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關押後可有受傷?”沈謹收起了平日裏大大咧咧的樣子,正色道。
慕昭並不覺得他受到了傷害,能為她受傷,他甘之如飴。方才迴來的路上她一句也沒提事關宋珩的事,因為實在沒有必要提,宋珩的出現不會讓他們分開,隻會讓他們的感情更加穩固。
宋珩這次的做法他大致也可以猜到他的用意,為此他寧願受些折磨,也不想她為他而犧牲自己。比起她眉眼無光,行屍走肉地活著,他寧願是自己代替她受到傷害。他不怕被宋珩折磨,怕的是她有一天親自告訴她她要和別人在一起。
“無事。”慕昭清澈的眸子閃過笑意。
無事的意思就是他受了傷,聞言,沈謹拉著慕昭上下打量了一番,輕聲歎息道:“難為你了。”
他妹妹真心喜歡的人是他,他們也互相喜歡,奈何宋珩也喜歡他妹妹,如今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宋珩放棄對沈南雁的執念,三人大可皆大歡喜。隻是依照目前宋珩的行為來看,怕是不可能了。
慕昭搖了搖頭,道:“我如今與他怕是真的決裂了,日後怕是也再難解開心結。”這一次宋珩的做法徹底打斷了他們之間的兄弟情。任誰都得出宋珩對他並沒有手下留情。
對於這種情況,沈謹倒也不好再說什麽了,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
…………
多日後,沈母終於舍得從娘家迴來,帶著沈父一同迴了沈府。他們本意隻待幾日,奈何老人苦苦挽留也就推遲到了現在。
迴府之後,兩人帶迴來許多禮物,吃食珠釵首飾布料,沈府貴為京城四大世家之一,是不會缺這些東西的,但是由於是老人的一片心意,沈父與沈母還是含笑的接了下來。
因著沈謹早就連夜傳信告訴了他們沈南雁與慕昭兩人的事,沈母一迴到家自然是帶著禮物進去看沈南雁,見女兒一臉幸福感沈母感到十分寬慰,連帶著對慕昭倒是比對親生兒子還要親,多次催促沈謹下帖子邀請慕昭來府中做客。
在眾人眼中慕昭如今本該是守在邊關不在京都的,沈父沈母一時高興忘了這一點,沈謹自然是不可能忘的,像這種光明正大的下帖子是不可能的。
這件事壓下不提,沈父沈母他們是新年過後第一天就去了沈母的娘家,羅家本家遠在京都,這一兩年在沈家的提攜之下雖然呈現繁榮之象,奈何後勁不足無法在眾星雲集新興貴族崛起的京都立足。
因此在羅氏最高當權人的深思熟慮之下,他們毅然決定搬離京城。人雖遠離京城,但隻要有沈母這個羅家女在,京都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會忘了他們,京都既然已經待不下去,不如另謀出路,在邊陲小鎮保存實力重新崛起。
一路風塵仆仆,沈父沈母休息幾日後,就開始著手打理起沈府的家務來。一來新的一年爭取求個好彩頭,二來如今沈父的兵權被奪,他們怕是要在京都長住,迴邊關怕是日後之事了。三來沈謹在信中也大致交代了關於宋珩的事,二老決定早日為他們舉辦婚事,早日成親以免夜長夢多。
沈母打理家務數年,管理起來算是熟門熟路。早就命人開始裏裏外外打掃屋子,安排專門的人去購置瓷器玩物。
有人負責清掃積雪讓地麵煥然一新,有人負責去外頭買來新的鯽魚送到了鯽魚池中。在沈母的安排下,沈府陸陸續續呈現出嶄新的一麵來。
沈南雁早已及笄一年,過了夏天就十七了。從大梁的習俗來看差不多在她這年紀就可以嫁人了,再說她與慕昭也是真心相愛,結為連理倒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待兩人完婚,宋珩在厲害,他總不可能和臣子搶妻子吧。就算他有這個想法,天下萬民滿朝文武怕是不依的。
二老一拍即合,沈謹知道後也是十分讚同。連忙寫信詢問慕昭,慕昭受到信後慚愧萬分,連忙吩咐謝隨備好薄禮,也不管如今他是否擅離職守,私自迴京,和謝隨一道前來沈府拜訪。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自從慕昭來了府上沈母的眼睛就沒有從他身上再移開過,噓寒問暖,各種關切。相形見絀之下對沈謹這個親兒子就有些平常了。
相比於沈母的慈愛,沈父是威嚴中帶著親切,看向慕昭的眼中帶著些許讚歎。
慕昭生了一副好的長相,一雙俊美溫潤的眉眼,睫毛微微垂下的模樣安靜美好,他靜靜的坐在那裏,猶如一幅濁世翩翩佳公子像。
方才他向他們走來時,沈父不經晃了晃眼,仿佛看見謫仙般的仙人從天上走下來,步履輕緩優雅,背影清瘦如竹,一身月牙色錦袍裁剪得恰到好處,隨著他緩步而行,如詩似畫,當真是風采無二。
比起他清俊的麵容,沈父對慕昭的人品也極具好感,他曆來喜歡翩翩有禮,君子般的人物,而慕昭待人接物的方式恰好讓沈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既不諂媚也不卑微,活得高傲。
對於向慕昭這樣的年輕人,沈父對他們曆來都是讚賞有佳,稱讚多過了喜歡,如今他的寶貝女兒喜歡的人是慕昭,沈父自然是歡喜得不得了,一來他女兒長得那可是仙子般的人物,本該就得由俊美無雙的公子來配,郎才女貌,不失為一樁美談,二來對於慕昭的人品他信得過,放心把女兒交給他。
慕昭為人謙和有禮,對待長者也是謙恭,談吐間容易帶給人好感。這一來二去,沈父沈母幾乎把所有的關切與注意力都給了慕昭,恨不得慕昭就是他們的親生兒子。
見爹娘對慕昭如此滿意,沈南雁心裏是很開心的,眉眼帶笑地望著慕昭與沈父沈母交談。
“歸時啊,你與雁雁的婚事你們兩人私下去定個日子吧,定好了再告訴我,我派人去請你爹來一同商議。”沈父雖然遠在邊關,但對慕昭的家世還是知道一二,知道慕昭與慕府算是不合,也沒打算與慕昭的爹親自商議,隻讓他們年輕人自己拿主意,他們這些在來安排婚事事宜。至於慕昭的爹他也不奢望他能拿主意,隻是走個過場。
對於沈父的安排,慕昭心裏泛著淡淡的暖意,十分感激沈父的理解,連忙起身抱手道:“晚輩失禮!這件事怎麽好勞煩沈將軍親自來提,理應由晚輩親自上門拜訪後再提。”
大梁的婚事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三媒六聘,也要經過“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即男方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方家同意議婚,則男方家正式向女方家求婚,正式求婚時須攜活雁為禮,使人納其采擇之意。如今他與沈南雁情投意合決定在一起,也本該是他請媒人前去沈府提親,而不是讓沈父親自來問他。
沈父自來是不看重這些繁文縟節,再說如今形勢嚴峻,怎麽可能還去考慮這些問題,對慕昭的話雖然表示不必在意,心裏卻還是放心下來,雖說慕昭與沈謹交好,他的人品他們也信得過,心底還的存著對沈南雁的擔心,他怕他們沈府太過主動,難免日後慕昭不會輕視沈南雁。
“這事交給我們與阿謹來辦,你呢就負責一輩子照顧好我的雁雁,無論如何,絕對不能讓她受到半分委屈。”沈母把沈南雁的手交到慕昭手裏語重心長道。
沈母這話的意思是放心把女兒交給他了,慕昭拉著沈南雁的手,另一隻手舉起鄭重其事承諾:“嶽父嶽母請放心,在下一定會拚盡全力對沈小姐好,一輩子愛她,嗬護她。除非黃土白骨,我守她歲月無憂。”
本是極其平淡的誓言,再加上後麵一句之後含義就變得極其深重,除非他死去,化為一堆白骨,他定會讓她這輩子過得無憂無慮。
沈謹滿意地看著慕昭許下諾言,心中慶幸虧得自己當初選的是他。有他一輩子對妹妹好,他可以放心。
除非黃土白骨,他守她歲月無憂。聽到這句話,沈南雁有些想落淚,他拋棄了他的堅持,寧可日後與她相守的人不是他,他也願意終其一生守候著她。
也許宋珩這件事給他的打擊很大,讓他寧可放棄相守的機會也要讓她歲月無憂。他是想犧牲自己來成全她嗎?
他知道她不屑於這種成全,當日兩人在書信來往中談到過梁祝化蝶與孔雀東南飛的故事,他們一致都認為若是若是兩人真心相愛,心意相通,不需要一方為另一方而犧牲,兩人一同承擔,一同麵對,一同赴死。
所以那日宋珩用他的命威脅她,她並沒有選擇屈服,而是決心一同赴死。
無論是什麽原因讓他放棄了他們一直以來堅守的信念,沈南雁都是不願的。
她不願他為了自己放棄了一直以來堅守的東西,更不想他為了自己受到一絲傷害。若是他因為她而改變,那她的存在就沒有了意義。
慕昭並不覺得他受到了傷害,能為她受傷,他甘之如飴。方才迴來的路上她一句也沒提事關宋珩的事,因為實在沒有必要提,宋珩的出現不會讓他們分開,隻會讓他們的感情更加穩固。
宋珩這次的做法他大致也可以猜到他的用意,為此他寧願受些折磨,也不想她為他而犧牲自己。比起她眉眼無光,行屍走肉地活著,他寧願是自己代替她受到傷害。他不怕被宋珩折磨,怕的是她有一天親自告訴她她要和別人在一起。
“無事。”慕昭清澈的眸子閃過笑意。
無事的意思就是他受了傷,聞言,沈謹拉著慕昭上下打量了一番,輕聲歎息道:“難為你了。”
他妹妹真心喜歡的人是他,他們也互相喜歡,奈何宋珩也喜歡他妹妹,如今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宋珩放棄對沈南雁的執念,三人大可皆大歡喜。隻是依照目前宋珩的行為來看,怕是不可能了。
慕昭搖了搖頭,道:“我如今與他怕是真的決裂了,日後怕是也再難解開心結。”這一次宋珩的做法徹底打斷了他們之間的兄弟情。任誰都得出宋珩對他並沒有手下留情。
對於這種情況,沈謹倒也不好再說什麽了,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
…………
多日後,沈母終於舍得從娘家迴來,帶著沈父一同迴了沈府。他們本意隻待幾日,奈何老人苦苦挽留也就推遲到了現在。
迴府之後,兩人帶迴來許多禮物,吃食珠釵首飾布料,沈府貴為京城四大世家之一,是不會缺這些東西的,但是由於是老人的一片心意,沈父與沈母還是含笑的接了下來。
因著沈謹早就連夜傳信告訴了他們沈南雁與慕昭兩人的事,沈母一迴到家自然是帶著禮物進去看沈南雁,見女兒一臉幸福感沈母感到十分寬慰,連帶著對慕昭倒是比對親生兒子還要親,多次催促沈謹下帖子邀請慕昭來府中做客。
在眾人眼中慕昭如今本該是守在邊關不在京都的,沈父沈母一時高興忘了這一點,沈謹自然是不可能忘的,像這種光明正大的下帖子是不可能的。
這件事壓下不提,沈父沈母他們是新年過後第一天就去了沈母的娘家,羅家本家遠在京都,這一兩年在沈家的提攜之下雖然呈現繁榮之象,奈何後勁不足無法在眾星雲集新興貴族崛起的京都立足。
因此在羅氏最高當權人的深思熟慮之下,他們毅然決定搬離京城。人雖遠離京城,但隻要有沈母這個羅家女在,京都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會忘了他們,京都既然已經待不下去,不如另謀出路,在邊陲小鎮保存實力重新崛起。
一路風塵仆仆,沈父沈母休息幾日後,就開始著手打理起沈府的家務來。一來新的一年爭取求個好彩頭,二來如今沈父的兵權被奪,他們怕是要在京都長住,迴邊關怕是日後之事了。三來沈謹在信中也大致交代了關於宋珩的事,二老決定早日為他們舉辦婚事,早日成親以免夜長夢多。
沈母打理家務數年,管理起來算是熟門熟路。早就命人開始裏裏外外打掃屋子,安排專門的人去購置瓷器玩物。
有人負責清掃積雪讓地麵煥然一新,有人負責去外頭買來新的鯽魚送到了鯽魚池中。在沈母的安排下,沈府陸陸續續呈現出嶄新的一麵來。
沈南雁早已及笄一年,過了夏天就十七了。從大梁的習俗來看差不多在她這年紀就可以嫁人了,再說她與慕昭也是真心相愛,結為連理倒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待兩人完婚,宋珩在厲害,他總不可能和臣子搶妻子吧。就算他有這個想法,天下萬民滿朝文武怕是不依的。
二老一拍即合,沈謹知道後也是十分讚同。連忙寫信詢問慕昭,慕昭受到信後慚愧萬分,連忙吩咐謝隨備好薄禮,也不管如今他是否擅離職守,私自迴京,和謝隨一道前來沈府拜訪。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自從慕昭來了府上沈母的眼睛就沒有從他身上再移開過,噓寒問暖,各種關切。相形見絀之下對沈謹這個親兒子就有些平常了。
相比於沈母的慈愛,沈父是威嚴中帶著親切,看向慕昭的眼中帶著些許讚歎。
慕昭生了一副好的長相,一雙俊美溫潤的眉眼,睫毛微微垂下的模樣安靜美好,他靜靜的坐在那裏,猶如一幅濁世翩翩佳公子像。
方才他向他們走來時,沈父不經晃了晃眼,仿佛看見謫仙般的仙人從天上走下來,步履輕緩優雅,背影清瘦如竹,一身月牙色錦袍裁剪得恰到好處,隨著他緩步而行,如詩似畫,當真是風采無二。
比起他清俊的麵容,沈父對慕昭的人品也極具好感,他曆來喜歡翩翩有禮,君子般的人物,而慕昭待人接物的方式恰好讓沈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既不諂媚也不卑微,活得高傲。
對於向慕昭這樣的年輕人,沈父對他們曆來都是讚賞有佳,稱讚多過了喜歡,如今他的寶貝女兒喜歡的人是慕昭,沈父自然是歡喜得不得了,一來他女兒長得那可是仙子般的人物,本該就得由俊美無雙的公子來配,郎才女貌,不失為一樁美談,二來對於慕昭的人品他信得過,放心把女兒交給他。
慕昭為人謙和有禮,對待長者也是謙恭,談吐間容易帶給人好感。這一來二去,沈父沈母幾乎把所有的關切與注意力都給了慕昭,恨不得慕昭就是他們的親生兒子。
見爹娘對慕昭如此滿意,沈南雁心裏是很開心的,眉眼帶笑地望著慕昭與沈父沈母交談。
“歸時啊,你與雁雁的婚事你們兩人私下去定個日子吧,定好了再告訴我,我派人去請你爹來一同商議。”沈父雖然遠在邊關,但對慕昭的家世還是知道一二,知道慕昭與慕府算是不合,也沒打算與慕昭的爹親自商議,隻讓他們年輕人自己拿主意,他們這些在來安排婚事事宜。至於慕昭的爹他也不奢望他能拿主意,隻是走個過場。
對於沈父的安排,慕昭心裏泛著淡淡的暖意,十分感激沈父的理解,連忙起身抱手道:“晚輩失禮!這件事怎麽好勞煩沈將軍親自來提,理應由晚輩親自上門拜訪後再提。”
大梁的婚事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三媒六聘,也要經過“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即男方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方家同意議婚,則男方家正式向女方家求婚,正式求婚時須攜活雁為禮,使人納其采擇之意。如今他與沈南雁情投意合決定在一起,也本該是他請媒人前去沈府提親,而不是讓沈父親自來問他。
沈父自來是不看重這些繁文縟節,再說如今形勢嚴峻,怎麽可能還去考慮這些問題,對慕昭的話雖然表示不必在意,心裏卻還是放心下來,雖說慕昭與沈謹交好,他的人品他們也信得過,心底還的存著對沈南雁的擔心,他怕他們沈府太過主動,難免日後慕昭不會輕視沈南雁。
“這事交給我們與阿謹來辦,你呢就負責一輩子照顧好我的雁雁,無論如何,絕對不能讓她受到半分委屈。”沈母把沈南雁的手交到慕昭手裏語重心長道。
沈母這話的意思是放心把女兒交給他了,慕昭拉著沈南雁的手,另一隻手舉起鄭重其事承諾:“嶽父嶽母請放心,在下一定會拚盡全力對沈小姐好,一輩子愛她,嗬護她。除非黃土白骨,我守她歲月無憂。”
本是極其平淡的誓言,再加上後麵一句之後含義就變得極其深重,除非他死去,化為一堆白骨,他定會讓她這輩子過得無憂無慮。
沈謹滿意地看著慕昭許下諾言,心中慶幸虧得自己當初選的是他。有他一輩子對妹妹好,他可以放心。
除非黃土白骨,他守她歲月無憂。聽到這句話,沈南雁有些想落淚,他拋棄了他的堅持,寧可日後與她相守的人不是他,他也願意終其一生守候著她。
也許宋珩這件事給他的打擊很大,讓他寧可放棄相守的機會也要讓她歲月無憂。他是想犧牲自己來成全她嗎?
他知道她不屑於這種成全,當日兩人在書信來往中談到過梁祝化蝶與孔雀東南飛的故事,他們一致都認為若是若是兩人真心相愛,心意相通,不需要一方為另一方而犧牲,兩人一同承擔,一同麵對,一同赴死。
所以那日宋珩用他的命威脅她,她並沒有選擇屈服,而是決心一同赴死。
無論是什麽原因讓他放棄了他們一直以來堅守的信念,沈南雁都是不願的。
她不願他為了自己放棄了一直以來堅守的東西,更不想他為了自己受到一絲傷害。若是他因為她而改變,那她的存在就沒有了意義。