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五
陳慶之並不是真正的商人,這一點嘉懿第二日拿到有關陳慶之的相關情報後就有所領悟。不過想到自己也沒有以真實身份和人相交,也就對陳慶之隱瞞身份有所理解。她一開始也沒有認出陳慶之來啊。
其實認不出陳慶之也怪不得她,昭明太子不怎麽愛出現於人前,和嘉懿成婚之後也一直深居簡出,皇帝早對這個長子不滿。宮裏每有宴會嘉懿都是在女眷那邊,和陳慶之素未謀麵相見不識也是正常的。
且不說嘉懿心中早存了要與昭明太子和離的心思,如今一旦拿下了祝氏門閥的支持,說服父兄起兵反梁也不是不可以。到時候且看自己是樂意做主宰終生的女帝好,還是當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公主。
眼下比起說服父兄造反更為重要的,就是處置那個祝英台了。影子十九帶迴來消息,說是梁山伯才剛結束了書院結業考試,就馬不停蹄地往上虞這麵來了,臨行前也就隻給家中的妻兒老母捎去一封信。
梁山伯果然是夠愛重祝英台的,也是不枉嘉懿在其中推波助瀾,叫人暗中告訴了梁山伯他的英台妹身懷有孕的消息。如此梁山伯安能不著急想要快些見到她,說是馬不停蹄地趕路,也是有些浮誇了的。
梁山伯身邊隨行的除了書僮四九之外,還有萬鬆書院院長的女兒,這姑娘是他們的小師妹。這女子一開始喜歡的是女扮男裝的祝英台,一顆芳心還未表露,就知道了祝英台也是個女郎,轉而看上了他。
梁山伯上輩子也不知是積了什麽德,能讓祝英台和小師妹都對他芳心暗許起誓非君不嫁。這次帶著小師妹出遠門,雖然有著師娘的再三殷切囑托,可梁山伯自己心中也是存著幾分私心的,齊人之福嘛。
祝英台現下住在一個民宅裏,地方不大但身邊也有伺候的下人,她隻當是自己的母親不忍自己幽居別院,故此才會悄悄給她換地方。如此也好,她已收到了梁山伯的書信言道他即將來祝家莊來見她了。
梁山伯自是焦急恨不得一閉眼再睜開,就見到自己朝思夜想的英台妹,他收到了銀心的信,說是英台妹已被祝家員外爺許配給了紹興太守之子馬文才。那馬文才出身士族門閥與英台妹是頂頂般配的一對。
梁山伯這時候隻欽佩自己有先見之明,先一步得到了祝英台的處子之身,又叫那祝家的小姐懷上了自己的孩子。他已經不是頭一次當爹了卻還是如此興奮,並不是愛重那個尚未出世的孩子,而是地位。
他自幼讀書為的就是考取功名爭求權利,如今眼看著就要一步登天了怎生能不激動呢。他這三年來為求得祝英台的青睞,屢次和馬文才作對,若是這次攀不上祝家這根高枝,馬文才也不會饒了他的吧。
紹興太守之女兩年前嫁入皇室為太子妃,這消息萬鬆書院並未隱瞞過他們這些學子,馬文才也一度以自己為太子妃胞兄而驕傲。畢竟時下女郎們若非出身大家又兼所嫁之人身份非凡,也難以受人尊敬。
梁山伯羨慕馬文才有個好妹妹的同時,也嫉妒他有個超越自己幾十年的好家境。這一切很快就會是他的了,心下念著人,於是策馬腳程也就加快了很多。抵達上虞已是接近黃昏,來到祝家莊已經入夜。
梁山伯有‘內線’在祝家莊久候,一見到梁山伯就在前頭引路,把梁山伯三人帶到了祝英台如今安身的民宅。祝英台本已睡下,聽說是梁山伯來了頓時睡意全無,叫丫鬟伺候著更衣起身來要見梁山伯。
可丫鬟一推門,門外站著的並不是梁山伯,而是萬鬆書院的小師妹青漪小娘子。青漪穿了一身碧色的衣裙,身上罩著一件男子外衫,無疑是梁山伯之物無疑,她原先還肯不相信祝英台真的是女兒身的。
如今親眼看見祝英台作婦人打扮了,又見她衣衫雖然略顯鬆垮,也遮不住那雙飽滿的胸脯。詫異之餘更是傷心,她對那個女扮男裝的祝英台傾心相許已久,如今見到自己的情郎成了女兒身,如何不急?
“祝師……師姐,你臉上怎麽長了這麽多麻子?”祝英台自打住進這座民宅以後就沒照過鏡子,她原本就生得不錯,加上這些天丫鬟仆人伺候的也很盡心,她被這些下人花言巧語的哄著根本沒注意到。
青漪所言非虛,下一刻梁山伯出現看見祝英台的模樣時,也是被嚇了一跳的。門上掛著的燈籠照應著祝英台的臉,再看看外麵濃黑的夜色梁山伯有一瞬間懷疑,自己和小師妹是不是走錯地方,見鬼了。
“英台妹,你怎麽,你怎麽……”梁山伯欲言又止,祝英台倒是注意到了自己的臉上或許真有不妥,急忙拉住梁山伯的手:“梁兄,我臉上可是有什麽奇怪的東西?”一旁的青漪:“沒什麽隻是麻子。”
祝英台啊了一聲,當下就喊人去拿鏡子,可是這裏哪來的鏡子呢?普通百姓家裏哪裏有錢去買鏡子,再加上這民宅裏的下人本就是嘉懿特地安排的,這會兒梁山伯等一來,那些“下人”自然功成身退。
梁山伯寬慰了幾句,祝英台便不再執著於臉上的東西了,隻是奇怪地看向青漪,問自己的梁兄:“小師妹不在萬鬆書院陪伴老師師娘,跟著梁兄你來祝家莊做什麽。”梁山伯猶豫了起來,沉默著沒說。
青漪也沒告訴祝英台自己跟著梁山伯出山的目的,隻借口說自己奔波了一路已經累了,就自己去找了間空房休息。廚房裏燒著一鍋熱水,四九作為梁山伯的書僮端茶遞水這樣的粗活,本就該是他做的。
這一夜祝英台與梁山伯久別重逢,情意綿綿似有說不完的話,不過礙於院子裏還有些下人,祝英台到底沒敢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越過禮教跟梁山伯一屋同居。不過梁山伯因天冷緣故,並非一人獨眠。
那書僮四九說是伺候梁山伯讀書的童仆,倒不如說是一個暖床泄欲的工具人。四九長得也算是清正,還沒跟著去萬鬆書院念書時,也從未和梁山伯這個主人發生過什麽。如今,他已經學會伺候梁山伯。
說起四九和梁山伯這對主仆的特殊關係,也要從祝英台身上找原因,那時萬鬆書院的學生下山參加祭祀活動,推舉祝英台去扮觀音。梁山伯被祝英台扮的觀音所迷,入睡之際神魂顛倒,竟然克製不住。
從那時起四九偶爾便會趁夜晚,和梁山伯做了一對野夫妻。隻是沒想到昨晚上剛見到祝英台,梁山伯便會拉著自己行事,導致翌日晨起的四九還因為昨夜之事,差一點兒沒能下得來床。
青漪瞧見了四九從梁山伯的屋裏出來,那走路的姿勢很是奇怪,青漪默不作聲等到了吃早飯的時候。昨晚所見的那些下人一個都不見了,早飯是四九拿三個銅子去外頭買迴來的,分量不多足夠三人吃。
他自然是不會和梁山伯等人搶吃的,隻是去了廚房燒了柿子。這民宅外麵有一棵小柿子樹,如今結滿了果實,他去買早點迴來時就看到有幾個小孩在拿長竹棍敲柿子吃。所以他也去撿了幾個柿子迴來。
梁山伯與祝英台約定好後日啟程返迴會稽,就拿了祝英台的信物,去祝府後門等待見上祝夫人一麵。須知這祝英台如今雖然因為壞了規矩被祝員外嫌棄,畢竟是祝夫人的心頭肉,是舍不得女兒受苦的。
梁山伯與四九去祝家找祝夫人了,祝英台見不到前幾日伺候自己的下人不免心有怨氣,又兼小師妹青漪在這裏,她隻能暫且忍耐。和青漪敘話不多時,祝英台從銅盆裏的倒影看見了自己的臉上的異常。
那一顆顆圓圓的斑點麻子,像是一把把的利錐,刺進她的心窩。
青漪本是在外麵無聊地翻看花草,聽到祝英台屋裏有動靜,跑進來一看祝英台已經崩潰的大哭了起來。她本是家中寵兒,連三遭遇事故如今還毀了容,想死的心都有了。可青漪呢,她壓根兒不在意的。
青漪說:“祝師姐你也不要太難過了,皮相外貌都是外在的東西。梁師兄喜歡你也不是因為你的外表呀,何況你這臉上的麻子,或許是因為你有身孕了的緣故。或許等你十個月後落胎了,就好了呢。”
這一番話也不知是真無知還是故意落井下石,祝英台隻能期許於自己的梁兄看重的並非是自己的外表,而是與自己三年同窗日久生情。此時此刻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還是祝家莊金尊玉貴的大小姐。
另一廂,梁山伯遞了信物後並未如期見到祝夫人,而是直接被祝府的家丁抓起來,拿麻繩捆了帶到了祝員外的麵前受審。梁山伯起先還謊稱自己不過是祝英台的同窗知己,咬緊牙關不承認和她有私情。
是祝家五少夫人帶來了銀心指認,祝員外才確定了梁山伯,就是那個害得自家女兒變成如今這副模樣的元兇。他恨極了自己那個不知廉恥的女兒,可是親生骨肉他到底不忍心下手,就隻能拿梁山伯出氣。
梁山伯在祝府裏挨了一頓毒打,被人從後門丟出來的時候,半條命都沒了。四九也沒好到哪裏去,他不過是個下人,本身也沒多大的力氣叫祝家的護衛們拿拳頭粗的棍棒打斷了腿,今後走路都是問題。
梁山伯再不敢去找祝英台了,比起權利,這時候他更惜命。
祝員外的警告,他一個小小的寒門書生不敢違抗,也沒那個本事。
陳慶之並不是真正的商人,這一點嘉懿第二日拿到有關陳慶之的相關情報後就有所領悟。不過想到自己也沒有以真實身份和人相交,也就對陳慶之隱瞞身份有所理解。她一開始也沒有認出陳慶之來啊。
其實認不出陳慶之也怪不得她,昭明太子不怎麽愛出現於人前,和嘉懿成婚之後也一直深居簡出,皇帝早對這個長子不滿。宮裏每有宴會嘉懿都是在女眷那邊,和陳慶之素未謀麵相見不識也是正常的。
且不說嘉懿心中早存了要與昭明太子和離的心思,如今一旦拿下了祝氏門閥的支持,說服父兄起兵反梁也不是不可以。到時候且看自己是樂意做主宰終生的女帝好,還是當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公主。
眼下比起說服父兄造反更為重要的,就是處置那個祝英台了。影子十九帶迴來消息,說是梁山伯才剛結束了書院結業考試,就馬不停蹄地往上虞這麵來了,臨行前也就隻給家中的妻兒老母捎去一封信。
梁山伯果然是夠愛重祝英台的,也是不枉嘉懿在其中推波助瀾,叫人暗中告訴了梁山伯他的英台妹身懷有孕的消息。如此梁山伯安能不著急想要快些見到她,說是馬不停蹄地趕路,也是有些浮誇了的。
梁山伯身邊隨行的除了書僮四九之外,還有萬鬆書院院長的女兒,這姑娘是他們的小師妹。這女子一開始喜歡的是女扮男裝的祝英台,一顆芳心還未表露,就知道了祝英台也是個女郎,轉而看上了他。
梁山伯上輩子也不知是積了什麽德,能讓祝英台和小師妹都對他芳心暗許起誓非君不嫁。這次帶著小師妹出遠門,雖然有著師娘的再三殷切囑托,可梁山伯自己心中也是存著幾分私心的,齊人之福嘛。
祝英台現下住在一個民宅裏,地方不大但身邊也有伺候的下人,她隻當是自己的母親不忍自己幽居別院,故此才會悄悄給她換地方。如此也好,她已收到了梁山伯的書信言道他即將來祝家莊來見她了。
梁山伯自是焦急恨不得一閉眼再睜開,就見到自己朝思夜想的英台妹,他收到了銀心的信,說是英台妹已被祝家員外爺許配給了紹興太守之子馬文才。那馬文才出身士族門閥與英台妹是頂頂般配的一對。
梁山伯這時候隻欽佩自己有先見之明,先一步得到了祝英台的處子之身,又叫那祝家的小姐懷上了自己的孩子。他已經不是頭一次當爹了卻還是如此興奮,並不是愛重那個尚未出世的孩子,而是地位。
他自幼讀書為的就是考取功名爭求權利,如今眼看著就要一步登天了怎生能不激動呢。他這三年來為求得祝英台的青睞,屢次和馬文才作對,若是這次攀不上祝家這根高枝,馬文才也不會饒了他的吧。
紹興太守之女兩年前嫁入皇室為太子妃,這消息萬鬆書院並未隱瞞過他們這些學子,馬文才也一度以自己為太子妃胞兄而驕傲。畢竟時下女郎們若非出身大家又兼所嫁之人身份非凡,也難以受人尊敬。
梁山伯羨慕馬文才有個好妹妹的同時,也嫉妒他有個超越自己幾十年的好家境。這一切很快就會是他的了,心下念著人,於是策馬腳程也就加快了很多。抵達上虞已是接近黃昏,來到祝家莊已經入夜。
梁山伯有‘內線’在祝家莊久候,一見到梁山伯就在前頭引路,把梁山伯三人帶到了祝英台如今安身的民宅。祝英台本已睡下,聽說是梁山伯來了頓時睡意全無,叫丫鬟伺候著更衣起身來要見梁山伯。
可丫鬟一推門,門外站著的並不是梁山伯,而是萬鬆書院的小師妹青漪小娘子。青漪穿了一身碧色的衣裙,身上罩著一件男子外衫,無疑是梁山伯之物無疑,她原先還肯不相信祝英台真的是女兒身的。
如今親眼看見祝英台作婦人打扮了,又見她衣衫雖然略顯鬆垮,也遮不住那雙飽滿的胸脯。詫異之餘更是傷心,她對那個女扮男裝的祝英台傾心相許已久,如今見到自己的情郎成了女兒身,如何不急?
“祝師……師姐,你臉上怎麽長了這麽多麻子?”祝英台自打住進這座民宅以後就沒照過鏡子,她原本就生得不錯,加上這些天丫鬟仆人伺候的也很盡心,她被這些下人花言巧語的哄著根本沒注意到。
青漪所言非虛,下一刻梁山伯出現看見祝英台的模樣時,也是被嚇了一跳的。門上掛著的燈籠照應著祝英台的臉,再看看外麵濃黑的夜色梁山伯有一瞬間懷疑,自己和小師妹是不是走錯地方,見鬼了。
“英台妹,你怎麽,你怎麽……”梁山伯欲言又止,祝英台倒是注意到了自己的臉上或許真有不妥,急忙拉住梁山伯的手:“梁兄,我臉上可是有什麽奇怪的東西?”一旁的青漪:“沒什麽隻是麻子。”
祝英台啊了一聲,當下就喊人去拿鏡子,可是這裏哪來的鏡子呢?普通百姓家裏哪裏有錢去買鏡子,再加上這民宅裏的下人本就是嘉懿特地安排的,這會兒梁山伯等一來,那些“下人”自然功成身退。
梁山伯寬慰了幾句,祝英台便不再執著於臉上的東西了,隻是奇怪地看向青漪,問自己的梁兄:“小師妹不在萬鬆書院陪伴老師師娘,跟著梁兄你來祝家莊做什麽。”梁山伯猶豫了起來,沉默著沒說。
青漪也沒告訴祝英台自己跟著梁山伯出山的目的,隻借口說自己奔波了一路已經累了,就自己去找了間空房休息。廚房裏燒著一鍋熱水,四九作為梁山伯的書僮端茶遞水這樣的粗活,本就該是他做的。
這一夜祝英台與梁山伯久別重逢,情意綿綿似有說不完的話,不過礙於院子裏還有些下人,祝英台到底沒敢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越過禮教跟梁山伯一屋同居。不過梁山伯因天冷緣故,並非一人獨眠。
那書僮四九說是伺候梁山伯讀書的童仆,倒不如說是一個暖床泄欲的工具人。四九長得也算是清正,還沒跟著去萬鬆書院念書時,也從未和梁山伯這個主人發生過什麽。如今,他已經學會伺候梁山伯。
說起四九和梁山伯這對主仆的特殊關係,也要從祝英台身上找原因,那時萬鬆書院的學生下山參加祭祀活動,推舉祝英台去扮觀音。梁山伯被祝英台扮的觀音所迷,入睡之際神魂顛倒,竟然克製不住。
從那時起四九偶爾便會趁夜晚,和梁山伯做了一對野夫妻。隻是沒想到昨晚上剛見到祝英台,梁山伯便會拉著自己行事,導致翌日晨起的四九還因為昨夜之事,差一點兒沒能下得來床。
青漪瞧見了四九從梁山伯的屋裏出來,那走路的姿勢很是奇怪,青漪默不作聲等到了吃早飯的時候。昨晚所見的那些下人一個都不見了,早飯是四九拿三個銅子去外頭買迴來的,分量不多足夠三人吃。
他自然是不會和梁山伯等人搶吃的,隻是去了廚房燒了柿子。這民宅外麵有一棵小柿子樹,如今結滿了果實,他去買早點迴來時就看到有幾個小孩在拿長竹棍敲柿子吃。所以他也去撿了幾個柿子迴來。
梁山伯與祝英台約定好後日啟程返迴會稽,就拿了祝英台的信物,去祝府後門等待見上祝夫人一麵。須知這祝英台如今雖然因為壞了規矩被祝員外嫌棄,畢竟是祝夫人的心頭肉,是舍不得女兒受苦的。
梁山伯與四九去祝家找祝夫人了,祝英台見不到前幾日伺候自己的下人不免心有怨氣,又兼小師妹青漪在這裏,她隻能暫且忍耐。和青漪敘話不多時,祝英台從銅盆裏的倒影看見了自己的臉上的異常。
那一顆顆圓圓的斑點麻子,像是一把把的利錐,刺進她的心窩。
青漪本是在外麵無聊地翻看花草,聽到祝英台屋裏有動靜,跑進來一看祝英台已經崩潰的大哭了起來。她本是家中寵兒,連三遭遇事故如今還毀了容,想死的心都有了。可青漪呢,她壓根兒不在意的。
青漪說:“祝師姐你也不要太難過了,皮相外貌都是外在的東西。梁師兄喜歡你也不是因為你的外表呀,何況你這臉上的麻子,或許是因為你有身孕了的緣故。或許等你十個月後落胎了,就好了呢。”
這一番話也不知是真無知還是故意落井下石,祝英台隻能期許於自己的梁兄看重的並非是自己的外表,而是與自己三年同窗日久生情。此時此刻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還是祝家莊金尊玉貴的大小姐。
另一廂,梁山伯遞了信物後並未如期見到祝夫人,而是直接被祝府的家丁抓起來,拿麻繩捆了帶到了祝員外的麵前受審。梁山伯起先還謊稱自己不過是祝英台的同窗知己,咬緊牙關不承認和她有私情。
是祝家五少夫人帶來了銀心指認,祝員外才確定了梁山伯,就是那個害得自家女兒變成如今這副模樣的元兇。他恨極了自己那個不知廉恥的女兒,可是親生骨肉他到底不忍心下手,就隻能拿梁山伯出氣。
梁山伯在祝府裏挨了一頓毒打,被人從後門丟出來的時候,半條命都沒了。四九也沒好到哪裏去,他不過是個下人,本身也沒多大的力氣叫祝家的護衛們拿拳頭粗的棍棒打斷了腿,今後走路都是問題。
梁山伯再不敢去找祝英台了,比起權利,這時候他更惜命。
祝員外的警告,他一個小小的寒門書生不敢違抗,也沒那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