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鹵煮鋪子開新店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關山年對“最好看”三個字,是不怎麽相信的。
他認為他爹是因為受了別人的恩,說話誇大了許多。
但他也隻能往這個方向上尋找。
不曾想,巡考員一聽說“最好看的考生”立馬就有了印象。
那考生不僅長得好看,吃的還是全考場最好的,天天煮麵吃,那麵老香了。
一聽煮麵,關山年就對上了,他爹就是靠那麵撐下去的。
再問考生的名字,就好打聽了。
當日負責搜檢的官差記得可清楚了,那考生好看極了,還帶了很多他們見都沒見過的吃食,那個考生叫韓青雲。
至於住在哪裏,搜檢官差不大清楚。
但他們記得當日送考的人中,有一個是還沒開業的茗香樓呂東家。
呂東家中秋節派送的月餅,他們也分到了,味道極好。
於是,關山年一路尋到了呂家。
關山年講完事情經過,韓青雲垂眸,居然還有比他考運更差的,考了十一次,被抬出十一次。
幸好這次,是考完才被抬出去的,但願那關老秀才今年能中舉吧。
呂有田斜眼看了一下韓青雲,女婿今年不僅順利考了下來,隨手幫的人,居然還是四品將軍的親爹,這運氣……
關山年又說他爹因為身體還虛,不能當麵道謝。府醫說了,再過個三五日就能大好了,到時候必然親自感謝韓青雲。
韓青雲自然是推辭不應,連說無需如此。
關山年最後讓人把謝禮帶上來,然後一再邀請韓青雲有空要到他府上做客,之後就迴了兵部交接。
關山年帶來的謝禮,除了上好的布匹和京城膳食坊最貴的糕點外,還有一棵老山參。
呂彥彥讓陶金枝登記好收了起來,下午他們迴了白雲村。
兩天後,呂富貴要的三千斤鹵料做好了。
這次大林、二林、呂良、韓東辰、趙興業,和新來的柳陽、連城、洪達,駕著四輛馬車去了越州府。
呂彥彥讓嚴大虎通知磨粉小組休息兩天,這幾天趕工確實太辛苦了。
呂良的采購小組,在離開前又買了很多材料迴來。
呂彥彥也不著急做,等兩天讓大家再接著做,不過以後就不用趕工那麽辛苦了。
手動研磨機,呂彥彥和陳氏研究了很久,就差沒把那個電動研磨機拆了。
但是她倆又擔心,自己故意搞壞的東西,萬一空間沒給恢複,就太虧了。
研磨機的刀片以及固定,都不是問題,主要是通過什麽方式,讓研磨機在機身裏麵轉起來。
空間裏的電腦,肯定能查出來把手固定的方式,但是她們進不去啊。
韓懷希用手機查查簡單的資料還行,但這種專業的問題,她暫時還不行。
專業的問題,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呂彥彥畫了圖紙給常飛看,並且跟他解釋要通過搖動把手,使機身裏麵的刀片快速轉動,從而達到研磨的目的。
常飛看到圖紙的時候,眼睛都亮了,研究了好長時間,又問了呂彥彥幾個問題後,最後找了譚木一起研究後,就開始動手做了起來。
在做廢了二十多個研磨機之後,手動研磨機終於成功了。
呂彥彥試了一下,研磨的細度肯定不如電動研磨機,但也很不錯了。
研磨後過一下篩,略粗的顆粒再用藥碾子和搗藥罐處理一下就好了。
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沒有玻璃,整個機身包括蓋子都是用精鐵做的,沒法直觀地看研磨的進展,需要時不時打開蓋子看一下。
不過,這比起藥碾子和搗藥罐要省時省力的多了。
嚴大虎的研磨小組,見了這東西高興極了。
本來每天要幹五六個時辰的活,現在三四個時辰就能幹完,還沒有之前那麽累。
他們的幹勁更大了。
九月中旬的時候,李得誌終於按照呂彥彥的要求,找到了兩家鋪子。
一家就在城南,一家在城西。
鋪子都不大,簡單收拾一下就能開業。
不過租金都不便宜,城南那家一年租金五百兩,城西那家五百六十兩,這還是討價還價後的價格。
呂彥彥心疼,她以前在鳳溪鎮兩家鋪子,比這兩家大多了,一年的租金加在一起也才一百兩。
心疼歸心疼,呂彥彥還是咬牙掏了錢。
城東那邊,已經有人開始賣鹵煮了,據說生意極好。
李得誌把韓北望、周桃花、林大妮,全部都調到城西那家鋪子,鋪子裏又加了一個趙荷。
城西比較遠,每天來往鋪子與白雲村之間,也不現實。
剛好他們一家,可以住到鋪子裏。
李得誌擔心韓北望年紀太小,鎮不住場子,其他人又都是女眷,他自己就往城西的鋪子跑的勤一點。
他幾乎每隔一天,就去送方便麵和鹵料。
做鹵菜的豬蹄、雞爪等材料,由鋪子裏的人就近采買。
幸好,城西也很快又開了一家鹵煮店,讓他們這個鋪子受到的注意力,減少了很多。
雖然剛開始生意也受了一點影響,但隨著鹵煮吃食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也都漸漸穩定下來。
而且,因為有方麵加持,他們的鋪子又開的早了幾天,生意穩壓另一家鋪子一頭。
城南那邊,交給了韓大川夫妻。
大毛、二毛也都是半大少年,可以幫上不少忙。
就連韓宏誌夫妻,都時常過來幫忙。
碼頭那邊又招了一個白雲村的人。
碼頭有了木屋後,鹵菜的活計,就直接在店裏做了。
不過方便麵做起來比較複雜,就還在村裏做。
現在,方便麵要供到三個鋪麵裏,本就用量大。
又因為韓青雲在貢院裏做方便麵的事情,也算無形中打了廣告,無論哪家鋪子,方便麵都賣的特別好。
大院裏,現在光做方便麵的人,就有七個人。
除了原有的趙大丫外,李得誌又從豐業村這邊招了六個人。
李得誌還聽從了呂彥彥的建議,把三家鋪子每個月的淨利潤的一成,拿出來給幹活的人。
碼頭那邊,是李得誌八人讓出一成,另外兩個鋪子是呂彥彥讓出一成。
給他們的紅利提高後,對他們的要求也變高了。
食材必須新鮮、幹淨,不能與客人發生衝突,禁止透露有關鹵料、方便麵的任何事情等等。
如果有違背就罰款,嚴重的話,就得離開鋪子,甚至吃官司。
有了分成,所有人都更有幹勁了,幹活也更認真細致了。
九月十七日,呂富貴讓鏢局運送的茶葉到了。
一同迴來的是呂長平。
兩個月的時間,少年高了一點,也黑瘦了一點,但人精神極了,看得出越州府之行,少年成長了許多。
茶葉迴來了,茗香樓準備在九月二十六日開業,這也是呂有田特意找人算過的日子。
秦玉如最近跟著魯興,學到不少管理經驗。
兩人又聽說呂彥彥的鹵煮鋪子,搞什麽優惠大酬賓,什麽會員卡、滿就送之類,逮住呂彥彥問了後,兩人又研究了一會兒,大唿絕妙。
他認為他爹是因為受了別人的恩,說話誇大了許多。
但他也隻能往這個方向上尋找。
不曾想,巡考員一聽說“最好看的考生”立馬就有了印象。
那考生不僅長得好看,吃的還是全考場最好的,天天煮麵吃,那麵老香了。
一聽煮麵,關山年就對上了,他爹就是靠那麵撐下去的。
再問考生的名字,就好打聽了。
當日負責搜檢的官差記得可清楚了,那考生好看極了,還帶了很多他們見都沒見過的吃食,那個考生叫韓青雲。
至於住在哪裏,搜檢官差不大清楚。
但他們記得當日送考的人中,有一個是還沒開業的茗香樓呂東家。
呂東家中秋節派送的月餅,他們也分到了,味道極好。
於是,關山年一路尋到了呂家。
關山年講完事情經過,韓青雲垂眸,居然還有比他考運更差的,考了十一次,被抬出十一次。
幸好這次,是考完才被抬出去的,但願那關老秀才今年能中舉吧。
呂有田斜眼看了一下韓青雲,女婿今年不僅順利考了下來,隨手幫的人,居然還是四品將軍的親爹,這運氣……
關山年又說他爹因為身體還虛,不能當麵道謝。府醫說了,再過個三五日就能大好了,到時候必然親自感謝韓青雲。
韓青雲自然是推辭不應,連說無需如此。
關山年最後讓人把謝禮帶上來,然後一再邀請韓青雲有空要到他府上做客,之後就迴了兵部交接。
關山年帶來的謝禮,除了上好的布匹和京城膳食坊最貴的糕點外,還有一棵老山參。
呂彥彥讓陶金枝登記好收了起來,下午他們迴了白雲村。
兩天後,呂富貴要的三千斤鹵料做好了。
這次大林、二林、呂良、韓東辰、趙興業,和新來的柳陽、連城、洪達,駕著四輛馬車去了越州府。
呂彥彥讓嚴大虎通知磨粉小組休息兩天,這幾天趕工確實太辛苦了。
呂良的采購小組,在離開前又買了很多材料迴來。
呂彥彥也不著急做,等兩天讓大家再接著做,不過以後就不用趕工那麽辛苦了。
手動研磨機,呂彥彥和陳氏研究了很久,就差沒把那個電動研磨機拆了。
但是她倆又擔心,自己故意搞壞的東西,萬一空間沒給恢複,就太虧了。
研磨機的刀片以及固定,都不是問題,主要是通過什麽方式,讓研磨機在機身裏麵轉起來。
空間裏的電腦,肯定能查出來把手固定的方式,但是她們進不去啊。
韓懷希用手機查查簡單的資料還行,但這種專業的問題,她暫時還不行。
專業的問題,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呂彥彥畫了圖紙給常飛看,並且跟他解釋要通過搖動把手,使機身裏麵的刀片快速轉動,從而達到研磨的目的。
常飛看到圖紙的時候,眼睛都亮了,研究了好長時間,又問了呂彥彥幾個問題後,最後找了譚木一起研究後,就開始動手做了起來。
在做廢了二十多個研磨機之後,手動研磨機終於成功了。
呂彥彥試了一下,研磨的細度肯定不如電動研磨機,但也很不錯了。
研磨後過一下篩,略粗的顆粒再用藥碾子和搗藥罐處理一下就好了。
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沒有玻璃,整個機身包括蓋子都是用精鐵做的,沒法直觀地看研磨的進展,需要時不時打開蓋子看一下。
不過,這比起藥碾子和搗藥罐要省時省力的多了。
嚴大虎的研磨小組,見了這東西高興極了。
本來每天要幹五六個時辰的活,現在三四個時辰就能幹完,還沒有之前那麽累。
他們的幹勁更大了。
九月中旬的時候,李得誌終於按照呂彥彥的要求,找到了兩家鋪子。
一家就在城南,一家在城西。
鋪子都不大,簡單收拾一下就能開業。
不過租金都不便宜,城南那家一年租金五百兩,城西那家五百六十兩,這還是討價還價後的價格。
呂彥彥心疼,她以前在鳳溪鎮兩家鋪子,比這兩家大多了,一年的租金加在一起也才一百兩。
心疼歸心疼,呂彥彥還是咬牙掏了錢。
城東那邊,已經有人開始賣鹵煮了,據說生意極好。
李得誌把韓北望、周桃花、林大妮,全部都調到城西那家鋪子,鋪子裏又加了一個趙荷。
城西比較遠,每天來往鋪子與白雲村之間,也不現實。
剛好他們一家,可以住到鋪子裏。
李得誌擔心韓北望年紀太小,鎮不住場子,其他人又都是女眷,他自己就往城西的鋪子跑的勤一點。
他幾乎每隔一天,就去送方便麵和鹵料。
做鹵菜的豬蹄、雞爪等材料,由鋪子裏的人就近采買。
幸好,城西也很快又開了一家鹵煮店,讓他們這個鋪子受到的注意力,減少了很多。
雖然剛開始生意也受了一點影響,但隨著鹵煮吃食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也都漸漸穩定下來。
而且,因為有方麵加持,他們的鋪子又開的早了幾天,生意穩壓另一家鋪子一頭。
城南那邊,交給了韓大川夫妻。
大毛、二毛也都是半大少年,可以幫上不少忙。
就連韓宏誌夫妻,都時常過來幫忙。
碼頭那邊又招了一個白雲村的人。
碼頭有了木屋後,鹵菜的活計,就直接在店裏做了。
不過方便麵做起來比較複雜,就還在村裏做。
現在,方便麵要供到三個鋪麵裏,本就用量大。
又因為韓青雲在貢院裏做方便麵的事情,也算無形中打了廣告,無論哪家鋪子,方便麵都賣的特別好。
大院裏,現在光做方便麵的人,就有七個人。
除了原有的趙大丫外,李得誌又從豐業村這邊招了六個人。
李得誌還聽從了呂彥彥的建議,把三家鋪子每個月的淨利潤的一成,拿出來給幹活的人。
碼頭那邊,是李得誌八人讓出一成,另外兩個鋪子是呂彥彥讓出一成。
給他們的紅利提高後,對他們的要求也變高了。
食材必須新鮮、幹淨,不能與客人發生衝突,禁止透露有關鹵料、方便麵的任何事情等等。
如果有違背就罰款,嚴重的話,就得離開鋪子,甚至吃官司。
有了分成,所有人都更有幹勁了,幹活也更認真細致了。
九月十七日,呂富貴讓鏢局運送的茶葉到了。
一同迴來的是呂長平。
兩個月的時間,少年高了一點,也黑瘦了一點,但人精神極了,看得出越州府之行,少年成長了許多。
茶葉迴來了,茗香樓準備在九月二十六日開業,這也是呂有田特意找人算過的日子。
秦玉如最近跟著魯興,學到不少管理經驗。
兩人又聽說呂彥彥的鹵煮鋪子,搞什麽優惠大酬賓,什麽會員卡、滿就送之類,逮住呂彥彥問了後,兩人又研究了一會兒,大唿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