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六月二十六日,早朝,今日朝堂上最大的事兒,就是秦王許德告病不朝。想許德進京以來,這可是頭一遭因病不朝。朝中人這才歎道,許德畢竟五十有九了。最怕是英雄遲暮,美人珠黃。
雖說朝廷上沒人提起這茬,但是朝中人都是各自懷著鬼胎,幾家歡喜幾家愁。
幾場口水仗下來,許德不在,他麾下的狗腿子顯然不敵那幾個在朝堂上幾十年,罵戰經驗豐富的老臣,紛紛敗下陣來,倒是那吳大凱,幾度發言語出驚人,讓好幾個老臣對他都多看了幾眼。
吵了一個多時辰,大多數事務總算確定下來,皇帝坐在龍椅上,感到太陽穴有些發脹,心想自己的父親和爺爺到底是怎麽忍受了大臣的罵戰的。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老太監一揮拂塵,說出了這句皇帝今日最最期待的話。
“恭送皇上!”百官聞言下拜,可是上字還在大明殿中迴蕩,從那金道中就傳來一聲拖著長長尾音的“報。”
待到群臣重新站起來,那士兵已經將手中的軍報交給了大明殿外侍立的太監。
那太監接了軍報,小碎步踏得飛快,把軍報送到了皇帝麵前。
小皇帝拿起看了兩眼,眉頭先是皺起,隨即,眉頭卻又舒展開來,看到最後,竟然一拍龍椅,笑道:“哈哈哈哈,禦將軍真是一員虎將。”隨即,他看見階下大臣們疑惑的表情,解釋道:“禦將軍在邊境遭遇了犯邊搶奪財物的金軍,斬首五十餘級,獲得戰馬百匹。”
聽了這話,底下的大臣紛紛賀起彩來,那禦衍在人群中忽然就變得顯眼起來。
劉獻在一旁開口道:“禦將軍戰功卓著,實乃我大漢的長城。”
禦衍麵上笑著迴應,雖然沒有看見那封軍報上具體的內容,但是心裏卻在想,為何往日金軍犯邊往往是數百人一同行動。這次,雖說斬首五十餘級,但是那金軍逃跑的能力再強,這五十餘級也該有隊伍的一半了吧,一百來號人的金軍犯邊?
聽了戰報心中同禦衍一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那吳大凱,家中是武勳出身,他自己雖無戰陣的經驗,但是聽了這個戰報,都隱隱地覺得不對,可是皇帝和那幾個老臣的好興致,無論是許德的狗腿子,還是自詡忠臣的那幫子人,都不願意去攪合,隻道君主聖明,臣子忠厚。
此刻,那許德正坐在迴府的車上,在他身邊,還坐著馮天壽。
“王爺,你看那馮天壽今日出發的行囊了嗎,真是寒酸。吳大凱這些人送的禮,他竟然全部折現投進了慈幼局。”馮天壽說起這話,明顯地透露出一絲可惜來。
“好名之輩可比貪財好色之輩還要難以對付。”許德閉著眼養神,但是話語中氣十足,他分明沒有生病。
“倒是王爺,你說這郭儀的陰陽數理之法到底有多大的能耐?”馮天壽從許德口中得知王妃懷孕竟然是郭儀解夢解出來的,一直對這個問題耿耿於懷,他從前是不信這些所謂的術數的。
“不好說,畢竟,他隻在我麵前用過這一次。”許德依舊沒有睜眼,隻是腦海裏迴憶著郭儀的車隊碌碌而去,揚起的煙塵漫道城牆上來,他說不清這一步,是對是錯。
此時,馬車忽然慢了下來,車廂的簾子被李鐵掀開來,遞進來一份戰報,這份戰報明顯是謄抄沒多久,上麵的墨跡還有些潮濕。
許德看著在馬車前邊路上,煙塵裏遠去的騎士,向李鐵問道:“誰送來的?”
“許歌。據說從傳軍報的人手中現抄的。”說完,李鐵放下簾子,繼續返程。
馮天壽明顯也來了興趣,把頭湊了過來。西邊的軍報一般傳不到朝廷去,都是直接到秦王府,隻是這北邊的軍報就麻煩一些,還要過一遍大明殿。
許德打開馬車側麵的窗簾,借著光線,展開軍報,馮天壽脖子伸得老長,同許德一起看完了這封軍報。隨即兩人對視,都沒有說一句話。許德把軍報揣進懷裏,又將窗簾放下,問道:“你怎麽看?”
“有詐,王爺。”馮天壽臉上狐狸般的笑容出現了。
“我也覺得不對,為什麽這次金國,來這麽一百多號人,給那禦虎子送人頭?”許德捋了捋下頜上的胡須,道:“是想放鬆禦虎子的警惕?”
“恐怕不是,雖說禦虎子此人一介武夫,但他粗中有細,這戰報,也就糊弄糊弄小皇帝,他自己肯定知道有問題。我老馮不上戰場都能看出毛病來。”
“前幾日探子來報,說是大都城裏離開了一些大人物,想必是去前線坐鎮的,金國皇室裏那些人,真打起仗來,多是厲害角色。”許德補充了一句。
馮天壽點點頭,心中細數,金國的領兵大將向來都是厲害角色,從前的武帝時的完顏璟先帝時的完顏亮,到現在的金朝皇帝完顏洪烈,在軍事的管製上都算得上是天才,難不成這次金國的領兵大將派了個傻子來?
“能知道是誰嗎?”馮天壽又問了一句。
“可能是壽海王完顏克,完顏洪烈的十三子。他人不在大都。”
馮天壽搖搖頭,他真沒聽過這什麽完顏克。倒是金國皇帝完顏洪烈德豐十年就傳出消息,中風,癱了,不理朝政。他弟弟完顏長略扛起了攝政的名頭,馮天壽以為,這大將也該是完顏長略的嫡係。
“管他呢,金國的內政我們犯不著去頭疼,就是出了問題也是禦虎子拿人頭來抵著。”許德又眯上了雙線:“再說,這禦虎子非凡人也,要想吃下他的燕主城,也怕沒那麽容易。”
馮天壽也點點頭,繼續問道:“前邊兒還是卡在昌都嗎?”
許德一聽就知道馮天壽問的不再是北邊兒,而是西邊兒了,點點頭,道:“老四大概和我說了,吐蕃的新外相,叫做祿東讚,是個厲害角色。而且莽布支死後,此人很快就徹底統一了吐蕃亂局,還親臨前線督戰。”
“蕭正道沒打進丁青城就是他在作怪?”
“老二老三從南北兩麵領兵進攻丁青城,讓老四帶著兵馬機動支援,祿東讚選擇主動出擊,集合兵力,打開城門衝擊老二的大軍。不和咱們打消耗。損失再慘重,也要把咱們的兵馬逼迴昌都。”
馮天壽知道把糧草送到現在的昌都去有多困難,所以也沒法指責蕭正道退守昌都是不作為。
“隻怕夏天過了,天漸漸冷了,更加難得打進去。”馮天壽有意無意地說道。
許德不在搭話,就像睡著一樣,馮天壽也眯上眼,學著許德養起神來。
許德的馬車裏氣氛凝滯,安聖宮裏此刻可算是熱鬧了。小皇帝今日下朝了,心情很不錯,剛剛病愈的高力士看上去更加枯瘦了,腰也彎下來一截。但是看見皇帝眉飛色舞訴說著北境的小勝,訴說著許德可能重病。他的精神氣似乎也好上不少。
小皇帝在那裏說著群臣的對他的讚美,言語裏頗有些自豪,高力士沒開口,但是小陸子一個勁兒地在鼓吹小皇帝的文治武功。
“大伴,吩咐禦膳房傳膳。”皇帝年輕的聲音聽上去充滿了信心。
“是。”高力士聽了皇帝的吩咐,轉身在宮門外說了一句,不一會兒,傳膳太監就帶著人過來了。
因為皇帝要勵精圖治,效仿先帝,要把每一餐都減到三十二個菜,許德聽了這事兒,絲毫不在意,所以這三十二個菜便又成了宮裏的規矩。但是那一個個龍飛鳳舞的食盒,還是滿滿擺了一大桌。這些天來,皇帝再沒讓小陸子試毒,許德派來的侍衛在宮門外,他就拿著筷子,圍著膳桌走,看見什麽吃什麽。
這種行為不僅不符合祖宗的規矩,而且有巨大的危險。但是高力士看見皇帝自己做主時,臉上那自信的光彩,還是默默地選擇了遵從。小陸子見皇帝用膳時開心起來,自然也是高興的。每日屏退宮女和侍衛,皇帝獨處的這一會兒,是他最快意的時候。
這時,皇帝走到一道菜前,竟然是一個完整的鹿首,蒸熟後看上去依舊顯得猙獰。皇帝心底一陣惡寒,看了看那銀簽,怎知,這菜名竟然叫作斬龍首。皇帝自己就是真龍天子,斬龍首不就是要砍他的腦袋嗎,皇帝先是勃然大怒,正欲發作,卻突然心中一寒,心想莫不是許德那老賊要害我?
這一切都在皇帝的腦海中迅速地發生,高力士和小陸子還是垂手侍立在側,絲毫沒有注意到皇帝的變化。
皇帝咽了口口水,喉結在脖子上上下滑動了一下,他再看那銀簽上,做這菜的人叫做徐德。
徐德徐德,許德許德。
皇帝霎時間頭腦空白,今日的喜悅被恐懼擠出了胸膛,他拿玉箸的手甚至在明顯地顫抖著。他抬眼看了看小陸子和高力士,兩人都沒有發現他此刻的異樣,他正準備喊人,心中卻忽然冒出長公主的話來,腦子一下子清明下來,心道:這徐德莫不就是那幫朕的人。
這個想法出現,皇帝內心瞬間變得火熱起來,他強忍心中搞得惡寒,伸出玉箸,從那鹿首的臉頰上加下一塊肉放進嘴裏,盡管味道不差,但是那鹿首猙獰的表情,深深地紮在皇帝心口。
總算將這口鹿肉吞下去,皇帝強行擠出了一個笑臉,道:“這道菜做得很好!大伴,我要賞賜這個廚子!”
聞言,高力士明顯感覺到皇帝的不對勁,但還是接過銀簽,拿給了侍候在外邊的傳膳太監,那太監一臉諂媚,拿著銀鑒就像是拿著一道聖旨一樣跑開了,不一會兒,帶了一個人來,自己卻不進來嗎,隻是探個頭,道:“高公公,人帶到了。”
“讓他進來吧。”高力士吩咐道。
隻見門外進來一人,二十許人,身形挺拔,雖說穿了一身禦膳房的衣服,但是蓋不住其俊朗的長相,尤其是一對劍眉,真真像是兩柄寶劍。那人進了這安聖宮,絲毫不見慌亂,直挺挺地來到皇帝跟前,不待皇帝開口,就跪下行禮,道:“臣柳白河,願隨皇上誅殺許賊!”
這話的聲音不大,那傳膳太監都沒有聽見,但是在高力士和小陸子二人耳中,無異於平地驚雷,小陸子甚至抬起右手去掐自己的左手虎口,不讓自己流出淚來。
“起來說話。”小皇帝因為知道此人來曆,自然沒有高力士兩人那般震驚,滿是欣賞地打量此人。
“是。”柳白河起身,站在皇帝麵前。
“做這道菜,禦膳房的膳正沒有發現?”這是皇帝最大的疑問,這樣一道驚世駭俗的菜,很難不引人注意。
“皇上,您高估了許德。”柳白河麵無表情,但是說出這話,卻讓皇帝心中備受鼓舞,言下之意,是皇帝低估了長公主這些年的運營。
“你是文是武。”
“臣能耍刀。”
皇帝眼中冒出光彩,許德派來的侍衛隨時可以取掉他的命:“你能一直跟在朕身邊嗎?”
“不能。”柳白河搖搖頭:“許德的侍衛皆是他的心腹,稍有風吹草動,我也難以脫身。那許歌,是個高手。”
皇帝眼中的光有黯淡下去了。
“我會常駐禦膳房,離這裏不遠,若是許德有所作為我會第一時間趕到。另外,我還會找時間把外邊的消息傳給皇上。”
“皇上,時間差不多了。”高力士一直沒有開口,這會兒開口提醒道。若是時間太久,惹了疑心,反倒誤了大事。
“那朕真得賜你點什麽。”皇帝左右看了看,拿起了一支玉如意,遞到他手裏:“朕沒什麽能給你的。”說著,臉上甚至露出歉疚的表情。
“玉如意我不能拿,”柳白河放下玉如意,隨便看了看,拿起皇帝用過的玉箸,道:“此物最不引人懷疑。”說完他就退出了安聖宮,在宮門外跪下來,雙手高舉那雙玉箸,朗聲道:“謝皇上賞賜。”說完,向傳膳太監道別後,他迴了禦膳房。
皇帝此刻沒了吃飯的心思,默念著那人的名字:“柳白河,柳白河。”
今天日頭也毒辣得很,皇帝用膳時,侍衛自然不會幹曬,他們躲在側宮的屋簷下坐著歇涼。
一人遠遠地順著宮牆過來,侍衛中一個眼力見好的,老遠就看出那是去給許德送軍報的許歌,趕緊喊了另外幾個,站起來整理了衣裳。
許歌走近了,臉上的汗順著猙獰的疤流動著,他看了看那幾個侍衛,問道:“可有異樣?”
“迴大人,沒有。”
許歌點點頭,也在他們身邊坐下,那幾個侍衛見狀,也坐了下來。在侍衛們都沒想到的時候,皇帝,已經找到了他的刀。
</p>
六月二十六日,早朝,今日朝堂上最大的事兒,就是秦王許德告病不朝。想許德進京以來,這可是頭一遭因病不朝。朝中人這才歎道,許德畢竟五十有九了。最怕是英雄遲暮,美人珠黃。
雖說朝廷上沒人提起這茬,但是朝中人都是各自懷著鬼胎,幾家歡喜幾家愁。
幾場口水仗下來,許德不在,他麾下的狗腿子顯然不敵那幾個在朝堂上幾十年,罵戰經驗豐富的老臣,紛紛敗下陣來,倒是那吳大凱,幾度發言語出驚人,讓好幾個老臣對他都多看了幾眼。
吵了一個多時辰,大多數事務總算確定下來,皇帝坐在龍椅上,感到太陽穴有些發脹,心想自己的父親和爺爺到底是怎麽忍受了大臣的罵戰的。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老太監一揮拂塵,說出了這句皇帝今日最最期待的話。
“恭送皇上!”百官聞言下拜,可是上字還在大明殿中迴蕩,從那金道中就傳來一聲拖著長長尾音的“報。”
待到群臣重新站起來,那士兵已經將手中的軍報交給了大明殿外侍立的太監。
那太監接了軍報,小碎步踏得飛快,把軍報送到了皇帝麵前。
小皇帝拿起看了兩眼,眉頭先是皺起,隨即,眉頭卻又舒展開來,看到最後,竟然一拍龍椅,笑道:“哈哈哈哈,禦將軍真是一員虎將。”隨即,他看見階下大臣們疑惑的表情,解釋道:“禦將軍在邊境遭遇了犯邊搶奪財物的金軍,斬首五十餘級,獲得戰馬百匹。”
聽了這話,底下的大臣紛紛賀起彩來,那禦衍在人群中忽然就變得顯眼起來。
劉獻在一旁開口道:“禦將軍戰功卓著,實乃我大漢的長城。”
禦衍麵上笑著迴應,雖然沒有看見那封軍報上具體的內容,但是心裏卻在想,為何往日金軍犯邊往往是數百人一同行動。這次,雖說斬首五十餘級,但是那金軍逃跑的能力再強,這五十餘級也該有隊伍的一半了吧,一百來號人的金軍犯邊?
聽了戰報心中同禦衍一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那吳大凱,家中是武勳出身,他自己雖無戰陣的經驗,但是聽了這個戰報,都隱隱地覺得不對,可是皇帝和那幾個老臣的好興致,無論是許德的狗腿子,還是自詡忠臣的那幫子人,都不願意去攪合,隻道君主聖明,臣子忠厚。
此刻,那許德正坐在迴府的車上,在他身邊,還坐著馮天壽。
“王爺,你看那馮天壽今日出發的行囊了嗎,真是寒酸。吳大凱這些人送的禮,他竟然全部折現投進了慈幼局。”馮天壽說起這話,明顯地透露出一絲可惜來。
“好名之輩可比貪財好色之輩還要難以對付。”許德閉著眼養神,但是話語中氣十足,他分明沒有生病。
“倒是王爺,你說這郭儀的陰陽數理之法到底有多大的能耐?”馮天壽從許德口中得知王妃懷孕竟然是郭儀解夢解出來的,一直對這個問題耿耿於懷,他從前是不信這些所謂的術數的。
“不好說,畢竟,他隻在我麵前用過這一次。”許德依舊沒有睜眼,隻是腦海裏迴憶著郭儀的車隊碌碌而去,揚起的煙塵漫道城牆上來,他說不清這一步,是對是錯。
此時,馬車忽然慢了下來,車廂的簾子被李鐵掀開來,遞進來一份戰報,這份戰報明顯是謄抄沒多久,上麵的墨跡還有些潮濕。
許德看著在馬車前邊路上,煙塵裏遠去的騎士,向李鐵問道:“誰送來的?”
“許歌。據說從傳軍報的人手中現抄的。”說完,李鐵放下簾子,繼續返程。
馮天壽明顯也來了興趣,把頭湊了過來。西邊的軍報一般傳不到朝廷去,都是直接到秦王府,隻是這北邊的軍報就麻煩一些,還要過一遍大明殿。
許德打開馬車側麵的窗簾,借著光線,展開軍報,馮天壽脖子伸得老長,同許德一起看完了這封軍報。隨即兩人對視,都沒有說一句話。許德把軍報揣進懷裏,又將窗簾放下,問道:“你怎麽看?”
“有詐,王爺。”馮天壽臉上狐狸般的笑容出現了。
“我也覺得不對,為什麽這次金國,來這麽一百多號人,給那禦虎子送人頭?”許德捋了捋下頜上的胡須,道:“是想放鬆禦虎子的警惕?”
“恐怕不是,雖說禦虎子此人一介武夫,但他粗中有細,這戰報,也就糊弄糊弄小皇帝,他自己肯定知道有問題。我老馮不上戰場都能看出毛病來。”
“前幾日探子來報,說是大都城裏離開了一些大人物,想必是去前線坐鎮的,金國皇室裏那些人,真打起仗來,多是厲害角色。”許德補充了一句。
馮天壽點點頭,心中細數,金國的領兵大將向來都是厲害角色,從前的武帝時的完顏璟先帝時的完顏亮,到現在的金朝皇帝完顏洪烈,在軍事的管製上都算得上是天才,難不成這次金國的領兵大將派了個傻子來?
“能知道是誰嗎?”馮天壽又問了一句。
“可能是壽海王完顏克,完顏洪烈的十三子。他人不在大都。”
馮天壽搖搖頭,他真沒聽過這什麽完顏克。倒是金國皇帝完顏洪烈德豐十年就傳出消息,中風,癱了,不理朝政。他弟弟完顏長略扛起了攝政的名頭,馮天壽以為,這大將也該是完顏長略的嫡係。
“管他呢,金國的內政我們犯不著去頭疼,就是出了問題也是禦虎子拿人頭來抵著。”許德又眯上了雙線:“再說,這禦虎子非凡人也,要想吃下他的燕主城,也怕沒那麽容易。”
馮天壽也點點頭,繼續問道:“前邊兒還是卡在昌都嗎?”
許德一聽就知道馮天壽問的不再是北邊兒,而是西邊兒了,點點頭,道:“老四大概和我說了,吐蕃的新外相,叫做祿東讚,是個厲害角色。而且莽布支死後,此人很快就徹底統一了吐蕃亂局,還親臨前線督戰。”
“蕭正道沒打進丁青城就是他在作怪?”
“老二老三從南北兩麵領兵進攻丁青城,讓老四帶著兵馬機動支援,祿東讚選擇主動出擊,集合兵力,打開城門衝擊老二的大軍。不和咱們打消耗。損失再慘重,也要把咱們的兵馬逼迴昌都。”
馮天壽知道把糧草送到現在的昌都去有多困難,所以也沒法指責蕭正道退守昌都是不作為。
“隻怕夏天過了,天漸漸冷了,更加難得打進去。”馮天壽有意無意地說道。
許德不在搭話,就像睡著一樣,馮天壽也眯上眼,學著許德養起神來。
許德的馬車裏氣氛凝滯,安聖宮裏此刻可算是熱鬧了。小皇帝今日下朝了,心情很不錯,剛剛病愈的高力士看上去更加枯瘦了,腰也彎下來一截。但是看見皇帝眉飛色舞訴說著北境的小勝,訴說著許德可能重病。他的精神氣似乎也好上不少。
小皇帝在那裏說著群臣的對他的讚美,言語裏頗有些自豪,高力士沒開口,但是小陸子一個勁兒地在鼓吹小皇帝的文治武功。
“大伴,吩咐禦膳房傳膳。”皇帝年輕的聲音聽上去充滿了信心。
“是。”高力士聽了皇帝的吩咐,轉身在宮門外說了一句,不一會兒,傳膳太監就帶著人過來了。
因為皇帝要勵精圖治,效仿先帝,要把每一餐都減到三十二個菜,許德聽了這事兒,絲毫不在意,所以這三十二個菜便又成了宮裏的規矩。但是那一個個龍飛鳳舞的食盒,還是滿滿擺了一大桌。這些天來,皇帝再沒讓小陸子試毒,許德派來的侍衛在宮門外,他就拿著筷子,圍著膳桌走,看見什麽吃什麽。
這種行為不僅不符合祖宗的規矩,而且有巨大的危險。但是高力士看見皇帝自己做主時,臉上那自信的光彩,還是默默地選擇了遵從。小陸子見皇帝用膳時開心起來,自然也是高興的。每日屏退宮女和侍衛,皇帝獨處的這一會兒,是他最快意的時候。
這時,皇帝走到一道菜前,竟然是一個完整的鹿首,蒸熟後看上去依舊顯得猙獰。皇帝心底一陣惡寒,看了看那銀簽,怎知,這菜名竟然叫作斬龍首。皇帝自己就是真龍天子,斬龍首不就是要砍他的腦袋嗎,皇帝先是勃然大怒,正欲發作,卻突然心中一寒,心想莫不是許德那老賊要害我?
這一切都在皇帝的腦海中迅速地發生,高力士和小陸子還是垂手侍立在側,絲毫沒有注意到皇帝的變化。
皇帝咽了口口水,喉結在脖子上上下滑動了一下,他再看那銀簽上,做這菜的人叫做徐德。
徐德徐德,許德許德。
皇帝霎時間頭腦空白,今日的喜悅被恐懼擠出了胸膛,他拿玉箸的手甚至在明顯地顫抖著。他抬眼看了看小陸子和高力士,兩人都沒有發現他此刻的異樣,他正準備喊人,心中卻忽然冒出長公主的話來,腦子一下子清明下來,心道:這徐德莫不就是那幫朕的人。
這個想法出現,皇帝內心瞬間變得火熱起來,他強忍心中搞得惡寒,伸出玉箸,從那鹿首的臉頰上加下一塊肉放進嘴裏,盡管味道不差,但是那鹿首猙獰的表情,深深地紮在皇帝心口。
總算將這口鹿肉吞下去,皇帝強行擠出了一個笑臉,道:“這道菜做得很好!大伴,我要賞賜這個廚子!”
聞言,高力士明顯感覺到皇帝的不對勁,但還是接過銀簽,拿給了侍候在外邊的傳膳太監,那太監一臉諂媚,拿著銀鑒就像是拿著一道聖旨一樣跑開了,不一會兒,帶了一個人來,自己卻不進來嗎,隻是探個頭,道:“高公公,人帶到了。”
“讓他進來吧。”高力士吩咐道。
隻見門外進來一人,二十許人,身形挺拔,雖說穿了一身禦膳房的衣服,但是蓋不住其俊朗的長相,尤其是一對劍眉,真真像是兩柄寶劍。那人進了這安聖宮,絲毫不見慌亂,直挺挺地來到皇帝跟前,不待皇帝開口,就跪下行禮,道:“臣柳白河,願隨皇上誅殺許賊!”
這話的聲音不大,那傳膳太監都沒有聽見,但是在高力士和小陸子二人耳中,無異於平地驚雷,小陸子甚至抬起右手去掐自己的左手虎口,不讓自己流出淚來。
“起來說話。”小皇帝因為知道此人來曆,自然沒有高力士兩人那般震驚,滿是欣賞地打量此人。
“是。”柳白河起身,站在皇帝麵前。
“做這道菜,禦膳房的膳正沒有發現?”這是皇帝最大的疑問,這樣一道驚世駭俗的菜,很難不引人注意。
“皇上,您高估了許德。”柳白河麵無表情,但是說出這話,卻讓皇帝心中備受鼓舞,言下之意,是皇帝低估了長公主這些年的運營。
“你是文是武。”
“臣能耍刀。”
皇帝眼中冒出光彩,許德派來的侍衛隨時可以取掉他的命:“你能一直跟在朕身邊嗎?”
“不能。”柳白河搖搖頭:“許德的侍衛皆是他的心腹,稍有風吹草動,我也難以脫身。那許歌,是個高手。”
皇帝眼中的光有黯淡下去了。
“我會常駐禦膳房,離這裏不遠,若是許德有所作為我會第一時間趕到。另外,我還會找時間把外邊的消息傳給皇上。”
“皇上,時間差不多了。”高力士一直沒有開口,這會兒開口提醒道。若是時間太久,惹了疑心,反倒誤了大事。
“那朕真得賜你點什麽。”皇帝左右看了看,拿起了一支玉如意,遞到他手裏:“朕沒什麽能給你的。”說著,臉上甚至露出歉疚的表情。
“玉如意我不能拿,”柳白河放下玉如意,隨便看了看,拿起皇帝用過的玉箸,道:“此物最不引人懷疑。”說完他就退出了安聖宮,在宮門外跪下來,雙手高舉那雙玉箸,朗聲道:“謝皇上賞賜。”說完,向傳膳太監道別後,他迴了禦膳房。
皇帝此刻沒了吃飯的心思,默念著那人的名字:“柳白河,柳白河。”
今天日頭也毒辣得很,皇帝用膳時,侍衛自然不會幹曬,他們躲在側宮的屋簷下坐著歇涼。
一人遠遠地順著宮牆過來,侍衛中一個眼力見好的,老遠就看出那是去給許德送軍報的許歌,趕緊喊了另外幾個,站起來整理了衣裳。
許歌走近了,臉上的汗順著猙獰的疤流動著,他看了看那幾個侍衛,問道:“可有異樣?”
“迴大人,沒有。”
許歌點點頭,也在他們身邊坐下,那幾個侍衛見狀,也坐了下來。在侍衛們都沒想到的時候,皇帝,已經找到了他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