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素這一波操作,不僅僅是大臣們搞不懂,而且李世民也是一頭霧水。


    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張玄素看著弱不禁風的樣子,性子竟然這麽剛烈。


    李承乾剛剛求情,本來都可以免他一死了,他卻是直接求死,這個想法讓眾人惶恐,他們沒有想到張玄素竟然會這樣做,更沒有想到,張玄虛的眼神竟然會這麽堅定。


    此時的張玄素眼神之中倒是非常冷靜,沒有一絲的恐懼,在生死麵前看得很透徹。


    這全都在眾人的意料之外,不僅僅是李世民,而是所有的人都沒有看透,他們完全想不到會是這樣的一個局麵。


    大唐帝國的聖人,天可汗李世民,都說了饒他一命,他卻是主動求死,難道是腦子進水了嗎,如果不是腦子有坑,怎麽可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這簡直是太過於匪夷所思。


    李世民也是被震驚到了,這個張玄素就是一心求死,想成全他自己所謂的一世的諫臣名義,而讓自己落個昏君。


    小人物怕法律,大人物怕曆史。


    李世民作為大唐帝國法律的執行者和製定者,他當然不害怕法律,但他深知人言可畏。


    別說等自己百年之後了,如果今天自己真的把這個張玄素給殺了,史官一定會大書特書。


    即便是史官可能攝於自己的皇帝身份,可能筆下留情,但是最基本的事實還是被記錄下來,這對於李世民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想到了這裏,李世民倒是慢慢冷靜了下來,他明白自己此時必須慎重。


    本來漲紅的臉頰,慢慢恢複了理智和平靜。


    李承乾用眼角的餘光看去,瞬間就明白了自己的便宜老爹內心的掙紮。


    李世民肯定不願意承擔擅殺臣子的惡名,這肯定也不是李世民內心深處的想法,他肯定隻想穩穩地做一個皇帝,發展大唐帝國的經濟而已。


    根本犯不著殺掉這個鄉巴佬,曾經的那個魏征李世民都恨得咬牙切齒,可最終都沒有殺掉,這個張玄素,與魏征相比,那還差得遠呢。


    “讓朕賜死你,朕為什麽要賜死你?”李世民嘿嘿一笑,返迴了龍椅旁,緩緩坐下。


    此時,李世民的神情已經變得極其正常,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問題。


    張玄素此時都已經開始等死了,李世民的聲音傳來,平穩、鏗鏘有力,這讓張玄素很是意外,他沒有想到,天可汗竟然可以這麽冷靜。


    本來他想以死成就自己的諫臣之名,可如今李世民根本就不買賬。


    “父皇英明,這是您的寶劍。”李承乾往前幾步,把寶劍往上一遞。


    王德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寶劍,遞給了李世民。


    而寶劍上的血跡也早就被王德細心地擦拭。


    此時,太醫們也趕了過來,急忙來到李承乾麵前,準備給他包紮傷口。


    “細心的包紮,不要出現任何的問題,否則朕一定不會饒了你們。”


    李世民急忙走了下來,來到李承乾身邊,查看著傷口。


    此時,李世民極其動容,看著李承乾手上深深的傷口,很是自責,“承乾,都是父皇不好...”


    “父皇,這不是您的錯,這是兒臣的命,兒臣不能看著恩師有難,袖手旁觀。”李承乾說著,衝著張玄素的方向拱了拱手。


    李承乾一直都是尊師重道的,之前是,現在也是,將來也一定是。


    盡管張玄素對他要求很嚴,但李承乾也明白,恩師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好,如果不是因為想把自己教好,否則完全可以在東宮混日子。


    不管如何,這一次李承乾也要把恩師張玄素給救下來,所以他此時表現得很是積極。


    李世民看出來了,李承乾心地善良,尊重恩師。


    這是大唐帝國的頭等大事,自己有這樣的太子,大唐帝國以後的路就好走了。


    想到了這裏,李世民哈哈大笑,一邊看著太醫給李承乾包紮傷口,一邊安慰起了李承乾。


    “承乾,你放心吧,朕知道該怎麽做。”


    李世民說著,死死地盯著太醫給李承乾包紮傷口。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李承乾的右手已經包紮完畢。


    而此時的李世民也才鬆了一口氣,如果自己的太子殿下有個好歹,自己的鐵路和火車該如何發展,還有自己以後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一想到這些,李世民就心情激動了起來,緩緩走向了張玄素。


    此時張玄素很是忐忑,他不知該如何是好。


    盡管剛才他鬧騰得挺歡快,其實他對於未來的這個火車也是不知道前景如何,不清楚李承乾最終能不能研製出來。


    其實他是持懷疑態度的,他也希望能研製出來,隻是此時他還抱著一絲的希望,他想讓大唐的經濟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隻是不過他不願意承擔風險而已,歸根結底,他還是不相信李承乾能搗鼓出來這個東西,更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會變成現實。


    這也是大唐帝國很多臣子的一個通病,既要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又怕承擔責任。


    “聖人,火車的計劃是不是暫時先停?”張玄素的語氣已經緩和了很多,不敢太過於囂張了。


    而且剛才李承乾的做法,也確實是震撼到了他,他沒有想到李承乾會在關鍵的時刻突然伸手援助自己,這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火車的計劃,正常執行,不會變。”李世民厲聲嗬斥了一聲,然後拉起李承乾緩緩走了上去,來到龍椅旁邊,示意王德又搬過來一把椅子,讓李承乾坐下。


    “諸位,這個計劃,朕說過了,不會變的,一定會執行下去,讓太子殿下給你們介紹一下具體的一個規劃。”李世民說著,挨著李承乾坐了下來。


    李世民這一刻已經下定了決心,全力支持李承乾,既然要修建鐵路和火車,那必然是要有陣痛的,這個不可避免。


    不管有多大的難度,李世民都要替李承乾給抗住壓力,作為天可汗,他必須震住這群朝臣。


    此時,這幫朝臣們,已經非常清楚李世民的態度了,他終於明白,李世民是認真的,為了支持李承乾,他可以做出一切決定。


    “是,聖人。”大臣們一起拱手答應了下來,等待著李世民接下來的訓話。


    這一刻,但凡是聰明一點的,都知道怎麽迴事。


    “是,父皇,兒臣遵旨。”李承乾拱手看向李世民,然後轉身看著大殿內的大臣們,表情嚴肅了起來。


    “諸位愛卿,這個火車的製造工序複雜,而且需要修建特製的鐵路,一般的道路根本就不能保證火車的正常運行。”


    “你們說得沒錯,確實是需要花不少錢,但這些個錢花得值啊,本宮剛才思索了一番,找到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從大唐的京師長安到鹹陽,大約也就30公裏,約是60裏路左右。”


    “本宮的意思是先修建這一段的路程,製造一個小一點的火車,讓你們先認識一下火車所帶來的巨大改變。”


    李承乾說著,抬頭看著在場的大臣們。


    見眾大臣沒有出聲,李承乾看了一眼自己的恩師張玄素,微微一笑,“恩師,本宮這樣安排是否妥當,算了一筆賬,總共算下來也不過是30萬貫錢左右,如果試驗的效果比較好,可以繼續推進。”


    李承乾此時已經大致知道了這些大臣們的意思,他們是不想多花錢,而且還想多辦事。


    這怎麽可能的事兒,既想讓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吃草,無本的買賣,無論是在哪裏都不可能存在的。


    張玄素本來還在猶豫,聽見李承乾給他一個台階下,他也基本明白了,僅憑他自己的一己之力,也根本不可能力挽狂瀾,通過聖人和太子殿下的通力合作,他基本已經知道了結果。


    “是,太子殿下,老臣遵旨就是了。”張玄素急忙拱手答應了下來。


    這一刻,大臣們都傻眼了,連頭最鐵的張玄素都已經答應了,他們的頭誰也沒有張玄素鐵啊,就連張玄素都放棄了掙紮,他們還繼續執著什麽。


    反正這個朝廷的錢也是人家聖人當家,聖人說怎麽辦,他們隻需要聽旨即可。


    而且,李承乾還提出了需要30萬貫左右的錢來試探一番。


    這個花銷,對於大唐帝國都3400萬貫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還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此時的眾人不再言語,等於是默認了李承乾的這番話。


    “你們是怎麽想的?”李世民急忙追問。


    “臣等認為太子殿下說得在理。”眾人一起拱手迴答。


    “好,既然你們都支持,那麽朕現在就宣布,全力以赴支持太子籌建鐵路,製造火車,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大唐帝國的經濟得到極大的改觀。”


    “而且,朕還要宣布一件事,那就是朕準備大赦天下。”


    這一番話,立即就激起了千層浪,大臣們都瞪大了眼睛看著李世民,不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


    “聖人,大赦天下的理由是什麽,陛下是不是要借著這個機會準備特赦齊王?”突然,張玄素再次站了出來。


    這個家夥,果然是頭很鐵,最喜歡冒尖。


    李世民大怒,抬起了頭,冷哼一聲,語氣開始犀利起來,“朕做什麽事,還需要你來指點?大唐的天下是你的,還是朕的?是朕當家還是你當家?”


    李世民的問題一連串全都拋了出來,並沒有迴答張玄素的問題。


    氣氛瞬間變得尷尬了起來,太極宮的大殿上,火藥味十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石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石散人並收藏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