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城東新貴雲集之地,綺華滿翠樓。
丞相府唐氏門第。
一個頭發斑白的長者一手攬著烏紗帽,另一隻手提著官服的下擺,神色匆匆正往外行去。
“立刻備馬”
長者一聲嚴厲的大喝,眉間的川字紋深如刀刻。
唐府下人侍從們一片慌亂,連聲點頭哈腰著
“是、是、是”
“爹,這是要去上朝嗎”
唐伯恩這會兒不知剛從煙花之地哪位姑娘的溫柔鄉中歸來。
他本掐準了時間,趕在父親大人慣常出門上朝的時間前半個時辰,今兒個沒想到卻失了算,正好叫唐遠誌逮了個正著。
果不其然,唐遠誌看著他那踉踉蹌蹌剛下了馬車,還一臉睡眼惺忪的模樣,氣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道
“你這個不爭氣的逆子趕緊給我滾今日起不準跨入府中半步能滾多遠就滾多遠”
唐伯恩被父親這聲嘶吼鎮住了,呆呆的立在原地,一臉莫名其妙。
他想著,自己夜宿青樓又不是一兩天了,父親大人應該早已有所耳聞,尋常不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今兒個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還是正好觸了什麽黴頭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跪地求饒拉倒,大不了一哭二鬧三上吊,自己是父親的親生兒子,宰相府嫡長子,以後還要繼承家業的,父親再生氣也不可能真把自己轟出家門吧
小不忍則亂大謀,父親大人要打要罵隨意吧,都行忍了。
唐伯恩想著,這膝蓋彎兒還沒落地,就聽“啪”的一聲,耳光響亮,跟著就是臉上火辣辣的疼痛。
唐伯恩還沒能開口為自己辯解兩句,就聽父親怒氣衝衝,一聲令下,向丞相府的老管家厲聲吩咐道
“老泉,你親自去送大公子走現在馬上”
唐伯恩目瞪口呆的看著父親頭上絲絲聳動的銀發。
一夜之間,父親大人居然已是白了頭臉上的溝壑紋路看上去又好似深了幾許蒼老無比憔悴莫名
唐伯恩這才覺得自己是真的觸怒了父親大人。
可他往日放浪形骸胡作非為的多了海了,一時半刻還真想不起來因為何事才能叫父親如此動怒
他開口問道
“父親,不知兒子何事惹您動怒至此您要打要罵都行”
說完,他一撩衣擺就跪了下來。
“讓開你這個不孝子犯了滔天大錯還不知道錯”
唐遠誌拂袖,抬腳蹬上馬來。
今天事出突然,他不得不舍了他平日裏慣用的八抬官轎,改為親自騎馬前往。
“老泉趕快送這個不孝子出城永遠都不要迴京華”
唐遠誌跨在馬上,手中韁繩已高高舉起,最後背轉過來,又再交代了一句。
這句話的語氣顯得格外倉促又凝重,讓唐伯恩那顆本來不以為然莫名其妙的心,此刻竟也高高懸到了嗓子眼,忍不住大叫一聲道
“爹不要啊孩兒不想走啊爹”
唐遠誌將座駕馬駒的腳步給勒住了,將手中馬鞭高高揚起,重重的往唐伯恩臉上一甩,罵道
“還在這裏丟人現眼滾要想保命你就趕快滾蛋”
那丞相府管家老泉是跟隨唐遠誌多年的老人了,此刻早已是心領神會,連忙拉著呆若木雞的唐伯恩往後撤去,口中連連領命道
“老爺放心大公子就交給我了我一定不負所托,將大公子成功送迴老家。”
唐遠誌最後瞪了一眼自己這個惹是生非的大兒子,這才放馬啟程。
他已經多年沒騎馬趕路了。
自從上了些年紀,唐遠誌便更喜歡官轎悠哉悠哉、安逸舒適,若是去去稍遠一些的地方,也是坐他那輛威風八麵的禦賜馬車。
若行水路,則更合他心意了,乘坐雕梁畫棟的畫舫官船一路美景相伴,心曠神怡。
他曾多次陪同當今靖帝乘舟南巡,想來當年第一次跟隨靖帝去往那南方瓊州、熏州等富饒美麗之都,一晃已是二十年前。
那時候,他們還都是英姿勃發壯誌不言愁的青壯年。
自己追隨靖帝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拉下這張老臉去哭訴求饒,不知道靖帝會賣他幾多薄麵呢
唐遠誌的心中七上八下的。
說實話,他也不知道自己此行,能有幾成勝算。
天子之心如海深。
何況當今天子,更是個高深莫測又多慮多疑之人。
唐遠誌抬頭望了一眼現在的天色。
還好,應該還能爭取一刻鍾的時間,先趕到重華宮一趟。
雖然太子日前剛出了幽閉,但好歹也算自己在朝中最深的根基之所在。
隻要太子在位一日,就能為他唐家說話一日。
姻親之間,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這個女婿雖然也不甚爭氣,但是也算是一直都比較能聽從他這個嶽丈之言。
大年初一宮禁之日,若不是冒險出宮來他丞相府上求教請援,也不至於現在引人非議,叫那些風吹兩邊倒的朝中牆頭草們,又重新攀附了康王去。
唐遠誌一邊思索著,一邊馬不停蹄。
一路疾馳,他身上官服裏的汗衫早已濕透,卻是絲毫鬆懈不得。
事關親生兒子的性命,甚至可能被人趁機大做文章,禍及他唐府三族。
心中怎能不像烈火烹油,焦心如焚
好在他唐丞相的眼線早已遍布京華城各處,無論是王公貴族的高門望邸,還是庶族名門的深宅大院,都有他的探子在時刻盯梢。
這京華城的朝局大勢,隻要有半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唐遠誌的眼睛。
他昨晚接到線報之後就急的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又不能連夜入宮去。
隻好幹瞪著一雙眼睛苦等到天亮。
更可氣的是他這個不爭氣的大兒子,都火燒眉毛了,還不知道在哪風流快活。
自己派下人連夜去將京華城中煙花柳巷尋了個遍,都找到他唐大公子的影子。
說不準在哪兒又辟了別院養了外室這才連秦樓楚館都不去了。
唐遠誌這會兒方知追悔莫及
這麽多年來,自己一心扶持太子,終究是對兒子關懷少了許多,這才令他終日裏缺乏管束,不知悔改,惡習積少成多,最終犯下如今
的滔天大錯
唐遠誌怒氣催肝,隻覺得胸口堵了一口老血,難受萬分
好在太子的重華宮已近在眼前,令他如同在荒漠之中看見了一汩甘泉。
打馬下來,唐遠誌來不及等通傳就想像以往一樣往裏闖去。
卻被重華宮門口的小太監毫不留情的攔下了。
“你不認識我是新來的公公吧我是當今丞相、太子嶽丈唐遠誌,有急事麵見太子”
唐遠誌禮節性的堆上了一臉假笑,步履不停往裏橫衝直撞去。
“唐大人奴才知道,但您還是不能進去失禮了您請迴”
那小太監迴之以一臉尷尬的笑容,點頭哈腰作揖抱歉道。
“那你還攔我我去看我的女兒女婿為什麽不讓進豈有此理我看是你小小年紀不懂規矩,去叫你們多總管出來”
唐遠誌本就怒火攻心了,這會兒被這小太監一阻攔,更是火冒三丈,嗬斥道。
卻聽一個熟悉的鴨公嗓兒在宮門之後響起,道
“小六子,你先退下”
說曹操曹操就到,多總管的身影立馬閃現在唐遠誌眼前。
他還是像往常一樣,賠著笑臉,語氣親切卻委婉拒之於門外,道
“喲是唐大人來了啊您老一大早的,要不還是先去上朝吧以免誤了時辰。”
唐遠誌一聽,更加怒不可遏了,顧不上他宰執天下位極人臣的尊貴身份地位,扯著嗓子,朝東宮之內大聲嚷嚷道
“太子殿下臣有急事稟告太子殿下”
“唐大人還請迴吧堂堂丞相,在東宮喧嘩,說出去了,多不好聽呐”
多總管不緊不慢的替主子敲打起他來。
唐遠誌氣的七竅生煙,心中直罵
這過河拆橋的路昭娶我唐家女兒的時候信誓旦旦的說要保我唐門一世平安富貴無憂無虞都當放屁了
現在我唐家有難,他連露麵都不肯叫一個閹人看門狗就出來打發了我豈有此理
唐遠誌的心裏已是涼涼了半截,對太子給出的答案已是心知肚明,卻仍然難以死心,向那東宮太監總管多公公追問道
“公公,這是為何啊咱們也算是老朋友老相識了,能否多言幾句否則我唐某死不瞑目啊”
多總管見唐遠誌言辭懇切,再看他臉上蒼涼如許,竟是一夜白頭,忍不住也長籲短歎起來,感慨萬分的勸解道
“唐大人,不是太子殿下不想幫您解圍。隻是,眼下這朝局,明眼人都知道,殿下如今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您是自己人,也是個明白人,相信您定能理解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這是”
唐遠誌心知,太子這是棄卒保帥之舉。他本能的不願相信眼前的事實,想一問究竟,卻終究是問不出來,又把話自己給咽了下去。
多總管見狀,為了掐滅他心中那一點點希望的念想,直截了當的說道
“不瞞您說,昨兒個太子殿下已經向皇上請了願了。他願繼續在東宮禁閉,粗茶淡飯,輕衣簡從,為皇上祈福祝禱,直到皇上龍體康複,直至春風和煦大地迴暖之日”
</p>
城東新貴雲集之地,綺華滿翠樓。
丞相府唐氏門第。
一個頭發斑白的長者一手攬著烏紗帽,另一隻手提著官服的下擺,神色匆匆正往外行去。
“立刻備馬”
長者一聲嚴厲的大喝,眉間的川字紋深如刀刻。
唐府下人侍從們一片慌亂,連聲點頭哈腰著
“是、是、是”
“爹,這是要去上朝嗎”
唐伯恩這會兒不知剛從煙花之地哪位姑娘的溫柔鄉中歸來。
他本掐準了時間,趕在父親大人慣常出門上朝的時間前半個時辰,今兒個沒想到卻失了算,正好叫唐遠誌逮了個正著。
果不其然,唐遠誌看著他那踉踉蹌蹌剛下了馬車,還一臉睡眼惺忪的模樣,氣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道
“你這個不爭氣的逆子趕緊給我滾今日起不準跨入府中半步能滾多遠就滾多遠”
唐伯恩被父親這聲嘶吼鎮住了,呆呆的立在原地,一臉莫名其妙。
他想著,自己夜宿青樓又不是一兩天了,父親大人應該早已有所耳聞,尋常不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今兒個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還是正好觸了什麽黴頭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跪地求饒拉倒,大不了一哭二鬧三上吊,自己是父親的親生兒子,宰相府嫡長子,以後還要繼承家業的,父親再生氣也不可能真把自己轟出家門吧
小不忍則亂大謀,父親大人要打要罵隨意吧,都行忍了。
唐伯恩想著,這膝蓋彎兒還沒落地,就聽“啪”的一聲,耳光響亮,跟著就是臉上火辣辣的疼痛。
唐伯恩還沒能開口為自己辯解兩句,就聽父親怒氣衝衝,一聲令下,向丞相府的老管家厲聲吩咐道
“老泉,你親自去送大公子走現在馬上”
唐伯恩目瞪口呆的看著父親頭上絲絲聳動的銀發。
一夜之間,父親大人居然已是白了頭臉上的溝壑紋路看上去又好似深了幾許蒼老無比憔悴莫名
唐伯恩這才覺得自己是真的觸怒了父親大人。
可他往日放浪形骸胡作非為的多了海了,一時半刻還真想不起來因為何事才能叫父親如此動怒
他開口問道
“父親,不知兒子何事惹您動怒至此您要打要罵都行”
說完,他一撩衣擺就跪了下來。
“讓開你這個不孝子犯了滔天大錯還不知道錯”
唐遠誌拂袖,抬腳蹬上馬來。
今天事出突然,他不得不舍了他平日裏慣用的八抬官轎,改為親自騎馬前往。
“老泉趕快送這個不孝子出城永遠都不要迴京華”
唐遠誌跨在馬上,手中韁繩已高高舉起,最後背轉過來,又再交代了一句。
這句話的語氣顯得格外倉促又凝重,讓唐伯恩那顆本來不以為然莫名其妙的心,此刻竟也高高懸到了嗓子眼,忍不住大叫一聲道
“爹不要啊孩兒不想走啊爹”
唐遠誌將座駕馬駒的腳步給勒住了,將手中馬鞭高高揚起,重重的往唐伯恩臉上一甩,罵道
“還在這裏丟人現眼滾要想保命你就趕快滾蛋”
那丞相府管家老泉是跟隨唐遠誌多年的老人了,此刻早已是心領神會,連忙拉著呆若木雞的唐伯恩往後撤去,口中連連領命道
“老爺放心大公子就交給我了我一定不負所托,將大公子成功送迴老家。”
唐遠誌最後瞪了一眼自己這個惹是生非的大兒子,這才放馬啟程。
他已經多年沒騎馬趕路了。
自從上了些年紀,唐遠誌便更喜歡官轎悠哉悠哉、安逸舒適,若是去去稍遠一些的地方,也是坐他那輛威風八麵的禦賜馬車。
若行水路,則更合他心意了,乘坐雕梁畫棟的畫舫官船一路美景相伴,心曠神怡。
他曾多次陪同當今靖帝乘舟南巡,想來當年第一次跟隨靖帝去往那南方瓊州、熏州等富饒美麗之都,一晃已是二十年前。
那時候,他們還都是英姿勃發壯誌不言愁的青壯年。
自己追隨靖帝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拉下這張老臉去哭訴求饒,不知道靖帝會賣他幾多薄麵呢
唐遠誌的心中七上八下的。
說實話,他也不知道自己此行,能有幾成勝算。
天子之心如海深。
何況當今天子,更是個高深莫測又多慮多疑之人。
唐遠誌抬頭望了一眼現在的天色。
還好,應該還能爭取一刻鍾的時間,先趕到重華宮一趟。
雖然太子日前剛出了幽閉,但好歹也算自己在朝中最深的根基之所在。
隻要太子在位一日,就能為他唐家說話一日。
姻親之間,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這個女婿雖然也不甚爭氣,但是也算是一直都比較能聽從他這個嶽丈之言。
大年初一宮禁之日,若不是冒險出宮來他丞相府上求教請援,也不至於現在引人非議,叫那些風吹兩邊倒的朝中牆頭草們,又重新攀附了康王去。
唐遠誌一邊思索著,一邊馬不停蹄。
一路疾馳,他身上官服裏的汗衫早已濕透,卻是絲毫鬆懈不得。
事關親生兒子的性命,甚至可能被人趁機大做文章,禍及他唐府三族。
心中怎能不像烈火烹油,焦心如焚
好在他唐丞相的眼線早已遍布京華城各處,無論是王公貴族的高門望邸,還是庶族名門的深宅大院,都有他的探子在時刻盯梢。
這京華城的朝局大勢,隻要有半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唐遠誌的眼睛。
他昨晚接到線報之後就急的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又不能連夜入宮去。
隻好幹瞪著一雙眼睛苦等到天亮。
更可氣的是他這個不爭氣的大兒子,都火燒眉毛了,還不知道在哪風流快活。
自己派下人連夜去將京華城中煙花柳巷尋了個遍,都找到他唐大公子的影子。
說不準在哪兒又辟了別院養了外室這才連秦樓楚館都不去了。
唐遠誌這會兒方知追悔莫及
這麽多年來,自己一心扶持太子,終究是對兒子關懷少了許多,這才令他終日裏缺乏管束,不知悔改,惡習積少成多,最終犯下如今
的滔天大錯
唐遠誌怒氣催肝,隻覺得胸口堵了一口老血,難受萬分
好在太子的重華宮已近在眼前,令他如同在荒漠之中看見了一汩甘泉。
打馬下來,唐遠誌來不及等通傳就想像以往一樣往裏闖去。
卻被重華宮門口的小太監毫不留情的攔下了。
“你不認識我是新來的公公吧我是當今丞相、太子嶽丈唐遠誌,有急事麵見太子”
唐遠誌禮節性的堆上了一臉假笑,步履不停往裏橫衝直撞去。
“唐大人奴才知道,但您還是不能進去失禮了您請迴”
那小太監迴之以一臉尷尬的笑容,點頭哈腰作揖抱歉道。
“那你還攔我我去看我的女兒女婿為什麽不讓進豈有此理我看是你小小年紀不懂規矩,去叫你們多總管出來”
唐遠誌本就怒火攻心了,這會兒被這小太監一阻攔,更是火冒三丈,嗬斥道。
卻聽一個熟悉的鴨公嗓兒在宮門之後響起,道
“小六子,你先退下”
說曹操曹操就到,多總管的身影立馬閃現在唐遠誌眼前。
他還是像往常一樣,賠著笑臉,語氣親切卻委婉拒之於門外,道
“喲是唐大人來了啊您老一大早的,要不還是先去上朝吧以免誤了時辰。”
唐遠誌一聽,更加怒不可遏了,顧不上他宰執天下位極人臣的尊貴身份地位,扯著嗓子,朝東宮之內大聲嚷嚷道
“太子殿下臣有急事稟告太子殿下”
“唐大人還請迴吧堂堂丞相,在東宮喧嘩,說出去了,多不好聽呐”
多總管不緊不慢的替主子敲打起他來。
唐遠誌氣的七竅生煙,心中直罵
這過河拆橋的路昭娶我唐家女兒的時候信誓旦旦的說要保我唐門一世平安富貴無憂無虞都當放屁了
現在我唐家有難,他連露麵都不肯叫一個閹人看門狗就出來打發了我豈有此理
唐遠誌的心裏已是涼涼了半截,對太子給出的答案已是心知肚明,卻仍然難以死心,向那東宮太監總管多公公追問道
“公公,這是為何啊咱們也算是老朋友老相識了,能否多言幾句否則我唐某死不瞑目啊”
多總管見唐遠誌言辭懇切,再看他臉上蒼涼如許,竟是一夜白頭,忍不住也長籲短歎起來,感慨萬分的勸解道
“唐大人,不是太子殿下不想幫您解圍。隻是,眼下這朝局,明眼人都知道,殿下如今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您是自己人,也是個明白人,相信您定能理解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這是”
唐遠誌心知,太子這是棄卒保帥之舉。他本能的不願相信眼前的事實,想一問究竟,卻終究是問不出來,又把話自己給咽了下去。
多總管見狀,為了掐滅他心中那一點點希望的念想,直截了當的說道
“不瞞您說,昨兒個太子殿下已經向皇上請了願了。他願繼續在東宮禁閉,粗茶淡飯,輕衣簡從,為皇上祈福祝禱,直到皇上龍體康複,直至春風和煦大地迴暖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