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顯德殿早朝……
李世民剛來到顯德殿坐下,便發現大殿內火藥味十足。他知道這是為了何事情,他除了自責,就是怪楊義那混蛋了,真是令他不省心。
當初自己幹嘛要將他關入刑部大牢?而且還是關進死牢!自己明知那小子跑不了,幹嘛當初不將他送迴冠軍侯府?現在出了事情了,自己也有一份罪責。
按平時的議事習慣,先是處理各部司衙門上報的全國緊急事務,然後再處理各類司法案件,最後是軍事。
可今天一反常態,一多半的朝臣都將矛頭指向了楊義。特別是那些言官,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讓這膽大包天的小子,嚐嚐他們存在的價值。
李道宗這個刑部主官還沒說話呢,由魏征和王珪為首的言官就先後開始攻擊了。
“啟奏陛下,冠軍侯冠軍大將軍楊義,假死欺君,窩藏梁師都餘孽,秘密潛迴金溝村。被宿國公發現後,將他捉拿歸案,關進刑部大牢。可他仍死不悔改,在大牢裏挾持獄卒,封堵大牢牢門,對死囚犯濫用私刑,連殺兩名朝廷重犯,行為之惡劣,手段之殘忍……”
“此人年紀輕輕,便目無法紀,屢次犯事。而今又倚仗自己為朝廷所立微末之功,便持才傲物,不思進取,有負聖恩。在押期間還濫殺朝廷重犯,此等欺君罔上,視律法於無物之徒,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請陛下聖裁!”
李世民默不作聲,轉臉看向李道宗,意思是讓他做個解釋,他是刑部尚書,這事歸他管。也就是說,等他發完言之後再討論,然後做出最後的裁決。
其實,李道宗是想把這事躲過去的,但他是這事的主官,他不能逃避,更無法逃避。他隻得硬著頭皮站了起來:“啟奏陛下,臣查實,被楊義所殺這二人,正是去年行刺楊義的主謀,他二人先是慫恿子侄在春明門處,汙蔑楊義造反,欲將他格殺。
幸得屬下用命,陛下及時製止才沒釀成大禍。爾後又買通江湖殺手臨江釣叟在灞橋南十二裏處,欲置楊義等人於死地,結果在陣亡二十名士兵後,僥幸撿得一條命。由可預見,楊義殺他二人是合情合理的,隻是這小子做得欠妥當,他不應該在刑部大牢徇私枉法,肆意殺人……”
“住口!難道任城王想包庇此惡賊不成?”魏征聽到李道宗說楊義殺人是合情合理,就氣得渾身發抖。未等他說完,便暴怒出聲打斷!
李道宗被魏征喝斥,他並沒有說什麽。即時向李世民行了一禮,就退迴了朝班,坐迴了原位。
李靖自從打完仗迴來後,出於對楊義的愧疚,便交了帥印,然後閉門謝客,在家裏懺悔。
可前幾天,李世民發現楊義並沒有死,而且這小子還裝死迴來和女人在村裏鬼混,把李世民氣的不輕。當李世民迴到華清宮時,當即宣布:由於李靖滅東''突厥居功至偉,謙遜有加,高風亮節,忠心耿耿,遷任尚書右仆射,即刻上任。
李靖在高興之餘,又為楊義那混小子的不懂事憤慨不已,可他還真拿那混小子沒有辦法。因為這混小子做出這等事情來,完全是為了不想當官而已。
正所謂爛泥扶不上牆,朽木不可雕也,他也就不再強求了。
今天是他升任尚書右仆射第一次上朝,便碰到了這小子鬧出的這檔子事。他心裏不由對楊義惋惜的同時,也打定決心,不管怎樣,也要保住楊義的一條性命,畢竟那是自己孫媳婦兒的父親。
他見李道宗說的話,明顯是包庇楊義的,雖然被魏征給喝斥了,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直接站了起來:“啟奏陛下,先不提楊義所犯之罪,就說他在滅東''突厥時神勇無敵,攻無不克的表現,實令我等沙場老將汗顏!
如果沒有他,想滅東''突厥那是不可能的。他的天罰之威,令北方草原各部聞風喪膽,有他在一天,不僅北方草原,哪怕是周邊諸國都人心惶惶,不敢對我大唐造次。如果他就這樣被殺,那是親者痛,仇者快,望陛下三思!”
有了李靖這一開口,其他武將更是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兵部尚書侯君集,他站了起來狠狠的瞪了各言官一眼:“啟奏陛下,楊義所立之功遠超他所犯之過,反正那倆個重犯都要秋決的,早死晚死都是死。被楊小子殺了算是便宜他們了,我認為楊小子沒有錯。”
魏征火冒三丈:“姓侯的,你是要知法犯法嗎?你安得什麽心?別以為你是兵部尚書,就可以胡作非為了!”
“哪怕是死囚,沒有被判死刑之前,他們還是犯了罪的良人。他該不該死,應該由大理寺來裁決,輪不到他姓楊的痛下殺手!”
“不錯,該死之人,必有專門部門來裁決。而不是他區區一個冠軍侯便可濫用私刑,徇私枉法的。”
“可不是,就這樣都無罪,豈不是被天下人恥笑!”
“……”
侯君集的這一番話,像是捅了馬蜂窩一般,惹得眾文官紛紛向他攻擊。朝堂上鬧哄哄的,全是攻擊他侯君集的聲音。
而其他武將也不爽了,雖然他們怕皇帝猜忌他們交結朋黨,但他們這時候可管不得那麽多了。因為楊義這小子打起仗來太神勇了,以後打仗還要用到他。
如今看這情形,文官和言官像是要置楊義於死地。這讓他們受不了,紛紛扯開嗓子和文官、言官對罵起來。武將的嗓門大是出了名的,他們這一喊起來,氣勢上便壓倒了文官、言官。
“當當當,當當當……”
殿內的警示鍾響了一遍又一遍,終於在第五遍的時候,文武大臣才臉紅脖子粗的相互瞪著對方。
即使這樣,李世民還是不開口,他就這樣冷眼旁觀,看著文武大臣爭得你死我活。
其實這就是帝王心術,他要搞平衡,不能讓文官占盡優勢,更加不能讓武將壓文官。如今看他們吵得不可開交,就敲警示鍾給他們潑盆涼水,如果他們繼續吵,他還會繼續看下去的。
這次輪到程咬金上場了:“啟奏陛下,楊家小子乃我大唐軍中的榜樣。如今那些小子們,個個都以學習楊小子的忠君愛國為榮,如果就聽任那些耍嘴皮子的將他殺了,這將要寒了多少將士們的心?”
“程咬金,殺了楊小子是寒了將士們的心不假,如果不殺他,如何維護我大唐的律法,如何讓天下人看待朝廷各級官府維護百姓的公平?如此知法犯法之徒,不殺不足以平天下人之憤!”簫瑀懟程咬金怒喝!
他疾惡如仇,沒想到在大是大非上,這些武將居然不按套路出牌,更不按律法辦事,這令他接受不了。
杜如晦也站起來:“啟奏陛下,先不談楊義所立之功,單單從這件事情對朝廷的影響,實在是太惡劣了。而且他殺的是崔家之人,雖然崔家在朝廷並無多大話語權,但在民間的威望極大,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損失了朝廷的聲譽,更會引發民變,望陛下三思!”
尉遲恭瞪著他那雙牛眼,看向杜如晦:“姓杜的,如果將引發民變扣在楊小子頭上,那我也沒辦法。如果真發生了民變,讓楊小子用天罰去對付他們就是了。”
“臭老黑,你還有沒有一點腦子?用天罰去對付百姓,你……”
“好了,不要再吵了。”李世民終於發怒了。他再也聽不下去了,照他們這樣爭吵下去,說不定便將楊義說成了大逆不道的反賊了。
李世民看向長孫無忌:“今天有多少人位列朝班?”
長孫無忌一愣,不明白李世民說的這是什麽意思?但他還是迴答:“今天共有一百五十三人上朝。”
“這就好辦了,就按楊小子的做法,少數服從多數!武將這邊是保楊小子的狗命,文官那邊按律處決,中間空著的位置就是中立,不必表態,現在開始吧!”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做出決定。上次因為攻打東''突厥前用過一次的辦法,這次又拿出來這樣做,實在是違背了唐朝的法律。
當長孫無忌站到中間的位置時,眾大臣終於動了。一陣亂竄之後,結果出來了:五十二人保楊義,五十人殺楊義,五十一人保持中立。
李世民得到這個結果很滿意,但她還不做最後決定。他問眾大臣:“結果很明顯了,哪位愛卿有不同的意見?”
魏征見李世民鬆了一口氣的樣子,知道事情已不可為。忙對李世民躬身行禮:“啟奏陛下,既然結果如此,臣接受這個結果。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臣建議將楊義流放嶺南!”
李世民兩眼一突,就要發火。
可還沒等他發起火來,下麵的文武大臣像是吃錯藥似的,紛紛稱讚魏征這個主意好,該讓楊家小子嚐嚐苦頭……
李世民沒辦法,隻得同意將楊義流放嶺南。
李世民剛來到顯德殿坐下,便發現大殿內火藥味十足。他知道這是為了何事情,他除了自責,就是怪楊義那混蛋了,真是令他不省心。
當初自己幹嘛要將他關入刑部大牢?而且還是關進死牢!自己明知那小子跑不了,幹嘛當初不將他送迴冠軍侯府?現在出了事情了,自己也有一份罪責。
按平時的議事習慣,先是處理各部司衙門上報的全國緊急事務,然後再處理各類司法案件,最後是軍事。
可今天一反常態,一多半的朝臣都將矛頭指向了楊義。特別是那些言官,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讓這膽大包天的小子,嚐嚐他們存在的價值。
李道宗這個刑部主官還沒說話呢,由魏征和王珪為首的言官就先後開始攻擊了。
“啟奏陛下,冠軍侯冠軍大將軍楊義,假死欺君,窩藏梁師都餘孽,秘密潛迴金溝村。被宿國公發現後,將他捉拿歸案,關進刑部大牢。可他仍死不悔改,在大牢裏挾持獄卒,封堵大牢牢門,對死囚犯濫用私刑,連殺兩名朝廷重犯,行為之惡劣,手段之殘忍……”
“此人年紀輕輕,便目無法紀,屢次犯事。而今又倚仗自己為朝廷所立微末之功,便持才傲物,不思進取,有負聖恩。在押期間還濫殺朝廷重犯,此等欺君罔上,視律法於無物之徒,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請陛下聖裁!”
李世民默不作聲,轉臉看向李道宗,意思是讓他做個解釋,他是刑部尚書,這事歸他管。也就是說,等他發完言之後再討論,然後做出最後的裁決。
其實,李道宗是想把這事躲過去的,但他是這事的主官,他不能逃避,更無法逃避。他隻得硬著頭皮站了起來:“啟奏陛下,臣查實,被楊義所殺這二人,正是去年行刺楊義的主謀,他二人先是慫恿子侄在春明門處,汙蔑楊義造反,欲將他格殺。
幸得屬下用命,陛下及時製止才沒釀成大禍。爾後又買通江湖殺手臨江釣叟在灞橋南十二裏處,欲置楊義等人於死地,結果在陣亡二十名士兵後,僥幸撿得一條命。由可預見,楊義殺他二人是合情合理的,隻是這小子做得欠妥當,他不應該在刑部大牢徇私枉法,肆意殺人……”
“住口!難道任城王想包庇此惡賊不成?”魏征聽到李道宗說楊義殺人是合情合理,就氣得渾身發抖。未等他說完,便暴怒出聲打斷!
李道宗被魏征喝斥,他並沒有說什麽。即時向李世民行了一禮,就退迴了朝班,坐迴了原位。
李靖自從打完仗迴來後,出於對楊義的愧疚,便交了帥印,然後閉門謝客,在家裏懺悔。
可前幾天,李世民發現楊義並沒有死,而且這小子還裝死迴來和女人在村裏鬼混,把李世民氣的不輕。當李世民迴到華清宮時,當即宣布:由於李靖滅東''突厥居功至偉,謙遜有加,高風亮節,忠心耿耿,遷任尚書右仆射,即刻上任。
李靖在高興之餘,又為楊義那混小子的不懂事憤慨不已,可他還真拿那混小子沒有辦法。因為這混小子做出這等事情來,完全是為了不想當官而已。
正所謂爛泥扶不上牆,朽木不可雕也,他也就不再強求了。
今天是他升任尚書右仆射第一次上朝,便碰到了這小子鬧出的這檔子事。他心裏不由對楊義惋惜的同時,也打定決心,不管怎樣,也要保住楊義的一條性命,畢竟那是自己孫媳婦兒的父親。
他見李道宗說的話,明顯是包庇楊義的,雖然被魏征給喝斥了,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直接站了起來:“啟奏陛下,先不提楊義所犯之罪,就說他在滅東''突厥時神勇無敵,攻無不克的表現,實令我等沙場老將汗顏!
如果沒有他,想滅東''突厥那是不可能的。他的天罰之威,令北方草原各部聞風喪膽,有他在一天,不僅北方草原,哪怕是周邊諸國都人心惶惶,不敢對我大唐造次。如果他就這樣被殺,那是親者痛,仇者快,望陛下三思!”
有了李靖這一開口,其他武將更是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兵部尚書侯君集,他站了起來狠狠的瞪了各言官一眼:“啟奏陛下,楊義所立之功遠超他所犯之過,反正那倆個重犯都要秋決的,早死晚死都是死。被楊小子殺了算是便宜他們了,我認為楊小子沒有錯。”
魏征火冒三丈:“姓侯的,你是要知法犯法嗎?你安得什麽心?別以為你是兵部尚書,就可以胡作非為了!”
“哪怕是死囚,沒有被判死刑之前,他們還是犯了罪的良人。他該不該死,應該由大理寺來裁決,輪不到他姓楊的痛下殺手!”
“不錯,該死之人,必有專門部門來裁決。而不是他區區一個冠軍侯便可濫用私刑,徇私枉法的。”
“可不是,就這樣都無罪,豈不是被天下人恥笑!”
“……”
侯君集的這一番話,像是捅了馬蜂窩一般,惹得眾文官紛紛向他攻擊。朝堂上鬧哄哄的,全是攻擊他侯君集的聲音。
而其他武將也不爽了,雖然他們怕皇帝猜忌他們交結朋黨,但他們這時候可管不得那麽多了。因為楊義這小子打起仗來太神勇了,以後打仗還要用到他。
如今看這情形,文官和言官像是要置楊義於死地。這讓他們受不了,紛紛扯開嗓子和文官、言官對罵起來。武將的嗓門大是出了名的,他們這一喊起來,氣勢上便壓倒了文官、言官。
“當當當,當當當……”
殿內的警示鍾響了一遍又一遍,終於在第五遍的時候,文武大臣才臉紅脖子粗的相互瞪著對方。
即使這樣,李世民還是不開口,他就這樣冷眼旁觀,看著文武大臣爭得你死我活。
其實這就是帝王心術,他要搞平衡,不能讓文官占盡優勢,更加不能讓武將壓文官。如今看他們吵得不可開交,就敲警示鍾給他們潑盆涼水,如果他們繼續吵,他還會繼續看下去的。
這次輪到程咬金上場了:“啟奏陛下,楊家小子乃我大唐軍中的榜樣。如今那些小子們,個個都以學習楊小子的忠君愛國為榮,如果就聽任那些耍嘴皮子的將他殺了,這將要寒了多少將士們的心?”
“程咬金,殺了楊小子是寒了將士們的心不假,如果不殺他,如何維護我大唐的律法,如何讓天下人看待朝廷各級官府維護百姓的公平?如此知法犯法之徒,不殺不足以平天下人之憤!”簫瑀懟程咬金怒喝!
他疾惡如仇,沒想到在大是大非上,這些武將居然不按套路出牌,更不按律法辦事,這令他接受不了。
杜如晦也站起來:“啟奏陛下,先不談楊義所立之功,單單從這件事情對朝廷的影響,實在是太惡劣了。而且他殺的是崔家之人,雖然崔家在朝廷並無多大話語權,但在民間的威望極大,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損失了朝廷的聲譽,更會引發民變,望陛下三思!”
尉遲恭瞪著他那雙牛眼,看向杜如晦:“姓杜的,如果將引發民變扣在楊小子頭上,那我也沒辦法。如果真發生了民變,讓楊小子用天罰去對付他們就是了。”
“臭老黑,你還有沒有一點腦子?用天罰去對付百姓,你……”
“好了,不要再吵了。”李世民終於發怒了。他再也聽不下去了,照他們這樣爭吵下去,說不定便將楊義說成了大逆不道的反賊了。
李世民看向長孫無忌:“今天有多少人位列朝班?”
長孫無忌一愣,不明白李世民說的這是什麽意思?但他還是迴答:“今天共有一百五十三人上朝。”
“這就好辦了,就按楊小子的做法,少數服從多數!武將這邊是保楊小子的狗命,文官那邊按律處決,中間空著的位置就是中立,不必表態,現在開始吧!”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做出決定。上次因為攻打東''突厥前用過一次的辦法,這次又拿出來這樣做,實在是違背了唐朝的法律。
當長孫無忌站到中間的位置時,眾大臣終於動了。一陣亂竄之後,結果出來了:五十二人保楊義,五十人殺楊義,五十一人保持中立。
李世民得到這個結果很滿意,但她還不做最後決定。他問眾大臣:“結果很明顯了,哪位愛卿有不同的意見?”
魏征見李世民鬆了一口氣的樣子,知道事情已不可為。忙對李世民躬身行禮:“啟奏陛下,既然結果如此,臣接受這個結果。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臣建議將楊義流放嶺南!”
李世民兩眼一突,就要發火。
可還沒等他發起火來,下麵的文武大臣像是吃錯藥似的,紛紛稱讚魏征這個主意好,該讓楊家小子嚐嚐苦頭……
李世民沒辦法,隻得同意將楊義流放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