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詩》?


    韓西顧聽得呆住了,他從來沒聽過這首詩,顏真卿又是誰?二叔家到底還藏著多少他不知道的書籍?


    以前韓懷瑾經常拿書給他看,原來竟是藏著更好的書籍。


    可他剛瞪向韓懷瑾,就聽韓懷瑾對呂彥彥說:“娘,這首詩寓意真好,我怎麽沒聽過?”


    呂彥彥笑著迴道:“學識如海,永無止境,你沒聽過的可多了去了,你以後多學就是了。”


    “好的,娘。”


    韓西顧一時不知道心裏是什麽滋味。


    等到孩子們都會背了這首詩,呂彥彥又在教孩子們背誦三字經,當教到“孝於親,所當執”這句時,譚木抱著十幾塊木板過來了。


    呂彥彥驚訝的發現,這些木板無論尺寸還是打磨的光滑程度,都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多了。


    剛砍下的木材含水率比較高,容易變形,也不知道譚木用了什麽方法,這些木板很幹燥,完全不用擔心變形和吃墨。


    “這些先用著,我們再去繼續做。”


    “好,辛苦了。”


    呂彥彥用毛筆在每塊木板前後兩麵,各寫了兩個大字。感謝原身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感謝呂家爹娘對原身在讀書方麵的培養,這才讓呂彥彥不擔心掉馬。


    寫完字,呂彥彥又給每個孩子分了一根小樹枝。


    她站在孩子們的前麵,手裏舉著木板,開始了今天的認字時間。


    每讀一個字,她都要拿一根小木棍在木板上,沿著這個字的筆畫順序描摹,讓孩子們也用手裏的小樹枝在地上寫畫。


    可惜逃荒路上條件有限,呂彥彥想,等以後有條件了,就給孩子們打幾個沙盤。條件再好些,就買練字本。


    多年以後,這些孩子仍然會時不時想起這一幕,想起他們的第一個夫子呂彥彥,想起她一手舉木板,一手拿木棍,美麗的臉上熠熠閃光的樣子。


    呂有田欣慰地看著女兒,越看越滿意,真不愧是他女兒,你看那毛筆字寫的,你看那詩背的……


    呂有田一邊暗自得意,一邊對旁人的恭維聲謙虛地說:“哪裏哪裏,被我和她娘慣壞了。女兒家要學的女紅、廚藝樣樣不行,就喜歡看個書啊、寫個字啊、畫個畫啊、彈個琴下個棋什麽的。”


    “喲,不愧是秀才娘子,還會畫畫、彈琴,下棋呢,了不起。”眾人繼續恭維。


    秦剛抬頭望天,這貨又開始炫女兒了,好像誰沒女兒似的,他家玉如也不差,他家玉如的功夫能打呂家三個呂富貴。


    呂有田看看老友表情,繼續笑嗬嗬地說:“等安定下來,讓懷瑜和懷希也去學學。這倆丫頭長得比她們娘小時候還好看呢。”


    秦剛看看正在打拳的大外孫,再看看拿著《九章算術》研究的小外孫,揮袖離去。


    等晚上他就叫女兒女婿再生一個,什麽時候給他生個外孫女,什麽時候停止。


    成功噎了一把老友的呂有田心情美得很,可美著美著不對勁了,什麽泡騰片、說明書、有電危險,這女婿編的是個什麽玩意兒?


    昨天夜裏他就覺得不對勁,難怪女婿沒考上舉人,這心思都用在雜書上麵了,雖然故事講的確實不錯。


    等他這個故事講完,就讓他專心讀書去,明年的秋闈,說什麽都得讓他再試一試。


    此時的韓青雲正在萬仙鎮采買,還不知道他已經被老丈人記了一筆。


    等他和呂富貴迴去的路上,就看到不少從梧平縣方向過來的人。


    這些人有騎馬的,有坐馬車的,最次的也是騾車,但無論是什麽,都是在拚命往前趕。


    呂富貴向二林使了個眼色,二林用石子逼停了一輛馬車。


    馬車上的人被嚇了一跳,看清楚前麵是三個年輕男子,趕緊求饒。


    “三位好漢,我這有些碎銀子,好漢請拿去喝酒,快些放我離去吧。”


    韓青雲走上前,拱拱手:“老鄉,莫怕。我們不是壞人,隻是想打聽一下,今天怎麽這麽多人經過這條路?這路偏僻,往日可沒這麽多人。”


    “好漢是萬仙鎮人吧?我是梧平縣東平鎮的。昨天下午縣衙裏來了人,說是讓大家能跑多遠跑多遠,還不能進縣裏,說是縣城昨天夜裏就關城門,任何人都不能再進出。”


    “其實我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但大家都在跑,我也隻能跟著跑。我知道的全說了,趕緊讓我走吧,後麵還有好幾夥人呢。”


    韓青雲和呂富貴對視一眼,坐上騾車匆匆迴了山洞。


    迴到山洞時已近午時,呂彥彥見他們臉色不對,便吩咐孩子們等吃過飯休息一會兒,下午再繼續學習。


    韓青雲跟呂彥彥說了路上的見聞,呂彥彥猜測應當是錢縣令特意放了消息,讓能跑的人趕緊跑。城門關閉也是為了給更多的人,爭取逃跑的時間。


    韓青雲擔心的是後麵再來的災民。那些人跑的急,怕是糧食不夠,人餓急了,什麽事都能幹得出來。


    他們這群人是應該留下繼續等人,還是現在就走,韓青雲拿不準主意。


    呂彥彥更擔心的是即將到來的大暴雨。


    原書中,鳳溪鎮村民是十五號,也就是今天下午才得到消息,他們急急忙忙地收拾完東西就跑,跑的晚的村民,被追上來的敵軍和災民殺了,也給前麵跑的人爭取了時間。


    村民們一路急奔,一路不停地跑到第二天晚上,路上沒有板車、家裏又有老人孩子的,漸漸地就落在後麵,不知所蹤。


    當時韓宏誌見敵軍和災民沒有追上來,就想讓大家停下來休息,可眾人剛停下來,就下起了大暴雨,可露天地裏哪有擋雨的地方。


    村民們惶惶如喪家犬,隻能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


    原主一家帶了油紙,用油紙蓋住了驢車上的陳氏和三個孩子,韓青雲與呂彥彥兩人卻也淋得不輕。


    眼見大雨連下了一個多時辰,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韓青山找到村長說前麵的萬仙山有個山洞,於是村裏人又大半夜深一腳淺一腳地萬仙山走。


    到達山洞時,已經是淩晨兩三點鍾了。


    大雨一直未停,人們雖然在山洞中得以喘息,可好幾個老人和孩子都受了風寒,這其中就有趙興業的兒子趙誌勇。


    兩歲的趙誌勇本就身體不太好,被大雨淋了幾個小時,起了高燒。


    那一世,村裏的劉大夫沒能跑出來。


    韓南星和韓西顧認為韓懷希高燒時,韓青雲家買了不少退燒藥,藥物珍貴,韓青雲家逃亡路上必然會把藥帶上,就讓趙興業和林大妮來找韓青雲。


    可那時韓青雲正因為韓懷希過世,陳氏也一病不起,恨透了韓家大房,連帶著也不想看見趙家人。


    林大妮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可韓青雲與呂彥彥都置之不理。


    其實那些退燒藥在韓懷希過世時,韓青雲便全都燒了,可他也沒有向趙家人解釋,任憑對方跪在潮濕的洞穴裏痛哭不已。


    第二天早上趙誌勇就沒了,韓、趙兩家人都認為是韓青雲見死不救造成的。


    這也是為什麽韓青雲一家遭其他災民搶劫踩踏,韓、趙兩家都冷眼旁觀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薔薇倚香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薔薇倚香雪並收藏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