公主對誰的話語都違背,就是肯聽雨孤雲的吩咐,不論怎樣皆可以,叫人奇怪。
仔細打聽出詳細,才明白二人之間的情分竟是共曆生死換迴來的,不禁暗暗地讚歎。同時有個計較浮上心頭,以為或許可行,便說與老皇爺知曉。
老皇爺聽聞金蓮上人說要先教雨孤雲武功,然後叫雨孤雲教給龍月兒,倒驚訝。問明緣由後也覺得無奈,隻好點頭。讓人把雨孤雲喚來,好好地吩咐叮囑一番。
雨孤雲本有爭強好勝之心,也自然願意學習武藝。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向金蓮上人恭恭敬敬地叩下頭去,算是認師之禮。
金蓮上人見這少年容貌俊美,氣宇不凡,倒也喜歡。以為能收到這樣的徒兒關‘門’,可算作大上之幸。
待教過三、五日後,金蓮上人不禁驚訝,才知這個少年竟是不可多得的習武奇才。
舉一反三隻是尋常,更能從所學中自尋變化,領悟‘精’奇,把金蓮上人沒有說破的奧妙演化出個大概。似這樣的徒兒教起來自然快樂,叫金蓮上人得償不曾有過的喜悅,是為師之道裏所謂‘得天下英才教化之’的得意。
龍月兒自從和雨孤雲一同經曆過患難之後,雖然不能深悟其中情意,但也懂得自己的周全都是雨孤雲忍痛拚死換來的,是以對他依賴得更加地厲害,無時無刻不扯著他的衣襟跟隨。隻要轉臉不見雨孤雲的身影,便要把正逞得燦爛的笑意瞬間換成哭泣,叫淚水橫飛起來。
皇爺府上下見她如此,皆都無奈,隻有慌忙四下裏去喊雨孤雲來。龍月兒也乖,隻要遠遠地望見雨孤雲的身影過來,就能把淚水收拾起,立馬換成一副美麗的歡顏,令眾人叫絕。
老皇爺雖然昏聵,卻是個從戰場的生死裏拚殺過來的血‘性’漢子,從來不講善惡,可極重恩仇。
自從得知雨孤雲為護佑龍月兒所做的一切後,以為自己欠他的人情巨大,是以不論雨孤雲如何,就再不肯吼他一聲。並吩咐府中上下其他人,都不得為難他半分,拿他當知近的人看待。
隻是嫌他年紀還小,若與他說些人生如何的鹹淡言語倒有些滑稽,叫老皇爺想起來鬱悶。
雨孤雲自從跟隨金蓮上人學習武藝後,便立刻‘迷’入其中,不能自拔。
才知人間並不是隻有這一個肮髒壓抑的世界在,武學裏還另有一個純粹幹淨的天地可以叫自己快樂。
其實何止這一個?隻要你喜歡上一個行當,也就擁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是別人無法窺視和爭搶的廣闊。
而隻有在這樣的世界裏才能獲得純淨而平和的歡愉,是塵世裏沒有的喜悅。
雨孤雲和龍月兒相處日久,自然了解這個小人兒的脾氣。知道她是爭強好勝的秉‘性’,最喜歡博人的誇獎,是以用言語挑逗,叫她和自己一同練習武功。
龍月兒畢竟還小,哪有雨孤雲這般的‘奸’猾?隻當是遊戲一樣和他一起蹦跳,倒玩得不亦樂乎,以為比其他有意思。
光‘陰’荏苒,如滑行在水麵上的小艇,經不住日月的輕輕一撥就飛速向前,沒有滯澀。唯見身後留下的那一道漸漸‘蕩’漾的漣漪正泛起悄‘波’,然後平靜,不肯留下丁點痕跡可尋。
而蒼白的記憶又怎能隻憑著這點虛無的證據就喜怒?總要在夜深無眠時把過去拿出來一遍遍地溫習,卻總是不小心遺失那些微小的細節,叫畫麵漸顯模糊,直到再也分辨不清,這便是老去的過程吧?
但人生就是如此嗬,沒有什麽可以扭轉的餘地在。不管誰怎樣地不甘心,也留不住少年的那份青澀,拒絕老來的那縷‘花’白。都隻能任憑歲月拿在手裏把玩,一點點剝離掉你曾拚命挽留的珍惜,叫你直到一無所有,和來時一樣幹淨地去。
才知生命隻是個赤條條,什麽都不需牽掛的過程,不論如何行走都不能跨出生死劃定的界限去。
若知這一層,才發現人生不可悲也不可喜,隻是平靜而已,一如佛陀常有的表情。
~
雨孤雲躺了一天一夜才緩過神來。
睜眼見龍月兒憋著小嘴,紅著眼圈看著他,正將小手裏哆哆嗦嗦端著的碗傾斜在他的嘴邊,要倒些水入他的嘴裏。
雨孤雲抖著雙‘唇’喝下些許,努力向龍月兒展顏一笑。
卻不想這一下倒惹得龍月兒大哭起來,丟下水碗抱住他道:“哥哥——你不要死嗬——月兒——再不鬧你——”雨孤雲伸臂將她抱入懷裏,輕輕拍著哄慰。
中午有幾匹馬急急地奔入院子裏。然後聽到大哥的腳步聲從裏屋迎出來問:“怎樣?”一個聲音迴道:“有幾千人呢,正往這邊搜,怕明日晚間就到這裏了。”
另一個接續道:“那邊也有人,把兩麵都堵死了。大哥,怎麽辦?”
半晌不聞動靜,顯然那個大哥也沒了計較。
之後聽大哥狠著聲音道:“且等明日。他們若搜過來,就將這兩個孩兒都殺掉,然後就地埋了。我們拿不到金子,他們也休想得到孩子。”說罷獨自迴屋去了。
幾個人聽到這般言語,都沒了主意。
其中一個道:“早知如此,當初何必去惹這個老皇爺?枉費了這多力氣,卻什麽也得不到。”
另一個勸解道:“誰知他是這等倔強作風?竟連小公主的‘性’命都不顧惜,怎樣也不肯拿黃金來贖,真個氣死人。”一邊議論著,一邊牽馬去了。
夜裏窺著結巴抱著膝頭坐在‘門’邊打盹,雨孤雲見龍月兒萎在稻草堆裏睡熟,輕手輕腳地起身,悄悄‘摸’過去,將結巴拿在手裏把玩的那把大匕首一點點從他手裏‘抽’出來。
結巴顯然困得狠了,雖然也有所驚覺,但隻略微晃動,可醒不過來。
這一下卻把雨孤雲嚇得不輕,屏住唿吸滯在那裏等待著將要臨到頭上的殺身之禍。
片刻後見結巴又重新睡去,慢慢吐出一口氣。把匕首握緊,猛地向他脖頸的側麵,要緊的咽喉處刺下。
雨孤雲頭一次殺人,心裏不免恐懼。
但想著若不殺他,自己和龍月兒隻有一死;更何況這結巴曾把給龍月兒看病的老者都幹掉,自然不是什麽善類,死也不枉。
於是剛硬了心腸,叫這一刀不帶半點軟弱,直接把結巴的喉管和動脈切斷。然後合身撲上,把結巴死死地壓在下麵,不叫他發出掙紮的聲音。
片刻後直起身體,才見衣衫上濺滿腥臭的鮮血,淋漓得渾身都是。
雨孤雲被這血氣所‘激’,不但不覺得害怕,反倒殺得興起,叫紅染瞳仁。
提著滴血的匕首慢慢推開房‘門’,一步步小心地走入裏屋,尋著鼾聲來到榻前。借著透窗而入的夜光朦朧看清上麵的人形,把匕首狠狠地‘插’入他的心窩。
這個大哥死得倒窩囊,連殺他之人是誰都不知就奔赴黃泉而去。
雨孤雲抱著仍舊‘迷’糊的龍月兒走出這囚禁他多日的土屋後,心裏有說不出的舒暢。把龍月兒放到地上,拉著她的小手哄著道:“尋你爹爹去。”
龍月兒聽到這一句立時歡顏,把困倦都消失得幹淨,磕磕絆絆地跟在雨孤雲身邊向前走。
兩個小兒直行到天光將明時才看見為尋找他們而來的駐軍的帳篷。龍月兒伏在雨孤雲的背上指著道:“有燈火,在前麵——”
雨孤雲卻再走不動一步,慢慢軟了雙‘腿’癱下去。抬頭見一顆碩大的啟明星就在眼前懸著,為自己照耀出一片寬廣的天地來。
老皇爺見到瘦得不成樣子的龍月兒後老淚,泣不成聲。龍月兒卻有些怕,躲在雨孤雲的身後不肯出來。
雨孤雲把前後經過仔細講述一遍,叫滿堂的人皆驚得瞠目結舌,都不肯信。但有送他們迴來的軍官佐證,卻又叫人不得不信。
老皇爺看著雨孤雲輕輕點頭,道:“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忠勇,真個難得。去,先到賬房領一百兩銀子‘花’銷,待來日再好好獎賞你。”
經過這件事的教訓後,老皇爺以為龍月兒隻有像自己一般,學會滿身的武藝能夠自保才是上策。於是‘花’重金請來一位名聲不顯,但懷有絕技的道姑到府裏教授龍月兒。
這名道姑法號金蓮子,本是自幼在祁連山的上清觀出家,跟隨上清老祖修行的得道高人。多年前因緣與老皇爺相‘交’,並欠下他一個甚大的人情。
此番受其所邀,以為要還迴這個人情,是以來到大名府,答應以八年為限,教授龍月兒武功。
龍月兒還是小兒‘性’格,怎肯忍受別人的約束?不論金蓮上人使用怎樣手段,也不肯學她的武藝。
金蓮上人自是知曉這小公主是老皇爺的掌上明珠,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無奈隻好軟語哄慰。
可她一個六十幾歲的出家人,過慣青燈獨對的冷淡生活,哪來的這多耐心嬌慣小兒?很快就灰冷了心思。隻好另作別圖,再做打算。
數天之後,金蓮上人慢慢看出這刁蠻任‘性’的小公主對誰的話語都違背,就是肯聽雨孤雲的吩咐,不論怎樣皆可以,叫人奇怪。
仔細打聽出詳細,才明白二人之間的情分竟是共曆生死換迴來的,不禁暗暗地讚歎。同時有個計較浮上心頭,以為或許可行,便說與老皇爺知曉。
老皇爺聽聞金蓮上人說要先教雨孤雲武功,然後叫雨孤雲教給龍月兒,倒驚訝。問明緣由後也覺得無奈,隻好點頭。讓人把雨孤雲喚來,好好地吩咐叮囑一番。
雨孤雲本有爭強好勝之心,也自然願意學習武藝。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向金蓮上人恭恭敬敬地叩下頭去,算是認師之禮。
金蓮上人見這少年容貌俊美,氣宇不凡,倒也喜歡。以為能收到這樣的徒兒關‘門’,可算作大上之幸。
待教過三、五日後,金蓮上人不禁驚訝,才知這個少年竟是不可多得的習武奇才。
舉一反三隻是尋常,更能從所學中自尋變化,領悟‘精’奇,把金蓮上人沒有說破的奧妙演化出個大概。似這樣的徒兒教起來自然快樂,叫金蓮上人得償不曾有過的喜悅,是為師之道裏所謂‘得天下英才教化之’的得意。
龍月兒自從和雨孤雲一同經曆過患難之後,雖然不能深悟其中情意,但也懂得自己的周全都是雨孤雲忍痛拚死換來的,是以對他依賴得更加地厲害,無時無刻不扯著他的衣襟跟隨。隻要轉臉不見雨孤雲的身影,便要把正逞得燦爛的笑意瞬間換成哭泣,叫淚水橫飛起來。
皇爺府上下見她如此,皆都無奈,隻有慌忙四下裏去喊雨孤雲來。龍月兒也乖,隻要遠遠地望見雨孤雲的身影過來,就能把淚水收拾起,立馬換成一副美麗的歡顏,令眾人叫絕。
老皇爺雖然昏聵,卻是個從戰場的生死裏拚殺過來的血‘性’漢子,從來不講善惡,可極重恩仇。
自從得知雨孤雲為護佑龍月兒所做的一切後,以為自己欠他的人情巨大,是以不論雨孤雲如何,就再不肯吼他一聲。並吩咐府中上下其他人,都不得為難他半分,拿他當知近的人看待。
隻是嫌他年紀還小,若與他說些人生如何的鹹淡言語倒有些滑稽,叫老皇爺想起來鬱悶。
雨孤雲自從跟隨金蓮上人學習武藝後,便立刻‘迷’入其中,不能自拔。
才知人間並不是隻有這一個肮髒壓抑的世界在,武學裏還另有一個純粹幹淨的天地可以叫自己快樂。
其實何止這一個?隻要你喜歡上一個行當,也就擁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是別人無法窺視和爭搶的廣闊。
而隻有在這樣的世界裏才能獲得純淨而平和的歡愉,是塵世裏沒有的喜悅。
雨孤雲和龍月兒相處日久,自然了解這個小人兒的脾氣。知道她是爭強好勝的秉‘性’,最喜歡博人的誇獎,是以用言語挑逗,叫她和自己一同練習武功。
龍月兒畢竟還小,哪有雨孤雲這般的‘奸’猾?隻當是遊戲一樣和他一起蹦跳,倒玩得不亦樂乎,以為比其他有意思。
光‘陰’荏苒,如滑行在水麵上的小艇,經不住日月的輕輕一撥就飛速向前,沒有滯澀。唯見身後留下的那一道漸漸‘蕩’漾的漣漪正泛起悄‘波’,然後平靜,不肯留下丁點痕跡可尋。
而蒼白的記憶又怎能隻憑著這點虛無的證據就喜怒?總要在夜深無眠時把過去拿出來一遍遍地溫習,卻總是不小心遺失那些微小的細節,叫畫麵漸顯模糊,直到再也分辨不清,這便是老去的過程吧?
但人生就是如此嗬,沒有什麽可以扭轉的餘地在。不管誰怎樣地不甘心,也留不住少年的那份青澀,拒絕老來的那縷‘花’白。都隻能任憑歲月拿在手裏把玩,一點點剝離掉你曾拚命挽留的珍惜,叫你直到一無所有,和來時一樣幹淨地去。
才知生命隻是個赤條條,什麽都不需牽掛的過程,不論如何行走都不能跨出生死劃定的界限去。
若知這一層,才發現人生不可悲也不可喜,隻是平靜而已,一如佛陀常有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