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擴勢,聲震學界


    李元嬰的新學府一時風頭無兩,家長們奔走相告,生怕自家孩子錯過了這“升仙”的機會。


    “投影儀”、肥皂、火藥,這些新鮮玩意兒成了長安城最熱門的談資,不知道的還以為大唐提前進入了工業時代。


    然而,樹大招風。


    傳統學府的老古董們哪裏咽得下這口氣?


    趙大儒臉色比吃了苦瓜還難看,他捋著胡須,冷哼一聲:“雕蟲小技,嘩眾取寵!” 他可不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轉身就動用自己在學界幾十年的關係網,開始給新學府“穿小鞋”。


    原本計劃好的與其他學府的學術交流,突然被對方以各種理由推脫;新學府的學生想參加長安城的詩會,卻被告知名額已滿;就連想借閱一些珍貴的古籍,也被圖書館以“保護文物”為由拒絕。


    種種阻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有人在背後使絆子。


    林婉兒氣得直跺腳:“這些人太過分了!簡直就是學術霸淩!” 蘇瑤則相對冷靜,仔細分析著局勢:“趙大儒在學界根基深厚,我們必須想辦法打破這種孤立。”


    消息傳到李元嬰耳朵裏,他隻是淡淡一笑:“想玩孤立?小爺我玩剩下的!“ 他神秘一笑,對身邊的侍衛吩咐了幾句,“去,把咱們新學府的‘秘密武器’準備好,是時候放大招了!”


    李元嬰才不怕什麽學術霸淩。


    他深知,堵不如疏,與其跟老頑固們硬碰硬,不如另辟蹊徑。


    他大手一揮,在新學府裏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大唐科技博覽會”。


    博覽會上,除了“投影儀”放映的皮影戲、神奇的肥皂泡泡秀、還有威力驚人的火藥演示(當然,為了安全起見,隻是小劑量的爆破實驗,炸了個小土堆),更吸睛的是新學府學生們的作品展示。


    什麽改良版織布機、高產農作物培育方法、甚至還有根據李元嬰口述設計的“簡易版蒸汽機模型”……


    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消息一出,長安城再次沸騰。


    這迴,連外地的學者也被吸引了。


    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不顧路途遙遠,親自前來參觀。


    他們本以為是什麽江湖騙子搞的噱頭,結果一看,還真有兩把刷子!


    尤其是那個蒸汽機模型,雖然簡陋,但原理清晰,構思巧妙,幾位老先生圍著它研究了半天,讚不絕口。


    林婉兒和蘇瑤也忙得腳不沾地,接待學者,安排食宿,事無巨細,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她們的優雅大方、知書達理,更讓這些老先生對新學府刮目相看。


    李元嬰看著忙前忙後的兩位佳人,心中滿是感激,偷偷地一人送了一枚親手製作的“玻璃”吊墜,惹得兩位佳人臉頰緋紅。


    博覽會結束後,幾位老先生對新學府給予了高度評價,迴去後更是大力宣傳。


    這下子,趙大儒的臉被打得啪啪響,原本孤立新學府的計劃徹底破產。


    李元嬰看著手裏的一份書稿,嘴角微微上揚:“看來,是時候讓新學府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了……” 他抬起頭,對身邊的蘇瑤說道:“瑤兒,你覺得,咱們是不是應該辦一份……學報?”


    李元嬰這“大唐科技博覽會”直接炸裂長安城,驚掉了一地老學究的眼鏡。


    原本等著看笑話的趙大儒,現在臉腫得跟豬頭似的,躲在家裏閉門不出,就怕被人問起新學府的事兒。


    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參觀完博覽會後,對李元嬰那是讚不絕口,紛紛表示這新學府的路子野,格局打開,未來可期!


    甚至還有老先生提議:“殿下,您這新學府,不如辦個學報?把這些新鮮玩意兒都記錄下來,也好讓天下人都能學習學習!”


    李元嬰一聽,哎喲,這主意不錯啊!


    這不就是古代的學術期刊嘛!


    還能順便給新學府打波廣告,擴大影響力,簡直一舉兩得!


    說幹就幹!


    李元嬰大手一揮,立馬安排蘇瑤負責籌辦學報。


    蘇瑤不愧是才女,效率杠杠的,沒幾天就把學報的框架給搭起來了,內容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農學等等,甚至還有李元嬰口述的“大唐基礎經濟學”入門。


    這學報一經發行,那場麵,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咳咳,有點誇張了。


    不過也差不離,長安城的讀書人就跟瘋了一樣,搶著訂閱,生怕落後於時代。


    就連一些外地的書商,也聞風而來,高價求購,就為了把這“新學府學報”帶迴老家,賺個盆滿缽滿。


    新學府的影響力,就像火箭一樣,“嗖”的一下就竄上了天!


    李元嬰看著這一切,心裏那個爽啊,簡直比吃了蜜還甜。


    他摟著林婉兒和蘇瑤,看著長安城燈火通明的夜景,不禁感歎:“這才隻是開始……”


    突然,一個黑影閃過,李元嬰眼神一凜,一把推開兩位佳人,低喝一聲:“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革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死海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死海鹹魚並收藏改革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