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過來跟我娘學認字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大人們是在孩子們的嬉鬧聲中醒來的。
醒來時已經是早上九點左右的時間,他們可從來沒這麽晚起過。
今天已經是十五號了,按照原書的描述,今天就是霖王打進梧平縣的時間。
韓青雲想趁著消息還沒傳來的時候,再補充些物資,他家現在多了八張嘴,原來帶出來的東西就不夠用了。
呂富貴也帶著二林跟韓青雲一起去了萬仙鎮鎮上。
村裏的人都沒有跟去,一是他們都是收完糧食才走的,不缺食物,二是他們也沒多少錢,能省一點是一點。
早飯後,婦人們開始洗衣物,男人們喂牲口、規整帶出來的東西。
呂長平又恢複了每日練功的習慣,秦剛在旁邊偶爾出聲指點幾句。
韓東辰看得又羨慕又失落,呂長平比他還小好幾歲,可看上去比他強多了,枉他往日自負身手不錯,原來連個少年都比不上。
趙興業和趙興武都在一旁觀看,時而學著呂長平的動作比劃幾下。
就連呂良都眯著眼睛盯著看了良久,最後喪氣地低下頭。
韓青雲說身邊不缺他這樣的人,他原以為是托詞,現在才知道竟是真的,他連這個少年都打不過。
王貴正在做衣服呢,他們兄弟的尺寸,他都了然於胸,不用再逐個量尺寸。
隻見他手如翻花,動作嫻熟地裁開布料,針線在他手上隨心穿梭,不一會兒,一件短打便做成了。
呂彥彥看得佩服,這古代的手工裁縫技藝真不錯。
她在前世連針線都沒怎麽拿過,原身也隻會繡花,做衣服肯定是不行的。
不過以後若是有機會,她倒是可以畫幾個圖樣出來,看看王貴能不能做出來。
陳氏把騾車上的長凳搬了下來,讓韓懷瑾做課業。
韓懷瑜拿著韓青雲早上給她的識字啟蒙,有點懷疑人生。
以前韓青雲給她開蒙時,用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怎麽爹今天給她這一本,開篇就是泡、騰、片、健、胃、消、食之類的,爹還說不認識的字就問娘和奶奶。
問娘她理解,以前爹和哥哥不在家的時候,也是娘教她認字的。可是奶奶隻跟著爺爺學了幾個大字,認識的字還不如她多呢。
看著韓懷瑜老是偷偷地盯著自己看,陳氏問過什麽事之後,拍了她一下。
“小丫頭片子,就你能進步,奶奶年齡大了就不能上進了?你奶奶我還指望你爹和你哥將來考個進士當個官,帶我大城市開開眼呢,我能給他們丟人嗎?我最近可跟你娘學了不少字呢,不信你問你娘。”
韓懷瑜捂著嘴偷笑。
“信信信,我奶奶最棒了。”
韓懷瑾也在一旁插話:“奶奶,放心,我一定努力,讓您當老太君。”
呂彥彥拿著幾人的水囊過來。
自從知道韓懷希能進空間後,她給韓懷希的水囊都隻灌一半,再加上陳氏在一旁打掩護,也就沒人發現韓懷希不喝水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這是作者設定的架空朝代,這裏的文字不是繁體字,而是跟現代一模一樣的簡體字,倒是讓韓青雲和呂彥彥省心不少。
他們可不想讓韓懷希學完繁體學簡體,也容易露餡不是?
韓青雲和呂彥彥本來想把拚音寫出來,有拚音的話孩子們學的也快,可真的把拚音弄出來,就太驚世駭俗了,他們不敢。
他們隻能背著人偷偷教韓懷希,韓懷希在沒穿來,上過拚音課,呂彥彥之前考過她,倒還都記得。
韓懷瑜看到呂彥彥,把手裏的書遞給呂彥彥。
“娘,你看這本書,不太像給弟弟妹妹啟蒙用的。”
呂彥彥忍住笑,這是他們三個怕韓懷希在空間,吃了不能吃的東西,由韓青雲執筆特意編出來的。
“就先用這本吧,等咱們安定下來,我再把《千字文》那些書找出來。”
韓懷瑜有點不好意思,這本書裏有很多字,她自己也不認識
呂彥彥看出她的窘迫,便對她說:“娘來教你們,你也一起學。”
韓懷希最怕認字了,她以前就沒少因為認字被呂彥彥罵過。
來到這裏,她看到村裏的孩子好像都不用學習,姐姐也隻每天描幾個大字,她還暗自竊喜過。
誰知道爹娘知道她空間的事情,逃難路上還要讓她認字,寶寶心裏苦。
不過好在娘說每天隻要認識二十個字就行了。
在這裏不用去上幼兒園,不用去學跳舞,不用上口才課,也不用去練鋼琴,一天學二十個字對她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可惜這裏也不能學美術,她最喜歡畫畫了。
“讓明珠姐姐和春妞姐姐和我們一起學吧。”
學習這麽辛苦的事情,必須拉兩個同伴一起來受苦。
“那你自己去問問,她們若是願意,你們就一起學。”
韓懷希都不用站起來,直接喊道:“明珠姐姐、春妞姐姐,快過來跟我娘學認字。”
山洞空曠,韓懷希的聲音在山洞內被放大很多。
兩個小姑娘最近被韓懷希帶的,性格跳脫很多。
聽到韓懷希的聲音,她們也不管其他人是否反對,隻對爹娘說了一聲,就跑到韓懷希那邊去了。
韓西顧望著韓明珠跑走的背影,咬了咬嘴巴,最後還是忍著沒叫住妹妹。
他對呂彥彥的能力很是懷疑,一個閨閣婦人能認識幾個字?
還是等妹妹迴來自己再糾正,免得被呂氏誤人子弟。
村裏的其他人也聽到韓懷希的聲音,趕緊催促自己家的孩子也湊上前去。
他們在村裏時,沒有能力送孩子去學堂,現在能蹭幾個字挺好。
不一會兒,就是十幾個孩子圍了過來。
呂彥彥犯了難,她手裏隻有一本書,這麽多孩子學的話,顧不過來啊,要是有黑板和粉筆就好了。
呂彥彥找到譚木,問他能不能用村裏現有的工具做一些方形木板,長6寸寬6寸左右,尺寸可以再大一點,但所有的木板大小要一致,最好找紋理致密的木材來做。
譚木問了問大家都有哪些工具後,就告訴呂彥彥能做。
村裏人聽說是給孩子們做教學用的道具,都放下手中的活計過來幫譚木。
呂彥彥趁他們做道具的時候,先教孩子們讀了顏真卿的《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注:顏真卿《勸學詩》】
孩子們郎朗的誦詩聲傳來,大人們聽著隻覺心裏一片火熱,做木板的手動的更快了……
醒來時已經是早上九點左右的時間,他們可從來沒這麽晚起過。
今天已經是十五號了,按照原書的描述,今天就是霖王打進梧平縣的時間。
韓青雲想趁著消息還沒傳來的時候,再補充些物資,他家現在多了八張嘴,原來帶出來的東西就不夠用了。
呂富貴也帶著二林跟韓青雲一起去了萬仙鎮鎮上。
村裏的人都沒有跟去,一是他們都是收完糧食才走的,不缺食物,二是他們也沒多少錢,能省一點是一點。
早飯後,婦人們開始洗衣物,男人們喂牲口、規整帶出來的東西。
呂長平又恢複了每日練功的習慣,秦剛在旁邊偶爾出聲指點幾句。
韓東辰看得又羨慕又失落,呂長平比他還小好幾歲,可看上去比他強多了,枉他往日自負身手不錯,原來連個少年都比不上。
趙興業和趙興武都在一旁觀看,時而學著呂長平的動作比劃幾下。
就連呂良都眯著眼睛盯著看了良久,最後喪氣地低下頭。
韓青雲說身邊不缺他這樣的人,他原以為是托詞,現在才知道竟是真的,他連這個少年都打不過。
王貴正在做衣服呢,他們兄弟的尺寸,他都了然於胸,不用再逐個量尺寸。
隻見他手如翻花,動作嫻熟地裁開布料,針線在他手上隨心穿梭,不一會兒,一件短打便做成了。
呂彥彥看得佩服,這古代的手工裁縫技藝真不錯。
她在前世連針線都沒怎麽拿過,原身也隻會繡花,做衣服肯定是不行的。
不過以後若是有機會,她倒是可以畫幾個圖樣出來,看看王貴能不能做出來。
陳氏把騾車上的長凳搬了下來,讓韓懷瑾做課業。
韓懷瑜拿著韓青雲早上給她的識字啟蒙,有點懷疑人生。
以前韓青雲給她開蒙時,用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怎麽爹今天給她這一本,開篇就是泡、騰、片、健、胃、消、食之類的,爹還說不認識的字就問娘和奶奶。
問娘她理解,以前爹和哥哥不在家的時候,也是娘教她認字的。可是奶奶隻跟著爺爺學了幾個大字,認識的字還不如她多呢。
看著韓懷瑜老是偷偷地盯著自己看,陳氏問過什麽事之後,拍了她一下。
“小丫頭片子,就你能進步,奶奶年齡大了就不能上進了?你奶奶我還指望你爹和你哥將來考個進士當個官,帶我大城市開開眼呢,我能給他們丟人嗎?我最近可跟你娘學了不少字呢,不信你問你娘。”
韓懷瑜捂著嘴偷笑。
“信信信,我奶奶最棒了。”
韓懷瑾也在一旁插話:“奶奶,放心,我一定努力,讓您當老太君。”
呂彥彥拿著幾人的水囊過來。
自從知道韓懷希能進空間後,她給韓懷希的水囊都隻灌一半,再加上陳氏在一旁打掩護,也就沒人發現韓懷希不喝水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這是作者設定的架空朝代,這裏的文字不是繁體字,而是跟現代一模一樣的簡體字,倒是讓韓青雲和呂彥彥省心不少。
他們可不想讓韓懷希學完繁體學簡體,也容易露餡不是?
韓青雲和呂彥彥本來想把拚音寫出來,有拚音的話孩子們學的也快,可真的把拚音弄出來,就太驚世駭俗了,他們不敢。
他們隻能背著人偷偷教韓懷希,韓懷希在沒穿來,上過拚音課,呂彥彥之前考過她,倒還都記得。
韓懷瑜看到呂彥彥,把手裏的書遞給呂彥彥。
“娘,你看這本書,不太像給弟弟妹妹啟蒙用的。”
呂彥彥忍住笑,這是他們三個怕韓懷希在空間,吃了不能吃的東西,由韓青雲執筆特意編出來的。
“就先用這本吧,等咱們安定下來,我再把《千字文》那些書找出來。”
韓懷瑜有點不好意思,這本書裏有很多字,她自己也不認識
呂彥彥看出她的窘迫,便對她說:“娘來教你們,你也一起學。”
韓懷希最怕認字了,她以前就沒少因為認字被呂彥彥罵過。
來到這裏,她看到村裏的孩子好像都不用學習,姐姐也隻每天描幾個大字,她還暗自竊喜過。
誰知道爹娘知道她空間的事情,逃難路上還要讓她認字,寶寶心裏苦。
不過好在娘說每天隻要認識二十個字就行了。
在這裏不用去上幼兒園,不用去學跳舞,不用上口才課,也不用去練鋼琴,一天學二十個字對她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可惜這裏也不能學美術,她最喜歡畫畫了。
“讓明珠姐姐和春妞姐姐和我們一起學吧。”
學習這麽辛苦的事情,必須拉兩個同伴一起來受苦。
“那你自己去問問,她們若是願意,你們就一起學。”
韓懷希都不用站起來,直接喊道:“明珠姐姐、春妞姐姐,快過來跟我娘學認字。”
山洞空曠,韓懷希的聲音在山洞內被放大很多。
兩個小姑娘最近被韓懷希帶的,性格跳脫很多。
聽到韓懷希的聲音,她們也不管其他人是否反對,隻對爹娘說了一聲,就跑到韓懷希那邊去了。
韓西顧望著韓明珠跑走的背影,咬了咬嘴巴,最後還是忍著沒叫住妹妹。
他對呂彥彥的能力很是懷疑,一個閨閣婦人能認識幾個字?
還是等妹妹迴來自己再糾正,免得被呂氏誤人子弟。
村裏的其他人也聽到韓懷希的聲音,趕緊催促自己家的孩子也湊上前去。
他們在村裏時,沒有能力送孩子去學堂,現在能蹭幾個字挺好。
不一會兒,就是十幾個孩子圍了過來。
呂彥彥犯了難,她手裏隻有一本書,這麽多孩子學的話,顧不過來啊,要是有黑板和粉筆就好了。
呂彥彥找到譚木,問他能不能用村裏現有的工具做一些方形木板,長6寸寬6寸左右,尺寸可以再大一點,但所有的木板大小要一致,最好找紋理致密的木材來做。
譚木問了問大家都有哪些工具後,就告訴呂彥彥能做。
村裏人聽說是給孩子們做教學用的道具,都放下手中的活計過來幫譚木。
呂彥彥趁他們做道具的時候,先教孩子們讀了顏真卿的《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注:顏真卿《勸學詩》】
孩子們郎朗的誦詩聲傳來,大人們聽著隻覺心裏一片火熱,做木板的手動的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