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第一場雪,將郡城染了一頭雪白。而這個坐落在玄武大陸最北端的這座郡城,有著一個非常詩意的名字——鬱北郡。城如其名,郡城被蔥鬱的鬆林包圍。常年翠綠的鬆林,像一個無暇的翡翠圓盤將小城環繞其中。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方。在郡城中心的道場內,數十位少年整齊的排列成了一個方形,隻是此時的人數已經少了半數。而在道場後麵的高台之上,一個穿著隆重的老者閉目凝神。老者頭戴青銅芙蓉冠,一身絳衣紅中透紫。老者雙手交錯置於胸前,雙唇在小幅度的高速震動,應該在默念些什麽。
隻聽得又是一聲清遠的鍾聲,老者緩慢睜開了雙眼。
“鬱鬱蔥蔥,佑我北郡!”
老者嘴裏慢慢吐出幾個字後,便將雙手伸直環繞一周後,再次交錯。隻是這次老者舉過了頭頂,向前一恭。這一恭或是鞠向了青天,或少鞠向了眼前的這些少年。一記隆重的玄禮過後,再次從老者口中蹦出幾個字。
“啟程吧。”
……
今天是送學的日子,即便是老天師也不敢怠慢。州府學院開院的時間尚還有幾日,但一般送學都會提前幾天。一個是路上要耗費一些時間,另一個則是要讓背井離鄉的少年們適應一下新的環境。
郡城門外,一個由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成一字型排開。或許是因為等的時間有點久,馬兒們不耐煩的跺著蹄子。車夫時不時的會撫摸一下馬兒,好似在安撫馬兒要聽話。而在車隊最的最後方,一行人整齊的分列排於後方。這些人穿著統一,個個手持長劍,身穿盔甲,應該是這次出行的護衛隊。
而在隊列之外,站著一個皮膚略白的青年男子。男子身著銀色鎧甲,肩批絳色披風。時不時的往城內看去。青年男子忽然瞧見城門口有動靜,便立馬把抱在胸前的頭盔戴上並整了整。做完這些,便朝著旁邊的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過去。
“大人,他們出來了。”青年男子說到。
“嗯。”中年男子聽到動靜,同時也扭頭看了過去。
這時,一行人已經走到城門口,為首的是之前穿著大紅色道袍的老者。可能是因為這絳色道袍太過繁縟不方便走路,老者脫了絳色大褂,隻穿了一件海青內,外披著一個大棉披風。老者身後跟著兩個道童,其後便是數十名少年。
男子看到老者一行人出了城門,抖了抖袖子,趕忙迎了上去行禮。
“有勞天師了。”迎至隊伍,男子雙手交錯至於胸前,微微一恭,先開了口。
“分內之事,怎敢怠慢。”老者見來人作揖,邊說邊伸手撚了一下麻白的胡子到。
“帶孩子們先上馬車。”寒暄過後,老者向兩位道童吩咐道。交代完這些,又跟中年男子客套了一會兒。短暫的交流以後,老者轉身向馬車走去。
時至晌午,車隊已經集合的差不多了。隻是少年們的家人任然是依依不舍,不願離去。
中年男子走到穿著盔甲的青年男子麵前,後者看到來人便迎了上去,看起來中年男子應該官大一級。
“林校尉,一定要看護好孩子們。”中年男子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語重心長。
“末將定當全力。”說完左掌右拳抱在一起,撞出“啪”的一聲,鏗鏘有力。
這個被叫做林校尉的男子是這次送行任務的長官,也是鬱北郡的守城校尉。鬱北郡算上衙役兵士一共兩百餘人,護送的隊伍就抽調了一般,可見郡守對這次任務的重視。
車隊在眾人的目送下起了程,送別的親人遲遲不願離去,看著長龍般的車隊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而在人群遲遲沒有離去的,另有一位男子,他便是這郡城的父母官──李太守。
見到車隊已經行至不見,李太守便轉過身來對人群做了一揖。讀書人的禮節往往都比較繁縟,不過這倒顯得沒什麽官威。
“各家公子皆是國家棟梁之材,林校尉定當全力護他們周全。送至此即可,請迴吧。”行完禮李太守說到。
“多謝郡守”,李太守話剛落,眾人便異口同聲到。說完這些,人們便先後離去。迴城的迴城,迴村的迴村。
眾人全部散去以後,李太守朝著車隊離去的方向最後再看了一眼,便也進了城。
……
車隊在出了城以後,一路向南而去,十來名軍士墊於車隊前麵。林校尉騎著一匹全身雪白的大馬在後,一身戎裝看著倒是英姿颯爽。中間部分便是幾輛馬車和一輛板車,裝的是行李輜重,隊伍的最後是數十名軍士壓後。
林校尉治軍有方,行軍期間全無交頭接耳的現象。而他則不時環顧四周,防止意外情況出現。馬車之內,天師和兩位道童閉目打坐。在這樣搖搖晃晃的馬車裏麵還能入定,果然是有些修為。而孩童在搖搖晃晃的馬車裏麵,早已經進入了夢鄉。
車隊在繼續行進了一段時間以後,在一處比較空曠的地方停了下來。天色已經初露灰暗,掛在西邊的太陽也開始紅了起來,讓人可以正視。
“原地修整!”林校尉下了馬衝著隊伍喊到。
行進了一下午,馬兒跟兵士都需要歇息修整一下。從鬱北郡到玄喻城,單騎需要花費一天半,而車隊至少需要三天時間。所以對於車隊來說,行軍節奏非常重要。
而這一點,對於已經不是第一次參與護送任務的林校尉來說,毋庸置疑是非常清楚的。林校尉看了看天色後,走向了第一輛馬車。
“天師,我們稍稍休整再上路。”林校尉對著馬車做了個揖說到。盡管不知道馬車裏麵的人能不能看到,但是作為一個兵,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忘。
“好的,休整一番再上路吧。”聽到外麵林校尉的話,天師並沒有睜眼,閉著眼睛迴了話。
其餘幾輛馬車則沒有什麽動靜,孩童們應該還都在睡覺。軍士們則是三三兩兩紮堆,開始閑聊起來。
“宋大哥,你出任務次數最多,給我們講講出任務的時候,遇到過什麽事兒沒。”幾個軍士湊在一起,樂嗬嗬的聊著天。
“近兩年比較安生,路上到沒發生過啥。偶爾遇到一些從迷霧深林來的大膽賊人,都被林校尉帶著人給解決了。”被叫做宋大哥的中年士兵人喝了一口水袋裏的烈酒,然後抹了一下嘴到。
說完接著又喝了一口,沒著急抹嘴:“不過前幾年出任務比較亂,記得那會兒我剛從軍不久,是跟著老校尉和天師出任務。”
“那幾年怎麽樣?。”幾個年輕的兵士聽到有亂子,激動的不行,催促著到。
“那一年這地方還是一片樹林,我們也是在這兒休息。隊伍解散沒一會兒,老天師突然從馬車裏竄了出來,把眾人嚇了一跳。然而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頭,突然從天上砸下一棵足有井口粗細的大大樹。”中年士兵看著眾人聽得入神,講的也得勁。
“然後呢,然後呢?”眾人聽得入神,連連問道。
“這井口粗細的大樹徑直往車隊飛來,這要是砸了下來車隊要遭殃了。我心想不能讓娃兒們受傷,趕忙提了劍朝前去。”中年士兵說的得意,說著說著手上還帶起了動作。
這時,旁邊的一個跟他差不多年紀的兵士,在聽了一會之後,拍了拍一名年輕兵士的肩膀示意挪挪位置,隨後也加入了人群之中。
“想當年你們宋大哥可英勇了,抱著劍躲在樹後麵不敢出來!”男子大笑著插話到。
中年男子看到有人來拆台,明顯有點掃興,卻也沒有不高興。
“講的正盡興,你大爺的跑過來拆台,當年不是沒見過世麵嘛!。”中年士兵對著說話的男子發了一頓牢騷,男子不語隻是憨憨的傻笑。眾將士看完也樂的嗬嗬大笑,中年士兵咳咳了兩聲,把眾人拉迴了他的故事。
“就在大家被巨樹震驚到不知所措的時候,天師已經臨空飄在了車隊的上方。說時遲那時快,天師雙手一合,再一指,隻見得一柄飛劍從道童手中疾馳而出。飛至半空之中,這柄飛劍又分身成了數把。”男子講的出神,手上動作不斷。
“數把飛劍就像長了眼睛一般朝著大樹飛去,頃刻間就把大樹生生批成了可以塞進灶台的柴火。這柴火還未落地,隻見得一把把飛劍又飛迴了劍鞘當中。把我們看的是目瞪口呆,就差拍手叫好了。”
“後來呢?後來呢?”聽得興起,眾人仿佛在聽說書先生講故事。
“後來被劈得稀碎的大樹枝丫剛落地,離我們十來丈遠的地方憑空出現十幾號人。這十幾號人個個都蒙著麵,穿的一身黑袍,就跟人影一樣。老校尉的指揮著我們結了劍陣,天師又再次憑空飛了出去。我記得很清楚,當時還有太陽。但就是這麽個大晴天,突然一道天雷劈在了那群黑影上。”
“然後呢,然後呢?”人群裏有人插話到。
“這一道天雷直接把這群黑影劈飛了一大半,剩下的幾個也都半殘不殘。隻是這為首的黑袍人也有些道行,硬是借著手裏圓盤似的法器,扛住了這一記天雷沒有倒下。普通人可不敢想,這要是吃上一記,怕是連渣渣都不剩了。”
“原來老天師這麽厲害!”人群裏傳出一聲驚歎。
話音剛落,說話的人遭到眾人的白眼。似是在嘲笑他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不過這例子要被老天師知道,心裏不知道會是個啥滋味。
“後來也就隻剩得黑袍人的老大能跟天師抗衡一會兒,但也不是老天師的對手。數十個迴個後,再次被老天師的天雷劈得外焦裏嫩。不過這黑袍老大也是有些能耐的,空手便能甩出一團團暗紅的火焰。隻是氣力差了點,都被老天師擋下了,隻可惜了這片林子,這火老天師都沒能滅掉,隻能眼看著林子被燒。”男子說著說著竟有點惋惜。
眾人聽完故事顯得有些意猶未盡,隻是林校尉下了令繼續趕路。眾人隻得連忙迴歸隊伍,整理整理行裝準備出發。車隊再次搖搖晃晃的上了路,趕在天黑之前到達驛站。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方。在郡城中心的道場內,數十位少年整齊的排列成了一個方形,隻是此時的人數已經少了半數。而在道場後麵的高台之上,一個穿著隆重的老者閉目凝神。老者頭戴青銅芙蓉冠,一身絳衣紅中透紫。老者雙手交錯置於胸前,雙唇在小幅度的高速震動,應該在默念些什麽。
隻聽得又是一聲清遠的鍾聲,老者緩慢睜開了雙眼。
“鬱鬱蔥蔥,佑我北郡!”
老者嘴裏慢慢吐出幾個字後,便將雙手伸直環繞一周後,再次交錯。隻是這次老者舉過了頭頂,向前一恭。這一恭或是鞠向了青天,或少鞠向了眼前的這些少年。一記隆重的玄禮過後,再次從老者口中蹦出幾個字。
“啟程吧。”
……
今天是送學的日子,即便是老天師也不敢怠慢。州府學院開院的時間尚還有幾日,但一般送學都會提前幾天。一個是路上要耗費一些時間,另一個則是要讓背井離鄉的少年們適應一下新的環境。
郡城門外,一個由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成一字型排開。或許是因為等的時間有點久,馬兒們不耐煩的跺著蹄子。車夫時不時的會撫摸一下馬兒,好似在安撫馬兒要聽話。而在車隊最的最後方,一行人整齊的分列排於後方。這些人穿著統一,個個手持長劍,身穿盔甲,應該是這次出行的護衛隊。
而在隊列之外,站著一個皮膚略白的青年男子。男子身著銀色鎧甲,肩批絳色披風。時不時的往城內看去。青年男子忽然瞧見城門口有動靜,便立馬把抱在胸前的頭盔戴上並整了整。做完這些,便朝著旁邊的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過去。
“大人,他們出來了。”青年男子說到。
“嗯。”中年男子聽到動靜,同時也扭頭看了過去。
這時,一行人已經走到城門口,為首的是之前穿著大紅色道袍的老者。可能是因為這絳色道袍太過繁縟不方便走路,老者脫了絳色大褂,隻穿了一件海青內,外披著一個大棉披風。老者身後跟著兩個道童,其後便是數十名少年。
男子看到老者一行人出了城門,抖了抖袖子,趕忙迎了上去行禮。
“有勞天師了。”迎至隊伍,男子雙手交錯至於胸前,微微一恭,先開了口。
“分內之事,怎敢怠慢。”老者見來人作揖,邊說邊伸手撚了一下麻白的胡子到。
“帶孩子們先上馬車。”寒暄過後,老者向兩位道童吩咐道。交代完這些,又跟中年男子客套了一會兒。短暫的交流以後,老者轉身向馬車走去。
時至晌午,車隊已經集合的差不多了。隻是少年們的家人任然是依依不舍,不願離去。
中年男子走到穿著盔甲的青年男子麵前,後者看到來人便迎了上去,看起來中年男子應該官大一級。
“林校尉,一定要看護好孩子們。”中年男子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語重心長。
“末將定當全力。”說完左掌右拳抱在一起,撞出“啪”的一聲,鏗鏘有力。
這個被叫做林校尉的男子是這次送行任務的長官,也是鬱北郡的守城校尉。鬱北郡算上衙役兵士一共兩百餘人,護送的隊伍就抽調了一般,可見郡守對這次任務的重視。
車隊在眾人的目送下起了程,送別的親人遲遲不願離去,看著長龍般的車隊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而在人群遲遲沒有離去的,另有一位男子,他便是這郡城的父母官──李太守。
見到車隊已經行至不見,李太守便轉過身來對人群做了一揖。讀書人的禮節往往都比較繁縟,不過這倒顯得沒什麽官威。
“各家公子皆是國家棟梁之材,林校尉定當全力護他們周全。送至此即可,請迴吧。”行完禮李太守說到。
“多謝郡守”,李太守話剛落,眾人便異口同聲到。說完這些,人們便先後離去。迴城的迴城,迴村的迴村。
眾人全部散去以後,李太守朝著車隊離去的方向最後再看了一眼,便也進了城。
……
車隊在出了城以後,一路向南而去,十來名軍士墊於車隊前麵。林校尉騎著一匹全身雪白的大馬在後,一身戎裝看著倒是英姿颯爽。中間部分便是幾輛馬車和一輛板車,裝的是行李輜重,隊伍的最後是數十名軍士壓後。
林校尉治軍有方,行軍期間全無交頭接耳的現象。而他則不時環顧四周,防止意外情況出現。馬車之內,天師和兩位道童閉目打坐。在這樣搖搖晃晃的馬車裏麵還能入定,果然是有些修為。而孩童在搖搖晃晃的馬車裏麵,早已經進入了夢鄉。
車隊在繼續行進了一段時間以後,在一處比較空曠的地方停了下來。天色已經初露灰暗,掛在西邊的太陽也開始紅了起來,讓人可以正視。
“原地修整!”林校尉下了馬衝著隊伍喊到。
行進了一下午,馬兒跟兵士都需要歇息修整一下。從鬱北郡到玄喻城,單騎需要花費一天半,而車隊至少需要三天時間。所以對於車隊來說,行軍節奏非常重要。
而這一點,對於已經不是第一次參與護送任務的林校尉來說,毋庸置疑是非常清楚的。林校尉看了看天色後,走向了第一輛馬車。
“天師,我們稍稍休整再上路。”林校尉對著馬車做了個揖說到。盡管不知道馬車裏麵的人能不能看到,但是作為一個兵,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忘。
“好的,休整一番再上路吧。”聽到外麵林校尉的話,天師並沒有睜眼,閉著眼睛迴了話。
其餘幾輛馬車則沒有什麽動靜,孩童們應該還都在睡覺。軍士們則是三三兩兩紮堆,開始閑聊起來。
“宋大哥,你出任務次數最多,給我們講講出任務的時候,遇到過什麽事兒沒。”幾個軍士湊在一起,樂嗬嗬的聊著天。
“近兩年比較安生,路上到沒發生過啥。偶爾遇到一些從迷霧深林來的大膽賊人,都被林校尉帶著人給解決了。”被叫做宋大哥的中年士兵人喝了一口水袋裏的烈酒,然後抹了一下嘴到。
說完接著又喝了一口,沒著急抹嘴:“不過前幾年出任務比較亂,記得那會兒我剛從軍不久,是跟著老校尉和天師出任務。”
“那幾年怎麽樣?。”幾個年輕的兵士聽到有亂子,激動的不行,催促著到。
“那一年這地方還是一片樹林,我們也是在這兒休息。隊伍解散沒一會兒,老天師突然從馬車裏竄了出來,把眾人嚇了一跳。然而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頭,突然從天上砸下一棵足有井口粗細的大大樹。”中年士兵看著眾人聽得入神,講的也得勁。
“然後呢,然後呢?”眾人聽得入神,連連問道。
“這井口粗細的大樹徑直往車隊飛來,這要是砸了下來車隊要遭殃了。我心想不能讓娃兒們受傷,趕忙提了劍朝前去。”中年士兵說的得意,說著說著手上還帶起了動作。
這時,旁邊的一個跟他差不多年紀的兵士,在聽了一會之後,拍了拍一名年輕兵士的肩膀示意挪挪位置,隨後也加入了人群之中。
“想當年你們宋大哥可英勇了,抱著劍躲在樹後麵不敢出來!”男子大笑著插話到。
中年男子看到有人來拆台,明顯有點掃興,卻也沒有不高興。
“講的正盡興,你大爺的跑過來拆台,當年不是沒見過世麵嘛!。”中年士兵對著說話的男子發了一頓牢騷,男子不語隻是憨憨的傻笑。眾將士看完也樂的嗬嗬大笑,中年士兵咳咳了兩聲,把眾人拉迴了他的故事。
“就在大家被巨樹震驚到不知所措的時候,天師已經臨空飄在了車隊的上方。說時遲那時快,天師雙手一合,再一指,隻見得一柄飛劍從道童手中疾馳而出。飛至半空之中,這柄飛劍又分身成了數把。”男子講的出神,手上動作不斷。
“數把飛劍就像長了眼睛一般朝著大樹飛去,頃刻間就把大樹生生批成了可以塞進灶台的柴火。這柴火還未落地,隻見得一把把飛劍又飛迴了劍鞘當中。把我們看的是目瞪口呆,就差拍手叫好了。”
“後來呢?後來呢?”聽得興起,眾人仿佛在聽說書先生講故事。
“後來被劈得稀碎的大樹枝丫剛落地,離我們十來丈遠的地方憑空出現十幾號人。這十幾號人個個都蒙著麵,穿的一身黑袍,就跟人影一樣。老校尉的指揮著我們結了劍陣,天師又再次憑空飛了出去。我記得很清楚,當時還有太陽。但就是這麽個大晴天,突然一道天雷劈在了那群黑影上。”
“然後呢,然後呢?”人群裏有人插話到。
“這一道天雷直接把這群黑影劈飛了一大半,剩下的幾個也都半殘不殘。隻是這為首的黑袍人也有些道行,硬是借著手裏圓盤似的法器,扛住了這一記天雷沒有倒下。普通人可不敢想,這要是吃上一記,怕是連渣渣都不剩了。”
“原來老天師這麽厲害!”人群裏傳出一聲驚歎。
話音剛落,說話的人遭到眾人的白眼。似是在嘲笑他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不過這例子要被老天師知道,心裏不知道會是個啥滋味。
“後來也就隻剩得黑袍人的老大能跟天師抗衡一會兒,但也不是老天師的對手。數十個迴個後,再次被老天師的天雷劈得外焦裏嫩。不過這黑袍老大也是有些能耐的,空手便能甩出一團團暗紅的火焰。隻是氣力差了點,都被老天師擋下了,隻可惜了這片林子,這火老天師都沒能滅掉,隻能眼看著林子被燒。”男子說著說著竟有點惋惜。
眾人聽完故事顯得有些意猶未盡,隻是林校尉下了令繼續趕路。眾人隻得連忙迴歸隊伍,整理整理行裝準備出發。車隊再次搖搖晃晃的上了路,趕在天黑之前到達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