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唐伯強和楊瓏玥就這樣在新橋市夜空的月光下慢慢地走,慢慢地聊。楊瓏玥說:“我覺得你今晚迴答趙老師的提問時給出的答案很好,我也是一個很喜歡臨床的人,將來也會專注於臨床。隻是我有點想知道,你將來想從事哪個專業?”
唐伯強聽後微微一笑,說:“這個答案除了司徒遠行,我還從來沒有告訴其他人,希望你聽了不要吃驚哦。”
“嗬嗬,說吧,對你的吃驚已經夠多的了,再來一次也無所謂。”楊瓏玥開玩笑說。
“其實,自從上完神經內科的課,我便決定今後要做一位神經內科的醫生,除非無法選擇。如果真的無法選擇,我可能會考研究生,當然,就像今晚廖燕涵所說的那樣,這些待畢業分配後再說。至於就業地點我倒無所謂,隻要能讓我從事神經內科工作就行。”唐伯強的口氣近乎斬釘截鐵。
雖然有些心理準備,聽完唐伯強的迴答,楊瓏玥還是大吃一驚:“你想搞神經內科?我看你真是發神經了,你問問全年級有誰願意搞神經內科?那是一門有診斷無治療的學科啊,誰不知道神經內科隻有“三素加尿布”(抗生素、激素、維生素)。哎,難怪那天蔡主任說得那麽明白想留你,你都婉言拒絕了。跟著蔡主任搞心血管多好啊,心血管多熱門啊,真搞不清楚你是怎麽想的。”看來唐伯強的選擇對楊瓏玥的刺激不小,說著說著聲調便提高起來,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在空曠的夜空中迴蕩。唐伯強知道她為自己好,她說的也一點沒錯。
“噓!”唐伯強對著楊瓏玥做了一個手勢並環顧了四周,楊瓏玥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伸伸舌頭停止了說話。
“我喜歡神經內科,喜歡神經內科疾病在診斷時所需要的那種邏輯思維方法,這是我一直喜歡的邏輯與推理,我已經被深深吸引,不能自拔了。我知道你為我好,放心吧,我會做得好的,我更相信神經內科這門學科將來一定會有發展。嗬嗬,你呢,說說你將來的設想吧。”唐伯強看著楊瓏玥笑著說。
唐伯強這一問,楊瓏玥一個激靈:這不就是廖燕涵暗示我做的事情嗎,自己差點糊塗了,忘記了。
“嗬嗬,我的將來很簡單。首先,我自信留校並留在我想去的兒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留校後抓緊時間複習英語,希望畢業後第二年,最遲第三年,也就是1986年前後通過進入加拿大的英語考試。我的一位同學已經移民加拿大,那時我一定到加拿大去,再在加拿大考個醫生執照,在加拿大做個私家醫生。”楊瓏玥一口氣就將她的“簡單”的將來說了出來。其實唐伯強很清楚,她所描述的將來對於很多人來說一點都不簡單,但對於楊瓏玥,唐伯強還真相信她要做到這些並不難。第一是楊瓏玥有實力通過英語考試,第二是楊瓏玥的家庭能夠支撐得起她去加拿大複習考試。
楊瓏玥的話說到這裏,唐伯強心中的所有謎底大白於眼前了。他很感激廖燕涵的聰慧與厚道,很感激楊瓏玥的坦率與真誠,很感恩大學生涯乃至在自己的人生中能與這樣優秀的人成為朋友。
短暫的沉默後,唐伯強說話了:“你的設想可行性很大,對於其他人可能會很困難,但對於你,我絕對相信你的能力。很好啊,將來如果我有機會到加拿大,你可要接待我哦。”
“嘿,還遠著呢。不過,如果真有這麽一天,我一定會好好招待你的。”楊瓏玥恢複了常態,大方地迴答。
慢慢地,他們走到了江邊。倚著江邊的欄杆,看著江麵上來往的船隻,看著不遠處似乎無際無涯的、寬闊的江麵,看著一座雄偉的大橋以及大橋的兩座橋墩像一扇門一樣映入眼簾。大橋雖然很有些年份了,但那種氣勢依然震懾人心,在如此寬闊的江麵上建設跨度如此長的一座大橋,其難度可想而知,新橋市的名字大概是與這座大橋有關吧。
新橋市地處珠江的衝刷平原三角洲,大江、小河和各種小溪遍布其中。居住在三角洲的人們以往多靠各種船隻出行,十分不安全也不方便。慢慢地橋梁越建越多,橋梁不僅帶來出行的方便,橋梁也像一條條動脈,給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所需要的“血液”。珠三角也因此慢慢成為聞名全國的發達與富庶的地區。
城市在夜色裏慢慢睡了過去。但給它帶來活力的江水卻依然清醒著、亢奮著、忙碌地流淌著,也正是這一江忙碌的水養活了這座城市,這樣的情景與曾經的八角鎮是何等的相似啊。但新橋市是幸運的,它與省城為鄰,有著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這水陸交通的便捷更使新橋市如虎添翼。
想著這幾年來往於家鄉和省城都要經過的這條江水,想到在這奔波間幾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唐伯強不禁感慨萬千,脫口而出地說出了孔子的那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楊瓏玥怔怔地看著唐伯強,輕輕地歎了一聲,說:“有時候我真覺得你應該去讀文科而不是來學醫。說實話,雖然以前常找你的茬,但看你寫的病曆真是一種享受,從字裏行間能感覺到你身上有著的一種獨特的文人氣質,但又感覺到你經曆過嚴謹的醫學院學習訓練後應有的縝密。盡管你平時很低調,但你的文字暴露了你除了有著文人的不拘,還有著做醫生的嚴謹。”
“是嗎?謝謝你給我如此高的評價哦,這可是我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啊。”唐伯強笑著說:“其實,我認為我與你或者與很多同學的不同之處是起點的不同。你站立的起點要比我高出太多了,讓我仰視還看不到呢。起點不同,視角自然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相同,選擇當然不同了。說實話,如果讓時光倒流,如果給我重新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選擇進入醫學院學習的。嗬嗬,這就是緣分吧,這緣分讓你我這樣有著天淵之別的起點的兩個人或者說很多人能夠在同一間學校學習並且成為朋友。”
“年級老師常說我們這一屆的同學是小孩,直到我們實習,才讓所有的老師對我們刮目相看。是的,我們年紀小,但我們經曆的東西不少,我們對知識渴求的強烈程度是老師們開始時沒有意識到的。可惜的是,我們這一屆的同學不少人最終可能走錯了路,進錯了門。就像我們班的羅偉,他可是以96分這一將近滿分的物理成績考進來的啊,進來後才發現對醫學沒有半點的興趣,但他的才華和聰明讓他可以遊刃有餘地應付醫學課程的學習,在此之餘,他醉心於物理的研究還小有成果呢。”唐伯強一發不可收拾地說。
“哦,你是說我們班的那位自己到東山口舊貨市場買廢舊零件組裝出收音機和錄音機的羅偉吧。我也聽說了,今天聽你這麽一分析,感覺真是浪費他的才華了。”楊瓏玥很是惋惜地說。
“是啊,再過幾年或者十幾年,相信我們年級不少人會發現原來入錯行了,走錯路了,也相信有不少人會離開醫療行業而另起爐灶。希望我們不是這一類人吧,希望我們都能在醫療行業裏一直走下去,不改初心。”唐伯強迴應道。
“會的,我們一定能堅持下去,不改初心。來,我們拉鉤鉤,日後我們相見,看看我們是否能堅持住。”楊瓏玥邊說邊伸出右手,對於楊瓏玥這種調皮的舉動,唐伯強和廖燕涵都已經見慣不怪了。
“好,我們今晚拉鉤為證!”唐伯強答應著並同樣伸出右手,兩個人的小指對拉在一起,大家都忍不住朗聲大笑,那笑聲瞬間便被淹沒在來往船隻的笛鳴聲中。
一對年輕人,站在秋夜的江邊,對著像工地一樣熱鬧的江麵,在說出他們心底裏對這個時代的想法,當幾十年後迴顧這象夢一樣的場景,唐伯強除了感歎,還有不少的驚訝:當時的一些話,真的在多年後應驗了。
四個月的內科實習時光在充實、浪漫、溫馨中很快結束了。1983年十月中旬,唐伯強所在的新橋實習組告別了他們欽敬的老師,離開了他們慢慢喜歡上的新橋市。從此,他們後續的所有實習都在校本部的附屬醫院進行。唯一不變的是,各個實習小組的人員是固定的,隻是到小科目如神經內科實習時需要做微調而已。
對於唐伯強他們而言,剩下的實習科目主要包括外科、婦產科、兒科、傳染科、神經內科等。雖然唐伯強立誌將來要做一位神經內科醫生,但他深知,醫學的基礎不可能這樣絕然地被割裂分開,學科之間知識點的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正因為如此,對每一門學科的實習,他都全力以赴,絕不允許自己有偷懶的念頭。
外科、婦產科和兒科屬於大的科目,每個科目都有將近四個月的實習期。而神經內科顯然被邊緣化了,隻有僅僅2周的實習時間,可見在學生和老師們的眼裏,神經內科是多麽的無關緊要。
對於唐伯強而言,2周的時間確實學習不到什麽東西,有的隻是他留下的幾份令帶教老師印象深刻的病曆。因為在出科時,帶他的方老師就是因為這幾份病曆而給予唐伯強很高的評價,而這評價令負責實習生工作的張老師很為難。說實話,在張老師眼裏,這組學生對神經內科的實習十分馬虎,所以準備痛下“狠手”。但方老師拿出的“證據”卻令張老師不得不改變初衷,唐伯強在無意中幫了這次神經內科小組的同學一把。
</p>
唐伯強和楊瓏玥就這樣在新橋市夜空的月光下慢慢地走,慢慢地聊。楊瓏玥說:“我覺得你今晚迴答趙老師的提問時給出的答案很好,我也是一個很喜歡臨床的人,將來也會專注於臨床。隻是我有點想知道,你將來想從事哪個專業?”
唐伯強聽後微微一笑,說:“這個答案除了司徒遠行,我還從來沒有告訴其他人,希望你聽了不要吃驚哦。”
“嗬嗬,說吧,對你的吃驚已經夠多的了,再來一次也無所謂。”楊瓏玥開玩笑說。
“其實,自從上完神經內科的課,我便決定今後要做一位神經內科的醫生,除非無法選擇。如果真的無法選擇,我可能會考研究生,當然,就像今晚廖燕涵所說的那樣,這些待畢業分配後再說。至於就業地點我倒無所謂,隻要能讓我從事神經內科工作就行。”唐伯強的口氣近乎斬釘截鐵。
雖然有些心理準備,聽完唐伯強的迴答,楊瓏玥還是大吃一驚:“你想搞神經內科?我看你真是發神經了,你問問全年級有誰願意搞神經內科?那是一門有診斷無治療的學科啊,誰不知道神經內科隻有“三素加尿布”(抗生素、激素、維生素)。哎,難怪那天蔡主任說得那麽明白想留你,你都婉言拒絕了。跟著蔡主任搞心血管多好啊,心血管多熱門啊,真搞不清楚你是怎麽想的。”看來唐伯強的選擇對楊瓏玥的刺激不小,說著說著聲調便提高起來,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在空曠的夜空中迴蕩。唐伯強知道她為自己好,她說的也一點沒錯。
“噓!”唐伯強對著楊瓏玥做了一個手勢並環顧了四周,楊瓏玥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伸伸舌頭停止了說話。
“我喜歡神經內科,喜歡神經內科疾病在診斷時所需要的那種邏輯思維方法,這是我一直喜歡的邏輯與推理,我已經被深深吸引,不能自拔了。我知道你為我好,放心吧,我會做得好的,我更相信神經內科這門學科將來一定會有發展。嗬嗬,你呢,說說你將來的設想吧。”唐伯強看著楊瓏玥笑著說。
唐伯強這一問,楊瓏玥一個激靈:這不就是廖燕涵暗示我做的事情嗎,自己差點糊塗了,忘記了。
“嗬嗬,我的將來很簡單。首先,我自信留校並留在我想去的兒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留校後抓緊時間複習英語,希望畢業後第二年,最遲第三年,也就是1986年前後通過進入加拿大的英語考試。我的一位同學已經移民加拿大,那時我一定到加拿大去,再在加拿大考個醫生執照,在加拿大做個私家醫生。”楊瓏玥一口氣就將她的“簡單”的將來說了出來。其實唐伯強很清楚,她所描述的將來對於很多人來說一點都不簡單,但對於楊瓏玥,唐伯強還真相信她要做到這些並不難。第一是楊瓏玥有實力通過英語考試,第二是楊瓏玥的家庭能夠支撐得起她去加拿大複習考試。
楊瓏玥的話說到這裏,唐伯強心中的所有謎底大白於眼前了。他很感激廖燕涵的聰慧與厚道,很感激楊瓏玥的坦率與真誠,很感恩大學生涯乃至在自己的人生中能與這樣優秀的人成為朋友。
短暫的沉默後,唐伯強說話了:“你的設想可行性很大,對於其他人可能會很困難,但對於你,我絕對相信你的能力。很好啊,將來如果我有機會到加拿大,你可要接待我哦。”
“嘿,還遠著呢。不過,如果真有這麽一天,我一定會好好招待你的。”楊瓏玥恢複了常態,大方地迴答。
慢慢地,他們走到了江邊。倚著江邊的欄杆,看著江麵上來往的船隻,看著不遠處似乎無際無涯的、寬闊的江麵,看著一座雄偉的大橋以及大橋的兩座橋墩像一扇門一樣映入眼簾。大橋雖然很有些年份了,但那種氣勢依然震懾人心,在如此寬闊的江麵上建設跨度如此長的一座大橋,其難度可想而知,新橋市的名字大概是與這座大橋有關吧。
新橋市地處珠江的衝刷平原三角洲,大江、小河和各種小溪遍布其中。居住在三角洲的人們以往多靠各種船隻出行,十分不安全也不方便。慢慢地橋梁越建越多,橋梁不僅帶來出行的方便,橋梁也像一條條動脈,給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所需要的“血液”。珠三角也因此慢慢成為聞名全國的發達與富庶的地區。
城市在夜色裏慢慢睡了過去。但給它帶來活力的江水卻依然清醒著、亢奮著、忙碌地流淌著,也正是這一江忙碌的水養活了這座城市,這樣的情景與曾經的八角鎮是何等的相似啊。但新橋市是幸運的,它與省城為鄰,有著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這水陸交通的便捷更使新橋市如虎添翼。
想著這幾年來往於家鄉和省城都要經過的這條江水,想到在這奔波間幾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唐伯強不禁感慨萬千,脫口而出地說出了孔子的那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楊瓏玥怔怔地看著唐伯強,輕輕地歎了一聲,說:“有時候我真覺得你應該去讀文科而不是來學醫。說實話,雖然以前常找你的茬,但看你寫的病曆真是一種享受,從字裏行間能感覺到你身上有著的一種獨特的文人氣質,但又感覺到你經曆過嚴謹的醫學院學習訓練後應有的縝密。盡管你平時很低調,但你的文字暴露了你除了有著文人的不拘,還有著做醫生的嚴謹。”
“是嗎?謝謝你給我如此高的評價哦,這可是我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啊。”唐伯強笑著說:“其實,我認為我與你或者與很多同學的不同之處是起點的不同。你站立的起點要比我高出太多了,讓我仰視還看不到呢。起點不同,視角自然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相同,選擇當然不同了。說實話,如果讓時光倒流,如果給我重新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選擇進入醫學院學習的。嗬嗬,這就是緣分吧,這緣分讓你我這樣有著天淵之別的起點的兩個人或者說很多人能夠在同一間學校學習並且成為朋友。”
“年級老師常說我們這一屆的同學是小孩,直到我們實習,才讓所有的老師對我們刮目相看。是的,我們年紀小,但我們經曆的東西不少,我們對知識渴求的強烈程度是老師們開始時沒有意識到的。可惜的是,我們這一屆的同學不少人最終可能走錯了路,進錯了門。就像我們班的羅偉,他可是以96分這一將近滿分的物理成績考進來的啊,進來後才發現對醫學沒有半點的興趣,但他的才華和聰明讓他可以遊刃有餘地應付醫學課程的學習,在此之餘,他醉心於物理的研究還小有成果呢。”唐伯強一發不可收拾地說。
“哦,你是說我們班的那位自己到東山口舊貨市場買廢舊零件組裝出收音機和錄音機的羅偉吧。我也聽說了,今天聽你這麽一分析,感覺真是浪費他的才華了。”楊瓏玥很是惋惜地說。
“是啊,再過幾年或者十幾年,相信我們年級不少人會發現原來入錯行了,走錯路了,也相信有不少人會離開醫療行業而另起爐灶。希望我們不是這一類人吧,希望我們都能在醫療行業裏一直走下去,不改初心。”唐伯強迴應道。
“會的,我們一定能堅持下去,不改初心。來,我們拉鉤鉤,日後我們相見,看看我們是否能堅持住。”楊瓏玥邊說邊伸出右手,對於楊瓏玥這種調皮的舉動,唐伯強和廖燕涵都已經見慣不怪了。
“好,我們今晚拉鉤為證!”唐伯強答應著並同樣伸出右手,兩個人的小指對拉在一起,大家都忍不住朗聲大笑,那笑聲瞬間便被淹沒在來往船隻的笛鳴聲中。
一對年輕人,站在秋夜的江邊,對著像工地一樣熱鬧的江麵,在說出他們心底裏對這個時代的想法,當幾十年後迴顧這象夢一樣的場景,唐伯強除了感歎,還有不少的驚訝:當時的一些話,真的在多年後應驗了。
四個月的內科實習時光在充實、浪漫、溫馨中很快結束了。1983年十月中旬,唐伯強所在的新橋實習組告別了他們欽敬的老師,離開了他們慢慢喜歡上的新橋市。從此,他們後續的所有實習都在校本部的附屬醫院進行。唯一不變的是,各個實習小組的人員是固定的,隻是到小科目如神經內科實習時需要做微調而已。
對於唐伯強他們而言,剩下的實習科目主要包括外科、婦產科、兒科、傳染科、神經內科等。雖然唐伯強立誌將來要做一位神經內科醫生,但他深知,醫學的基礎不可能這樣絕然地被割裂分開,學科之間知識點的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正因為如此,對每一門學科的實習,他都全力以赴,絕不允許自己有偷懶的念頭。
外科、婦產科和兒科屬於大的科目,每個科目都有將近四個月的實習期。而神經內科顯然被邊緣化了,隻有僅僅2周的實習時間,可見在學生和老師們的眼裏,神經內科是多麽的無關緊要。
對於唐伯強而言,2周的時間確實學習不到什麽東西,有的隻是他留下的幾份令帶教老師印象深刻的病曆。因為在出科時,帶他的方老師就是因為這幾份病曆而給予唐伯強很高的評價,而這評價令負責實習生工作的張老師很為難。說實話,在張老師眼裏,這組學生對神經內科的實習十分馬虎,所以準備痛下“狠手”。但方老師拿出的“證據”卻令張老師不得不改變初衷,唐伯強在無意中幫了這次神經內科小組的同學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