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世民熱血沸騰,仿佛一下年輕了二十來歲,又迴到了那個讓他憧憬、向往的年代。


    這個張玄素太可恨了,到了此時還在與自己唱反調,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真的以為我李世民是病龍?


    一念及此,李世民的看著張玄素的眼神已經悄然變化。


    張玄素就是頭鐵,本來還想再說點什麽,可是看著李世民的那張苦瓜臉,他此時也在猶豫、掙紮。


    張玄素知道,從魏征去世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製約李世民,更沒有人能勸說李世民。


    他雖然也是以直臣出名,經常給李世民納諫,可是與魏征比起來,還是要差距不小。


    此時看著李承乾等人要亂來,他這個諫臣當然要為大唐帝國全力以赴地納諫。


    想到了這裏,張玄素還是站了出來,衝著李世民微微拱手,朗聲繼續諫言:“聖人,微臣認為這個蒸汽機推廣沒有錯,經過了實踐,眾人都認可的事兒,可是火車的話,微臣堅持暫時擱淺,步子不能邁得太大了。”


    張玄素仍然是繼續選擇直言勸諫,不管如何,他既然是在朝堂上,又是言官,就不能不管不問,他還是要堅持下去。


    李世民暴怒,直接抓起了桌子上的水杯就準備往下扔去。


    二鳳也很鬱悶,之前有魏征,他的朝堂處處被掣肘,如今伴隨著魏征的離去,他當然想瀟灑幾天,自己做一做主。


    可是這個張玄素就是一根筋,頗有魏征的樣子,一直都是針鋒相對,這對於李世民來說,此時已經開始不能容忍。


    隻見李世民,把桌子上的水杯抓起來之後,就準備狠狠地扔向張玄素。


    正在此時,李承乾急忙站了出來,看著李世民開始建議了起來,“父皇,不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兒臣的恩師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李承乾說著,快速地挪動著身體,盡管不是太方便,但還是極力護住了張玄素。


    哪知道張玄素卻是不領情麵,隻是迅速地跑到了李承乾的前麵,看著李世民把胸脯一挺,眼睛一閉,繼續挑釁,“聖人,微臣就是這個脾氣性格,如果您覺得微臣做得過分,您現在就把微臣殺了吧。”


    張玄素一邊說著,一邊還把脖子給伸了出去。


    這不僅僅是頭鐵了,此時的張玄素心還鐵,絲毫不顧李承乾的情麵。


    本來事情已經開始緩和,他隻要順著梯子往下爬,哪怕是默不作聲,事情也會變得簡單起來的,可張玄素非得把簡單的事情給弄複雜了。


    此時太極宮的朝堂上,大臣們的眼中都充滿了恐懼,真的是替張玄素捏上一把汗。


    李世民可氣壞了,這可是對他聖人位置的極大挑釁,這更是沒有把他這個聖人放在眼裏,如果今天不給他辦了,以後在這個朝堂上,一定會出現無數個張玄素,到了那時之後,這個朝堂上,自己豈不是要被處處掣肘。


    想到了這裏,李世民已經決定不再容忍。


    隻見李世民,突然拽出了寶劍,大喝一聲:“朕要看看你的脖子硬還是朕的寶劍快。”


    李世民說著,離開了龍椅,徑直走了下來,而且是把手中的寶劍高高舉起,臉色鐵青,嘴唇都開始顫抖了起來。


    這是因為氣的!


    大臣們此時都嚇得大氣不敢出,他們本來也想上前去勸說,可看著已經上頭的李世民,他們都很清楚,此時聖人李世民已經上頭,什麽勸說都已經無濟於事。


    看來,今天的這個太極宮的大殿上,一定會血流如注,一定會有人碰得頭破血流不可。


    程咬金也是嚐試著準備上前去勸諫李世民,但用眼角的餘光看去,李世民那一身的怒氣,他已經知道了結果。


    此時他再上前也是無濟於事,不會對事情帶來任何的轉機。


    程咬金挪動了幾下腳步,但還是猶豫著沒敢繼續往前移動,不過他還是要為自己的同僚做最後的掙紮,希望能夠得到一絲的機會。


    “聖人,不可!張大人也是一心為國為民。”


    程咬金直接驚唿了起來。


    李世民隻是愣愣地瞅了程咬金一眼,沒有理會,舉起手中的寶劍,繼續走向張玄素。


    這一刻,空氣仿佛窒息了一般,一個個大臣們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李世民突然震怒,牽連到他們。


    雖然大唐帝國是一個法治社會,皇帝陛下不會,也不能輕易的斬殺大臣,可他畢竟是皇帝陛下,如果李世民真的斬殺了張玄素,最多也就是厚葬即可,道歉,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樣的,此時此刻,他們也不敢觸碰李世民的鋒芒。


    看著李世民距離張玄素越來越近,李恪、李泰等人則是暗自歡喜了起來。


    尤其是李泰,那也是絕頂聰明,他瞬間就搞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此時更希望李世民能真正的失去理智,最好是把張玄素給幹掉。


    一旦在朝堂上真的斬殺了張玄素之後,必然會掀起驚天的巨浪,到了那時之後,帶來的影響將會是翻天的覆地。


    整個朝堂上,將會人心惶惶,很多大臣都是人人自危,到了那時之後,不僅僅是李承乾,甚至都包括李世民在內,魏王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而李泰等人則是可以趁機取勢,說不定還會借著這個春風,直接鯉魚躍龍門,一躍成為大唐帝國的太子儲君。


    這對於熟讀曆史的李泰等人來說,是個極大的機會,至少對他李泰沒有任何的壞處。


    他此時隻需要靜靜地觀察,看一個笑話即可,不需要去做任何事。


    隨著李世民的臨近,氣氛變得極其緊張,很多大臣都想上前,但還是猶豫了起來。


    “父皇,兒臣鬥膽請父皇三思。”李治突然站了出來,往前走了幾步。


    大殿上的眾人都是一愣,甚至包括李世民也是一愣。


    他李世民沒有想到他這個軟弱的兒子,竟然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可他已經幾乎走到了張玄素的身邊,木已成舟,事情已經擺出了樣子,他隻能咬著牙繼續進行。


    “張玄素,你處處與朕作對,朕今天非殺了你不可。”李世民咬牙切齒,全然沒有聽見李治的聲音。


    李世民說著,就已經把手中的寶劍舉了起來,準備往下狠狠地砍死張玄素。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突然一雙大手緊緊的握住了劍身,鮮血也頓時就流了下來。


    李世民大吃一驚,抬起了頭,隻是一看,當即就驚唿出聲:“承乾,你...”


    李世民瞳孔一縮,當即就幾乎一口老血幾乎噴湧而出。


    他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力挺張玄素的竟然會是太子殿下李承乾。


    李世民當即就愣住了,不知所措,想抽迴寶劍,又怕給李承乾帶來更大的傷害,繼續往下砍或者推進,那更不可能。


    此時,李世民有點懵,衝李承乾大聲吼了一句,“承乾快鬆手。”


    “父皇恕罪,您要殺恩師,先殺了承乾吧。”李承乾緩緩抬起了頭,動容地繼續說道:“恩師教了承乾很多東西,古人雲一日為師當終身是為師,兒臣想為恩師求情,還請父皇原諒恩師這一迴吧,他也是為了大唐帝國的繁榮富強、和平穩定也在努力著的。”


    李承乾一邊說著,卻是一邊看著身後早已經嚇得麵無血色,手臂顫抖的張玄素,衝著他使著眼色。


    張玄素此時,也是真的害怕了,盡管他是打著如意算盤的,如果李世民把自己殺了,成就的是自己的英名,史書會大書特書這件事。


    可轉念一想,史書也是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才書寫的,貞觀年間的史書頻繁修改就是這個原因,無非就是李世民不滿意。


    所以,自己的死也很有可能是無用功而已,不會對曆史的進展起到絲毫的作用。


    此時他更感慨的是太子殿下竟然貌似為他求情,尤其是看著李世民手指上湧現出來的鮮血,他的心就是一怔。


    他這次納諫針對的就是李承乾,就是要讓他的火車計劃胎死腹中,卻沒有想到在最為關鍵的時刻,太子殿下竟然以德報怨,以命相搏,隻是為了救他一命。


    張玄素動容了,急忙跪了下來,看著李世民,態度緩和了很多,“聖人,請您放過太子殿下,微臣死罪,竟然讓太子殿下受傷。”


    張玄素說著,頭觸地,瞬間額頭上就磕出了道道血絲。


    李世民此時陷入了兩難,本來是想著震懾一下張玄素這個老東西,隻要他道歉服軟也就是了。


    沒有想到李承乾竟然參與了進來,而且提前都沒有與他打招唿。


    “承乾,朕答應你了,暫時饒張玄素一命。”李世民到底還是護犢情深,一邊說著,一邊把手中的寶劍鬆開了。


    此時看著手上全是血跡的李承乾,李世民心疼不已,高聲大喝:“快,快傳太醫。”


    “是,聖人,奴婢遵旨。”王德急忙答應著,轉身下去了。


    李承乾此時也鬆開了手,把寶劍往地上一放,卻是轉身看著身後的張玄素,語氣很是柔和的說道:“恩師,快謝恩,陛下說了,饒你一命。”


    此時,驚魂未定的張玄素這才反應過來,急忙衝著李世民緩緩說道:“微臣,請天可汗賜死!”


    這一聲,如同晴天的霹靂一般,在大殿內攪動了眾人的神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石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石散人並收藏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