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警方的質疑,劉思梁堅守的防線慢慢出現了裂縫,本以為用一個謊言便能掩蓋事實,沒成想竟有一雙眼睛盯著自己。本就不是擅長說謊的人,在警方的追問之下,劉思梁繳械投降,道出了真相:
王沫所言不虛,劉思梁當天確實在上課期間與自己的女學生私會,無人的走廊,兩人都覺得是安全的,但世事難預料。
青春期的女生對於愛情是懵懂的,一麵憧憬著品嚐愛的滋味,一麵害怕愛的針芒傷害到自己。高中的學生處於學習的高壓之下,兩點一線枯燥的生活,每天對著白紙黑字的無聊課本,對於旁人的關心就會格外注意。
這名女學生便是如此,她對自己的化學老師會錯了意,看劉思梁關心自己的學習,若是哪一次成績不理想,就會苦口婆心關切的勸導,對愛情知之甚少的她竟把劉思梁的關心當成了愛的表達。劉思梁自然也能感覺到她的變化,開始劉思梁還會刻意與學生保持距離,避免兩個人獨處的機會,用自己的道德規範這自己的行為。
一天可以,可是一個月呢?加之人到中年的劉思梁與妻子之間漸漸少了愛的衝動,平淡的生活維持著兩人穩定的關係,用親情來形容兩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更為貼切。
一段本不該發生的愛情孽緣就這樣沒有征兆的開始了。劉思梁不再堅守師生的道德底線,學生對本就無果的癡愛一往無前。
劉思梁深知自己這樣做不對,但是也發覺無法自拔,如墮入深淵,隻能越墜越深,觸碰不到的穀底發出低聲的哀嚎,隻是劉思梁此刻才聽到。
他知道,無論自己是否觸犯了法律,自己也算是道德邊緣徘徊,用來的掩蓋的謊言一擊即破,劉思梁卻釋然的笑了。他對麵前的警察坦言,此刻他竟然覺得釋懷了,不用擔驚受怕妻子、學校、家長知道自己的秘密了。當然他也知道,他所要麵對的可能是一場不可避免的人生變故。
劉思梁再次扶了扶眼鏡,瞳孔明亮,似做了決定,也不言語。
趙國光饒有興致的聽餘凱說著分區刑警對劉思梁的審訊過程,像是在茶館中聽評書的茶客,就差擺上幹果點心。
“我在就看出來這小子不是什麽好貨了,這算不算是誘拐未成年人啊?”趙國光憤憤不平道。
辦公室中沒人搭話,見氣氛尷尬,餘凱迴了句:“這就看分區接下來的調查結果了,與我們無關了。”
餘凱的話中帶著一絲沮喪,但不是對與劉思梁的處理結果,而是落空的希望所帶來的失望之感。
另一張辦公桌前,林蘇轉動著手上的鉛筆,一圈、一圈,在指尖劃過,成一個螺旋式的軌跡。上學時候,每當遇到難解的題,林蘇就會轉著鉛筆思考,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現在,還是沒有改變。
首當其衝的問題,便是劉思梁的膠帶怎麽會出現在命案現場,通過劉思梁的供述,自己對此事毫不知情。除了他所隱瞞的與女學生之間的關係,其餘的時間線也被學校相關工作人員證實,並且目前找不到他與受害者之間有什麽關係。
是誰把膠帶帶到現場的?
轉動的鉛筆轉速越來越快,逐漸失去了鉛筆的輪廓,隻留下猶如螺旋槳般的轉動軌跡。
林蘇在心中勾勒出此事的犯罪側寫:
這是一場有計劃的殺人事件,犯罪者對於現場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了充足的準備,開槍的時機要藏於煙花表演的聲音之中,提前準備好的膠帶表明犯罪者已經計劃好如何控製犯罪者,不然平白無故出現的膠帶就顯得太過於巧合。如此看來,這並不是激情作案,而是有計劃有預謀的犯罪。
可惜,林蘇直到現在還無法將三位受害者串聯在一起,犯罪者是為了保險櫃中的五十萬現金所以才鋌而走險,還是仇殺?如果是後者,誰又是目標?
仍未蘇醒的宋國豪與被未知人拿走的二十五萬背後又藏著什麽秘密?難道宋國豪就是這場命案的始作俑者?真的要等到他醒來才能大白真相?
如果是這樣的話,宋國豪從劉思梁手中得到膠帶就無法解釋了,兩個天差地別,沒有交集的人,怎麽會有接觸?
可能,一切還要從接觸膠帶的人著手。
還有,仍未有線索的槍支,仍是重中之重,曹利軍這幾天沮喪情緒鋪滿了整個人,林蘇知道隻需幾天,曹利軍又會充滿幹勁,撲倒案子上,他是那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
一個個問號出現在林蘇的思緒之中,雖不淩亂,但也無解。
說曹操曹操到,曹利軍的名字剛剛從林蘇的腦中消失,他人就興衝衝地推門而進,雙眸閃爍,眉宇之間寫著興奮。他是藏不住秘密的人,幾番接觸之後,林蘇知道每當他出現這樣的表情時,定是有好消息。
果不其然,曹利軍在林蘇身旁站定,氣還沒喘勻,便說:“林蘇,槍的下落有眉目了!”
直來直往的曹利軍向來不愛兜圈子,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道:“上次圍捕行動失敗後,哥幾個又鋪開麵搜尋,抓了幾個相關的小混混,其中一個小混混為了保命,說了此事。”
林蘇提起了興致,示意曹利軍繼續。
曹利軍便接著說道:“那小子是跟著閆伍成的,但不是核心人物,並不知道自己老大的行蹤,可是這小子倒是挺惜命,還沒怎麽著,能說的就全說了,倒是沒怎麽費工夫。可是他所知道都是一些皮毛的事,而且很多都是我們知道的。可能這小子也知道自己的料不夠狠,沒有提起我們的關注,就說自己還知道一件大事,想要爭取寬大處理。”
林蘇還未說什麽,聽著熱鬧早就湊過來的趙國光就緊著問道:“哎呀,我說老曹啊,別扯些沒用的了,說說這小子到底說了!”
曹利軍正了正身子,說道:“他說,他知道是誰做的超市殺人案。”
onclick="hui"
王沫所言不虛,劉思梁當天確實在上課期間與自己的女學生私會,無人的走廊,兩人都覺得是安全的,但世事難預料。
青春期的女生對於愛情是懵懂的,一麵憧憬著品嚐愛的滋味,一麵害怕愛的針芒傷害到自己。高中的學生處於學習的高壓之下,兩點一線枯燥的生活,每天對著白紙黑字的無聊課本,對於旁人的關心就會格外注意。
這名女學生便是如此,她對自己的化學老師會錯了意,看劉思梁關心自己的學習,若是哪一次成績不理想,就會苦口婆心關切的勸導,對愛情知之甚少的她竟把劉思梁的關心當成了愛的表達。劉思梁自然也能感覺到她的變化,開始劉思梁還會刻意與學生保持距離,避免兩個人獨處的機會,用自己的道德規範這自己的行為。
一天可以,可是一個月呢?加之人到中年的劉思梁與妻子之間漸漸少了愛的衝動,平淡的生活維持著兩人穩定的關係,用親情來形容兩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更為貼切。
一段本不該發生的愛情孽緣就這樣沒有征兆的開始了。劉思梁不再堅守師生的道德底線,學生對本就無果的癡愛一往無前。
劉思梁深知自己這樣做不對,但是也發覺無法自拔,如墮入深淵,隻能越墜越深,觸碰不到的穀底發出低聲的哀嚎,隻是劉思梁此刻才聽到。
他知道,無論自己是否觸犯了法律,自己也算是道德邊緣徘徊,用來的掩蓋的謊言一擊即破,劉思梁卻釋然的笑了。他對麵前的警察坦言,此刻他竟然覺得釋懷了,不用擔驚受怕妻子、學校、家長知道自己的秘密了。當然他也知道,他所要麵對的可能是一場不可避免的人生變故。
劉思梁再次扶了扶眼鏡,瞳孔明亮,似做了決定,也不言語。
趙國光饒有興致的聽餘凱說著分區刑警對劉思梁的審訊過程,像是在茶館中聽評書的茶客,就差擺上幹果點心。
“我在就看出來這小子不是什麽好貨了,這算不算是誘拐未成年人啊?”趙國光憤憤不平道。
辦公室中沒人搭話,見氣氛尷尬,餘凱迴了句:“這就看分區接下來的調查結果了,與我們無關了。”
餘凱的話中帶著一絲沮喪,但不是對與劉思梁的處理結果,而是落空的希望所帶來的失望之感。
另一張辦公桌前,林蘇轉動著手上的鉛筆,一圈、一圈,在指尖劃過,成一個螺旋式的軌跡。上學時候,每當遇到難解的題,林蘇就會轉著鉛筆思考,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現在,還是沒有改變。
首當其衝的問題,便是劉思梁的膠帶怎麽會出現在命案現場,通過劉思梁的供述,自己對此事毫不知情。除了他所隱瞞的與女學生之間的關係,其餘的時間線也被學校相關工作人員證實,並且目前找不到他與受害者之間有什麽關係。
是誰把膠帶帶到現場的?
轉動的鉛筆轉速越來越快,逐漸失去了鉛筆的輪廓,隻留下猶如螺旋槳般的轉動軌跡。
林蘇在心中勾勒出此事的犯罪側寫:
這是一場有計劃的殺人事件,犯罪者對於現場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了充足的準備,開槍的時機要藏於煙花表演的聲音之中,提前準備好的膠帶表明犯罪者已經計劃好如何控製犯罪者,不然平白無故出現的膠帶就顯得太過於巧合。如此看來,這並不是激情作案,而是有計劃有預謀的犯罪。
可惜,林蘇直到現在還無法將三位受害者串聯在一起,犯罪者是為了保險櫃中的五十萬現金所以才鋌而走險,還是仇殺?如果是後者,誰又是目標?
仍未蘇醒的宋國豪與被未知人拿走的二十五萬背後又藏著什麽秘密?難道宋國豪就是這場命案的始作俑者?真的要等到他醒來才能大白真相?
如果是這樣的話,宋國豪從劉思梁手中得到膠帶就無法解釋了,兩個天差地別,沒有交集的人,怎麽會有接觸?
可能,一切還要從接觸膠帶的人著手。
還有,仍未有線索的槍支,仍是重中之重,曹利軍這幾天沮喪情緒鋪滿了整個人,林蘇知道隻需幾天,曹利軍又會充滿幹勁,撲倒案子上,他是那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
一個個問號出現在林蘇的思緒之中,雖不淩亂,但也無解。
說曹操曹操到,曹利軍的名字剛剛從林蘇的腦中消失,他人就興衝衝地推門而進,雙眸閃爍,眉宇之間寫著興奮。他是藏不住秘密的人,幾番接觸之後,林蘇知道每當他出現這樣的表情時,定是有好消息。
果不其然,曹利軍在林蘇身旁站定,氣還沒喘勻,便說:“林蘇,槍的下落有眉目了!”
直來直往的曹利軍向來不愛兜圈子,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道:“上次圍捕行動失敗後,哥幾個又鋪開麵搜尋,抓了幾個相關的小混混,其中一個小混混為了保命,說了此事。”
林蘇提起了興致,示意曹利軍繼續。
曹利軍便接著說道:“那小子是跟著閆伍成的,但不是核心人物,並不知道自己老大的行蹤,可是這小子倒是挺惜命,還沒怎麽著,能說的就全說了,倒是沒怎麽費工夫。可是他所知道都是一些皮毛的事,而且很多都是我們知道的。可能這小子也知道自己的料不夠狠,沒有提起我們的關注,就說自己還知道一件大事,想要爭取寬大處理。”
林蘇還未說什麽,聽著熱鬧早就湊過來的趙國光就緊著問道:“哎呀,我說老曹啊,別扯些沒用的了,說說這小子到底說了!”
曹利軍正了正身子,說道:“他說,他知道是誰做的超市殺人案。”
onclick="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